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2008.12.1 星期一 Vol. 273

千言萬語話放下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修行就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放下。放下執著,就入佛境界,雖然是少分,可是真的接觸到自性的氣分了,這是阿羅漢的境界。能放下分別,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是菩薩境界。最後能把起心動念放下,本來是佛。請看本期專欄

  我們現今學佛,不是不努力,不是不認真,而是不明教理,把方向搞錯了,是故不能達到目的。我們讀經、念佛、拜佛,散亂心不但未減少,而且年年月月都在增長,就是功夫用錯了。功夫真正得力,決定是分別執著愈來愈少,心地愈來愈清淨,愈來愈慈悲,愈來愈真實。請看地藏經玄義講記

  最新訊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冬至護國息災三時繫念佛事 97年岡山淨宗念佛會冬至佛七暨護國息災祈福三時繫念法會桃園縣中壢市善果林淨土寺簡介/佛事行事曆桃園縣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聖賢教育研習班」第五期華藏淨宗學會佛事行事曆九十七年度三重淨宗學會/正義講堂佛事行事曆台南華藏蓮社/共修活動表

  新增香港1香港2江蘇電信1江蘇電信2江蘇電信3雲南電信4北京網通1北京網通2遼寧網通3山西網通4下載,目前影音檔為11/30日前的,最新檔尚未放入。 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查詢編號-下載影音

  目前發現@themail.com、@pchome.com.tw、@sohu.com、@126.com、@263.com、@163.com、@eyou.com、@sina.com與@21cn.com的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以致於無法順利送達,若您是上列信箱,請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以免收不到雜誌,謝謝!


  本期專欄:千言萬語話放下

  諸佛菩薩,千言萬語、千經萬論,提示我們,修行就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放下。放下執著,就入佛境界,雖然是少分,可是真的接觸到自性的氣分了,這是阿羅漢的境界。能放下分別,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分別,是菩薩境界。最後能把起心動念放下,本來是佛。我們是被妄想分別執著害了,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我們隨順這三種煩惱,這是六道眾生。

  我們能不能放下執著?放不下。放不下就出不了六道,脫離不了輪迴。幸虧佛菩薩慈悲,開了一個方便法門:念佛求生淨土。這與大乘經教相應,我們十分相信。世尊在《大集經》裡勸導我們,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要聽佛的話,死心塌地修淨土法門,決定成就。這個法門無比殊勝,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我們所有一切的妄念。妄想分別執著不斷沒有關係,妄想分別執著的目標是阿彌陀佛,就決定得生!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換一個修行環境,那個環境好。修行要長時間,到極樂世界不怕時間長,為什麼?無量壽。此地壽命有限,修到一個階段,還沒有成就壽命到了,這是障礙。既使來生接著再修,至少中斷二十年,又得重頭再來,所以修學非常困難,不能夠一氣呵成,斷斷續續,修行的時間短,中斷的時間長,況且,一失人身,來生能不能再得人身?縱使得人身,能不能再遇到佛法?遇到佛法,能不能再遇到淨土?這才曉得真難,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我們這一生緣很殊勝,得人身、聞佛法,又遇到淨土,又遇到現在這麼好的環境,大家在一塊共修,這個緣無比殊勝,務必要珍惜。能不能成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師父、道場、護法只能提供外緣,能不能成就完全在自己肯不肯放下。

  教可以學,但是要放下,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學了十二年,放下了,放下才明心見性。如果所學的不放下,就變成所知障。障有兩種,一、自私自利、貪瞋痴慢,這是煩惱障;二、所學的經教,要是執著不肯放下,就變成所知障,也障礙你明心見性。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給我們表演,學了十二年統統放下。這一放下,變成智慧,什麼智?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就是學佛法不要執著,不但不執著,也不要分別,那是智慧。根本智是無知,是清淨心,一塵不染,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那是根本智,它不起作用,不起作用還是起作用,起什麼作用?常寂光,淨土講的常寂光淨土,就是自性般若智慧的起用,現常寂光。迷了之後,常寂光沒有了,變成無明,無明是大黑天,你看我們的天空,漆黑的,那是迷變成的。如果妄想斷掉了,就是無明破掉了,天空是一片光明,是明亮的,不是黑暗的。我們睜開眼睛還看到黑暗,就說明我們的無明煩惱沒斷,被拘束在這裡頭。這個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常常有警惕的心、警覺心。

