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雜誌下載  文字講堂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2.3.30  星期六  VOL.93


 

 本期專欄:諸法因緣生

 

卷首語
編者的話

 

最近有同修問到:先生有外遇怎麼辦?是不是離婚去打官司?請看本期專欄:諸法因緣生

如何改變身體體嗅?有些人用香水,香水有化學成分,如果不適合你的體質,可能帶來皮膚病。而佛法中有很妙的方法,請看快樂修行人

我們專修淨土,若看《地藏經》和《金剛經》的VCD,請問是否夾雜? 請看答疑解惑

最近『文字講堂』新增內容:《 華嚴經》511∼520集、學佛問答61∼70等。

 

返回

 

楊枝淨水
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生】

《金剛經》上,佛為一切眾生說法,總歸結到『諸法緣生無所有』、『諸法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三心不可得』。那我們還求什麼?還爭什麼?真正會通明瞭此理,才能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會通是理,做到是事,然後才能『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九法界一切眾生的好榜樣。

這幾句話將宇宙人生的真相講到了極處,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才能放下萬緣,身心清淨,自性般若就分分往外透。這正是惠能大師對忍和尚所講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就是這樣流露出來的。自性般若智慧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一切眾生的智慧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平等平等。佛是全體顯露,眾生被煩惱、邪見(所知障)蓋覆,而修行就是破除二障而已!

【心淨則土淨】

因此,世間一切諸法、人事物,沒有真假、是非、善惡,這才是真相。一切真假、是非、善惡從哪裡來的?從人心變出來的。所以,諸佛淨土、三途惡道,是自己變現自己享受,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己變現自己享受。因此,心清淨就現西方淨土,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我們念佛念到心地清淨,心淨則土淨,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現前。若心地不清淨,佛號念得再勤奮、再多,也不能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殊勝?因為所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清淨心,即『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就是得所有一切清淨心的加持,如燈燈互照,俱增光明,所以一切諸佛讚歎。

若講物質上的莊嚴,十方諸佛國土比極樂世界殊勝、莊嚴。那何以諸佛要讚歎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原因就是極樂國土一切眾生心清淨,無一雜念,這是十方一切諸佛世界比不上的。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十方世界確實比西方極樂世界好千百倍。但佛不勸我們往生到那裡去,原因是那裡環境有善、有惡,人心不平,在那裡修學容易退轉,成就艱難。而西方極樂世界環境好,人人心清淨、平等,法喜充滿,不容易退轉。因此,西方世界的『緣』是第一殊勝,阿彌陀佛世界是清淨心第一。

【逆境是好增上緣】

世間人貪戀財物,心安住在財物上放不下,這是很大的障礙。但真正學佛明理人,遇到財產被火燒、水漂,被人奪去,或者從前被官府沒收,他認為這是好增上緣。因為平常修放下修得不乾不淨,這個緣來了,徹底放下,惡事就變成好事。若能徹底放下,身心清淨,自己得利益,對方也得利益,因為他成就我們徹底放下。雖然他的手段、目的不正當,但是對我們來說,他幫我徹底放下,他是我的恩人。世間人懂得這個道理的很少。所以,有時在逆境當中,自己想通了,這也是個好的增上緣,並非壞事。

不但奪取我財物的是恩人,即使陷害我讓我坐牢、或被殺頭,我也要一念覺悟,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那個陷害我的人也是恩人。他不這樣陷害,我還放不下這個身,因為他這麼做,我不得不放下了。如果我有嗔恨心放不下,我自己有罪,他也有罪,欠債的還債,欠命的還命,生生世世糾纏在一起,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唯有世間迷惑人才會做這種事情。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講,順逆境界都是善知識。《彌陀經》云:『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必到極樂世界才是諸上善人,現前就是諸上善人。我自己善,一切都善。成佛的人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這就是境隨心轉。善心護持我的,是我的善知識;惡意陷害我的,也是我的善知識。轉變都在一念之間,一念迷,就是六凡惡道;一念覺,就超凡入聖。一真法界就在眼前,問題是你會不會轉。這個轉變是自他兩利,能夠影響社會大眾。社會一般人遇到紛爭,總有許多糾纏恩恩怨怨,一覺悟了,什麼都沒有了,一掃而光。

