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精彩導讀  雜誌下載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1.04.21  星期六  VOL.44


 

雪公云:「凡人有驕色,即學佛之貢高我慢,一但自覺自己不錯,文必退,武必敗。」

 

卷首語
編者的話

 

一個人發言輕浮,不守信用,便會招來憂患,因為隨口輕言總是漫不經心,事後便常後悔,後悔說錯話,後悔說了做不到等等,所以《易經》云:「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正是這個道理。

 

返回

 

經論輯要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44)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這是將十善業道落實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中。「於諸眾生,不起惱害」,這對現前社會非常重要。近代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注意力都集中在追求財富,疏忽了聖賢教育;尤其近半個世紀,可以說把接受聖賢教誨的意願都喪失了,所以才招致社會動亂、人心沒有依歸、世界不太平的嚴重後果。

如果我們想要挽救自己、挽救家運、挽救劫運,不回歸到古聖先賢的教誨是辦不到的。現在只有少數人覺悟、回頭,而少數人的覺醒抵不過大眾的共業,但是也有效果。現在西方有不少刊物、書籍,在探討靈界的訊息,希望能突破科學的限制,探究一些超科學的存在。這是一個喜訊,人如果多明瞭還有來世,今生修善,縱然有不幸的共業,可是來世必定比這一生生活環境要美、要善。由此可知,行善是決定有價值的。

行善首先要有善心,本經講:「晝夜常念善法」,這是善心。慈悲喜捨是善心,人能以十善業修慈悲喜捨,必定生天享天福。但天上還是不能令人滿意,因為天福雖好,卻不是盡善盡美。像地球現前狀況發展下去,就無法居住,所以有很多人想找個安全地方躲避災難。說真實話,這個世界沒有安全的地方,真正安全幸福美滿而沒有缺陷的地方,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我聽不少人說,現在連鬼神都嚮往極樂世界,鬼神附身來聽經、念佛,求受皈依。這件事情能不能相信?能相信。因為我們親眼見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老林長的冤親債主,附在一個同修身上,要求皈依、聽經。鬼神離開身體之後,問他有沒有感覺,完全不知,只感覺很累、頭很昏。在佛法講,這是三轉法輪的「作證轉」,他來為我們做證明,決定不是虛妄的,決定有來生。

種善因得善果,身體的生死無所謂,不值得掛心。有智慧的人懂得拓開心量,包容一切。實際上每一個眾生心量都是包虛空法界,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而眾生無始劫來迷失了自己,迷失了自性,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執著愈來愈嚴重,所以心量變得這麼小,與別人相處格格不入,這才造成六道輪迴,這就是六道輪迴形成之由來,真是自作自受。佛菩薩慈悲,看到我們迷惑顛倒、造作惡業,受苦無量,所以用無盡的憐憫心,講經說法喚醒我們,我們聽了之後要覺悟,回頭是岸。

我們無始以來的妄想、分別、執著太嚴重了,現在雖然天天在學習,依舊是不覺悟,不能回頭。什麼是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自私自利要是不化解,佛菩薩再慈悲也無法喚醒你。可是佛說,一切眾生一定有回頭覺悟的一天,也許在無量劫又無量劫之後。覺悟的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為我們示現,就是身心世界萬緣放下,這是真正覺悟;還有絲毫放不下,是沒有覺悟。徹底放下之後,必如諸佛菩薩,以大慈悲心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永無休止的教化眾生。

佛家常言:「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有人提出問題:「既然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為什麼捨棄我?為什麼不度我?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現在還沒有得度,你為什麼成佛?」這是錯解了。你今天能聽到佛的名號,見到佛的形像,佛就沒有捨棄你。你不能得度的原因,是你不聽話,沒有依教奉行。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佛都教我們修十善業道,這是基本課程,你做到了嗎?殺生、偷盜、淫欲,這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你不肯放下,有什麼法子?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製造人與人的衝突不和,所有一切人為的災害是從這裡來的,你能把它放下,天災人禍就沒有了。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從貪、瞋、痴三毒煩惱生出來的,這是「根本煩惱」。所以,佛已經教我們了,是我們自己捨棄自己。

放下十惡業就是十善業,就是善心。這個善心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佛法,佛法不離生活。佛陀的教誨一定要牢記,依教奉行,以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慈悲就是無條件的愛心,我們愛自己,用愛自己同樣的愛心愛護一切眾生。儒家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慈心。

十善落實到慈心,就是「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沒有傷害眾生的念頭;不僅不傷害眾生,也不會起念頭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做到「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彌勒菩薩所表現的,就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那是慈。慈的實質內容,就是十善業。因此,佛法的許多綱目,每一條的實質內容都是十善業道,離十善業道就沒有佛法可言。我們要了解事實真相,認真努力斷十惡、修十善。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這是菩薩行,十善業道落實在悲心。「悲」是悲憫,憐憫一切眾生。眾生愚昧無知,不但是我們人間,即使是天上依舊不能避免。何以說天人不究竟?佛法說到究竟處,有兩層意思。第一層,至少要能超越六道輪迴,才算究竟,否則生到四禪天、四空天,壽命到了依舊還要墮落,出不了輪迴就是不究竟。更深一層,是要超越十法界,才算是真正的究竟;如果不能超越十法界,只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的佛還是不究竟。

佛說,六道凡夫要受兩種生死之苦,一種是「分段生死」,一種是「變易生死」。我們常講的生生世世,就是分段生死的現象。變易是變化,譬如我們在學校念書,這一年非常認真努力學習,明年從一年級升到二年級,一年級死了,二年級生了,這叫變易。你每用一段很辛苦的功夫,才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一級,這叫變易。六道有分段與變易兩種生死,而四聖法界分段生死沒有了,只有變易生死,變易也很苦,修行相當不容易。這兩種生死都沒有了,才叫究竟,所以真正究竟是在一真法界。

