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精彩導讀  雜誌下載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1.10.27  星期六  VOL.71


 

慈舟大師說:「佛法的仗,是正念與邪念打,敗了又來,要像久不死的團魚,正念是永遠不會死的,敗了再打,時久自然邪不勝正。所以說,正念像不死的團魚,不怕持不了,只怕不發心。」

 

卷首語
編者的話

 

淨空法師說:「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建立一個道場,同時把各個宗派都發揚光大,人力、財力統統集中,這個道場要像美國的大學城一樣。」這是老法師獨到的佛教觀,刊登於本期的「復興佛陀教育」一文中。

若兒女是冤親債主來投胎,或父母向子女報怨和討債,譬如現今社會上有很多父母把子女賣掉或虐待子女的。若遇此情況,應如何處理?請看「答疑解惑」一欄。

最近「文字講堂」增加的內容為:「如何挽救社會風氣系列」1∼5集、《十善業道經》11∼20集、《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新加坡宣講)至70集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台北宣講)1∼5集。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兒童讀經教材」,詳細請看本期「法寶流通最新消息」。

若諸位同修對於參與「文字講堂」的文字校對有興趣,或在電腦動畫上有專業技術者,願意發心加入我們的行列,歡迎與我們聯絡:amtb@amtb.org.tw 功德無量。

 

返回

 

經論輯要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講記(4)  淨空法師講於鳳凰衛視  講記組整理

 

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

「人未能無心」,這個心是妄想心,就是起心動念。雲谷禪師告訴了凡先生:只要起心動念,你就有數。換言之,只要起心動念就有命運。什麼人能超越命運?沒有妄念的人,沒有妄念的人是英雄豪傑,不為命數所拘。雲谷禪師舉兩個例子:極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長,所以他的命算不出來;極惡的人,多半是過去生中修大富大貴,因為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損還有餘福。譬如,秦始皇作皇帝短短幾十年,就把過去生中修積的福統統享盡,兩代就亡了。如果他能積善修德,不造違理的惡事,他的福報能傳很多代。明太祖朱元璋傳十七代,如果他作帝王時,胡作妄為,造作惡業,就不可能有這麼多後代子孫。雲谷禪師告訴他:「你這一生會被命運拘束住,是因為你還有妄念,不能算是功夫,只可以說是個標準的凡夫。」了凡先生聽了之後,反過來向禪師請教。

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了凡先生問:人既然有命運,命運能夠逃避嗎?禪師告訴他:「命是由我作,福是自己求」。命數從哪裡來的?古聖先賢、諸佛菩薩是過來人,他們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徹底明瞭,無絲毫錯誤,這是我們要信得過的。而用現代科學家的說法,就是一般講的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五度空間。在理論上說,空間是無限度數。我們生在人道,只是生活在三度空間,四度空間以上維次的眾生,我們就不知道。今天科學已證實有十一度空間的存在,但是如何突破空間維次,還在研究中。空間維次突破了,就知道過去、未來,過去造的是什麼因,現在得的是什麼果報,這一生造的是什麼因,來世是什麼果報,就清楚明瞭。這不是推算,是現量境界。孔先生是從《易經》數理上推斷的,推斷的相當正確,但是不敢講完全正確,因為推斷只要有絲毫誤,結果就完全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夠突破空間維次,就決定正確,因為過去、現在、未來是親眼所見。

古印度婆羅門教、瑜伽、數論這些大師們都修禪定,都有這個能力,因此六道之內的空間維次,他們幾乎完全突破,所以他們很清楚六道的狀況。但是他只知其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六道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他就不知道了。因此,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就是為了這些人有能力觀察到這些境界,但是對於這些境界還有許多疑惑不能解除。所謂是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所以釋迦牟尼佛應化到這個世間,為我們說明這些現象之所以然。

不同維次的空間怎麼發生的?佛告訴我們,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我們冷靜思惟觀察,眾生的妄想無量無邊,前念滅了,後念就生,一天不知道起多少個妄念,不知道有多少分別、執著,才造成不同維次的空間,造成種種不同的現象。佛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即宇宙人生的現象),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佛一語道破宇宙人生現象的根源。就像螢光幕上現的相,這是心現的;這個相能活動、能產生變化是識變的,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它能將現象變得非常複雜。

