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足莊嚴故,恆令身心輕安快樂。
這一句是將十善業落實在「四如意足」,四如意足也稱作「四神足」;『足』是滿足,真正達到究竟圓滿。神足也稱作「思惟」、「如意」,「如意」比較容易理解,即「稱心如意」。我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名稱「神」、「如意」,「如意」的頭是回過來的,「回首如意」,佛家講「回頭是岸」,回頭就如意了。無論你在社會上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權勢、財富,知道回頭就如意了。佛法講「看破、放下」,「四念處」是看破,「四神足」是放下。「四神足」是欲、念、進、慧,這些名詞在經論裡用得非常廣泛,應用的處所不同,意思就不相同。
第一是「欲」,欲是欲望。一切眾生都有種種希求、仰慕,如果不能把這些放下,就無法脫離六道輪迴;放下一切欲望就得大自在。一般人的觀念認為:世界不斷在進步,是什麼力量推動的?欲望。而進步到最後怎麼樣?世界毀滅,同歸於盡。所以,佛教我們放下、回頭,很有道理。人一生拚命在追求欲望,得不到休息,身心的壓力有多大,而所得到的享受,實在是得不償失!人貪求欲望,增長貪瞋痴,付出那麼大的代價,試問:你享受什麼?所以,看不破、放不下,不知道這一生為何而來,不知道日子怎麼過,這個多可憐!多可悲!
釋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可以繼承王位,過富裕的生活,何必要出家、日中一食、三衣一缽、樹下一宿?這是教導我們:心地清淨,全身放鬆,身心無絲毫的負擔,這種日子是最幸福、最美滿、最快樂的生活,這就是「神足」、「如意」。如意能生神通,所以稱為「如意通」。
何謂「神通」?神通是我們的本能,本能何以不能現前?因為身心太緊張,使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透不出來。如果心裡無事,身心放鬆,智慧德能就現前了。所以,神通不是從外得來的,是自性本具的。大乘經常講,我們的心性與諸佛如來的心性無二無別,心性本具無量智慧與德能。
佛教我們要覺悟,諸佛菩薩念念當中求覺悟,求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不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過最低水平的生活,這是人生最幸福、最美滿、最究竟的生活,這個道理沒有人懂!今天說起來,也沒有人相信,要深深思惟,冷靜觀察才能看到。其實世間所有一切都是累贅,連身體都是累贅,身外之物愈多,負擔愈重,日子過得愈辛苦。只要想想佛菩薩、祖師所示現的,我們就覺悟了。
一切放下,一心只求正覺,一生為別人,不為自己,這是最快樂的人,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是真快樂。貪圖一切的名利、五欲六塵的享受,是真正的痛苦。自己心地清淨,一無所有,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才會如意,這叫「神足」。
我們今天是希求世界和平,社會安定,這是第一個條件。如果世界不和平,社會不安定,什麼都不能談,誰有心思來學道?要達此目標,決定要教學-聖賢的教育。但現在大家都把聖賢教育忘記了,不但忘記了,提起來都反對,認為這是古老的東西,這樣的錯覺,在一切大眾心中生了根,你就想這個事情多難!所以,今天我們要想幫助眾生,先要從自己做起。學一條做一條,做到了再跟人說,別人才能相信。我們自己的力量非常薄弱,眾生的業力這麼大,我們怎麼能轉得過來?轉不過來也要轉,能轉幾分算幾分,決定不氣餒,決定不能放棄。
我們不能影響別人,是我們的心不誠,行為做得不夠好;果然是真心誠意,如理如法修學,為眾生,決不為自己,這是接引眾生的前方便。所以一定要「離欲」,然後才能成就性德之德能。因此,「四神足」擺在斷惡修善之後,你才會真正發現到,凡夫的價值觀與聖人不同;聖人的價值觀是真實的,凡夫的價值觀是虛妄的。如果自己沒有辦法做到斷惡修善,你也無法體會到,必須通過斷惡修善,才能體會到佛菩薩如何自在。
第二是「念」,在經論的註解裡稱為「一心正住」,這是「念如意足」。這個說法,念佛人立刻就能體會到《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念就如意自在了。「一心」是真心,這才能稱得上「正住」。《金剛經》中,須菩提尊者向世尊請教,心要安住在哪裡?安住不妥當,就不如意、不自在,就是「邪住」,不是「正住」。正住是一心,即《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心不顛倒」。
我們要怎樣契入這個境界?淨宗法門妙,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就能契入。「老實念」,關鍵在老實。我們念佛念了很久,沒有得到一心正住,原因就是不老實。不老實是有疑惑、有夾雜,還有間斷,所以功夫不得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綱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是一心,「淨念相繼」是正住,這個「住」是佛住,菩薩也是住在「佛住」。通常我們說菩薩住六度,聲聞住四諦,緣覺住十二因緣,這個「住」是講存心。天人住十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只有三途的眾生心住在貪瞋痴,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痴。
所以,我們自己如果起心動念也落在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是非人我,前途是三惡道,走的路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個世間很短暫,一百年光陰一彈指就過去了,到哪裡去?到惡道去。你到惡道去是自作自受,沒有任何一個人干涉你,沒有任何一個人左右你。你作佛、下地獄,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什麼人都幫不上忙,什麼人也障礙不了,佛菩薩對你也無能為力,這個一定要懂得。