有一次有三位女居士來看我,其中一位女居士告訴我,她現在遭遇到困難,先生有外遇,問我:『怎麼辦?是不是離婚去打官司?』我說:『你是不是一個學佛人?』她說:『是!』我說:『你是不是真的想到極樂世界去?』她說:『我真想!』我說:『那就很好,隨他去吧!你歡歡喜喜的,也讓你先生歡歡喜喜的,也讓你先生愛的那個女人歡歡喜喜的,一團歡喜,問題不就解決了!你要是上公堂打官司、搞離婚,你的家庭破碎,你給社會大眾造成很不好的印象,人家看到學佛的人學到這種程度!你先生有外遇,愛那個女人是前世的緣,緣聚時一定會產生這個現象,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那你先生佩服你,你先生的那個女人也佩服你。只有和睦、歡喜才能解決問題,紛爭、仇恨只會讓怨愈結愈深,永遠不能解決。』她聽了我講的話說:『我明白了。』

所以,你的目標在極樂世界,不在娑婆世界,如果你還要爭這個、爭那個,這是捨不得走,你求往生的意念是假的,不是真的。遇到這個緣的時候,要更放下。夫妻恩愛很難捨,經過這件事就徹底放下了。你的先生豈不是你的善知識?你先生外遇的那個對象也是你的善知識,叫你把生生世世難分難捨的感情,一下子放下了、看淡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障礙了。她聽懂了很歡喜,這是真有智慧,這是迷惑人做不到的。一般人一定要打官司,鬧離婚,身心憂惱,這對身體傷害就很大。

【人生如夢】

世間事哪有一樣是真的?《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真正學佛人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絕不攀緣。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恩人,讚歎、協助我們的是恩人,譭謗、污辱、陷害我們的也是恩人。一定要『知恩報恩』,你要知恩,才有報恩心。

世間人為什麼煩惱、憂慮這麼多?天天造罪業?《地藏經》云:『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就是不知道恩,迷惑在假相裡面。其實十法界都是假相,都是一場夢。諺語常言:『人生如夢。』十法界都不是真的,脫離十法界,才算夢醒,稱為『一真法界』。『真』是那個境界永恆不變;十法界是剎那剎那在變化,剎那不住。一真法界用的是真心,真心不變。《楞嚴經》云:『常住真心』,常住就不變。十法界用的是妄心,妄心就是剎那生滅的念頭,一個念頭滅,一個念頭生。《仁王經》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我們彈指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所以一秒鐘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念頭,我們怎能發現!經上講,八地菩薩那麼深的定功,才能看到微細念頭的生滅。

所以,十法界還是用妄心,八識五十一心所。轉八識成四智,就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真心(相宗講是四智菩提)現出來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心不生滅,境也不生滅。心是生滅,境界哪有不生滅的道理?因此,虛幻的世界是夢幻泡影,不要認真,不要將之當作一回事,永遠保持自己心地的清淨,清涼自在,就唸唸生智慧。

【借假修真】

佛法因緣生,所以我們要借假修真,對佛法沒有留戀。若執著佛法就錯了,佛是叫你破分別、破執著,不是叫你分別、執著換對象。妄想、分別、執著、貪愛沒斷,還是出不了三界。大家要細心去體會、揣摩,要在這個地方用真功夫。形式是假的,是表演給沒有學佛的人看的,真正功夫就是改變觀念,你在這個世間就身心自在。人家住穢土、住惡世,你住淨土、住善世。人家看眾生都造業,你看所有眾生都是菩薩,都在表演順逆境界,像唱戲一樣,你的心多開朗、多自在、多快樂!

我們同學要有使命感,要認真努力修學,不僅在文字上、語言上,自己要真正做到,真正改心,改變觀念。為眾生、為佛法,決定沒有自己,對自己來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要求的是自性無盡的智慧、德能,不是向外求;向外求,你所得到的非常有限。要向內求、向自性求、向清淨心求、向平等心求,才能得到如佛果地上的大圓滿。

 

返回

 

經論輯要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講記(26) 淨空法師講於鳳凰衛視 講記組恭敬整理

 

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何謂陰陽?善有『陰善』、『陽善』。你做的好事完全顯露出來,人人都知道,報紙、電視傳播讚揚你,這是『陽善』。你做的善事沒有人知道,自己也不會告訴任何人,這是『陰德』。如果是陰德,你將來得的果報厚,得的果報殊勝且長遠。如果是陽善,人家會讚歎、恭敬你,但你的果報就報掉了。名也是福,一般講『知名度高』。而名是天地鬼神都忌諱的,所以出名不是好事情。知名度很高的人沒有實德,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害,這是現報。一個人沒有過失,行善積德,而被別人侮辱、誤會,惡名廣佈,這倒是件好事情。好在哪裡?每個人看到他,瞪他一眼,罵他幾句,這也是果報,就把他無始劫以來的罪障都報掉了。所以,他的兒孫往往忽然之間發達了,也有少數是自己晚年福報現前。因此,陰德、陽德的果報非常微妙,不能不加以辨別。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應該怎麼作法,自己就明白了。