因此,雲谷禪師講「命由我作」,不是別人做的,與別人毫不相關。自己身外的境界是一個幻境,《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這種現象,佛說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就如同作夢一樣,你不能說沒有夢中境界,夢中境界確實存在,但是你不能說它有,因為它是虛幻的,確確實實了不可得。如果我們細心思惟觀察,人生在世的確是一場夢。你晚上睡著了,人家把你的身體抬走,你都不知道;由此可知,身不是我。西方哲學家很聰明,知道身不是我,於是提出一個理論:「我思故我在」,就是承認物質的身體不是我,是虛幻的,能夠思惟想像的才是我。這是比一般人要高出一等,是不是真相?不是。我思是妄想,不是事實真相。佛法比他的境界更高,連我思也放下,徹法底源,恢復到真心本性,然後才能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即「一真法界」,或者稱為「真如」、「第一義諦」。

我們既然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如今想要斷除,問題是斷不掉,妄念還是一個接著一個,這就是我們的功夫不能成就。我們雖然從經教中明白了,深信不疑,這只是解悟,沒有契入真實的境界,不能解決問題。因此,解悟之後,要把這些理論、方法落實在自己生活中,逐漸提升自己的境界,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於是才說「命由我作」。

人的一生窮通富貴,這是命。命有定數,定數從何而來?自己造作的。佛法講因果通三世,人決定是有過去世、未來世。我們講時間單位最小的是秒,佛講「剎那」;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彈指如果彈得快,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分之一秒的六十分之一,這是一剎那。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一剎那當中有九百念頭生滅,這太微細了,我們粗心大意覺察不到。什麼人能觀察得到?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伏住,到相當深度的禪定功夫,就可以見到這個生滅現象。大乘佛法講,能夠見到剎那生滅的頭數是圓教八地菩薩,與如來的果位非常接近,這才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

我們動一個善念,利益別人,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果報是福。我們動一個惡念,利己損人,果報是凶、是災禍。所以,一個人一生的吉凶禍福,是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的果報,所以說「命由我作」。真正明白通達的人,肯定這個說法與事實,他在這一生當中,無論遭遇什麼樣橫逆不善的環境,決定不怨天尤人,反過頭來怪自己,「我自己造作不善,才受這種苦報」。明瞭之後,福要自己去求。怎麼求法?改過遷善。

早年,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弘揚佛法,這是他老人家為我指出一條明路。我跟他三年,奠定我學佛的基礎。以後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學教十年。爾後這一生,福自己求。從二十六歲學佛以後,我就小心謹慎,依教奉行。我年輕時,看相算命的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年,果然害一場病,我不看醫生、也不吃藥,因為我明白醫生可以醫病不能醫命。所以,關起門來念佛,求生淨土。一個月之後,身體慢慢好了,就繼續從事於講經弘法的工作,再沒有生過病。記得有一年,甘珠活佛告訴我:「淨空法師,從前我們都在背後說,你這個人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你這些年弘揚佛法,命運完全轉過來了,不但有福報,而且很長壽。」

所以,命可以改,改命的方法就是覺悟之後再不造惡,起心動念為別人想,為社會想,為眾生想,不要為自己想。然而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了凡先生做了十幾年,感應才現前。我自己差不多做了三十年,感應才明顯到我自己能覺察。到晚年,確實甘珠活佛講的話應驗了,我是愈來愈順利,心地愈來愈清淨。我今天活在這個世間,為別人活,不為我自己,自己沒有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早就放下了。印光大師晚年常說:「我一無所有,也不怕死。」我現在差不多也入了他的境界,自己一無所有,真的也不怕死。死對我來講,是一樁歡喜的事情,因為我知道死了到哪裡去。明白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這就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先生改命運改得很辛苦,我這一生很幸運,比他改得順利。這個原因是我始終沒有離開老師,老師常在身邊督促、指導,十三年的時間耳提面命,這個利益太大了。那時年輕雖然很用功,但是沒有達到古人所講的標準,充其量給自己打分數也不過六十分及格而已,現在大概能到八、九十分,所以效驗愈來愈明顯。

有人問我:「法師,你怎麼修的?你怎麼教人?」我集合自己五十年的心得,寫了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前十個字是存心。無論是物質環境(順境與逆境),人事環境(善緣與惡緣),我們必須在境緣當中磨鍊自己,一定要以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別人用虛妄心對我沒有關係,那是他,與我不相干;甚至於他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與我都不相干。自己要一味真誠待人,這樣轉禍為福就轉得快,災消福來。

