聖賢人教誨我們,修身才能齊家,齊家能治國,治國就能平天下,這不是四件事,而是一件事。從哪裡下手?從修身開始,當我們修身之後,孩子、家人就會佩服,自然而然就能齊家。我們到工作上,一個工作團體就好像一個小國一樣,當你把自己做好了,身修好了,自然而然能夠感動別人,就能治國。
我們用《弟子規》引導孩子,你跟父母講話和和氣氣;你每天可以幫母親分憂解勞,做做家事;你每天能把書好好念好,讓父母放心,這些都是真正去做孝子的工作,所以不會讓他的志向定得跟他的生活脫節開來。所以孩子在做的過程就非常高興,非常踏實。在學校當一個好學生,我們有好幾個孩子都被評為「三好學生」,而且最主要這些老師為什麼看完他的一些資料之後,都指定一定要評他為三好?因為這些孩子的孝行都令他們非常感動。有一個孩子一個禮拜做了四十三件孝行,很多的老師一看,都打從心裡感動。所以在學校就可以當一個好學生,在社會當一個好公民。很多的孩子看到長輩,一些老人上車來,他們馬上懂得讓座,這麼一讓座,其他的長輩也好,小朋友也好,一看很感動,你看這麼小的孩子都懂得讓座,那我們要更加覺得慚愧,所以這些孩子都很懂得去讓座,讓這個社會更懂得付出,更懂得助人。
所以中國聖賢人教導我們學習的順序,在《三字經》裡面有教誨到,經文裡面提到「為學者,必有初」,為學的人一定有他的先後順序,最重要一開始是哪一本?「小學終,至四書」。所以讀書當中,第一本是宋朝朱熹朱夫子編的一本童蒙養正的教材,而這一本《小學》最重要教的就是處事待人,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尊敬長輩,如何灑掃應對進退,這個做人做事的根基就在這一本《小學》裡面。扎了這個根之後,再讀四書五經,這樣子孩子就不會傲慢,孩子就知道聖賢學問最重要的一定要落實在生活當中。
節錄自 2004/11/20 正確的心態能克服一切障礙 【52-36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