古人有所謂『實至名歸』,你真有實德,自然有人讚歎。你藏得再隱密,總會有一天被人發現,被人讚揚。譬如近代印光大師一生修善積德,沒有人知道。到他老人家七十歲的時候,有幾位有學問、有道德的居士在普陀山藏經樓遇到他,他們覺得印光法師的風度、言談與一般出家人不一樣,於是常常親近他,才知道老法師真的有德行。於是在報紙、雜誌上寫文章發表,印光大師的大名就傳開了。這不是印光大師委託他的,是這些人真正見到一位高僧大德,所以普遍向廣大群眾介紹,這是『實至名歸』。這個名不是虛名,是真有實德。

而在世間享盛名、最容易出名的是哪些人?電影明星。他出名也是福報,但如果他沒有實德,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所以這些大明星真正能得善終的不多。不僅是影劇界,任何一個行業,如果沒有真實的德行,知名度愈高,潛伏著意想不到災害的機會也愈多。

何謂是非。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魯國』,春秋時代孔老夫子的故鄉。『子貢』,孔子的學生。『賜』,子貢的名字。

何謂是非?善有『是』、『非』。舉例明之。魯國的法律有規定,魯國人在窮困的時候,被人家賣到別的國家作奴婢。若有人能把這些人贖回來,魯國政府就有獎金給他。子貢贖人回來時,不接受政府的獎金。孔老夫子聽到了,責備子貢說:『你錯了!』聖賢人做事情有一個原則,就是決定可以移風易俗;換言之,幫助社會改良不好的風俗,而且教化百姓,給百姓做榜樣。所以,不能隨自己的愛好,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要顧全社會大眾。魯國現前的社會狀況,是富貴人少,貧窮人多。如果贖人接受政府的獎賞,好像自己不廉潔,今後還有誰敢做贖人的事情?

因此,子貢贖人要歡歡喜喜接受政府的獎勵,就能鼓勵社會大眾有錢的人,把自己國家人民在外面作奴婢都贖回來,這才是好事情。如果贖人不接受獎金,以為自己很廉潔,接受獎金就不廉潔,對於自己來說是說得過去,但是對於整個社會風俗來說就做錯了。由此可知,聖人的是非標準與常人不同。

我在各地講經,題目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所學所做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就應當要學;不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我們不學。換言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子路』,孔子的學生。

這是再舉例從另一方面說明。子路看到一個人掉到水裡,他將之救起。這個人對他非常感激,送一頭牛以表謝意,子路接受了。孔老夫子聽到了很歡喜說:『自今之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去救那些在水裡快淹死的人了。』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由』,子路的名字。『流弊』,影響。

以上兩個例子,一般人的看法,認為子貢不接受獎金值得讚歎,而子路接受牛則比不上子貢。然而孔老夫子的看法卻不一樣,他讚歎子路,而責備子貢。我們行善,若善的影響面廣、時間長,這是大善,這個善是『是』。若影響面很小、時間短,這是小善,這個善是『非』。所以,決不在一時,而在其影響的時間;得的利益不是我一身,而是令天下人受益。

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子貢所做的就是現行善,好像是善事,但他留下不好的影響,這個影響會阻礙許多人去贖人回國,阻礙別人不就是害了人嗎?所以,這是似善而實非善。子路救了一個人,人家送他一頭牛,他接受了,好像是不善,但是他能影響別人,使其他人聽到子路這種行為,也會很勇敢去救人,所以這是善。

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是非的事情太多了,以下舉例說明。譬如有一個人做壞事,決定要懲罰他,不能寬恕他。如果寬恕了這個罪人,算不算是義?一定要觀察,假如這個人做錯事情被寬恕,他反而膽子更大,將來會做更多的壞事,使許多人受害,這個寬恕是錯誤的;如果警誡、懲罰他,他以後不敢作奸犯科,這是真正的義。這就是『非義之義』。『禮』是人人有的,但是要有分寸。用禮貌待人是禮,如果過分恭維、讚歎,使這個人漸漸傲慢,那就是『非禮』。信用很要緊,也要看狀況。如果因顧全小信卻失了大信,就錯了。聖人顧全大信,有的時候可以放棄小信,這就是『非信之信』。『慈』是慈愛,慈愛不能過分,過分往往變成不仁慈,這是『非慈之慈』。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方便是佛家教學最重要的方法,但用得不恰當,就會變成『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就是非慈之慈、非方便之方便,這是用錯了。

