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十方皆在虚空中,使知十法界,同在吾人一念心中。因果森然,而不碍同一性空。此显虚空虽无相,而不拒诸相发挥之理。
“十方皆在虚空中”。方位没有一定,是抽象的概念。时间亦是抽象的概念,不是实在的。十方没有离开虚空,时间也没有离开虚空。 “使知十法界,同在吾人一念之中”。十法界依正庄严从一念中变现的。“一念”就是有念,就现相。无念,现的相就没有了。
“因果森然,而不碍同一性空。此显虚空虽无相,而不拒诸相发挥之理”。何以有十种不同的法界,其中有因有果,因缘果报清清楚楚,丝毫不会错乱。善因得善果,恶因有恶报,此乃真理、是定律。总而言之,成佛的因是“平等心”。平等是佛心,也就是平等心是因,成佛是果。“六度心”是菩萨。《金刚经》讲,“菩萨不住于相,而行于布施”。“不住于相”,“不住”,即不执着了。“而生其心”,“生心”难免还有分别,不过很薄很淡。
我们虽然还没读全经,到此读了十六段,大致情形已了解一些。“布施”即是舍,放下。菩萨是一切都舍,都放下了,然而“舍”还没舍,“放下”还没放下,这就是微细的分别,是故他是菩萨。辟支佛修“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因,辟支佛是果。辟支佛在三乘佛法里属中乘;在二乘法里属小乘,比声闻的智慧高。声闻,烦恼四相断了,贪瞋痴确实没有了,习气还在。他有没有贪?真的没有了。但贪瞋痴的习气还在。辟支佛连习气都没有了,这就是他比阿罗汉高明之处。
声闻修四谛“苦、集、灭、道”。修什么因,得什么果。声闻用四谛法,把三界见思烦恼都断掉了,这才了生死出三界,超越六道轮回。天道有二十八层,不能含糊笼统讲一个天,那不行。二十八层分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天人的条件是修“禅定”,是世间禅定里高段的,果报到无色界天。老子知道“吾有大患,唯吾有身”。无色界天人连色身也不要了,所以是“高级凡夫”。
我们需要饮食维持生命,其实也是错误观念。不吃饭,照样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若不相信,看看《虚云老和尚年谱》,老和尚常常入定,一定就十天半个月,有时二十多天。出了定,精神饱满。色界天人都有很深的禅定,禅悦为食,是故称为“色界”。五欲:财、色、名、食、睡,都没有了。欲界有六层天,这六层天人都有财、色、名、食、睡,不过愈往上面愈淡薄;不像人间的五欲那样浓厚。
色界与无色界不仅要修禅定,还要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才能到色界、无色界。欲界天要修“十善业道”,升欲界四王天、忉利天。再往上还有四层: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单靠十善,最高的只能到忉利天,再往上要加禅定。禅功不够,不到家,所以是“未到定”,有一点禅定功夫,但真正初禅的标准还没达到。若得到初禅就到色界去,不在欲界了。
人道的善因是“五戒十善”即中国儒家讲的“五常”。中国儒家以伦常为教学宗旨。“伦”是伦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的关系;人与万物的关系。“常”是指品德的修养。决定不能离开“常道”。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慈、道义、智慧,礼节、信用,具备这五条,才算是人。具足这五德,来生方可得人身。佛法讲“五戒”,意思与儒家讲的“五常”是一样的,名相不一样而已。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五戒、五常真正做到,来生方得人身。我们自己要冷静想想,这五条,我做到没有。如果没有做到,来生得不到人身。
畜生的业因是“愚痴”。什么是愚痴?真假不分,邪正不辨,善恶颠倒,是非颠倒,这是愚痴。愚痴是因,来生堕畜生是果。饿鬼道的业因是“贪”。不管贪什么,贪财、贪色、贪名,乃至贪佛法,都要变饿鬼。贪心就是鬼心,鬼是贪。地狱是“瞋恚心”。瞋恚嫉妒心重,果报就在地狱。贪、瞋、痴的果报非常可怕。我们扪心自问,十法界的业因,到底那一条业因重,将来就到那一道去,不必问人。
佛教导我们要离贪、瞋、痴,用布施对治贪毒;用忍辱对治瞋毒;用智慧对治愚痴,就是此处讲的“因果森然”。这是从大的方面说,细说是说不尽的。每一位众生的因果都不一样,“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定的;不是别人定的,与别人毫不相关。既然自己有能力造命,当然有能力改命;而改得最彻底、最圆满的,无过于佛法。世间种种改造命运,纵然能改,改得很有限,不够彻底,不圆满。唯独佛法能彻底改造,改凡成圣,改九界成佛道,方是真正究竟圆满。要造命运,不能不学佛。
“十方皆在虚空中”,十法界依正庄严,都在我们自性之中,“而不碍同一性空”。自性没有“有”,相是“空”相,就是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虽然它是虚空,却不妨碍诸相。十法界依正庄严,相在里面不妨碍。这些事实,我们要很用心地体会。
《楞严经》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古大德常讲,“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真的是开智慧,《楞严经》上有很多好的比喻,说明虚空与一切的现象不相妨碍。正如电视的荧幕,荧幕里什么都没有,什么样的现象都可以显现,彼此都不妨碍。下面这一句经文把主题说出来了。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