平時以清淨心處事待人接物,清淨就是一塵不染,順境不起貪戀之心,惡境不起瞋恚之心,永遠保持自己清淨平等之心,自然常生智慧。愛護一切眾生之心油然而生,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兩、三年就有效驗。印光大師早年住的寮房有蚊蟲、跳蚤,他的侍者想把牠們趕出去。大師說:「不必,有牠們在顯示我自己修行的德行不夠,不能感動牠們。」大師到七十歲以後,這些蚊蟲等果然不見了。我現在也七十多歲了,以前我居住的這些房子,也有螞蟻、蟑螂,這兩年當中逐漸少了,我很歡喜有了效果。

我在圖文巴的小道場,剛開始螞蟻、蟑螂、小蟲很多。山上住了兩位同修,我告訴她們,決定不殺生,對於牠們要以清淨心、恭敬心、真誠的愛心來對待;不但不可以傷害,連害牠們的念頭都要斷絕。看到牠們,我們合掌「螞蟻菩薩、蟑螂菩薩」,我們要以這樣的心對待牠。告訴牠,我們生活環境不一樣,房子是我的生活環境,房子外面是你們的生活環境,希望我們和睦相處,互不干擾。這一年半以來,螞蟻少了百分之九十,不像從前成群結隊了。不僅對這些小動物如此,對植物也不例外。我們花園種了很多花、樹木,還有蔬菜,我們也是用愛心對待它、照顧它,花開得特別美、特別香,這些小樹、蔬菜長得特別好。我們不用化肥,不用農藥,是以愛心來照顧,連樹木花草都有感應。

這都是說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是我五十年學佛所體驗到的,命運完全轉過來。雖不敢說得大自在、大圓滿,但是自在、圓滿是接近了,有信心可以得到。

「詩書所稱,的為明訓」,古聖先賢著作中所說的,的的確確、明明白白的教訓,我們要相信。「我教典中說」,『我』是雲谷禪師,『我教』是佛教。佛經講:「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我早年學佛,心裡也是有希求,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老人家教我求的方法,言語比雲谷禪師簡單,非常有效果,他說:「你真心祈求的時候,沒有感應,這是自己有業障。障礙不在佛法那一邊,障礙在自己本身,只要消除業障,有求必應。」我就向老師請教:「如何消除業障?」他說:「懺悔。」而懺除業障絕對不是拜梁皇懺、拜水懺,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什麼是實質?後不再做。譬如,我們起了不好的念頭,說了不好的話,做了不好的事情,現在知道這是罪過,從此以後不再犯錯,這是真懺悔,如此方能消除業障。假如你在佛菩薩面前念經、念咒,以為懺悔了,念完之後再造,造了以後再去念,這是完全錯會了佛的意思。

真正消除業障,就有求必應。業障習氣重不要怕,要有耐心、要有時間來消除。了凡先生用幾十年的時間,我也用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時間,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不行。毛病、習氣自己一定要克服,常常提醒自己,所以古人重視讀誦,非常有道理。我自己這一生能成就,得力於講台。我四十多年沒有離開講台,天天講經,天天勸別人,天天勸自己,別人有沒有得到利益,我不知道,我自己真得利益了。這就是佛法說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如果沒有長時間的薰修,怎麼能成就?我們的毛病、習氣是無量劫薰習而成的,現在我們要把壞的習氣、惡的習氣捨掉,要學古聖先賢,要學諸佛菩薩,還是要時間。所以,要有決心、有毅力,斷除自己習氣,這才能圓滿成就。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了凡先生進一步向雲谷禪師請教,孟子說「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是我可以求得的;功名富貴,乃身外之物,如何能夠求得?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了。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雲谷禪師說:「孟子的話沒有錯,是你錯解了。」錯解在什麼地方?此地沒有多說,但前面講的若能細心體會,這兩句話自然能明瞭。「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指我們的心地,禍福吉凶都是念頭變現出來的,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求感應從哪裡求?從真心中求。所以,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懂得求的道理與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哪有求不到的?世出世間最難的是成佛,成佛尚且可以求得,何況世間功名富貴?