 

返回

 

蓮語珠磯
印光大師開示-釋迦如來真身舍利來儀記 代撰

 

中天調御,釋迦世尊,塵點劫前,早成正覺。泯三際而住寂光,常享四德。湣九界而示受生,頻垂八相。從初出世,乃至涅槃。演偏圓頓漸之法,施種熟解脫之益。六道四生,三乘五性,聆圓音而悟道,睹妙相以明心者,雖盡世界微塵,莫能窮其數量。然機薪既盡,應火亦息。晦跡歸真,示現滅度。又以利益未來,悲心無盡。碎定慧所生丈六之金身,成金剛不壞八斛之舍利。於是八國均分,各起寶塔,普令含識,廣種福田。後一百年,摩竭提國有阿育王,統王閻浮,威德自在。一切鬼神,皆為臣屬。啟其祖阿闍世王所藏舍利,役使鬼神,以七寶眾香為末,造成八萬四千寶塔,供養舍利,散佈南洲。凡佛法未至之處,則安置於地中。東震旦國,有十九處。大教西來,次第出現,即今五台育王等是也。涅槃經雲,若人以深信心,供養如來全身舍利、或供半身、四分之一、萬分之一,乃至如芥子許,是人福德與供養佛,無二無別。以佛舍利即佛色身,皆由無作誓願、同體慈悲之所示現。是以人天獲得,悲喜交流,竭盡心力,恭敬供養。

如來出世,尚在沉淪。今得人身,法已衰替。昔人履險涉危,尚多往求正法。現今水陸俱通,敢不巡禮聖跡。遂於光緒三十年乘輪西邁,觀光暹羅,次及緬甸,後至錫蘭。此三國者,佛法大興。僧眾雖多,不立煙爨。舉國奉佛,設食待僧。凡遇禮拜之日,商賈悉皆罷市,同禮寶塔,共植來因。佛世芳規,庶幾彷彿。次至中印度,伽耶王捨,恆河雙林,顯著聖跡,逐一巡禮。惜世遠人亡,法替教弛。不聞降魔制外之音,但見荒煙蔓草之跡。緬想昔年,為之痛息。回至錫蘭都城,適值重修寶塔,中藏舍利,百有餘粒。懇祈數粒,福我東人。彼言舍利我國福田,此塔國王所建,何敢違佛犯法,私與外人。因日日禮塔,冀佛冥加。輒痛哭流涕,悲不自勝。如是十有二日,感動彼心,稟明國王,許十二粒。既滿我願,彌感佛恩。即回中國,相宜安置。普陀山靈石庵,乃善財參觀音之聖道場地,因留三粒,監院靜明,修木浮圖而供養之。請九粒於四川寶光、龍興、廣德三寺供養。按西域記,僧伽羅國即古師子國,在大海中,近南印度,即錫蘭國也。國東南隅,有楞伽山,巖谷幽峻,乃如來說楞伽經處。昔阿育王弟摩醯因陀羅出家證道,游化此國,建立塔廟,大興佛法。此塔乃其創建耳。

夫如來舍利,神變無方。濟度幽顯,覆被人天。見聞瞻禮,皆植福壽之因。供養恭敬,並感尊貴之果。迷雲盡而性天朗耀,罪霧消而慧日昭彰。三覺圓滿於初心,萬德具足於當念。以如是因,獲如是果。凡我同倫,幸鑒愚忱。

(印光法師文鈔卷第四)

 

返回

 

快樂修行人
改變體質

 

改變體質在佛法中有很妙的方法,可惜世間人不知道。我聽說有不少人,還有些學佛的同修,為了改變容貌去美容,結果帶來的副作用是臉上青一塊、白一塊,變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如何改變身體體嗅?有些人用香水,香水有化學成分,如果不適合你的體質,可能帶來皮膚病。佛法什麼都不需要用,只要心清淨,容貌就清淨;心慈悲,相貌就慈悲;心美好,相貌就美好。相隨心轉,體質也隨心轉,身體味道也從心轉。心是主宰,主宰這個身體的形像。你不從根本上去下功夫,捨本逐末,用外緣來幫助,沒有不出毛病的。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與事實,才能避免一切過失、傷害,恢復到自己清淨莊嚴。

