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4.27 星期六 VOL.97 |
卷首語 |
編者的話 |
過去在君主帝王時代,從漢朝建國直到滿清,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皆受『儒、釋、道』之教化,因此它是教學、教育,而非宗教。『宗教』,這個名詞是從外國傳入中國的,中國人講教是指聖人教化眾生。請看本期專欄:崇德、貴和、重教。 現代人稍稍有一點能力,就感覺到『值得驕傲』,這一『值得驕傲』,自己的德行全都毀了,這是很大的過失。請看改造命運 心想事成。 若平時對一切境界,都會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臨終見佛也起此念,是否會障礙往生?請看答疑解惑。 最近『文字講堂』將新增內容:華嚴經531∼570及61∼70、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研習報告(1992/12講)、淨業三福(1991年講)等。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ster@amtb.org.tw。若是網站或雜誌操作上問題,來信請寄 amtb@amtb.org.tw。請法寶,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下載早期佛陀教育雜誌,請至http://www.amtb.org.tw/magazin/magazin.htm 各地欲索取淨空法師電腦專用講經CD片(rm、mp3),請看法寶流通。
|
返回 |
楊枝淨水 |
崇德、貴和、重教 |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典型的多元文化,有五十六個民族、族群,其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回教五大宗教。前年,我在香港訪問各個宗教,發現又多出了一個宗教,就是儒教。儒也變成宗教,如果中國政府承認,就有六大宗教。 過去在君主帝王時代,從漢朝建國直到滿清,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皆受『儒、釋、道』之教化,因此它是教學、教育,而非宗教。『宗教』,這個名詞是從外國傳入中國的,中國人講教是指聖人教化眾生。 『儒』,孔子是大聖人,傳孔子之道的是孟夫子,所以後世稱為『孔孟之道』。『佛』,從印度傳入中國來的是教育,而非宗教。『道』,古時候稱道家為『家』,這是一種學派。『儒、釋、道』三教並行而不相悖,都是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利益國家民族,故歷代帝王無不崇敬而學習。過去的皇帝從小就受『儒、釋、道』三教的教育,對三教皆相當的內行。若非如此,怎能護法!又豈能推行『儒、釋、道』三教,教化眾生,安定社會! 人生在世,什麼是大事?佛家常講:『死生大事』。死生之外,還有什麼是大事?就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人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人與天地鬼神和睦相處,這樣天下就太平,一切眾生都享受真正的幸福美滿。佛家講『極樂世界』,儒家講『大同之治』,這是聖賢人理想的社會。說理想社會,這是我們的見解、看法;而實際上,聖人所說的就是本來的社會狀況。 社會狀況本來是如此美好,但現在和平沒有了,出現的是衝突。因煩惱引起了衝突,導致人與人之間不和,人與自然環境不和,任意破壞自然環境。我們曉得澳洲上空的臭氧層消失已經很多年了,這個地區紫外線比其他地區要強六倍,這對人體是有害的。臭氧層怎麼會被破壞?人為的。人不能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無所忌憚,這個後果不堪設想。 佛法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到果報現前才害怕,但害怕也來不及了,災難一定要承受。菩薩有智慧,在起心動念之時,就觀察得很清楚,我這個念頭將來會產生什麼樣的果報,果報不善,這個念頭就不能起,這是智慧。從起心動念處,將煩惱、衝突化解,這個化解很容易,效果非常殊勝。 所以,古來祖師大德常說:『修行人從根本修。』何謂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佛家教學第一堂課,就將修學的根本傳授給你。什麼時候你證得這個根本,你的學習就畢業了,就拿到佛陀學位(佛陀是佛教最高的學位)。儒亦如是,從第一天上課,也將修學總目標、總綱領傳授給你。儒家修學的總綱領,就是《三字經》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就是佛經常講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華嚴經》如是說法,《圓覺經》亦如是說法,而《無量壽經》也有『一切皆成佛』的說法。 性本善的『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已經落在第二義。這個『善』是第一義,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相對的善,不是真善。這個善是真善,就是佛家講的『真如本性』。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本來具足究竟圓滿的能力,無所不能,萬德萬能;本來具足圓滿的相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乘了義大經說:『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智慧、德能、相好總稱為大圓滿。密宗有大圓滿法,就是這三種圓滿。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不只佛有。現在為什麼我們沒有了?因為我們的智慧變成了煩惱、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癡慢。