求最重要的是通,何謂「通」?就是貫通空間維次。用什麼方法貫通?真誠心。何謂真?真就是沒有妄,絲毫虛妄都沒有。何謂誠?曾國藩先生說:「一念不生是謂誠」。佛法講「無妄念」,這叫真誠。真誠心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真心本性變出來的,你把真心本性找到了,哪有求不得的道理?這些理事,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論講得太多了,稍稍涉獵大乘的人都知道。什麼人得受用?依教奉行的人就得受用。如果你讀經只會讀,不了解經義道理,不能將這些道理、方法落實到自己生活行為上,你得不到利益,還是不通。不通雖有求,不會得感應。

我初學佛的時候,講經需要參考資料,那時在台灣很不容易找到,香港的智開法師對我幫助很大,凡是我所要的書籍,他都盡量蒐集寄到台灣給我。其中只有《中觀論疏》的時間最長,大約半年才寄來。我求的是道,是我所需要的,我的求如理如法,真的是有求必應。所以,我對於經典所說的及老師的教誨,深信不疑。「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這八個字,就是有求必應的理論與方法。求在我,不獨道德仁義可以得到,連身外之物,譬如功名富貴也能得到,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道」是求的方法、理論。不論是求內在的德行,或者求外在的資生之具,只要反躬內省,向內心裡去反省,回頭是岸,就能求得到。如果你不能反省,不能充實自己的德行,只是向外攀緣,那就「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譬如,現在有許多商業鉅子寫出自己努力奮鬥的成功經驗與教訓,提供一般人做參考。你用他們的方法、理論去求,你要是得到了,那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你還是得不到。為什麼?你不是向真心求,不是向心性求,這種求法,必然是「內外雙失,故無益」。

 

返回

 

楊枝淨水
復興佛陀教育

     

現在我們講經都有網路現場直播,在任何地方只要接上網路,都能收到畫面,就跟看電視一樣非常方便,縱然不在此地也與在此地相同,這是高科技的方便。

我過去在任何一個地區弘法,都提倡每個月有一次二十四小時念佛,而後逐漸進步到半個月一次、每個星期一次。現在美國、台灣有許多道場都已經做到每個月有一天二十四小時念佛,我們稱作「精進念佛」。

將來彌陀村的構想,希望能住兩、三百人。住在彌陀村的人不需要工作,也沒有任何應酬,生活所需都有人照顧供養,不用自己操心憂慮,只管一天到晚老實念佛。這是無與倫比的福報,只有這樣大福報的人才能進入彌陀村念佛。

念佛堂最重要的是攝心,所以我們在念佛堂的柱子以及四周都懸掛阿彌陀佛的像,讓你不管繞佛繞到任何方向,都面對著阿彌陀佛。講堂掛幾幅對聯,目的也是在提醒大眾,警策大眾。

既然發心念佛求生淨土,最重要的是要把心量拓開。佛菩薩之所以偉大,就是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種大心量是我們本有的,如果能夠恢復這麼大的心量,就恢復本來面目了。本來面目就是成佛,大經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因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把妄想心認為是真心,才變成小心量的眾生。《華嚴經》當機者是大心凡夫,只要是大心量的凡夫,就有條件學習。大心是不為自己,不為自己的小團體,念念為一切眾生,為虛空法界整體的佛法。

建道場也要有這種氣派,這種宏觀的心量。所以,大家要放下私心,為佛法、為眾生、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不要有地域的觀念,一切總以客觀條件為考量,絕沒有私人的便利、利益,這就如法。一個國家建一個道場就行了,以「大學城」的方式,找一塊好的場所地區,建立一個新興道場,提供全國同胞修學,提供全世界同修參學。

我們要將佛教復興起來,就需要十個道場。十個宗派每一個宗派建立一個道場,同時把各個宗派都發揚光大,人力、財力統統集中,這個道場要像美國的大學城一樣。我們建道場必須到世界各地去參觀考察,心裡才有數,應當如何做法。決不是閉門造車,那樣太困難。縱然建造了,缺陷一定非常多,若要逐步去改進,會浪費很多時間。

應該參考世界其他各個教育的場所,尤其是多參觀學校,吸取他們的經驗。佛教是教育,道場實際上就是學校。不過一般學校修學有期限,大學六年,研究所碩士班二年,博士班也不過兩、三年。而佛教教育是終身的,所以宿舍需要很多。

退休之後,放下一切工作,住在此地頤養天年,每天聽經,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念佛修清淨平等覺。所以,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幸福的一段時期就是晚年。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少年「童蒙養正」是培養德行學問的根基,青年的時候學習,壯年的時候貢獻社會、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晚年的時候享福。這個說法符合因果的道理,少年奠定德學的根基,中年服務社會是造福,晚年當然享福。真正的享福在淨土宗就是彌陀村,如果範圍大就是彌陀城;可以每一個宗派建一個城市。