  從哪裡放下?先放執著。只要不執著,六和敬很容易做到;執著,尤其執著自己的成見、煩惱習氣,六和敬就不容易做到。六和敬是修行真實功德,真正的基礎。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不要求別人,用自己實際的行動至誠感通,就是感應,感化別人。別人還沒有接受到感化,我們自己做的功夫不夠,還得認真努力,這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以,問題決定不在外面,外面沒有問題。所以我們要懂得隨緣,隨緣是隨順性德。人人都懂得隨順性德,天下太平!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這是不二法門、無上的妙寶,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

  (節錄華嚴講堂 21-465-01)


  經論輯要:地藏經玄義講記(19)

【第七識,常時執取第八見分為內自我。】

  『第七識』的功能是執著,它執著第八識的『見分』,以此為我,執著從未間斷過。我的相是什麼?乃四大煩惱常相隨。

【我痴。我見。我慢。我愛。】

  痴是痴迷,「執取第八識見分為內自我」,就是迷。有『我痴』就生『我見』,有「我見」就生『我慢、我愛。』「愛』是貪愛。慢是瞋的一分,愛是貪,貪瞋痴三毒煩惱都在其中,此是三毒煩惱之根。從根本修,就是要把嗜欲、嗜好、愛欲斷除,從最難斷之處先下手。世人嗜欲、愛欲並不人人相同,自己要清楚,如果貪愛名重,就從名下手;貪愛色重,就從色下手;貪愛財重,就從財下手。嗜欲與愛欲不斷,就決定不能脫離輪迴。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我們出離六道輪迴的最大障礙,如果還有這些意念,就決定出不了六道。

【四惑常俱。染污意,染污真性故。遂使第八識,立含藏賴耶之名。】

  『四惑』就是「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是第七識的現象,所以是『染污意,染污真性故。遂使第八識,立含藏賴耶之名。』真實講第八賴耶識的體就是真如自性,何以稱為「阿賴耶識」?它被第七識污染了,方稱為阿賴耶識。真如本性怎麼可能被污染?古德將太陽比喻作真如自性,將雲彩比喻作末那識,末那就像雲彩把太陽遮住了。是否真的遮住?沒有。我們把假的當成真的,把真的忘掉了,所以沒有能力辨別真妄,真心、妄心分不清楚,無量劫來都把妄心當作真心,就是「我痴」。

  將身體當成自己,則是我見。修行人斷煩惱,第一要破身見。見思煩惱: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身見」排在第一位。真正覺悟的人懂得,身不是自己。身就像衣服一樣,是我所有的。捨身受身就像衣服破了,脫掉丟棄了一樣,沒有絲毫痛苦。世人貪生怕死,殊不知身不是自己。我們對於身體不能過分愛惜,但也不能故意糟蹋;愛惜是錯誤,糟蹋也是錯誤,一切順其自然,就得大自在。

  有「我」就有「慢」,我總比別人高,別人總不如我,此是慢。佛法教人斷煩惱,不斷煩惱不能出三界。我們要修平等心、謙下心,對待一切人謙虛卑下,破除我慢。佛家五體投地之禮節,以我最尊貴之頭,頂禮對方最卑下之足,其意即在破除我慢。

  『我愛』,「愛」是貪心,對於世出世法的真相不了解,不知道一切有為法是夢幻泡影,而產生了貪愛。四大煩惱是根本煩惱,若不能拔除、不能控制,無論修學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即使念佛求生淨土,這四種煩惱要是不能控制,也會產生障礙。真正念佛求往生的人,處事待人接物,必須真正做到謙虛恭敬,與法相應。

【今觀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有。因緣體虛,諸法相妄。】

  《起信論》云:「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即是迷,是本無,本無當然可以斷除;覺是本有,本有之無量智慧、無量德能,決定可以證得。我們從此處建立信心,從信心生起斷惑證真的大願。有信、有願,信願落實,就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時時提起觀照功夫,就能證得因圓果滿。