六道之苦,佛說得太多了。欲界苦,常說的三苦、八苦都要受。色界天人「苦苦」沒有了,也就是八苦沒有了,但是他有「壞苦」、「行苦」。這個「壞」就是一切不能常住,不能永久的住世,它會變壞。像我們建一棟房子,房子兩百年、三百年還是會倒塌;到壞的時候,苦就現前了,這一類是屬於壞苦。人身一年一年衰老,衰老是壞苦。因此,所有物質現象都不能長久保存,包括自己的身體。

「行苦」是剎那剎那遷流不住。以人而言,無法永保青春;人不是十年十年老,也不是一年一年老,而是剎那剎那老化,剎那的變化就叫行苦。色界天人雖然沒有苦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但是他有壞苦、行苦。無色界天人連身體都不要了,這是三界的高級凡夫,一般人講的「靈界」,無色界才是真正的靈界。他沒有身體,就沒有壞苦,所以他也不需要宮殿。但是他有行苦,就是他這個境界不能永遠保留,最長的時間是八萬大劫,到了極限還是墮落,還要生死輪迴。

《法華經》將三界統苦比喻為「三界火宅」、「三界無安」,這都是警惕我們,讓我們覺悟:人一定要立志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才是真正離苦得樂。超越三界得的樂是小樂,佛法講二乘小果,屬於小樂;法身大士屬於大樂、真樂。

慈悲喜捨四法是天人修的,若具足十善修慈悲喜捨,即使不學佛,不知西方極樂世界,將來的果報是在天道,最低限度都在欲界天。欲界有六層天,一層比一層殊勝,一層比一層福報大。如果能離相修福,心就清淨,一般講得定,隨著你定功的淺深,你能上升到色界、無色界。佛教化眾生,不是教眾生生天,佛是隨機設教,以眾生的根機而施教。根機利的,教你當生成就無上道;根機鈍的,也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重的,就慢慢幫助你向上提升,決定防止你墮落。

十善業道落實在悲心,總的殊勝功德利益就是「愍諸眾生,常不厭捨」,悲憫一切眾生,不會厭煩,不會捨棄。佛家常說「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佛不捨一人,何以又說不度無緣之人?「無緣」是眾生不接受,佛對他沒有辦法。「不度」是暫時不度,到他願意接受的時候,佛就來了;感應道交就現前,絕不失時。佛來是慈悲,佛走也是慈悲,因為緣不成熟,佛來了,你不但不接受,還要毀謗、侮辱,毀謗聖賢罪過很重,所以他不來是避免你的毀謗、侮辱,讓你不要造罪業,這是慈悲。

我們天天盼望佛來幫助我們,佛為什麼不來?我們盼望的心不真誠。雖然不來,佛還是對我們的行為瞭如指掌。既然如此,我們受三途苦報,佛為什麼不來救我們?不是不救,是無法救。所以,等到三途惡報受盡了,心向善了,佛才現前。因此,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沒有離開我們,一切時無處不在,只是隱而不現。

世尊在此地教我們要學菩薩,學菩薩就是認真努力修十善業,把十善業落實在大慈莊嚴、大悲莊嚴。我們在世間有義務、責任幫助眾生覺悟,而自己要有能力辨別善惡,要相信「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必得惡報」,自然就能斷惡修善。眾生為什麼作惡?迷惑。由此可知,教育是幫助眾生消災免難、離苦得樂最重要的手段。

 

返回


楊枝淨水
韓故館長生西四週年紀念大會告同學書     2001/3/5淨空法師講於澳洲淨宗學會

  

--慈愛之光遍照寰宇  如何落實佛陀教育與多元文化

各位淨宗學會會長、各位同修、各位華藏圖書館諸師同學:

韓館長往生淨土不覺已是四個年頭,回想四年前的今天有如昨日,她的音容深深印在我們記憶之中。臨走之前的囑託,《無量壽經易解》已經完成,《華嚴》還在進行之中。培訓學生是她的遺志,我們如何落實,淨空念念不忘。直到今年猶蒙慈悲加持,在她喜歡的地方-澳洲,建立起修行、教學的道場,希望華藏老同學們善於利用,努力成就自己的德行、道業、學問,以實際的行為報答韓故館長愛護之恩。

淨空亦將近年來在新加坡弘法的狀況,向大家做一個簡報。我在新加坡除了講經、教學之外,還做了聯繫各個宗教族群的工作,這三年來也有一點小小的成就。今年新世紀的溫馨晚會之後,曾先生問我:「法師,您在講話當中提到四種教育,內容非常好,怎樣落實?」這的確是今天社會民生休戚相關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落實多元文化,尋求宗教、族群和睦相處與平等對待?我們要知道今天世界上動亂的根源究竟在哪裡,人與人之間為什麼不能和睦相處。族與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社團與社團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非但不能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實則相欺相詐,爭名奪利,損人利己,禍國殃民。

細究根由,總是凡夫難免為風氣所拘,物欲所蔽。久而久之,自然學會陰謀詭詐,機巧變怪。於是處事待人接物,若不是奸險殘酷,就是欺騙侵略,恃強逞霸,根源總是心術不正。倘舉世人人如此,彼此傾軋,互不相讓,必致父不父,子不子,夫妻反目,兄弟相仇,朋友相欺;這樣家不成家,國也不像國,世界將永無寧日。古有云:「一人倡亂,舉世效尤。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影響所及,不只動亂社會,實則貽害全球人民生命財產,乃至人類文化存亡。世間有識之士已見於此,而言解決之道,唯在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

我在講席當中也常說,世間災禍、動亂之根源,實實在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謂「老人」即是孔子、孟子、釋迦與世界各個族群的聖哲,各個宗教創教的教主,他們皆具真實智慧道德,終身承擔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教化眾生和平共存。所以,我提出四種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必須做子女的榜樣。學校教育,老師一定是學生的模範。社會教育,孔老夫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由此可知,社會教育的宗旨,一定要懂得「思無邪」,我們不能夠疏忽!宗教教育,神聖是一切眾生德行的典範。假如這四種教育都能落實到聖賢道德的教誨,一切問題自然就化解了。然而今天的世界,這四種教育完全與神聖道德的教誨脫節了。