能力喪失了,所以『無所不能』變成一無所能。『相好』也喪失了,所以相貌醜陋,身體不清淨,三天不洗澡就氣味難聞。我們要知道慚愧、懺悔,回頭是岸! 人何以會變成這個樣子?所謂『性相近,習相遠』。『性』,是本性的智慧、德能、相好;『相近』,原本大家都一樣,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絕對不敢輕視眾生,因為每一個眾生跟他都一樣,他怎麼敢輕視!只有眾生敢輕視佛菩薩,佛菩薩決定不會輕視眾生。『習相遠』,習是習性。古人常講:『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養成不好的習慣,不是這一生這一世,而是要推到前生前世。過去無始劫以來累積許多不善的習慣,稱為『習氣』,習氣把我們的智慧、相好遮蓋了。這只是遮蓋,並不是真的失去,本性、本善是不會失去的,只是現在有障礙。 習性有善、有惡,惡障礙你,善也障礙你。『惡』稱為煩惱障,『善』稱為所知障,這兩種都是障礙。善何以會變成障礙?諸佛菩薩、大聖大賢示現在世間,所行的是善,他們沒有障礙。他們沒有障礙,我們為什麼會有障礙?這個道理就在聖賢人行善,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沒有障礙,那是『性德』。凡夫行善,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變成障礙。什麼障礙?增長妄想、分別、執著,也就是凡夫行善有目的,有目的就有障礙。佛菩薩、聖賢人行善沒有目的,是自自然然的,他不求名,也不求利,一無所求,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沒有妨礙。《華嚴經》云:『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做一樁好事,一定想到我會得到什麼好處,譬如『我今天努力行善,來生會生天』,這就是你有條件,所以這個善是善惡的善。一無所求,那是純善、真善,是性德的流露。還有絲毫與自己有利益的,這是習性,不是本性,我們要辨別清楚。 所以,無論哪一個國家、民族、宗教,只要是聖賢人,他們的思想、理念都是『捨己為人,犧牲奉獻』,只為利益眾生,沒有想到自己,我們要在這些地方學習,所以我們重視教育。這些年來,我常講:『崇德、貴和、重教』,我們遵崇道德,貴尚和平,重視教育。仔細觀察,所有宗教的創教主,所有聖賢無不如是! 『苟不教,性乃遷』。假使你不好好的教導他,他就很容易學壞,因為無量劫來他染了壞的習氣。這個壞的習氣,就是貪嗔癡慢、自私自利。這就說明何以眾生自私自利、貪嗔癡慢這麼嚴重,因為他沒有接受聖賢教誨。我五十年來天天讀經,天天接受聖賢教誨,天天接受佛菩薩教誨,聽了五十年,學了五十年,才養成習慣。 『教之道,貴以專』。儒家講,聖賢教育從『胎教』開始。如果母親真正愛護兒女,從懷孕開始就要保持很好的情緒,因為這會影響胎兒,所以懷胎十個月中決定不能發脾氣。而且七情五欲要懂得節制,保持心地平和,對於小孩有很大的利益。小孩生出來之後,眼睛張開就看大人,父母就是他的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印在他的腦海裡,他從這個地方就慢慢養成一個習慣。如果我們讓他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正法,都是善法,小孩怎麼會不善?『少成若天性!』如果我們在他面前吵吵鬧鬧,小孩看在心裡,把他的善心破壞了。特別是現代工業時代,夫妻都上班,小孩在家天天看電視,電視的污染很嚴重。長大到學校唸書用電腦,電腦的污染比電視還要嚴重,這怎麼得了!這個問題太嚴重了。 而學佛、學聖賢,基本的條件是善良。儒佛的標準,可說是完全相同。什麼人能學到?在家是好兒女,在學校是好學生,孝親尊師,這種人可以作『聖之徒』,做聖人的徒弟、學生。所以,我特別提倡《弟子規》,這就是教導你在家要做好兒女,在學校做好學生。所有神廟、宗教選擇信徒,都是選擇好弟子、好學生。 儒家提倡,佛法也提倡。佛法在哪裡提倡?《觀無量壽經》的『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十善業道經》。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這是學佛基礎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你做什麼都不能成就,念佛也不能往生。古德常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佛道是師道,老師是佛的代表,老師是佛的傳人,不敬老師就是不敬佛。敬佛,不敬老師,沒有這個道理!敬祖宗,不孝父母,也沒有這個道理!這是所有一切宗教神聖的大根大本,應當大力提倡。 我們的『淨宗學院』,『淨』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狹義是專修淨土。這個『淨』是淨化人心,我們是以淨化一切眾生心為宗旨的學院。我們不但弘傳中國固有傳統文化,同時也弘揚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古聖先賢的教誨。我們的目的是希求世界和平,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怎樣才能達到和平?必定要消除所有的誤會、隔閡,衝突就沒有了。要消除一切誤會,就得密切往來,互相學習,互相瞭解。永遠不跟人接觸,門戶成見太深,不願與人往來,唸唸與人對立,衝突是有增無減,不能化解。 衝突升級就是戰爭。今天的戰爭是毀滅世界的戰爭,非常可怕。現在擁有核武的國家一天比一天多,如果有二、三十顆核子彈,在同一個時間、地點爆炸,就能把地球炸離軌道,將南北極的軸心炸偏離,使整個地球的氣候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不能適應,這真正是世界末日。這是擁有核武國家的都能做到的,所以這個仗不能打。 古聖先賢教誨的目的,就在互相尊重、互相敬愛、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助合作,如果我們真正明瞭、省悟過來,這個世界就是美好的。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