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這些道場,有歷史的價值,所以每天有絡繹不絕的觀光客,已經變成熱鬧的場所,不適合辦道。因此,應當將之修復,開放做為觀光旅遊的處所,替國家賺取外匯。觀光旅遊的資源,中國是世界第一,一磚一瓦都有很趣味的故事。觀光旅遊裡應當要做的是「機會教育」,使全世界到中國來觀光旅遊的人都學到佛法,這才有意義。我們為觀光客介紹諸佛菩薩形相表法的意義,使他們真正認識佛法、尊敬佛法,這是非常好的機會教育,所以他們到此地觀光是來上課。到他們晚年的時候,也可以到我們的大道場來共修。我們的道場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只要願意修學,我們都歡迎。所以,在中國廣大地區,應當找山明水秀的處所來建立道場,一個宗派建立一個道場,這樣才能將佛法復興起來。

我們常說佛法一定要懂得現代化與本土化,今天講本土已經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而是整個地球,所謂是「地球村」。我們對於地球上各種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這些知識都要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高度的智慧來融合,消除矛盾衝突,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夠歡聚一堂,走向共存共榮、互助合作,才能進入世界大同。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是「六和敬」,要把六和敬的精神理念落實在地球上,每一個人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滿,這是佛法教育在我們現代真正的意義,真正的價值。

佛教變質成為宗教、迷信,不過是最近兩百多年的事情。我們有幸認清佛法,在末法時期還如同在正法時期一樣,所以我們有責任幫助社會,做佛法正本清源的工作,使佛法恢復到佛陀的教學,真正利益一切眾生,這是我們的使命、任務。我們明白這個工作是偉大的,有意義、價值的,值得我們終生奉獻。以世間人來說,這是無比高尚的一個行業,不是任何行業所能相比的。從事於這個行業要甘心情願,犧牲奉獻,捨己為人,這是我們每一位同修應當要知道的。所以,我們應該集中力量(人力、財力、物力),先建立一個大道場,爾後希望其他宗派也能以此模式建立,不要再搞多。搞多,人力、財力、物力統統分散,真的是一無所成。一定要集中一切力量,才能建立道場,度化全世界的眾生,這才有意義。

 

返回

 

蓮語珠磯
印光大師開示

 

世間不明理之人,稍有修持,便懷越分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決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於磨,而但望發光,全體垢穢,若有光生,乃屬妖光,非鏡光也。

 

返回

 

淨空法師佛教觀-多元文化論壇
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

 

在我的心目當中,不但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世間所有的宗教皆是神聖對人們的教育,即澳洲人所說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我們可以說宗教確實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樣來詮釋就不會扭曲了宗教。

何謂「多元文化」?它不分國家,不分族類,不分宗教,真誠平等的教導。古代中國的孔老夫子有所謂「有教無類」。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一百七十多個不同的族群來自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族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都能夠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學。為什麼?因為這是大公無私、真誠的教誨。教學的目的非常鮮明,教導我們離苦得樂。樂有究竟樂,苦而要斷得乾淨,才得究竟樂。苦跟樂,世間人很難辨別,於是許多人以苦為樂。譬如現在人們很喜歡運動,運動裡面有很多比賽、競賽,這是大家歡歡喜喜在一起活動。可是偏偏有人是贏,這個人贏了,別人都輸了,贏的人很高興,輸的人則很沮喪,哪來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什麼?大家共同在一起玩,沒有輸、沒有贏,這是真正快樂!搞個輸贏就把人心情搞壞了,輸的人憤憤不平,三、四天情緒都穩定不下來,何必叫這些人受這麼多罪?這有什麼快樂?人與人之間,每天要同樂,同樂才是真正快樂,有等級就錯誤了。不平等就不清淨,不清淨就不真誠,真誠心沒有了。

(節錄自《善財童子參學報告》12-40-02【欣求修習至究竟。】)

 

返回

 

淨空法師說故事
持戒

 

我有一次在北京住在國際飯店,非常偶然的,我下樓的時候,在樓梯上碰到美國的一位同修。我們很熟,他們原本住在華盛頓DC,現在在北京做生意。那天他兒子結婚,這下碰到我,請我去做證婚人。他本來已經請了政協副主席程思遠作證婚人,臨時把我也請上去,所以有兩個證婚人,一僧一俗,也很有味道。

