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說他的成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是喜悅,佛法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時」是時時刻刻,「習」是做到,不是念在口上,不是記在心上,是要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諺語又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一天到晚歡歡喜喜,生活快樂,叫一般人羨慕。
你的學問、道德成就了,「實至名歸」,你的名聲自然就遠聞,於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樂,為什麼?他到你這個地方來,想得到什麼?是道是學!他不是為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而來,這種朋友志同道合。
教學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學習有無成就,關鍵是在你對於聖學有沒有尊重的心。印光大師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你去求學修道,對於道學沒有誠敬心,縱使佛菩薩、孔夫子親自來教你,你也得不到利益。反之,老師差一點,但是你自己具足十分的誠敬心,你還是得十分利益,你肯定超過老師,這就是古人常說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聖學賢。第一要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存心。世尊在大乘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講的,宇宙、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楞嚴經》講「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些話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於是我們應當存什麼樣的心,這是修行成就的關鍵。
大乘法以菩提心為體。《大乘起信論》講,菩提心之體,是「直心」。菩提心的作用,分兩種,一是自受用,對自己的,叫「深心」;二他受用,對別人的,叫「大悲心」。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也說三種,菩提心之體是「至誠心」,自受用是「深心」,他受用是「迴向發願心」。
我們將《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就格外的明顯了。《論》上講的直心,《經》上講的至誠心,菩提心是真心,真心之體是真誠、至誠,真誠到極處,這是菩提心之體,也就是自性性德之體,就是真誠。它起作用,《經》跟《論》自受用都講深心。什麼叫深心?好善好德。以《無量壽經》上的說法,什麼叫深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是深心,是自受用!所以,你自己用什麼心對待自己?第一個要清淨,決定不能夠染污,淨而不染;你要用平等心對待自己,要養自己的平等心;要養自己的正覺心,覺而不迷;平等心是正而不邪。這就是覺正淨,自性三寶,自受用。大悲心、迴向發願心,就是慈悲心。
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誠的流露。在戒定慧三學裡面,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正覺是慧學,這就是自性裡面的戒定慧,本來具足的。現在為什麼失掉了?是迷了自性,迷了真誠。
修行、學佛、修道,修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就是學這個。換句話說,今天我們要的是回頭,從虛偽回歸到真誠;從貪婪回歸到清淨;從嫉妒、障礙回歸到平等;從愚痴回歸到正覺。
大菩提心落實到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所表現的一定是看破,看破就是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看破之後你肯定放下。放下什麼?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執著,見思煩惱斷了;放下分別,塵沙煩惱斷了;放下妄想,無明煩惱也斷了,自性圓圓滿滿的顯現出來。所以,佛門裡面修學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看破、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就是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才達到究竟圓滿。
看破、放下,從哪裡下手?從布施,布施是從事上下手。我常常勸勉同學,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從哪裡放?對一切人事物,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決定不能夠有佔有的念頭。
這十六個字你果然能放得下,你的業障去了一大半。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做不到,但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有把握。但是,這十六個字有一個字放不下,就會造成你往生的障礙。這一生念佛功夫用得很勤,也只能跟極樂世界結個善緣,不能往生。
放下,要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而隨順經典的教誨。換句話說,佛菩薩教我們怎麼想,我們就怎麼想;佛菩薩教我們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說;佛菩薩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學佛菩薩就過佛菩薩的生活,這裡頭有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自在、隨緣是我們的生活態度,決定不能有絲毫勉強。弘法教學,哪個地方有緣到哪裡去,沒有緣,我們就離開,不生煩惱,天天都在歡喜當中。挫折在所不免,釋迦牟尼佛,有三個月馬麥之報。外有六師外道,內有六群比丘,這都是示現,看看佛怎樣處理。孔夫子在陳絕糧!至聖、如來,在一生示現當中,都不能沒有挫折,我們過去、今生沒有遇到佛法之前造作的罪孽很多,怎麼能免得了果報!
現在我們覺悟了,這一切挫折,譬如毀謗、人家造謠生事來傷害、陷害。我們用什麼心態面對?我永遠是感恩的心。有人問我,不理他就算了,你為什麼還感謝他?要感謝,這是果報!果必有因,過去我造作不善的因,現在果報現前,這個帳就了了,一筆勾消。每個挫折,把我大幅度向上提升,我怎麼能不感恩!
善緣順境,逆境惡緣,統統都要做到純淨純善。「成聖成賢,成己成物」,成己是自度,成物是度眾生,「總在好學」。你這一生有沒有成就,能不能成為聖人,成為賢人,能不能成為菩薩,關鍵在你好學。自行化他,離開好學統統都落空了。
中國古人說「學所以治己」,治己就是修身,在佛法講就是自度。「教所以治人」,治人就是度他。「不學則不智」,不智就是愚痴。「不教則不仁」,就沒有慈悲。所以孔夫子跟我們講「不如學也」。一生都在求學,都在做學問,同時也教他,教學相長,所以能夠成為大聖,成為至聖。
(恭錄老和尚講演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