【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我』,是佛陀自稱。諸法都是『因緣生』,不但十法界諸法是因緣生,一真法界的諸法也是因緣生。由此可知,不僅十法界一切諸法不可得,絕對不可以分別執著,而且一真法界的諸法也不可得,也不可以分別執著。所有一切法都是「緣生之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真法界也是唯識所變。一般學佛人只知道十法界是唯識所變,不知道一真法界也是唯識所變。如果不是唯識所變,一真法界哪會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是識變的。只有如來果地上識沒有了,純真無妄;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還是識變。無論在一真法界或是在十法界,乃至我們現前環境中,只要真正通達明瞭,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達事事無礙之境,「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們現今學佛,不是不努力,不是不認真,而是不明教理,把方向搞錯了,是故不能達到目的。我們讀經、念佛、拜佛,散亂心不但未減少,而且年年月月都在增長,就是功夫用錯了。功夫真正得力,決定是分別執著愈來愈少,心地愈來愈清淨,愈來愈慈悲,愈來愈真實。是故我們要常常檢點自己,如果分別執著仍未減少,就要趕快回頭,找出並消除功夫不得力的因素,功夫自然就得力了。

  我提出的修學綱領:「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此十句,每一句都具足其餘九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們才不至於產生誤會。誤會就生我慢,增上慢就現前,不肯腳踏實地,不肯老實修行。

【四明云:初約行者,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千如妙法。雖即一念,千法宛然。全體即空,當處即假,仍非二邊,又即雙照。不可以一多說,安以有無思。若邊若中,皆莫能擬。於斯觀行位中,既深進入,則六七識,不執於我,得分別我法二空,轉成無漏。則見思染污麤垢先落。

  四明,即四明尊者,天台宗祖師。『直就一念觀於十界百界』,我們現前做不到「一念」。「一念觀於十法界」,觀於百法界,就是用一念來面對宇宙人生。我們凡夫面對社會胡思亂想,千念萬念,妄想紛飛,這是造業。真正佛菩薩,真正有道行的人,面對社會,唯一念耳。一念是真心,胡思亂想是妄心。《彌陀經》講「一心不亂」,一心是真心;一心就能見到一真法界。四明尊者講得好,十法界、百法界、無量無邊法界,「千如妙法」,皆是宇宙人生之真相。

  『雖即一念,千法宛然』。佛菩薩用真心面對境界,境界宛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現在面前。『全體即空』,從體上講,十法界、百法千如,宇宙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林林總總,無量無邊一切諸法,體是空的,空即是真如自性。

  『當處即假』,「當處」乃講現相,現相是假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有。相剎那生滅,眾生迷在相續相中,不懂得生滅相的真實狀況,誤以為相續相是存在的。

  『仍非二邊』,「二邊」就是現代講的相對,凡是相對的都是二邊。我們凡夫生活在相對的境界。善惡是相對的、邪正是相對的、真妄是相對的、是非是相對的、人我是相對的、大小是相對的、長短是相對的,不一而足。有相對就決定不平等,有相對才有是非,有相對方有災難。我們要知道一切法體空相假,相對的念頭就沒有了。沒有相對就是一真法界、平等法界。

  離兩邊,『又即雙照』。「雙照」是對兩邊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又不起念頭,心如明鏡照物。諸佛菩薩的心如明鏡一般,清清楚楚,不落痕跡,胡來現胡,漢來現漢。我們若能用心如鏡,就是佛菩薩。

  『不可以一多說』,「一多」是相對的,是兩邊。『仍非二邊』,就是「不可以一多說」,沒有「一多」,就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淨宗祖師講,「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沒有來去,沒有生滅。

  『安以有無思』,「有無」也是相對的,說有說無,都是分別執著。『若邊若中,皆莫能擬』,「擬」就是起心,以為此是中、那是邊。

  『於斯觀行位中』,「觀行位」,就是功夫得力。我們現今學佛,要知道自己只是在名字位中而已。「名字位」是有名無實,沒有入境界,觀念沒有改過來,念念還是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是故不能離開六道輪迴。

  十乘觀法,是上根人的修學。我們下根人,先用「五停心觀」的方法,將不善的念頭止住,修「五品觀法」,積功累德。「五停心」是斷惡,「五品」是修善,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然後念佛求生淨土,決定得生。這是淨宗法門最低的水平,生凡聖同居土。只要肯修,人人都做得到。