古聖先賢道德教育的根在哪裡?經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又說:「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一切聖賢教化眾生的共同理念,總原則、總方向,大根大本。今日又有幾個人能體會得?教學的目的,儒家說:「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佛家說在「明心見性」,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明心見性」就是孔子所講的「明明德」,「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是儒家講的「止於至善」,就是「親民」;話雖然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

孔孟大道就在《大學》、《中庸》這兩篇,夫子一生千言萬語都沒有離開這個原則。所謂「知止而後有定」,止就是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是教人要作善人、作好人,而不是作貴人、作富人。佛言:「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這三句話的意思:常念,心善;思惟,思想善;觀察,是你的言行善。又說:「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我們的心有堅定不移作聖作賢之志,這就叫「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清淨平等心現前了,這就是佛家講禪定的境界,人心定了。人心定,在宇宙之間自己就做得了主;如果心亂,妄想多,你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果報就是三途六道;做得了主,就是四聖、一真法界。

接著說「靜而後能安」,這是你得自在,現在人講,你得快樂,身心輕安,法喜充滿,夫子所謂「不亦樂乎」、「不亦悅乎」,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安而後能慮」,這個「慮」是「智慧」,必定是定、安,而後智慧才能現前,佛家也講「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正覺真智慧現前了。「慮而後能得」,得的是什麼?宇宙人生的大道你得到了,五倫十義,孝悌忠信,仁慈博愛,禮義廉恥,眾德具足,不要學,自然就具足,本來就具足。

學人無論是處順境、善緣,或者是處逆境、惡緣,都能不變初心。初心是什麼?「性本善」,這是初心;「人之初,性本善」,不會改變。順境裡面不改變容易,逆境裡也不改變,那才叫功夫到家。處逆境、惡人,這個人對我有誤會,毀謗我、陷害我、侮辱我,我對他都不變初心,還是以真誠、清淨、平等、慈悲來對他,我們的道業成就了。如果在逆境、惡緣(惡人),我們心裡還有一念瞋恚,還有一念報復,那完全是凡夫,那不是學佛、不是學聖學賢。所以要記住,決定不變初心,不易本善,這個境界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的境界,這是聖教圓滿成就。於是,究竟要從哪裡做起?正本清源,應從「修心」做起。修心就是把妄念修改掉,所以修心才是天下治平、成聖成佛的大根大本。

四種教育教什麼?無非教導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平天下」就是以平等對待天下一切眾生,這三個字的意思不能錯會!這就是中國所說的「內聖外王」之學。儒與佛,以及世間任何宗教,沒有不重視倫理道德的。中國古聖先王以道治國,以德化民,分而序之-分是分別,序是秩序,有五達道,這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這是道。其綱紀人群則立五達德,這是要求每一個人應當遵守的德行:仁、義、禮、智、信。其維持社會,則崇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這是十義。五倫十義,真是無美不備、無用不周,這就是天道。所謂「天道」,就是天然的,一切眾生自性裡本來具足的關係,天然的秩序,不是從外頭來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說。所以有人說「這是儒家的學說、孔子的學說」,不是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說,也不是某一個人的教條。把它看作某個人的學說、某個人的教條,看錯了。它是人人自性本來具足的,所以稱為天道。

什麼叫聖人?「聖」的意思是深明事理的稱呼,明瞭什麼?明瞭自然的大道、天性的大道,宇宙萬有性相、理事、因果,明白這一個大道理的人就稱為聖人、神人或賢人;不明白這些道理的人則稱為凡夫。所以教育的根就在這個地方,教導人超凡成聖,這是教育。儒家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佛家以「十善業道」修身,淨土宗是以「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修行,可謂善美圓滿至極。而儒家則是以禮修身,以樂修心,因此儒家教學始終不離禮樂。而禮樂的根本在孝悌,這個根本跟佛家的根本完全相同;佛家三福裡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以說儒、佛都找到了根本。如果我們細心觀察世間一切宗教裡的神聖,他們又何嘗不是立足於同一個根本?

雖然這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本性,但是「性相近,習相遠」,眾生無緣受到聖賢的教育,於是為不良習氣所染,迷失了天性,迷失了本真,妄心用事,妄心主宰了自己。「妄心」就是迷惑顛倒,就是妄想。譬如孩童之愛父母是出於天性,我們看看兩、三歲的小孩對他父母那樣的熱愛,沒有人教他,這就是「性本善」。到他長大成年,他愛妻妾而背父母,這是受到世俗習染而迷失了自性,這就是「苟不教,性乃遷」。所以聖人的教育沒有別的,總在協助教導眾生恢復自性而已。聖人的教育並非是他個人的意見,倘若他要加一點自己的意見,那就錯了。為什麼?凡人的意見都是虛妄的,都是不真實的;唯有不加絲毫意思在裡面,這才是真實的,這才是永恆的。為什麼聖人的教誨能超越時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永遠是正確的?道理就在此地。如果孔子教學是他自己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教學也是他自己發明的一些道理,豈能支持如此長久?這正所謂「聖人無心」,無心的心是真心;眾生有心,有心的心是妄心。

又所謂「以民心為心」,這就是沒有私心。古人也說「以民意為心」,這個「民意」的內涵非常深廣;實在說,古人講的「民意」就是「本善的天性」。譬如儒、佛都講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我們今天講的同情心、愛心,這是古人所說的民意-自性本善。所以「民意」這兩個字很容易造成誤會,要十分小心,慎勿錯會。現在的人都是講貪、瞋、痴、慢,而以貪心、瞋恚、愚痴、我慢、自私自利為民意,世界末日豈能避免?由此可知,神聖的教育旨在恢復眾生本性固有之大智、大德、大能而已。「性相近」這一句,是說眾生的本性與佛菩薩、與神聖的本性是相同的。佛說「生佛不二」,眾生跟佛不二,眾生應當作佛、應當作聖,佛陀教育的宗旨如是而已。

