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
【福田心地说】
有果无用【意本弥勒所问经】
满箱的华丽衣服,但所穿的不过是素色的布衣;满柜的金银财宝,但所吃的仅免于糟糠。可以安闲了,却一定要劳累身体;可以快乐了,只见整天皱着眉头。这是有福而不能够享受啊!原因是由于过去生布施时,不能发至诚心、欢喜心罢了!要不然就是因为别人的劝告,而勉强布施一点罢了!或者已经布施之后,不久又萌生后悔的心罢了!
有用无果
原本是柴门小户的穷苦人,却常住在别人富丽堂皇的大厦;原本是粗菜淡饭的人,却总是吃别人的山珍海味。这是有享受而不是自己布施所得的福报。原因是由于过去生中自己不能布施,只知道劝别人修福罢了!要不然就是看见别人布施时,为他欢喜赞叹罢了!
先富后贫
《业报差别经》说:如果有众生,因为别人劝导而布施,以后却又后悔;因为这种因缘,来生先富后穷。
先贫后富
又有众生,因为别人的劝导,而布施少量,布施之后生欢喜心;来生生在人间,先贫后富。
劳而致富
富裕有富裕的因,劳苦也有劳苦的因。正如经上所说,供养僧人一定得大富,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如果是请僧人到家里来,使僧人疲劳地来回奔走,而后才能就食,那么后世虽然能够享有大财富,必定要从劳苦中获得。
逸而得富
如果他把斋饭送到庵院,使僧众安稳地得到供养,那么他的福报必定投生天上或人间,享受不须劳苦而衣食自然丰足的快乐。
贫而能施
经上又说:又有众生(必定要说众生而不说人,是因为说人只是说到一种,众生则是包括六道),以前曾经布施,没有遇到福田,轮回生死在人道里面。因为不能遇到福田,所以果报卑微低劣,随得随尽;又因为习惯于布施,所以虽然处于贫穷状况,也是乐于布施。
富而不施
又有众生不曾布施,遇到善知识,姑且行一点布施,正好遇上殊胜的福田。因为福田殊胜,所以来世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因为以前没有养成布施的习惯,所以虽然富有却很吝啬。
施多福少
《菩萨本行经》说:如果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或者高傲自大地布施,或者受施的人相信邪说、见解颠倒,这就好像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耕作,播下的种子虽然很多,收获却是很少。
施少福多
又说:如果在布施时能以欢喜心赠与,恭敬心赠与,清净心赠与,不期望回报心赠与,或所赠与的对象正巧是菩萨、圣僧,这就好像是在肥沃的田地上播种,所播下的种子虽然很少,但收获却是很多。
同忧异果
《法苑珠林》说:若有两个人,一贫一富,看见乞丐过来,都感到忧愁苦闷。那个有钱财的人害怕乞丐来求索,那个没有钱财的人却因自己无法布施修福而感到忧愁苦恼。后来贫穷而忧愁的人投生做天人,富裕而忧愁的人投生做饿鬼。忧愁苦闷虽然相同,所受的果报却不同。
异寿同果
人寿几千岁时终生受持五戒十善,和人寿几十岁时终生受持五戒十善,他们的福报则是完全相等,并没有差别。
为恶善终
为恶而能得到善终的人,这是今生的恶果还没有成熟,而前生的善果已经先成熟。从前有一个人七世杀羊,而没有堕落三恶道,过了七世以后,所杀的罪业一一偿还(见《大藏一览》)。凡是恶人得到福报,都应当从这个角度去观察。
为善恶终
为善反而得到恶终的人,这是今生的善果还没有成熟,而前生的恶果已经先成熟。然而还有看起来是不得好死,而实际上并不是的。例如从前有一个放牛的小孩采花供养佛陀,在途中被牛触撞而死,他的神识就投生到忉利天(出自《譬喻经》);有一只狝猴看见僧人非常欢喜,就玩弄他的袈裟,却失足掉落岸下而死,它的神识就投生到天上。这些都是看起来不得好死,而实际上并不是的事例(见《经律异相》)。总之,因为行善而死,没有不能得到善报的,只是凡夫的肉眼一时看不见罢了。
身乐心不乐
修福报的凡夫,今生事事如意,可说是身体的快乐。但是不知道修学出世法,没有脱离六道轮回,终究免不了堕落三恶道的忧虑。
心乐身不乐
罗汉已经断除最后之身,可以永别三恶道,长离六道轮回,内心是非常快乐的。假使不曾修福,那么他的一切供养也不能如意。
大施小福
般若经说:如果菩萨只是布施财宝七珍,而不发心成就佛道,救度一切众生,虽然是经过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所得到的福报还是很少(不是真的少,只是与发心成佛相比较,就显得少罢了)。
小施大福
经上又说:如果菩萨在布施时能够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众生,虽然布施不多,但是所获得的福报却无量无边(这两则与前面的施少福多,各有它的意思)。
⊙心地到了成佛就到达最高顶点了,福田到了成佛也到达最高顶点了。
吾遇顺境正当修福
人遇到顺境,应当这样想:我家境富足,一定是前生布施的结果,今生更应当济人利物。我身体无病,一定是前生行慈悲的结果,今生更应当戒杀放生。好像灯烛的火苗明亮的时候,就应当继续添加灯油。
吾遇逆境亦能植福
如果遇到逆境,应当这样想:我所遭遇到的艰难窘迫,是前世的罪业所造成的,如果能够忍受,债务就偿还了。不仅如此,我如果贫穷,应当祈愿天下人都财物丰足;我如果多病,常愿天下人都能健康强壮;我如果遇到斗争,常愿天下人都能和谐;我如果昏愚,常愿天下人都有智慧;我如果六根不全,常愿天下人都能得到相貌美好。每遇到一种患难,就发愿未来世要救度这种患难的人,这难道不是烦恼就是菩提、毒药变成甘露吗?不知道修福的人就与此相反。
他人作善我能受福
别人的善事没有做成,我从旁加以劝勉,这是以劝导获得福报;别人的善事已经成功,我替他感到高兴,这是以随喜获得福报;赞扬别人的美德,让大家都来效法,这是以赞叹获得福报。由此加以推广,天上天下、古往今来的善事,没有不能为我造福的,所以普贤菩萨发十大愿,其中第五愿就说“随喜功德”。上自诸佛菩萨多生多劫所修的福德,下到四生六道一点点的善事,都要赞叹随喜,然后尽虚空界的福德,都变成自已的福德,自己就是普贤大士了。
他人作恶我亦受福
恶事还没有做成,我能尽力劝他停止,我就得到福报了。恶事已经造成了,我能为此愁忧不乐,我就得到福报了。恶事尚未传播出去,我设法隐藏起来,我就得到福报了。恶事已经传播开了,我就以此劝人警戒,我就得到福报了。恶事牵连到我,我能够忍受,我就得到福报了。恶事牵连到别人,我能劝人忍受,我就得到福报了。
>>续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