  上根人的觀念就能與事實真相相應,『既深進入』,用一念來觀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六七二識,不執於我』,我見、我執破除了,「我」放下了,「我所」當然也放下。我與我所空了,天災人禍也沒有了。

  『我法二空』,證得人我空、法我空,知道一切萬法相假體空。『轉成無漏』,「無漏」就是清淨心現前了,最粗最重的污染見思煩惱斷除了。此是大乘菩薩,地位是第七信位。其斷煩惱的功夫等於小乘阿羅漢、辟支佛,然其智慧,高於阿羅漢、辟支佛。

【從是進觀。教化眾生。成不思議妙假,破塵沙無知。

  『進』是不斷的精進。『教化眾生』,自己成就之後,利用此幻相身體,為一切眾生服務,幫助一切眾生開悟。佛菩薩住世,唯以教化為大事。

  『成不思議妙假,破塵沙無知。』「無知」就是無明。由此可知,如果只是自己修觀,只能斷見思煩惱。若想破塵沙惑、破無明,一定要化他。化他就是化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幫助自己斷塵沙惑,幫助自己破無明。菩薩如此熱心去教化眾生,不辭辛苦,其實菩薩是要破塵沙惑,要破無明惑。

【進破無明,俱生我法永不起得,成無生忍。

  再把境界往上提升,就『破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俱生我法』二執,永遠不會再起,就得『無生忍』。《仁王經》說,七地得下品無生忍,八地得中品無生忍,九地得上品無生忍。無生忍再上去,就是寂滅忍。十地菩薩是下品寂滅忍,等覺菩薩是中品寂滅忍,如來果位是上品寂滅忍。

【無功用道,任運流入。即捨賴耶之號,別受清淨之名。

  此時即轉八識成四智。「俱生我法」二執斷除,轉阿賴耶識成「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我們想在這一生中真正有成就,就一定要知道世間所有一切都是假的,不再爭,不再執著,不再有成見。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地清淨。

【然破惑顯性,功由六識。

  修行功夫能夠得力,能斷煩惱,能明心見性,功歸第六意識。我們現前錯用了第六意識,一天到晚打妄想,分別法相,分別是非人我、分別利害得失、搞貪瞋痴慢,錯用了意識!若能分別法性,分別宇宙人生之真相,就是正用。十乘觀法就是教導我們正用意識。

【四明指為近而復要,為事理解行之本。

  『要』是重要,要用得正,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為事理解行之本』,對於理事,真正能夠理解,第六意識是根本。我們業障很重,會受外面環境影響,所以境緣不能不選擇,連聖人亦不疏忽。「孟母三遷」,就是為孟子選擇一個長成的好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會影響我們的思惟、情緒、精神。是故從前修行人,住「阿蘭若」。  

【如伐樹得根,灸病得穴。

  此是兩個比喻。砍樹從根上砍,就輕而易舉。若從枝枝葉葉去砍,就麻煩了。又如治病,針剛好紮到穴位上,就非常有效。就是說若能正用第六意識,就如伐樹找到根、針灸紮到穴道一樣。

【此即十乘中初觀不思議境,名從行觀也。

  『十乘觀』,分上中下三根。『從行觀』,是一種修行方法。下面「托事附法」,即第二種觀法,是從事相上作觀,比「從行觀」淺且容易。

若夫托事附法,即托總題地藏本願人法而觀之。今先觀菩薩人者。以行人瞻禮地藏之際。供養華香之時。不表觀法,何以用心。】

  表法有二:一是從人作觀,一是從法上作觀。先說人,『以行人瞻禮地藏之際,供養華香之時。不表觀法,何以用心。』如果只拜佛,供養佛菩薩,自己心行沒有改變,焉能得力。此種供養是修福,真正好處得不到。

【今準。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於如來前,觀地藏菩薩,頭冠瓔珞,面貌熙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左手安臍下托缽。右手復合掌向下。大指捻頭指,作慰安一切眾生想。

  『準』是依據。我們依據《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所說:「於如來前,觀地藏菩薩,頭冠瓔珞,面貌熙怡,寂然愍念一切有情。」此是教導我們,供奉佛菩薩形像真實的意義。