淨空在澳洲期間,參加移民部長盧鐸先生(Philip Ruddock)的茶會,我們到達州政府設在那裡的辦公室,在那附近找不到會場,然後我們按照門牌號碼才找到這個地方,沒想到它竟是一棟很普通的民房,實在絲毫看不出那是政府的辦事機關,非常簡陋!七、八十位新移民,由部長親自接待,場地是在他們院子裡面臨時搭的一個帳篷,部長親切向每一個人握手道賀,廉政愛民,我們看了深受感動!這個地區的人民真的是有福。

最近我為了協助往昔追隨韓館長出家的這些同學們,在澳洲圖文巴買了一所教堂,做為他們修行、讀書、教學、培養弘法人才的場所。這個處所原是一座天主教堂,我們尊重天主教會、尊重當地文化,保存當地文物,甚至於原有的碑文我們也保留著,做為永久的紀念。教堂一絲一毫我們都不更動它。他們離開是把十字架、耶穌、聖母的像取下來,我們也不懸掛佛像,我們做一個大的螢幕,講經教學的時候,我們用投影機把佛像投影在螢幕上;不教學的時候,這個教堂裡面是一片空白,莊嚴肅穆。我們用這種心態與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相處。所以我告訴那一邊修行的同學們,應當學習世尊清貧的物質生活,而豐富內在的精神生活。所以教堂房子不改建,把舊房子整修使用;如果我們還有多餘的錢,應當多做一些社會福利事業,多幫助地方政府及當地人民。我們要跟社會、跟當地人一定要成為一家人,決定不能讓人家以為:「你們這些外來的宗教好像很有錢,富裕奢侈。」叫人反感!那是絕大的錯誤。

此外,今年我在古晉李金友居士的山莊裡建立一所「報恩念佛堂」。這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築,有韓瑛紀念堂、章嘉紀念堂、雪盧紀念堂(紀念李炳南老居士)、東美紀念堂,可以供給一百個人念佛共修之用,這是我報答台灣在家同修們過去護持的恩德。人生在世應當知恩報恩,應當永遠生活在感恩的境界裡,才是實學。

不久之前,我在澳洲布里斯本訪問一所土著的學校。聽說土著有一個族群,華語的意思叫「真人」,我向校長請教,他告訴我,土著當中「真人」這個概念很普遍,這是他們對世界、對人生的理念,他們的生活完全隨順大自然,真是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他們認為現代文明已經嚴重的污染人類的心靈和體能,人已經不是真的人了。這個理念意思很深,我們聽後有很深刻的感觸。試想,現代物質文明的成就,究竟是什麼?無非是增長人們的自私自利、貪瞋痴慢,競尚浮誇,鬥麗爭艷,喜新厭舊,心術不正,殺盜淫妄,無所不為。再加上軍備的競爭,新武器不斷在發明,由全面的競爭,必然是發展為全面鬥爭。萬一發展為全面的戰爭,而不家破國亡、世界毀滅,未之有也。《古蘭經》云:「信真主,信末日。」其是之謂乎!

去年,曾經有一位同學拿一張報紙給我看,整幅的廣告上寫了一句話:「貪婪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我看了不禁毛骨悚然,誠然一語道破,這就是現代文明。人類的本性真的全面被污染了,因為本性裡面沒有貪瞋痴慢,沒有自私自利,所以澳洲的土著自稱他們是「真人」,他們沒有貪欲,他們沒有瞋恚,更沒有貪婪。這令我對他們格外的崇敬,格外的仰慕。

又有一位同修告訴我,他看過一本美國人寫的書,叫《曠野的聲音》(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By Marlo Morgan),這本書裡頭也是報導澳洲土著的一些生活文化等等,引起世界人士對這些土著的關注。土著對這位作家非常感激,於是正式邀請她,將土著最高的榮譽要贈送給她。這一位作家十分的歡喜,前往澳洲去接受土著的頒贈。她特地做了名貴的禮服,買了很多首飾,這是一生當中的大典,所以她很歡喜。她是一位女性,到澳洲之後,土著就派人來迎接她。車子開了很久,土著居住的地方在澳洲內陸,多半是沙漠地區。她走得很辛苦,車當然也不是很好的車,是一輛四輪轉動的舊吉普車,大概是二次大戰時候的車輛。

到達之後,土著的族人全部集合在野外,沒有看到他們有居住的房子。但這些人非常歡喜,歡迎貴賓的到來。見面之後,這些土著要求她把文明的禮服統統脫掉,連內衣以及所戴的這些首飾統統都脫掉,給她一塊土著的布圍在身上,也打著赤腳,跟土著的妝扮完全一樣,她也只好接受;她把她自己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把她的首飾都藏在口袋裡面。這個時候有一位土著把她這些衣物首飾全部拿去,她看著,看他拿到哪裡;結果沒想到,他把它丟在歡迎會的營火堆裡全部燒掉了。這就是土著給她最高的榮譽,她沒想到。這是什麼意思?原來土著教她返璞歸真,教她回歸自然,把這些文明的污染全部消滅,真是她意想不到。但是她一想土著這種作法也有意思,誠然現在世界被文明尤其是物質文明污染得太嚴重,人們已經迷失了自己,需要回歸了,回歸到真正的人生。真人,澳洲土著族群找到了。

這一則報導很值得玩味,有很深的哲學意味。人生在世,回歸自然,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原本一體!一切眾生均能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快樂。這是佛陀在大乘經上所說的大解脫、大自在,豈料澳洲土著也有這個理念,他們也有這個想法,也有這個看法。我這一次往澳洲,贈送他們許多書寫的「愛」字,還特別刻了一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原本一體」的印章,我給他們解釋這印章的意義。圖文巴黛安娜市長問我,她說:「你是不是常常聽我們講話?你怎麼也會有這個思想?」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土著們雖然唾棄了現代的社會文明,唾棄了物質文明,他確實有一番大道理在。他們有內涵崇高的道德文化素養存在,那是神聖的文明,神聖的教育。