這位新娘是日本人,所以來賓有日本大使館以及日本金融界、商務界的一些日僑,來參加婚禮。在男方這邊也有國務院的一些高級幹部。我一聽這緣分很好,我可以利用機會弘揚佛法,所以就答應了。因為非常匆促,事先也沒有準備,所以他們的宴席全是葷菜。而我坐下來吃肉邊菜,也有敬酒,我只喝一杯,所以很多人說淨空法師破戒了。這是開緣,你要曉得有多少人因此而接受佛法,而且我沒有叫他們準備酒給我喝。

他要我為新郎、新娘祝福,請我講十分鐘的話。這十分鐘我就講佛法,這是機會教育。我們這樣一做,他們感覺到非常驚訝,「原來佛法這麼活潑,那我也可以學」。因為他們酒肉丟不掉,所以我就告訴他們,佛許可吃「三淨肉」,沒有看到殺、沒有聽到殺、不為我殺,這肉許可你吃。而喝酒要守住原則,不能亂性,不能喝醉,譬如我喝酒有一斤的酒量,我只喝四兩,決不會醉,所以佛有開緣。這樣他們都可以接受。如果你一定要把它定得死死的,一點都不能沾,沾了罪過了,這就把別人學佛的念頭嚇倒了,誰也不敢學佛了。

因此,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遮是禁止,在某一種狀況絕對禁止,哪一種場合當中要開。總而言之,開是利益眾生,禁止是利益自己。該開的時候開,該遮的時候遮,這是持戒;該開的時候不開,該遮的時候不遮,這是犯戒。佛的每一條戒律都有制作的因緣與理論,戒相、戒行一定要清楚。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57【有受佛禁戒】


 

返回

 

答疑解惑                      
                      淨空法師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問:弟子在修學中常聽到一個聲音與自己談話,請問此種現象是否正常?

答:這是不正常的現象。這種情形要把自己的意志集中在佛號上,能夠加上觀想最好,或者是想佛像。有這種現象現前不要理會,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放在心上容易著魔,不理會就好。

問:有一位七十歲的老居士,皈依時間不長,之前病重,吃喝都需要人幫忙。我為她把佛像、念佛機都安排好,她很歡喜。過了一段時間,病情穩定了,反而聽到念佛就心煩,不愛聽佛號,也不念佛了,請問如何是好?

答:這是屬於業障現前。所以,「消業障」平素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否則臨終時業障現前,真的是連神仙都幫不上忙。而業障的根就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根不能斷除,念佛不能往生。縱然臨命終時沒有這些魔障現前,也只能生三善道,要想脫離三界、往生淨土非常困難。所以,真正想念佛求生淨土,要「放下身心世界,老實念去!」這句話要牢牢記住。

從前,台灣圓山臨濟寺念佛會的副會長林道奇居士,當維那領眾念佛,臨命終時與這位老太太一樣,聽到佛號就厭煩,不准人為他念佛,這是業障現前。我們聽到、看到這種現象,要當作是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的警惕。

問:若今生互為父母子女,是因為子女要向父母報怨和討債,則該子女將來必定會因大逆不道而遭受極重的惡報。如遇此情形,請問應該如何教導該子女,使之不造此極重惡業,並能反過來報答父母今生今世養育之恩?而父母若遇此子女時應如何?

答: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是過去生中的業因,過去生中雖然有業因,今生缺乏緣,也不會起現行,所以今生後天的教育非常重要。佛家講「緣生」不講「因生」,善因遇到善緣必定結善果,善因遇到不善緣,善果也不會現前,雖然不是善果,也不至於太惡。但惡因遇到惡緣,果報就很恐怖;惡因遇到善緣,惡因也會抵銷。

由此可知,前生的業因關係不大,是可以轉變的,只要你覺悟就能轉。這在佛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了凡四訓》。過去生中所造的一切業因,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當然自己可以轉。只要斷惡修善,把自己的惡緣統統斷除,阿賴耶識的惡業習種子就永遠不會現行。而善種子拼命的加善的增上緣,於是善的果報就會很殊勝。懂得這個道理,你就能夠改造命運。

兒女是冤親債主來投胎,這個事情難免,但是也可以避免。如何避免法?我們讀《安士全書》,學習周安士就行了。周安士一生持齋念佛、斷惡修善,他在佛菩薩面前許願,希望報怨、討債的小孩不要到他家來,報恩的小孩都來。他能夠如願以償,就是在緣上做功夫。所以,只要把善緣增加,惡緣遠離,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問:若今生互為父母子女的因緣,是父母向子女報怨和討債,譬如現今社會上有很多父母把子女賣掉或虐待子女的。若遇此情況,請問應如何教導該子女?教其多讀經或念佛迴向給父母,可以化解前世所結下的冤仇和債務嗎?或者只是逆來順受?遇到此種父母,應如何教導子女孝順,不可怨恨父母?