  『左手安臍下托缽。右手復合掌向下。大指撚頭指,作慰安一切眾生想。』此是《佛說八大菩薩曼陀羅經》的句子。下面是解釋:

【釋曰:頭,即一切種智。冠,即毘盧法性。瓔珞。表總持四陀羅尼。一法。二義。三咒術。四忍。

  『頭』代表「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自性本具究竟圓滿的智慧。『冠,即毘盧法性。』「冠』是戴在頭上的,冠代表「毘盧法性」,「毘盧法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毘盧是毘盧遮那,亦即法身,意為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處,是我們的自性,或稱真如本性。『瓔珞』,是裝飾品。『表總持四陀羅尼』,四種總持。下面註解是『一法,二義,三咒術,四忍。』此是教導我們佩帶瓔珞表法的義趣。「陀羅尼」是總綱領,我們將宇宙人生的一切理論掌握到了,諸法就掌握到了。『義』是理論、義理;『咒術』是方法;『忍』就是無生法忍,真實受用,也都掌握了。『以表種智,從法性而成,故能總持一切法門也。』總持就是掌握到原理原則。「種智」是「從法性而成」。  

>>>續載中…

  (《地藏經玄義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8.12.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法語別錄

  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不斷惑業,得出輪迴、即此一生,定登佛國。末世眾生,根機陋劣,捨此法門,其何能淑。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又須心念仁恕,氣象渾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常思己過,莫論人非。


  倫理道德:仁愛和平講堂-楊公椒山遺屬第二講

  第一句說:【人須立志為君子。】

  我們看到有很多,造作確實是不善,可是現在官也做得很大,財也發得很多,那是什麼原因?好像是因果的道理講不通。不然!你不曉得因果道理之深。佛在經上講「因果通三世」,這一世當中心不善,行為不善,無惡不作,還享大福報,這是什麼原因?這個福報是過去生中修的,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大。佛說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這一生所受的,是前世修的因,「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這一生所作所為,是來世果報,這一世在造因。這些道理不能不懂,過去修積得好,善因非常深厚,感得這一生大福報。

  學佛、做人一生最重要的,不跟人結冤仇,那你做人算成功了。過去那些冤仇你要知道把它化解,這很重要,要能化解。過去世冤仇你不知道,是過去生中造的,不是這一生中,不知道我們過去生中什麼關係。怎麼化解?小衝突要忍讓,他不高興,說了幾句不好話,不能頂嘴,洗耳恭聽,沒事,甚至於他出手打你幾下,不還手,沒事。這就是什麼?凡是對方有這種行為對待我們,我們覺得沒有過失,他誤會了,這是什麼?前世的因,正是老子所講的「餘怨」,過去生中的餘怨。這一生當中,偶然小事情的衝突,這是緣,雞毛蒜皮的小事,緣。這個緣你要不懂得化解的話,這個小怨就變成大的衝突,有因、有緣、有果,大衝突是果。你明白這個道理,我不給他這個緣,你小小的衝突我忍讓,就沒事,不至於變成大衝突。

  忍讓,這是沒有功夫,真正有功夫是禮讓,不是忍讓,禮讓,這是化解衝突。布施、持戒、忍辱,六波羅蜜化解衝突,你懂得這六個修行綱領的義趣,你明瞭,你能夠認真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奉行,能夠化解宿世的冤業,你在菩提道上才一帆風順,沒有障礙。這個障礙就是業障、魔障,我們常常看到,常常聽說,你能夠有智慧化解就沒事,決定不跟別人衝突。別人如果罵我,想打我,我趕快走開、躲開,那個化解不了問題。他罵,站在那裡恭恭敬敬聽他罵,罵累了,他就不罵了;他要打,不走,讓他打,打到他不肯打了,結解開了,還是好朋友。絕對沒有怨恨的念頭,決定沒有報復的念頭,我們積功累德,斷惡修善,就在這些地方學習,在這些地方成就。你要真的學做好人,不能做假好人,假好人沒有用處,那個業障消不了,怨恨不能化解。到最後還是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這錯了。這些都是講我們自己存心怎麼做人。

   (仁愛和平講堂-楊公椒山遺屬第二講 28-11)