在圖文巴,我拜訪了南昆士蘭大學,副校長彼得教授親自接待我們,助理副校長詹姆士教授陪同我們參觀學校的網路教學設備及圖書館。該校在校學生有五千多人,尚有一萬數千名學生分布在世界六十二個國家地區,他們網路教學設備非常先進齊全,令人歎為觀止。我與學校文科學院的院長莫里斯教授交談,討論開辦多元文化研究所的可能性。他們非常認真、非常歡迎,希望我們贊助開辦的經費。他問我:「為什麼選擇在圖文巴定居?」我告訴他:「因為圖文巴是一個小城,民心淳樸,環境清淨,文化水平高,市民四分之一從事於教育工作,是一個讀書修行最理想的地方。」

我告訴校長:「我們在圖文巴除了培養佛教講經弘法人才之外,還希望與當地學校合作,舉辦多元文化研究所。希望培訓各個宗教優秀的傳教師,弘揚他們的經典,回歸到神聖的教學。神聖的教學一定是究竟圓滿、真善美慧的多元社會道德教育,大家求同存異,發揚各個宗教神聖的道德教學,共同來挽救世界的劫運。如果每一個人都肯認真的學習聖賢的教導,讓這些倫理道德的教誨指導自己的言行、思想、生活、工作,我相信世界安定和平、人民幸福安樂是一定可以實現的。」校長和教授們對於這個構想非常贊同,並且表示他們十分樂意合作。

圖文巴市長黛安娜女士十分熱誠、健談,她告訴我,希望藉由宗教教育輔導問題青少年回頭,以減少社會潛在的危機;對於我們培訓多元文化弘法人才的計畫表示十分歡迎,願意盡一切力量來協助我們。但是,我總希望能夠建立一所多元文化大學,集合全世界所有宗教的精英,邀請各個宗教德行俱優的長老來教導,讓神聖的道德教育透過真實的傳授,真正落實到社會大眾的生活上,再將這個教學經由網路、衛星擴展到全世界。若能如此,可謂是世界上的創舉,前所未有!確實是匡正世道人心,挽救劫運,開萬世永久太平的第一等偉大事業。願一切志士仁人共同發心,成此壯舉。

今日社會,究竟是何物眩人耳目,惑人心智,遂使優良之青少年迷途不返,忘卻固有家珍,喪失天理良心,崇尚異端邪說?原由應該是五倫不明,道德全廢。由是父子相夷,夫妻反目,兄弟鬩牆,朋友相詐,自相殘害。而人心之壞,風俗之薄,社會國家之動亂,日甚一日,人民疾苦無有如今世者!究其根源何在?然則,如何解決當前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在講經時常說,這個問題政治不能解決,因為它不是政治問題;武力不能解決,因為它不是軍事問題;經濟與現代的高科技還是不能解決,因為它不是經濟科技問題。而是教育出了問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因此,解決之道還是教學。

《禮記•學記》裡頭說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說到教學,就不能不重視現代世間的四種教育。人非聖賢,如何能不受誘惑,不起惡念,不造惡業?故聖人救治之道,唯在教學。「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聖賢道德教育要落實,首先是家庭,父母要做子女的好榜樣,在子女之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謹慎,總要給子女正面的教誨,不要讓子女看到負面的印象。個人無師,則不知性命之理;不知人與人的關係,不知道人與生活環境的關係,不知道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故敢妄作妄為。世間無師,則無人闡明宇宙人生真相,物我同體之真,無以啟正知正見之路。故邪見、邪說、邪行充斥世間,令人迷失自性,造成社會國家無比慘重的損失!師道之重要,何不思之!

我們除了在新加坡辦華語佛陀教育弘法人才培訓班之外,還在澳洲圖文巴辦一所英語佛陀教育研習所,培養佛教英語弘法人才。我告訴研習所的同學們,務必在五年當中把往昔在台北華藏圖書館那個時候所定的基本課程要學完。課程裡面有四種是佛經,第一個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是《無量壽經》,第三是《彌陀經要解》,第四是《普賢菩薩行願品》。除此之外還有三種,《了凡四訓》、《四書》,這是選自儒家的,另外一種《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儒、釋、道都具足了。除此之外,我還要求同學們讀一百篇古文,從《古文觀止》裡面選讀,目的是要求養成具有閱讀《大藏經》、《四庫全書》的能力。這些課程要求能背、能講、能行,落實到自己思想生活行為。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非常可憐、非常悲哀,從小就沒有學習到聖賢的教誨。這些大乘的基本經論,我們如果要認真學習,那就不能不從頭學起。現在圖文巴這個道場已經上課幾個星期了,上什麼課?上《弟子規》,這是古時候小學的課程,五、六歲兒童讀的、學習的,我們今天要認真努力去補習。《弟子規》念完之後,我要求同學要念《三字經》,我們用這兩種東西做為基礎教育,這兩樣東西也要能背、能講、能行,然後我們才談到這七門功課,跟這一百篇古文。

上課的方式跟新加坡的培訓班一樣,採取私塾教學的辦法,由老師指導,同學們自己預備,自己背誦、講解,須得認真。講得不圓、講得不透徹,自己坐下來聽其他同學們講解。如果講解得仍然不透徹、不圓滿,再由老師講一遍;如果同學們講得大家都滿意,老師就不必再講。然後再將所學的道理,融化為自己的思想、見解,經文當中的教訓,要求變成自己道德的行為,如此德學才能紮根。根不深,怎麼能成就自己?怎麼能教化別人?以上是我在培養佛教師資方面的努力,這也是我們報答父母恩、佛祖恩、師長恩,以及韓故館長三十年護持的大恩大德的具體表現。

中國古人云:「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此言是說天下賢能的人不是沒有,而是沒有認識他們的人,沒有能用他們的人。所謂「必先有其君相,而後才有儒佛」,君是帝王,相是宰相,這是國家的領導人。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作之君」是國家民族最善的領導,「作之親」是人民的父母,「作之師」是群眾的導師。古人講「師儒」,師是老師,儒是儒家。師跟儒、佛與菩薩,常有,但是沒有認識他的人;普通的人認識他沒有用,要有君相來認識他們。唯有君相能夠讓他們發揮他們的德行、教學,如此全世界的眾生就有福,消災免難指日可待。