(節錄自《華嚴經》12-17-37【香髻莊嚴主城神】)

 

返回

 

輕鬆學佛法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念佛人最怕懷疑、夾雜、間斷。若能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不成就的。這三句話與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完全相應,其效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是不需要藉任何幫助,自得心開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句佛號有這麼大的功效,與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沒有兩樣,但是比禪宗容易多了。禪宗不好修,念佛好修,這兩者難易差別懸殊太大,所以淨土念佛法門稱為『易行道』。

(節錄自21-51自利利他)

 

返回

 

淨空法師說故事
半部論語治天下

 

儒佛德行要靠我們這一個時代覺悟的人發揚光大。如何發揚光大?要身體力行,把儒、佛的道理做出來給社會大眾看,靠講不行,要做出來。你真正做出來,我相信世界上許多電視台的媒體都會來訪問你,都來為你傳播,光明遍照世間,輕而易舉。這是非常特殊的教學法,是世界上其他地區從來沒有過的教學法。

在中國最近一個甲子,我們自己把祖宗的教學法忘得一乾二淨。因此,我們今天要特別發心,要忍受一切苦難,真正不怕苦、肯吃苦,把這個方法表演出來。我們至少要做個十年、二十年,成績拿出來,大家相信了。怎麼作法?一部經!宋朝初年趙普就是這個作法,趙普是趙匡胤宋太祖的宰相、謀士,智囊團的頭。他的那一套治國平天下的本事從哪兒來的?他說:『我以半部《論語》幫助宋太祖趙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論語》幫助太宗治天下,建立國家政權。』宋代開國的兩個皇帝是兄弟,哥哥走了以後,弟弟繼承王位。這是非常好的榜樣,很可惜現在沒有人懂得。

(節錄自《無量壽經》第132集【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返回

 

答疑解惑                      
               淨空法師2001年2月25日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問:學生學習《無量壽經科判》中的『證信序』,有幾點見解,敬請老法師批評指正。第一、『己一普贊實德,庚四究竟圓滿』,將『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列入其中,學生以為不妥,因為此句是菩薩的大誓願,還不是究竟圓滿成等正覺。『己一普贊實德』改為『德行無量』,『己二』改為『願示成佛』,把『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列在『己二願示成佛』的八相成道這一列,是否較為妥當?第二、『癸一破迷啟悟』改為『破惑顯真』,因為悟後還要起修,悟後還沒有斷除煩惱,所以『破迷啟悟』與經文『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圬,顯明清白』的義理不合。第三、『庚七轉法輪』下面的『癸二超情離見』應改為『無住生心』或『無住方便』,『子三無住生心』應改為『化身如幻』。第四、『己三德用無方』改為『德用無盡』是否更好理解?

答:自古以來,佛經的講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講得有道理都好。《金剛經》的註解有五百多家,《楞嚴經》的註解有一百多家,每個人的科判、解釋、分段都不相同,所以你覺得怎麼好,你自己就可以擬定科判或寫講義。我們鼓勵每位同學都做自己的科判,都寫自己的講義,只要不違背經典的理論與教誨,都是第一等的學習方法。

問:學會讓我們使用的個人電腦,許多同學都能善用上網查閱資料,但有初學電腦的同學不能善用,反而用在寫電子郵件或瀏覽相關學問的網路,請問如此是否造成學習的障礙,又該如何處理?

答:網路的內容非常複雜,實在講,正面的東西少,負面的東西多。我們今天利用網路來傳播佛法,便利一些距離遙遠而無法到現場聽經的同修,所以我們每一場的講演都上網。若你能收聽這些講演,這是正面的、清淨的。

三十多年前,台灣教育部一些官員向方東美老師提出疑問,談到世界再強大的國家也有亡國的一天,他們舉例說:『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將來亡國的第一因素是什麼?』方老師答:『電視。』然後他警告台灣政府,台灣的電視內容雖然還沒有像美國那麼糟,但是已經有這種趨向了。

今天電腦網路對於人心的傷害,遠勝於電視,如果不能善用網路,這個人這一生決定被網路毀了。全世界的網路在電腦裡面都是開放的,你是學殺盜淫妄,還是學仁義道德,全在自己一念之間。成就是你自己,毀滅也是你自己;你發心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在你自己,你願意參與毀滅世界也都在你自己。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但是今天任何人都沒有能力控制,所以只有提醒諸位同修,因果一定是自己去負責任。因為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的世界,思想言論無人能干涉,你有世間法律保障,所以你到底是成聖成賢,還是作惡墮落,都在當人一念之間。

問:黃念祖老居士每天念佛十八萬聲,請問是用什麼方法?