  因果教育:衛宣公 惠公 懿公

  衛宣公。夫人。夷姜。生太子伋。為太子取齊女。未入室。公說而取之。生壽及朔。宣公自以奪太子妻。心惡太子。使之齊。與以白旄。令盜遮界上。見持白旄者殺之。壽知之。告太子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壽盜其白旄而先馳。至界。盜殺之。太子至。謂盜曰。所當殺乃我也。盜并殺太子。乃以子朔為太子。是為惠公。左右公子。怨惠公讒殺太子伋而代立。乃攻惠公。立伋之弟黔牟為君。立八年。齊襄公伐。納惠公。黔牟奔周。惠公卒。子懿公立。好鶴。淫樂奢侈。翟伐衛。公欲發兵。兵畔曰。君好鶴。可令鶴擊翟。翟人遂殺懿公。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自朔殺太子代立。至於懿公。常欲敗之。卒滅惠公之後。而立黔牟弟之子。是為戴公。(伋屬右公子。壽屬左公子。故左右公子。伋壽之黨也。)(左傳。及史記世家)。

  衛宣公名晉,為人淫蕩放縱,未即位以前就私通他的庶母夷姜,即位以後正式立為夫人,生太子名叫伋。 太子伋長大成人,宣公替他聘齊僖公的女兒宣姜,做太子妃,尚未迎娶,宣公聽說宣姜姿色絕世,就動了貪圖的歪念。先建築一座豪華的宮室叫新台,直接把宣姜迎到新台,自己納為妃。生兩個兒子,大的叫壽,小的叫朔。宣公因寵愛宣姜,又因自己奪取太子妃,心中有鬼,將往日憐愛伋的心情,都轉移到壽和朔的身上,反而憎惡伋,心想百年以後,要把衛國江山轉給壽或朔。

  只因公子壽,天性孝友,與伋相處有如同胞,而伋又天性仁孝,溫柔敬慎,沒有失德,所以宣公不能顯露他的心意。可是朔,雖和壽一母所生,賢愚大不相同,天性狡猾,陰險毒狠,仗著他母親得寵,私自蓄養死士,不但憎恨伋,連對他的胞兄壽,也不在眼內,心懷奪位的妄想,常挑激他母親宣姜對伋反感,於是母子合謀,常讒言譭謗伋子,宣公信以為真,更加憎恨,要把伋殺掉才能甘心,只是要殺沒有罪名。

  這時恰好齊國來約衛國出兵伐紀,宣公便和朔商議,藉這個機會,命令伋到齊國約定出師日期,給他白旄做標記,暗中派遣死士,假裝盜賊,在通往齊國的要路莘野,只認白旄就把他殺掉,便可掩人耳目。

  不料這消息被壽知道了,急忙私自告訴伋,勸他出奔別國,將來再作打算,伋子說:「為人子以從命為孝,違背父親的命令求生,就是逆子,我怎可做不忠不孝的逆子呢?」於是毅然應命前往。公子壽見伋子天性仁孝,更加感動,心想:「我兄真是個忠孝仁厚的君子,怎可讓他死在盜賊手中,不如我去代他一死,一來使兄獲免,將來做個勤政愛民的國君,二來感動父母,從此悔悟,這樣雖死,也可落得忠孝兩全,留名萬古。」於是準備一艘船,帶著美酒佳肴與伋子餞別,到伋子船中,對伋子說:「今天是我們兄弟永訣,看在小弟情面上,請兄多飲幾杯。」兩人淚眼相對,彼此勸酬,伋子不覺大醉,呼呼睡去。公子壽對從人說:「君命不可遲延,我當替他前往。」於是檢取伋子的白旄,交一封書簡給伋子的隨從說:「等太子酒醒後,呈給他看。」就即刻命令開船,到了莘野,那些埋伏的死士,望見白旄,一齊衝出,可憐壽子挺身引頸受刀,慷慨就義。賊黨取下頭顱連同白旄,乘壽的船而歸。再說伋子不久酒醒,不見壽子,從人將簡緘呈上,伋子拆開一看,簡上只有八個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伋子不覺聲淚俱下說:「壽弟為我患難,我怎麼忍心?」