然此偉大的理想,如果沒有賢明政府的領導人來推動,是無法實現的。新加坡政府的領導人,多年來在推動種族宗教和諧方面成績卓著,厚德載福,和氣致祥。我們渴望能早日建立多元文化研究所、學院、大學,為全球人民培養聖賢道德教育的師資人才。聖賢是人間的善人、好人,他們體天道、行道德,能捨己為民服務,輔佐君相。我深深希望這一個曠世創舉,實在也是曠古絕倫希有之功勛,能在澳洲或者是新加坡實現。

淨空虛度七十有五,深感弘一大師言:「一事無成人已老,一文不值何消說。」於是不能不為身後著想,念念唯懺悔業習。雖然一生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但是仰慕聖學,奈何智慧福德不足,樂於助人而力不從心。圖文巴建的這個道場,古晉建的報恩念佛堂,許多人問我:「法師,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說:「我這是為我的後事著想。我走了之後,這些追隨我十幾年的人,我總得要給他找一個安身立命、修行養道的處所。我是為這個,不是為自己。」處今之世,誰肯接受道德之言?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聞而欣喜者,皆是具大善根之再來人。於是晝夜虔誠祈禱,唯願諸佛菩薩、諸天善神憐憫此世間苦難眾生,慈悲救護。而救生濟世之道,又必須講求聖賢道德教育,欲聖賢道德教育大行於世,必須有真正大善根之再來人,以大智善巧奉行尊德、崇善、行仁、重教,做出榜樣,聖賢的道德教育才可能在新世紀落實。集合世間各個不同族群的古聖先賢的文化,各個宗教神聖的教誨,求同存異,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敬愛,互相合作,就能在全世界起模範帶頭作用,協和萬邦,行其道德,給全世界人民做出最好的示範。這是我一生唯一的願望。

今天的教育、教學,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媒體來傳播。如果有賢明的政府、有賢明的大德,能夠在各種不同文化領域之中,各種不同宗教之中,選拔優秀人才加以培訓,向全世界禮聘第一流優秀的學者和傳教師,每天能夠在電視、電台講學兩個小時,我相信不到半年、一年,影響必定普及全球。神聖慈愛之光遍照寰宇,這是聖賢道德的政治,是聖賢道德的教育,也是神聖的政治,這是真佛大儒孝悌仁義的政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神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

淨空深望在有生垂暮之年,有幸能看到這樣偉大的事業落實,挽救社會的劫運,消除天災人禍,使全球眾生都能得福。我們以此真誠的心願來紀念韓館長往生四周年,同時也虔誠、衷心的讚歎、祝福所有理念相同的大德們。我們也深深相信如是心願,眾神歡喜,諸佛護念。人有善心,有願必成。最後恭祝各位同學、道友,福慧增長,健康長壽,法緣殊勝,吉祥如意!謝謝!

 

返回

 

蓮語珠璣
印光大師開示

 

自未度脫,利人仍屬自利,但不可專在外邊事跡上做,其於對治自心之煩惱習氣,置之不講,則由有外行,內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為德,則所損多矣。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轉,則即糾纏便是擺脫,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義,縱令屏除俗務,一無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糾纏堅固,不能洒脫。學道之人,必須素位而行,盡己之分,如是則終日俗務糾纏,終日逍遙物外,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閒,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者,此之謂也。

 

返回

 

多元文化論壇
宗教交流

      

佛法是什麼?真實智慧的教學;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宗教,都要共同學習。我們首先帶動,我學其他宗教的經典,他們歡喜,看到我學他們的,於是他們也想通了,他們也學佛法。我現在用相當大的時間讀各個宗教的經典,現在新加坡每個宗教都看我們講經的錄像帶,我們在教理、教義上互相交流,這才真正把一切誤會、隔閡、障礙從根本拔除,奠定了社會融洽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真正基礎。

(節錄自《華嚴經》第300卷)


返回

 

答疑解惑                      
答記者問-關於法輪功               2001/2/19講於香港鳳凰衛視

 

記者:您是佛教中人,請問您對法輪功的感覺如何?

法師:法輪功與佛教是風馬牛不相干。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佛教的宗派雖然很多,都是依據佛經典來學習修行的,而法輪功沒有任何經典做依據。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離開人間之前,教導後世人應該依什麼來修學,佛當時說了四句話,第一要「依法不依人」,法就是他所講的經典,對經典的道理要懂得,裡面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方法要知道,才能真正依教奉行。第二要「依義不依語」,要依釋迦牟尼佛的意思,不必依他的語言,因為他知道將來他的教學會傳遍全世界,所以經典一定需要翻譯,而翻譯的文字不同,但意思對了就行,不一定語言要一樣。第三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是明瞭的瞭,了義用現在話來說,就是完全能夠落實在自己生活上,所學一定要有用處,如果所學非所用就是不了義。佛法教人真誠,如果我們自欺欺人,這是錯誤的。佛教我們守規矩,守規矩就是持戒,持戒用今天話來說,就是守法。大家都曉得《梵網戒經》,這是菩薩戒經,裡面最重要的兩句話,第一是不作國賊,換言之,就是決定不可以做損壞國家社會利益的事情;第二是不謗國主,主是國家領袖,對於國家領袖一定要擁護,決定不能毀謗。在《瓔珞戒經》上,佛教導弟子,第一是不漏國稅;第二是不犯國制,就是決定不能犯國家的法律,決定不能違犯地方上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今天我們看法輪功所表演的,與此完全相違背,它決定沒有佛教經典戒律作依據,所以不是佛教,只是打著佛教的旗號。現在是民主自由開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所以不能限制它。在從前這是犯罪的,絕對不許可。古時候的言論、出版,國家都加以限制,凡是損害社會良好風俗習慣的都被禁止,所以從前國家對人民負有責任。現在民主沒有了,邪知邪見擾亂社會,社會動亂不安、人民痛苦都是從民主來的。

記者:您覺得以前的法輪功與現在的法輪功變化如何?