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加持是教學,我們能接受教學,能夠領悟,能夠改過自新,就「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六道回頭,從十法界回頭,向一真法界,這是回頭是岸。六道、十法界是妄想、分別、執著,「回頭」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棄,捨掉六道!六道最重要的業因就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造成六道輪迴。「見惑」歸納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貪、瞋、痴、慢、疑。你把見思煩惱統統放下了,從這裡回頭,這一回頭就是十善業道。
所以,如果對於「見思煩惱」不能夠理解,你就記住最簡單的「十善業」,十善業的反面是十惡業。從殺、盜、淫回頭,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從妄語、兩舌、惡口回頭,一生不打妄語,不自欺欺人,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你就真的回過頭來了。「回頭」就是佛菩薩,就不再作凡夫。意三就是貪、瞋、痴,從貪、瞋、痴回過頭來,不貪,不瞋,不痴。不但世間一切法不貪,出世間法也不貪,你的念就清淨了,這時才「一心正住」,對待一切眾生就跟諸佛菩薩一樣。教化眾生時,他是菩薩種性,就用「六度」教他;他是聲聞種性,就用「四諦」教他;他是天人種性,就用「十善、四無量心」教他,這是教化眾生的方便。與自己一心正住有沒有妨礙?決定沒有妨礙,這樣才成就無量無邊真實功德。
我們的心究竟安住在哪裡?《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正住,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才為我們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方便。諸位要知道,真實法是說不出來的,佛能說得出來的,佛能表現出來的,全是方便法。所以,佛在經上才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聰明人從方便而悟入真實,這就是佛的教學真諦。沒有方便,我們就無從下手,所以方便法要用,不能執著。經上舉的比喻很好,像過河,我們要用船,船是方便法,過了河之後,船就不要了。佛法就像船一樣,我們可以用它,不能執著它,執著就錯了,這才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必須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很好,「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生度化眾生的心,「無住」與「生心」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生心就不能無住,要無住就不能生心,總是兩邊合不攏;諸佛菩薩生心跟無住是一不是二。大家慢慢從這裡去體會,才能領略一點圓教的思想與義趣。
空、有是同時的,這是大乘教常說的「不二法門」。所以歐陽竟無先生說:「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佛法就是佛法,世間任何一法不能與之媲美。」什麼原因?世法是從意識裡生的,佛法是從真性裡流露出來的。我們如何能契入境界?要用一心,但起個念頭就是二心。這個地方要記住,一般人起念是妄想,不起念是無明,都不是一心;凡夫不是落在妄想這一邊,就是落在無明這一邊。
真心到底是什麼樣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寂」就是無住,「照」就是生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是「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我們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要盡心盡力,認真努力,做的時候和做了以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是「寂照雙融」的境界。凡夫做不到這個境界,凡夫做了一些好事,就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功德很大,念念不忘,這是著相,心不清淨。作跟無作是一不是二,決定不著相,不但沒有執著,連分別、妄想都沒有,才稱作「一心正住」,你的念就自在、如意。
「四神足」的前兩條最重要,尤其是「念」。實在講我們非常幸運,在無量法門裡遇到淨土這個方便法門,教我們把心恆住一句佛號之中。這是不是有念?是有念。用這一念止一切妄念,無論做什麼事,心裡只有阿彌陀佛。譬如我們修六度,六度落實在生活當中,心裡是阿彌陀佛;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學四攝法,心裡也是阿彌陀佛;斷十惡、修十善,心裡還是阿彌陀佛;所有一切的修學,統統歸到一句「阿彌陀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不起第二個念頭,這叫念佛人,這個人決定往生。念念抓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命根,只有阿彌陀佛是真實,其他一切都虛妄,這才叫「老實念佛」,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一心住在「阿彌陀佛」上,沒有分別、執著,沒有間斷。日常生活當中,依著經典的教導,不違背我們提出的五科。第一「淨業三福」,第二「六和敬」,要真幹!別人跟我不和,我跟他要和,我們各人走各人的路。他跟我不和,他要走六道,我要跟他和,我走西方極樂世界。我能幫他,我盡量幫他,實在幫不了,也不能受他的牽累,他墮三途,我不能跟他去。這也是經上佛常說的,先度自己,自己不能得度,要想度別人無有是處。
第三「三學」:戒、定、慧。《無量壽經》講得非常具體:「善護三業」是戒學,「三昧常寂」是定學,「觀法如化」是慧學。第四「六波羅蜜」,第五「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我們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遵守這五大科目,這是菩薩道。別人不走,我走!我知道這是菩薩大道,我們要把心住在這個道上,這是利他,這一句「阿彌陀佛」是自利,自利與利他是同時的,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念念不捨「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