答:這個事情要問黃老居士,不能問我。念佛多少不重要,最重要是念到心清淨,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把是非人我念掉,把貪嗔癡慢念掉,就成功了。所以,念佛不一定要學別人,別人一天念十萬,我也念十萬,別人一天念二十萬,我也念二十萬,那就錯了,這是每個人因緣不同。念十八萬聲佛號,一般講是『追頂念佛』,一句接一句,真的所謂是『風吹不透、雨打不濕』,完全沒有間隔。總之,各人根性與修學環境不相同,最重要的是功夫得力。

問:請問佛像損壞應如何處理?

答:若不是有意破壞佛像,沒有罪過;若是有意、惡意的毀壞,這種罪過等於出佛身血,這是很重的罪。損壞處理的方法,要看是哪一類的佛像,若屬畫像,則要裱褙、修補,因為它是屬於歷史文物,我們應當有責任、有使命把它傳給下一代。就像現在出土的佛像,很多已經被破壞了,就要發心將之修補,使之恢復完整。

若這個佛像到處能請得到、買得到,不是很貴重的,無保存價值的,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將它埋在乾淨的土地裡,最好能在郊外人跡罕至之處;另外一種是火化,最好是在寺廟的火化爐處理。

問:有的佛像有鬍鬚,請問是否如法?

答:佛像有鬍鬚的,多半是密宗的畫像,這是如法的,我們不要分別、執著。

問:拜佛像,請問拜四拜是否如法?

答:一般拜佛都是三拜,你要拜四拜,大概是你對佛特別尊敬。四拜是不如法的,為什麼?禮要講節度,規定三拜,你就要拜三拜;你拜兩拜是不恭敬,禮節不周到;你拜四拜是過頭了,過頭也是不恭敬。不及是傲慢,過頭是諂媚巴結,所以一定要重禮節。三拜就恭恭敬敬拜三拜,這就對了。

問:我們專念《無量壽經》,但也想通讀淨土三經,請問是否專一?

答:淨土三經或者五經,甚至於祖師的著述,在平常可以看,當作參考書看,它不是專修。專修決定是一門,這一門功課天天要讀,一天都不能缺。不是專修的,每天抽一小時、半小時來看也未嘗不可。所以,主修與助修要分清楚,古德講的『正助雙修』,助修決定不能妨礙正修。

問:我們專修淨土,若看《地藏經》和《金剛經》的VCD,請問是否夾雜?

答:我們專修淨土,想看《金剛經》的VCD,就每天看一片,看完之後,不必放在心上,也不必執著,這樣對自己有好處。每天可以抽少許時間來看,但不能同時看兩部,否則你的心是雜亂的。也就是《金剛經》看完之後再看《地藏經》,或者是《地藏經》看完之後再看《金剛經》,只看一種不要看兩種。當然,功夫做到純熟,這些東西統統都不看了,就是一門。不要說經典,就是一句佛號,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力。

我們看諦閒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他生活過得非常苦,沒有念過書,一定要求跟諦老出家,諦老看他確實沒有能力學經教,就跟他說:『如果你真想出家,你一定要聽我的話。』諦老就為他剃頭,叫他不要住在廟裡,就找到寧波鄉下的破廟讓他住下,在附近找了一位老太太給他燒兩頓飯,再找幾位護法幫他的忙。諦老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你一天到晚就念這一句,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這樣一直念下去,準有好處。』他確實一門深入,絲毫夾雜都沒有,就這一句佛號念了三年多,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來給他辦後事。我們從這個例子,就瞭解一門深入的好處。

我們為什麼不能一門深入,還要看這個、看那個?煩惱習氣太重了。我們跟鍋漏匠比差遠了,確實不如他,人家一句佛號念了三年就能站著往生,我們行嗎?經教是明理用的,道理明白了就不要了,功夫一直用下去,決定有成就。

發心弘法的人,不得已必須要涉獵經教,這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幫助別人,別人想聽這部經、想聽那部經,只好多學。廣學多聞是為眾生,一心不亂是為自己,這是自行化他,一定要明白。