  立刻催舟追趕,不久望見壽子的船,只見舟上一班賊黨,不見壽子,伋子情急說:「我正是你們所要殺的伋子,快殺我吧!」眾賊才知誤殺,於是又將伋子斬下首級,奔入衛城,見公子朔以實情相告,猶恐誤殺得罪,誰知一箭雙鵰,正中了朔的隱懷。宣公雖恨伋子,但憐愛壽子,忽聞二子同時被害,從此憂鬱成病,開眼閉眼總是看到伋子壽子在他跟前啼啼哭哭,祈禱不效,不到半月就一命嗚呼了。於是便以朔嗣襲君位,就是惠公。左公子洩,右公子職,怨恨惠公讒言害死伋及壽,而又代立君位,常想為伋和壽報仇。惠公朔即位四年,左右公子便暗中連絡伋和壽原舊一班從人,乘機迎立伋子同母弟黔牟為君,並宣告朔陷害二兄,致父忿死的罪惡,重為伋、壽二子發喪改葬,惠公出奔於齊國,黔牟立八年,齊襄公攻伐衛,又納惠公重登君位,黔牟出奔於周。惠公死,他的兒子懿公(名赤)即位,淫樂奢侈,愛好白鶴,苑囿宮廷,處處養鶴,所畜養的鶴,都有品位俸祿,懿公每一出遊,那些鶴也乘大車,分班從幸,號稱「鶴將軍」。懿公厚歛百姓錢財,以充實鶴的糧食,百姓飢凍,全不撫恤。後來北狄攻伐衛國,懿公召兵授甲,準備應戰,眾兵士都不服從,而且背叛地說:「君王只要用鶴就足以抵禦北狄了,何用我們呢?」結果懿公被狄人殺死,砍成肉泥。當初懿公嗣位為君,百姓和大臣都不服,自從惠公殺害太子伋代立君位,直到懿公,衛國百姓都日夜咒詛,常想把他滅掉,結果惠公的後代,果真滅絕,後來國人迎立黔牟的同母弟弟昭伯的兒子申為君,就是衛戴公。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十五)


  心得交流:eb14234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我被佛的精神深深感動

  我學佛以來,工作一直很忙,家人都不支持,不管怎樣自己卻十分堅定,每天最舒服幸福的時刻就是學佛法。不管別人怎麼說,笑我傻也好,笑我痴也好,覺得我奇怪也好,我知道只有學佛是人生唯一出路,而且一定要好好學,不好好學此生就枉過。我不僅要好好學,還要不斷改掉自己的煩惱習氣,爭取早點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為聖。

  我進入佛陀學院一個月了,真是深刻體會一切煩惱都是源於有我。沒有這麼幸運、稀有的機緣到這裡學習,我盲目的讀經可能是獲一漏十。我不知道將來到底能為弘法利生做什麼,但我知道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修戒、定、慧,最重要的是讓自己佛心永駐。到機緣成熟時,有什麼緣就做什麼事,講經或護法,只要能帶領大家一起離苦得樂,佛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做任何事都是了不起的無量功德。

  這一個月我在佛法的薰習下,完全體會了放下自我的快樂。只要我完全忘記自己,全心全意的為大家幸福而付出,我就非常放鬆和快樂。這真是放下多少得多少利益。

  別人譭謗我,我記住佛的話,是幫我消業障。明明是冤枉,我一點也不氣,一笑而過。第二天那人就對我很好。如果我當時斤斤計較,據理力爭,只會是兩敗俱傷,以後同處一室多麼難受。那人氣不撒出來總有人要遭殃,只有學佛人被人罵是最好的,讓世上又少了一些冤家。自己看似吃了虧,在瞋恚面前趕緊壓住自己的惡念,反而後面事事順利。

  只要認真履行佛的話,何止這一點小小果報。世間人笑我痴,笑我傻,法師說好人難做也要做。人人都想佔便宜,世間豈不成了餓鬼道。我學佛不帶頭做,這個風氣怎麼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真是用意太深,不是自己在這裡認真學習、努力實踐,真是體會不到其中的甘甜。整個虛空遍法界只有佛有這樣寬闊的心胸,為拯救一切受苦受難眾生設種種方便。

  今後我更應該加倍努力,珍惜這裡提供的學習機會。感謝佛祖帶給我如此幸福的人生,感謝佛祖不厭其煩地點化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有緣全心全意弘法利生,為整個虛空遍法界眾生效力,以報答佛對我如此無量無邊的恩德。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兒子七歲患了基因變異引起肌肉病,現代醫學無法醫治,請問這是否屬於業障病?應誦哪部經較為適合?誦經後是迴向給兒子的冤親債主,還是給兒子本人?