答:今天社會上這種情形愈來愈多,要化解這個問題,不但要教子女,還要教導父母。如果父母真正明瞭因果報應,自然就回心轉意。如何幫助他們?印光法師提倡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和《陰騭文》,就是挽救現代社會最好的方法。

過去我時常教導人,學佛從《了凡四訓》下手,先將《了凡四訓》念三百遍,每天念一遍念一年,如此學佛就有基礎。基礎是什麼?深信因果。不相信因果報應,無論修學哪個宗派、法門都不會有成就。果然深信因果,縱然不學佛,將來也不會墮三惡道,決定能夠獲得人天福報。從這個地方,我們體會到印祖的智慧與慈悲,確實應機說法,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得真實利益。所以,《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是我們真正學佛的基礎。

問:請問何以鬼道眾生有五通,而人道沒有?人法界不是比鬼法界心清淨嗎?

答:鬼道得的五通是報得,不是修得。天人也有五通,也是屬於報得。人道、畜生道這兩道沒有五通,要靠修得。修得跟報得不同,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及《聊齋誌異》裡面有很多這類的公案。譬如狐狸是畜生道,狐狸要修成人身,要五百年的時間,才能修成五通。畜生道的五通是修得的,能夠化身也是屬於修得,不是報得。

問:請問佛經說人的壽命每隔一百年減一歲,但為何近年來醫學進步而人的壽命增加?佛說法是否另有意思?

答:我們對於佛的教誨不能懷疑。人的壽命若是因為醫藥能夠幫助延長,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佛講人壽每一百年減一歲,這是平均壽命,不是對某個人講的。每個人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不相同,因此業報的壽命也不一樣。

佛說健康長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的果報,所以他得健康長壽是這個道理,決不是醫藥的關係。醫藥只是助緣而已,它不是因,若命裡頭沒有那麼長的壽命,再好的醫護治療也沒有辦法。

中國歷史著名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想長壽,到處求不死藥,命終了還是要死,所以長壽與這些醫藥、保健是沒有關係的。新加坡的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一歲,她沒有保健,沒有吃任何補品,一天吃一餐,只吃一些生菜。一般人看這沒有營養,但她長壽,她的壽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這個問題,只有佛法才能講的圓滿。

因此,醫藥進步只可以說人的疾病會少一點,這是外緣。是不是真的能減少?不見得,現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發現了不知名的瘟疫,醫學界找不到原因。所以,若將整個世界人口壽命做一個調查、平均,確實如古人所講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壽命一平均,就跟佛說的很接近了。

問:法師講《阿彌陀經》時,提到凡夫往生極樂世界在四劫或五劫之內就能成佛,為何世尊在《觀經》說,下下品在蓮花裡要滿十二大劫才花開?請問這兩部經的時間觀念有什麼分別?

答:這兩部經時間觀念沒有分別。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才要十二大劫。十二大劫「花開見佛悟無生」,要是與一般法門來比較,時間縮短太多了,其他的法門要「三大阿僧祇劫」。若是下中品、下上品,時間就更縮短了。而凡聖同居土中品、上品往生,我們都能做得到,所以若是中、上品往生,我的計算大概只要四劫到五劫就成佛了。

我們認清了淨宗法門的殊勝,才會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為何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因為這一生這個機會失去了,來世想再遇到這個法門就很難了,「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所以,決定要把這個機會抓住,我這一生就要去,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的想去,是決定可以滿願的。如何能肯定這一生往生?理論、方法都在經典上,一定要如理如法的修學。淨土宗的五經一論都說得很清楚,而任何一部經典都能幫助你成就。我們現在選擇《無量壽經》,它對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得非常詳盡。

修行從哪裡下手?《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往生正因」將方法講得很詳細,而其總綱領就是從「善護三業」下手。三業能清淨,念佛就決定生凡聖同居土。若能再提升自己做到「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就會生實報莊嚴土。生實報莊嚴土,成佛不會超過一劫,一生就成佛了。這是佛在經論裡教導我們的根本法,若不能依教奉行,往生淨土必有障礙。因此,經不能不讀,理不能不清楚,方法不能不明瞭,如理如法的修行決定能成就。

問:過去、現在、未來是同時存在,請問「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該如何與三世同時存在解說?

