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正明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段的意思很深,不能轻易看过,须细心体会。解释虽然不多,但是很重要。
1.必得而无其所得,乃为真得。若有所得,便为非得。
‘必得而无其所得’。“必”是必须,非常肯定的语气,丝毫犹豫、怀疑都没有。必定要这样,要得而无所得,‘乃为真得’。‘若有所得,便为非得’。若说有所得,一样也未得到。大家听了懂不懂?没有得,才是真得;自以为得到了,其实没有得到。如果前面都听懂了,就会点头,会认为这是正确的。何以说有所得就什么都得不到?这些道理都在《金刚经》后面,我们现在还没念到。能得的是一个观念,能得的是心。心里有我能得的念头,我们就说它是妄心。《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有何能得!所得的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得的,也不可得。能所皆空,如何得!佛讲真话,我们反而不明了;别人说假话骗你,倒还挺相信的。岂不是迷惑颠倒吗?
何以说“必得而无其所得”,就是“真得”?真的是性,真如本性本来具足万法,本来能生万法。只要是见性,真的就得到,一样也不缺。我们读《普门品》,观音菩萨在虚空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那个地方有众生心里想求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立刻现身帮助他。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应当为他说什么法门,菩萨就宣说什么法门。观音菩萨真正神通广大!这广大的神通,就是他所得的。如何得的?得无所得而得的。
我们事事执着,以为能得、有所得,结果能力一样也没有。我们的病就是坚固执着“能所”。此段文是从果上讲的,真正明白了,才会将得的念头放下,才能入圣人之流。下一段讲因。
2.必行而无其所行,乃为正行。若有所行,便为非行。
‘必行而无其所行,乃为正行。若有所行,便为非行。’“行”是指行菩萨道。如果执着有所行,即不是菩萨道,不是菩萨行。般若经上的菩萨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所行总不外乎这六条纲领。如果自己觉得我修布施、我持戒、我修忍辱,就是有所行,此不是菩萨行,而是世法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世间善行,将来得三善道的果报,不是菩萨。是故,必须行无所行。
要不要行?要行,认真努力修六度,而不着相;虽行,若无其事,心里无其所行。不但没有执着,分别的念头也没有,方是菩萨行。我们必须辨别清楚,菩萨行与一般善行差别在那里?从事相上来讲,可以说毫无差别;差别在用心,菩萨的心是清净的,凡夫的心不清净,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
真的很难!我们修一点点小布施,念念不忘。你看,建道场,一根柱子,某某人出了多少钱,都要刻上名字。着相多么深!印一本书,后面也要印上名字,某某人印送的,似乎功德很大。果然有此念头,则仅是人天的小善。如果没有这个念头,也可以在上面刻几个名字,不着相就行。不着相为何还要有个名字?接引众生。这是好事,希望别人看到这件好事,也能跟着一起来做,即是菩萨的大悲心。如果他刻名字是唯恐自己的功德丢掉,将来没有人知道,那完全是着相。凡夫印一本经,后面有一个名字,菩萨也可以印一个名字,但他不着相,我们着相。我们的用意是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菩萨是希望别人跟进,用心迥然不同。所以,他的心是清净的,我们的心是染污的。
理事都要清楚,方知我们应当如何学习。如何过佛菩萨的生活。我们学此经的目的无非在此,希望改变凡夫的生活方式,过佛菩萨的日子,才没有白学,才真正得受用。
3.云何无其所得,无其所行,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无住始有入处。
‘云何无其所得,无其所行’。我们知道了,“无其所得,无其所行”,才是菩萨行。如何才能做到?‘不作念是也。不取不住,无住始有入处’。无住是真心,是本性,就是佛与大菩萨的行持。这教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无其所得,无其所行。只要我们不作念,说得明白一点,没有分别执着,不取相,不住相就行。如是,佛在《金刚经》上教我们无住的宗旨,方能得到。“入处”即是得到,无其所得,才真正得到。
须菩提尊者在此为我们现身说法。前文说四果是泛指,并没有指定那一个人,这一般小乘四果是说他自己。他挺身出来,为我们作证明,确实是不住相、不取相。下一段经文,世尊很慈悲,亦为我们作证。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