我們這一生學佛,是以自行還是以化他為重?要以自行為重,自己一定要有把握往生,然後才發心幫助別人。如果以別人為重,我幫助別人,跟別人廣結法緣,自己了生死暫放一邊,雖然是學地藏菩薩精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了不起的大願,但是你將來真的輪迴墮落了,誰來救你?這是一句老實話,這是事實真相,佛經講:『自己未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佛是這樣警惕我們,佛也希望我們自己要先得度,然後再幫助別人,這才正確。幫助別人勢必要涉獵世出世間一切事物,對於自己品位決定有損害,但是不怕,只是往生品位低一點;若是犧牲往生,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過去祖師大德為我們示現的,我們要懂得,決定不能疏忽。

特別是初學,以不夾雜為第一,實在不得已,就少夾雜,不要夾雜太多。世間的名聞利養與得失,要真正看破放下。別人來問我,我告訴他:『我只懂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以外的我不懂,你去請教別人。』千萬不能想:『我若不多學一點,別人問我,我都不懂,好難為情!』難為情、要面子,對自己的傷害就太大了,這些道理與利害得失要清楚。

問:兩、三歲的小孩說不禮貌的話,請問是否造業,又應如何處理?

答:是在造業,但這是父母有罪,父母沒有把他教好,不能怪小孩。作父母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給兒女做榜樣。小孩從生下來就開始學,他完全模仿父母的言語動作,這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所有一切教育的根本,疏忽了家庭教育,往後教育就艱難了。中國諺語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很難改,有時候一生都改不了。古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現在人疏忽了。尤其現代夫婦都上班,小孩請傭人帶,是傭人教導他。所以,縱然自己的事業再輝煌、再殊勝,底下一代完了,他沒有後代。他養的小孩他不教,這個過失很重,『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都有過失。所以,小孩從小就要嚴格管教。

問:壓模小卡片式的佛像,火化味道不好,離郊區遠又不能埋,請問該如何處理?

答:一般住在都市的人,只好用都市清潔環境方式來處理。我們把這些小佛像放在密封的盒子,外面用乾淨的塑膠紙將它多包幾層,密封後跟著垃圾一起處理。我們對佛像盡恭敬之心,不是輕慢、草率的遺棄,這樣就好。

問:日本法然上人開創的淨土宗和親鸞上人的淨土真宗,與法師所講的有何區別?

答:世出世間求學要有成就,古時候非常重視『師承』,就是一生跟隨一個老師。日本的佛教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你要親近他們,你就一心一意跟他學,你到我這裡來,你就錯了,你已經背師叛道了。所以,跟一位老師學到底,這個老師對你負責任,你將來墮地獄,罪過是他,是他把你帶錯路,這是師資之道。

嚴格的說,日本的淨土宗、真宗是真正的佛法,那個沒有錯。錯在哪裡?錯在現代傳法的人。譬如在中國、台灣的寺廟與佛像這麼多,佛像有錯嗎?佛像與經書都沒錯,錯在人,因為人拿著佛法欺騙信徒,曲解了經義。法然上人講得不錯,親鸞法師講得也不錯,可是後世的傳人就靠不住了。只要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癡慢,這個法全都變質了,問題就來了,是錯在這個地方,不是錯在法,是錯在人,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日本的佛法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隋唐的大德都是日本人的祖師。當時佛法傳過去確實沒有錯誤,在日本曾經發揚光大,可是今天日本的佛法,我就不清楚了。我相信真正修行人絕對有,但不容易遇到;真正修行人多半住在環境寂靜之處,絕不求名聞利養,所以可能沒有人知道。因此,我們親近善知識不能不選擇,如果親近的是真善知識,那很幸運,少走冤枉路,自己修學的時間就縮短了,效果提高了。

問:《觀經》云:『至心稱念彌陀聖號,能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此『除』是指斷除,還是指轉換?若是斷除,是否就昧因果論?有因必有果,造何因就感何果,縱使成佛也免不了。如同釋迦世尊在世,還會有身體的病痛及他人譭謗,這些都是釋迦世尊未成佛時所造的因。為什麼成佛之前沒有受報?那是因緣未具。雖佛受此報,但佛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他老人家是在表演給大家看的,讓眾生瞭解人人皆可成佛。佛也是從凡夫地而認真修行,慢慢有所成就,佛位不是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境界。所以,『除』不是指斷除而是指轉換,把善惡業轉為淨業,轉是修行上的增上緣。學生如此解釋,請問正確否?