法師:練身體應當是好事情,如果變成一個政治團體,變成類似政黨來奪取政權,想統一世界,就錯了。而且這也需要福報,他沒有這麼大的福報就做不了。統治國家、統治世界一定要有道德,用陰謀手段決定達不到,不可能得到全民的擁護。佛教是佛陀非常完善的教學,佛教從幾千年來沒有參與過政治活動,所以我們對於他們總總邪知邪見不批評,也沒有批評的必要;要批評是它有相當價值與分量,才值得批評。從前袁世凱的所作所為,章太炎先生就不批評,人家問他:「你為什麼不批評?」他說:「不夠資格。」袁世凱聽到這個話就把章太炎捉去,坐了一個多月的牢,原因就是不肯說他的壞話,就是這麼一個理由。不值得我罵,不值得我批評,所以我們對他不批評。只要大家真正認識佛教,自然就明白了。

記者:其實民主是很多國家、地區都非常嚮往的一件事情,現在法輪功在香港是最活躍的,現在很多人都說香港民主,法輪功可以自由活動。您覺得為什麼法輪功可以在港自由的活動,在大陸不可以?什麼社會因素使法輪功這麼強大?

法師:我相信這後面一定有非常強大的支持,絕不是單純的。那個支持的人想利用法輪功作為手段,目的是真正想統治世界。今天大家都曉得,在外國也常常聽到,「二十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他希望用法輪功把中國打垮,這樣他才能統治世界,有中國是統治世界一個很大的障礙。所以,我相信法輪功是別人的一個工具,他們自己執迷不悟,中國人來打中國人,這是非常痛心的一樁事情。真正能夠了解中國文化與歷史,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決定不會做傷害中國人的事情。

記者:現在世界潮流,人人都想強身健體,當初很多人加入法輪功就是為了身體健康,他們的目的、要求很單純,現在變成這樣,對這些人您有什麼看法?

法師:這些人都是非常善良的,這無可厚非,但是一些人迷惑不能辨別邪正是非被人利用,就很可憐。這個原因何在?沒有正當的教育。他為什麼相信邪教?為什麼對邪教相信那麼深?這是負責教育的人有責任,沒有把他教好。你的教學使他對於邪正是非都不能辨別,這是教學徹底的失敗。

我們中國人可以說從這一個世紀以來,如果再往上推,應該推到兩百年,或者一百五十年,外國的文化侵入中國之後,標新立異,中國的年輕人一昧嚮往外國文化,將自己的道統完全丟棄,現在甚至完全廢除,所以邪知邪見全進來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現在人真的是父不父,子不子,國不國,家不家,我們遭受這麼大的痛苦,中國古人講的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哪些是老人?孔子、孟子、釋迦牟尼佛,這些人的教訓,我們要是不聽,把它毀跡了,世界就是亂世,人民就應當受苦,受苦往後還有災難,可能比這個災難重十倍百倍都不止,這是自己要承受這個後果。

記者:中國政府現在已經努力在打擊法輪功,他們也是很擔心有這種現象出現。你覺得除了打擊法輪功之外,中國政府在教育方面應該做哪些功夫?

法師:法輪功不必打擊,不值得,批評都不值得,哪裡還值得打擊?關鍵在於怎樣教中國老百姓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這是一個倫理道德的教育,中國人把倫理道德的教育捨棄了。我們祖宗留下來的中國五千多年文化,在這個世界上不會被毀滅,就是靠祖宗的教誨,下一代要認識多一點中國的歷史文化。我們今天講的多元文化,已經把範圍擴大了,要認識什麼?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聖人的教誨無非把這些關係為我們講清楚,你明瞭了,就知道怎樣做人,怎樣處世待人接物,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不是武力在前面,而是教學為先。

記者:您現在有自己的攝影棚,又有自己出的書,還有電腦網路,您是不是想把您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宣揚出去,讓下一代能多點認識這方面的知識?您覺得何時最適合讓小孩接觸中國文化?

法師:是!應該從三歲、五歲開始。

記者:是不是出家可以比較深入了解佛法?

法師:不是的,出家人也跟在家一樣。我們選擇這個行業,就像念大學選科系一樣,我們選擇這個學科,終身奉獻為社會教育。

記者:您今年貴庚?

法師:我今年七十五歲。

記者:看不出!您中氣還很足。

法師:所以身體健康不需要練功,練功收不到效果,身體健康要心清淨,心清淨身體就清淨。

記者:我有接觸過一點法輪功,就是在那邊打坐,這跟佛教裡面的打坐一樣嗎?

法師:完全不一樣。他只是學那種形式,內容完全不相同。

記者:可否舉個例子,比如說他們的練功與佛法的靜坐有何不同?

法師:佛教是溫和的,決定不會搞什麼運動,絕對不會走上街頭,要是走上街頭肯定不是佛教。佛教的修行是淨化自己的身心,淨化身心第一要能離開煩惱。中國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還看見世間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你的心就亂了,怎麼能靜下來?所以心地清淨是外面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心裡決定不落一點痕跡,這是佛法。

記者:是不是只有在佛法裡面講,人世間有那麼多的毛病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你到凡塵接受考驗?

法師:不是的。許多宗教也講人不是一生,人有前世,過去生中累積的煩惱習氣,現在外面又有不好的外緣,內外交感,人就起惡心,生惡念,行為就越軌,造作許多罪業,就感受很多苦報。所以,聖賢人出現在世間,唯一的目的就是教化眾生;我明白了,我要勸導大眾。中國人講聖人,聖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的人就是我們講的先知先覺,先知先覺有責任幫助後知後覺,幫助不知不覺。所以,無論中國、外國,這些大聖大賢都是作師、作典範。每個宗教創教的聖哲都是好老師,都是教人為善。教人為善頭一條就是孝順父母,連伊斯蘭教、基督教的《聖經》都講到要孝敬父母。中國儒家與佛教的教學,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記者:我覺得法輪功的方針比較狹隘,佛教比較寬宏大量,可以容納其他宗教。法輪功只是批評這個宗教、那個宗教,只有自己是最好。您覺得這樣是不是犯了大忌?