答:佛經告訴我們:這些現象的產生,過去、現在、未來是時間上的現象,十方、十法界是形式上的現象,這些現象全是虛妄的,是從自己妄想、分別、執著產生的,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這個現象就不存在。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境界稱作「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十方也沒有十法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為什麼現在同時存在?佛的一真法界存在,而我們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我們三世、十方這個虛妄境界也存在,與佛菩薩同時存在。譬如,我們是清醒的,旁邊有人在睡覺,睡覺在作大夢,他作大夢跟我們清醒同時存在,就是這個道理。他幾時夢醒了,他就曉得夢裡的現象都是虛妄的。

問:請問何以禪宗祖師參禪開悟後,都會回過頭來念佛求生淨土?

答:禪宗祖師開悟之後,是真正明白求生淨土是最快速的道路。禪宗真的開悟,明心見性,那是圓教初住菩薩。若不求生淨土,從開悟之後修行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我們凡夫說的。三大阿僧祇劫是從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一天算起,也就是從圓教初住,再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假若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不需要一劫,當生就成就了。把三大阿僧祇劫縮短成不到一劫,他為何不去?當然去!道理在此地。

問:有一位講經的居士有男女、金錢上的是非,他自己說是為了度眾生才用特殊手段。請問如是之人可以講經說法嗎?要繼續護持嗎?師父常云:百分之九十九跟佛說的一樣,但有百分之一的過錯,就斷眾生法身慧命。

答:現場的狀況我沒有看到,你們若有疑惑,就將《楞嚴經》多念幾遍,仔細去對照,若他講的不違背經義可以聽,若有違背最好能夠遠離。至於說有男女、金錢上的是非是度眾生的特殊手段,這是菩薩再來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普通人說是菩薩再來,說出來後,他就要往生;說了還不走,這不是真的。這些佛學常識我們要懂,才不至於被人欺騙。我的話只能說到此地,點到為止,後面你們自己去參,自己去悟。

過去李老師常告訴我們,魔也會示現佛菩薩的樣子來說法,冒充佛菩薩來度眾生,結果把眾生都度到魔道。他講的法百分之九十九與佛說的沒有兩樣,只有一分與佛說的不一樣,我們凡夫如何能辨別?《大佛頂首楞嚴經》講得最詳細。「一切法從心想生」,是我們自己的念頭不正,沒有離開名聞利養、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才會著魔。如果真正遇到善知識,如理如法的修行,決定得煩惱輕、智慧長,輕安自在。如果修學之後,煩惱增長,或者帶來一些病痛、恐懼,時常感到外面無形力量的威脅、壓迫,這決定不是佛法。

在淨土念佛法門,功夫真正契入軌道,得到功夫成片(念佛三昧裡面最淺的),就身心自在。有這樣的功夫,就能往生凡聖同居土,不會有生死的恐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有把握。如果念到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念到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你與諸佛菩薩有感應道交,妖魔鬼怪進不了你的身邊。心正、行正就能遠離一切魔障,這是基本的原則。

沒有善知識講經說法,要真正求解也不難,古大德教導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只要恭恭敬敬的讀念上一千遍,就得感應。一千遍念下來,心定了,心定就能起感應,心浮動不可能有感應。心不清淨,貪瞋痴慢沒有放下,五欲六塵還有貪愛,就與魔感應。唯有清淨心、真誠心,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返回

 

淨空法師弘法訊息
最新消息

 

淨空法師於10月22日開始於香港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一天四個小時,詳細請見 http://www.amtb.org.tw/audio/audio.htm,有網上直播,歡迎收看,共沾法益。

 

返回

 

法寶流通
最新消息

 

現有淨空法師講經有聲版CD片(電腦專用片),太上感應篇2片(1∼254集),華嚴經五(161∼200集),華嚴經六(201∼240集),華嚴經七(241∼280集),華嚴經八(281∼320集),無量壽經細講二(41∼80集),無量壽經二次宣講2片(1∼107集),地藏經含玄義2片(1∼89集),及其他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索取: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一號二樓 Tel:(02)2754-7178;Fax:(02)2754-7262。或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兒童讀經教材」,請向湖北武漢大學 余一彥教授聯絡。地址:湖北武漢大學6-307信箱 電話:(027)8765-2614或8786-7749。其他國家地區,請與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返回

 

信息交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您有過心靈的感觸嗎?歡迎在「學佛心得」欄目內踴躍投稿。來稿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feeling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question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示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註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ad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