答:你的解釋很正確。要知道『轉換』跟『斷除』的意思是相通的,轉換就轉變了,轉變就是前面的果斷除了,但是講『斷除』怕別人誤會。佛法講因果永遠沒有斷滅,實際上是轉換、是轉變。譬如在學校唸書,考試及格升級,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一年級斷滅,二年級生起。其實是轉換,從一年級轉換為二年級,不是斷滅之滅。

跟你講真話,永遠沒有斷滅,只有轉變而沒有斷滅,這才是真理。了義經裡面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若生死斷了,涅槃也就完了;若煩惱斷了,菩提也斷了。所以,煩惱斷了,是煩惱轉成菩提;生死滅了,是生死轉成涅槃,這才是正確的意義。

問:在對禪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當時為解脫麻煩而參加打七。老師打板的當時,我也進入了無量無邊的境界。當我入佛門選擇了淨土法門以後,才知道此事之大,怕妄語不該說,身邊又無明人,為此遠道來求法師開示。

答:禪堂裡面參究,目的是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的手段很特殊,他不給你講經,也不給你說法,教你規規矩矩坐在那裡一念不生。你若生了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禪師香板供養,這是真打,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你不打妄想了,老老實實什麼也不想了,還是要打,為什麼?無明。不是打你的妄想,就是打你的無明,總而言之,你非挨打不可。

不過真正禪堂的堂主是不打人,為什麼?這香板打下去,你會開悟,他就打你;打死都不開悟,他不打你。今天這樣的堂主已經找不到了,這些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他能觀機,知道你的緣是否成熟。哪一天緣熟了,一敲你就覺悟了,這個板子打下去是無量功德;打下去,你不開悟,這個板子打下去有罪過。所以,一定要有真正的道眼,看到這個人緣快成熟了,這一下幫助他,馬上就成功了。

倓虛老法師是天台宗的傳人,但他是修淨土念佛往生的,他曾經跟大眾說:『他一生當中親眼看到念佛往生預知時至,站著走、坐著走的,有二十多人,聽到的都還不算數。而禪宗修禪得定的,他見過也聽過,但是開悟的,他一生當中沒有見過,也沒有聽過。』你就曉得禪之難!

諸位要知道,參禪不開悟不能了生死,將來到哪裡去?到四禪天、四空天;如果禪定不夠水平,生欲界上面四層天。欲界的四王天跟忉利天是福德往生的,修上品十善業道能生忉利天。而夜摩天不能全憑福德,還要加上定功,這個定功稱作『未到定』。換言之,這個定功還在欲界,不能生初禪天。參禪一定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能了生死,所以參禪不如淨土宗,淨土宗只要小小的定功,甚至於沒有定功都能帶業往生,可見這個法門之殊勝不可思議。你能回過頭來念佛,這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

問:祈盼老法師早日回大陸普度眾生,中國人就有福了。

答:你講的『盼望我早一點回大陸』,我已經想了幾十年了,我非常想回去,可是現在的緣還不成熟,這是同修們要諒解的。最近這幾年,我到中國去都是國家宗教局為我安排的,許多地方的邀請,國家宗教局若沒有批准,我都不能去。你們要邀請我,一定要向國務院宗教局申請,它批准了,我很快就會回去。

 

返回

 

淨空法師講經訊息
最新消息

 

淨空法師於3月27日起約一周暫停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時段請見 http://www.amtb.org.tw/audio/audio.htm。《華嚴經》有網上直播,歡迎收看,共沾法益。重播新網址http://www.amtb-dba.org/Audio/index-Hv.html

 

返回

 

法寶流通
最新消息

 

現有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索取: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一號二樓 Tel:(02)2754-7178;Fax:(02)2754-7262 e-mail: product@amtb.org.tw,或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兒童讀經教材』,請向湖北武漢大學 余一彥教授聯絡。地址:湖北武漢大學6-307信箱 電話:(027)8765-2614或8786-7749。其他國家地區,請與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返回

 

信息交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您有過心靈的感觸嗎?歡迎在『學佛心得』欄目內踴躍投稿。來稿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feeling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hwadzan@amtb.org.tw?subject=question

說明:淨空老法師為了完成『五年弘法計劃』,對外所有的講經及活動一律停止,因此也暫停回覆所有學佛問題。其實,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但編者為了方便廣大同修,若同修們於生活修學上有任何問題,仍歡迎寫信給我們,彼此互相討論,交換心得。但因人力不足,所以無法及時回覆,敬請見諒!阿彌陀佛!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事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注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ad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