法師:這樣心不清淨,為什麼?有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真理不能見到。若想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心真誠、清淨、平等、慈悲才能看到真相,才能用智慧而不用成見。如果還有妄想、分別、執著在,決定沒有智慧,所見到的是感情的作用,我們講情見,情見就會產生很多錯誤,是感情的見解,不是智慧。

記者:中國有說人本善,也有說人本惡兩方面,您對此有何看法?

法師:聖人說:「性相近,習相遠」,這個話是正確的。說善、說惡,那是習性不是本性;所染的習性不一樣,習性有善有惡,本性大家都是一樣的,所以本性純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

記者:您比較覺得人本善,我們應該接受人的善是嗎?

法師:是!心地本來都是善的,人沒有經過聖賢的教育,古人講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會受環境的影響;真正有修行,有德行的人,不受環境影響,在亂世也不受影響,永遠保持清淨。

記者:您如何令在家弟子處在亂世,出污泥而不染?

法師:我們是每一天在檢討,因為第一個要放棄自己的自私自利。如果人不能放棄自私自利,就無法脫離社會的影響,所以真正要成就自己的德行與道業,頭一條要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動念再也不要為自己想。而今天我們不能只想我這一個國家,否則別的國家就與我發生衝突。我好別人不好,我還是得不到安全,今天最低的範圍要為全世界想。我在新加坡聯合所有的宗教,我與他們接觸,各個宗教都第一、都平等。我舉個例子說,好像我們一個人的身體是由許多器官組成的,佛教是眼睛,基督教是鼻子,伊斯蘭是耳朵,個個第一,身體健康。如果說眼睛第一,鼻子、耳朵都不行,法輪功就很顯然,他是眼睛,他是第一,那全身都壞了,他也活不成。個個都第一,人人第一,每個國家第一,每個族群第一,每個宗教第一,每個文化第一,我們的社會健康,地球健康,大家才能享福。所以,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共同創造大同、安定、繁榮、幸福美滿的生活。只有我第一,別人都不行,自己也是死路一條。從這上看,法輪功值不值得學習就曉得了。

記者:中國大陸宗教還不夠自由,西方社會才能自由,您對自由這個概念有何看法?

法師:在西方是鼓勵人家相信宗教,因為相信宗教的人起心動念能夠受到約束。比如信佛的人起心動念一定想到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教我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這個比法律還有效。現在一般宗教徒相信神,起心動念不違背神的意願,所以宗教都是好的。至於信哪個宗教決定是自由,由自己選擇。我們今天聯合全世界的宗教,要求把心量拓開,走出自己宗教的框架,我們要求世界和平,整個社會安寧,這個社會是全世界。所以不可以自私自利,如果只是我這個教好,別人的教都不如我,這樣傳教的概念是錯誤的。就像我剛才講的,我的眼睛好,其他器官都壞了,就錯了。古人講,「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不同的宗派也要互相讚歎。同樣的,今天我們要想全世界和平安定,一定要宗教互相讚歎,所以三月十五號新加坡天主教請我去講《玫瑰經》,我現在天天在讀。

記者:您的觀念真的很新,我第一次聽到。

法師:所以我與所有宗教相處非常好,真的跟自己兄弟姐妹一樣。我們以真誠心待人,完全沒有自私自利,熱心幫助他們,決定要平等,佛法頭一個就是平等。佛心是平等心,我們的心是平等的,跟佛就接近;我們心不平等,與佛就遠離。明白這個道理,哪個是佛,哪個不是佛,不就很清楚了嗎?

記者:謝謝淨空法師。

 

返回

 
淨空法師說故事

痛苦快樂源於一念

 

往年我們有一位校友到大陸去探親,聽說大陸同胞喜歡黃金,就買了很多戒子、項鍊、手鐲,準備送給親戚朋友。進入大陸之後,好像是在車上全部被扒手扒光了。他也沒生煩惱,「我送給那些人,跟送給小偷沒有兩樣,反正都是送人的」,心開意解。親戚朋友是同胞,小偷也是同胞,給哪個不都一樣嗎?念頭一轉,這個心多麼自在,這叫福量。如果斤斤計較,「這是我的家親眷屬,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煩惱了;生煩惱,東西也追不回來。所以學佛的人念頭一轉,多麼自在!

何況學佛的人都相信因果報應,因果通三世,「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定的?自己造作的業因定的。真的是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真正通達明瞭事實真相,才知道這個世間要想佔人的便宜,沒這回事情;說哪個人吃了虧,也沒有這個事情這一生我佔他的便宜,來生他佔我的便宜,抵消掉了;這一生他吃了虧,來生我要吃虧。理事都清楚,我們的心就平靜了,我們才真正懂得怎樣生活,怎樣處事待人接物。要與性德相應,萬萬不可與自己的煩惱習氣相應;與自己煩惱習氣相應,那就「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真正通達明白了,這個人才不會造業,才不會造罪。(節錄自《華嚴經》第392卷)

 

返回

 
法寶流通

最新消息

 

現有淨空法師講經有聲版CD片(電腦專用片),太上感應篇2片(1∼254集),華嚴經五(161∼200集),華嚴經六(201∼240集),華嚴經七(241∼280集),華嚴經八(281∼320集),無量壽經細講二(41∼80集),無量壽經二次宣講2片(1∼107集),地藏經含玄義2片(1∼89集),及其他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索取: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一號二樓 Tel:(02)2754-7178;Fax:(02)2754-7262。或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返回

 

信息交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您有過心靈的感觸嗎?歡迎在「學佛心得」欄目內踴躍投稿。來稿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feeling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question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示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註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ad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