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4.5 星期六 VOL.94 |
卷首語 |
編者的話 |
修學修什麼?就是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請看本期專欄:求學成敗關鍵。 現在一般學佛的人,無論出家、在家,總想進佛學院,但現在佛學院的課程是雜修,不是專精。請看輕鬆學佛法。 最近『文字講堂』新增內容:《 華嚴經》521∼530集、《十善業道經》131∼150集、學佛問答71∼80等。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hwadzan@amtb.org.tw。若是網站或雜誌操作上問題,來信請寄 amtb@amtb.org.tw。請法寶,來信請寄 product@amtb.org.tw,或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
返回 |
楊枝淨水 |
求學成敗關鍵 |
修學佛法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於『善根、福德、因緣』,若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當生決定成就。善根是信解,對佛法能深信理解;福德就是信解之後能認真落實佛陀的教誨;因緣是遇到真善知識、如法道場、好的同參道友,但因緣可遇不可求。 大經大論都講:『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對老師要有決定的信心,信心動搖,則自毀前程。印光大師教導的修學態度,『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我將老師的照片掛在教室,表示念念不忘,如同老師在現場一樣。老師選學生的條件也是『誠敬』,學生有真誠的心、恭敬的態度,敬人敬事敬物,就是好學生。一個好老師求這種學生,真是求之不得,他遇到了就不會捨棄。 我一生到處講經說法,也有很多嫉妒、譭謗、造謠生事,這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古人常講:『謠言止於智者』,有智慧的人聽了謠言不會相信,只有愚人、沒有智慧的糊塗人,才會聽信謠言。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譭謗講經的法師,墮地獄一千八百萬年。這是人間的時間,而他在地獄的感受則是無量劫,度日如年,這是地獄果報。地獄出來之後,還有餘報,變餓鬼、墮畜生,人道裡貧窮下賤,遭種種苦難。我們何必造這種罪業?為什麼不讚歎?讚歎的功德是無比殊勝,所以佛教我們修隨喜功德。必須知道讚歎的功德與弘法利生的功德一樣大,對於這些理事一定要清楚。 一生修學無論是順境、逆境,都要坦然,只要自己真正發心為佛法、為眾生,犧牲奉獻,一生就有佛菩薩替你安排,自己不要操一點心。順境是佛菩薩安排,逆境也是佛菩薩安排,別人糟蹋我、侮辱我、陷害我,都很歡喜,因為都是菩薩安排來消我的業障。自己決定沒有得失,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什麼都不要。 修學要抓住總綱領,學習上台講演,也要掌握簡、易、淺、明(簡而不繁、易而不難、淺顯不深、明而不昧)這四個字的綱領。抓住這四大原則,你一生自行化他,一點障礙都沒有了。自己也要花時間真正用功,要有真正內在修持的功夫,事相上才能表裡一如。 修行功夫修什麼?修真誠心。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真心誠意,這是修行。真誠心是菩薩心、佛心,我們這一生中想作佛,就要用佛的標準來修行。曾子每日三省,我們也要認真反省,『處事待人接物是不是用真誠?有沒有自己欺騙自己?有沒有欺騙一切眾生?有沒有欺騙佛菩薩?』如果有欺騙的念頭,這不僅是造輪迴業,而是造三途業,果報轉眼就現前了。 我們要修清淨心,何謂清淨?有一念執著就不清淨。最不清淨的是貪、嗔、癡、慢、疑,這是根本煩惱,煩惱就是污染。煩惱斷了,清淨心就現前。順境不起歡喜心,逆境不起嗔恚心,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家侮辱我、陷害我,甚至於殺害我,絕對不怨他。要知恩報恩,沒有嫉妒心,只有歡喜讚歎,熱心幫助別人。心地清淨非常重要,因為清淨心生智慧,煩惱心生無明。 再修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佛心。佛在經上講十法界業因,佛的業因就是平等。菩薩的業因是六度,緣覺是十二因緣,聲聞是四諦,天人是十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人道是五戒,餓鬼是貪,地獄是嗔恚,畜生是愚癡。平等從哪裡修?離一切分別;有分別就不平等,不分別就平等。心地真正平等,對外面當然要分別,但這種分別、執著是什麼?就是永嘉大師講的,『分別亦非意』,分別不是意,不是凡夫的分別,而是順著眾生的分別,這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是真的有分別、有執著。外表現的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內裡完全不一樣。眾生這個身體一塌糊塗,菩薩的身是透明的,一麈不染,清淨平等。這都是《無量壽經》經題上顯示的意思。 覺是正覺,不是邪覺。世間有許多妖魔鬼怪,說法說得很好聽、很動人,能言善道,但他是邪覺不是正覺,他把人引到三惡道。他看到這個人有機會要成佛,就把他拉回來,送到三惡道,魔做這種事情。 因此,天天反省就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十條。我們要修心,宗門講從根本修,根本就是心地,就是修『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慈悲是愛護關懷,全心全力協助。慈悲心從哪裡來的?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落實在事相上就是慈悲。我們處事待人的態度,『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就是過佛菩薩的生活,在這裡頭自行化他。看破是不分別,放下是不執著,然後才能得大自在,這是自受用;隨緣則是他受用,度化一切眾生,成熟一切眾生。末後『念佛』,自己決定要求生淨土。如果不求生淨土,菩提道太長了,真的要經無量劫,求生淨土就將菩提道縮短了。一切諸佛如來都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道理就在此地。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