答:你的小孩還很小,這個病可能是業障,也可能是冤親債主來討債。如果是冤親債主討債,必須化解,他離開了,病就好了;如果是業障病,需要懺悔。小孩年紀小,你們家人要替他懺悔。這兩種因素都有可能,你細心觀察,再幫助他。

問:國內某佛寺一直在做護國息災三時繫念佛事,最近有幾位同修看見在寺內大榕樹下,有無數朵的大蓮花緩緩移動,但沒有向天上升去。請問老法師,是否因為工作上沒有做圓滿,如牌位及疏文沒有火化,才使蓮花不能上升?

答:我不知道他做的時間是多長,有七天、有四十九天、有一百天的。蓮花上升應是在佛事圓滿的這天,若圓滿這天看到蓮花不能上升,也算是不錯了,第一,蓮花被你看見了。當然上升是很好的瑞相,你的猜疑,是不是這個法會做得不夠圓滿?可能有這個原因,真正做圓滿,一定有很好的瑞相。

問:弟子在協會做義工三年多了,由於工作和家務,疏於聽經念佛,經年受病苦折磨,身心常處於恐懼和焦慮之中,這半年聽經之後,知道一切法無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請問老法師,弟子想伏住對病苦的恐懼,是否先在家好好用功,等待稍能放下身心,再返回道場當義工,或者應在身體可以忍受的情況之下,繼續在道場工作?

答:在家、在道場都可以,關鍵是你必須要建立信心,要發大願。願力超過業力,業障就化解了;你不能化解,說明你的業力比你的願力更大,那你就沒有法子。講到修行一定要記住,一定要把三個根紮好。三個根紮好之後,連你的冤親債主都佩服你、尊重你。雖然來找你麻煩,他不會嚴重傷害你。他來找你是希望你真正用功修行證果,有能力超度他。若你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對他們幫不上絲毫忙,那他們的怨氣就會直接干擾你。人同此心,人並不是死了就沒有了。千萬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一定要在此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這才是正理。

  我們這種業障深重之人,尤其在現代,決定要靠念佛求生淨土,有把握往生,就能了生死出三界。如何才有把握?若對世間還有留戀就出不去,必須要學習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我來這個世間是旅行的、是作客的,這個地方是客棧,旅行之處,不是我們的家,樣樣都要放下,不要執著、不要分別,這樣念佛就有把握。要持戒,要學《弟子規》、學《感應篇》、學《十善業道經》,為什麼?這是做人的本分。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一道,都應該要謙虛,尊重別人、敬愛別人,真正做到捨己為人,有這麼一點德行才能往生。你要問為什麼?世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上善之人,想想我們是不是上善?展開《十善業道經》來對照,自己給自己打分數,看能否到九十分。大概到九十分,算是上善,這樣才能往生。要認真努力用功。

問:父母身體不好,每天念佛及誦一百零八遍往生咒外,還發願念一百零八部《地藏經》及十萬遍地藏菩薩聖號,這算不算雜修?

答:不算雜修,這是你的一點孝心。因為《地藏經》是大乘佛法的基礎。百善孝為先,《地藏經》是佛門孝經。自古以來,許多祖師大德在入佛門時,都以《地藏經》為基礎,認真修行,這是有道理的。理上講,修地藏是入門;從地藏再提升就是觀音,把你的孝心發揚光大叫大慈大悲;再往上提升就是文殊,智慧開了;最後到普賢,普賢是廣度一切眾生,自己成就之後要利益一切眾生。

問:持大悲咒能否達到一心不亂?

答:在理上講都是通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念大悲咒念到一心不亂,以此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淨土是可以的。《無量壽經》講修學大乘,到臨命終時,以自己修行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淨土,阿彌陀佛還是來接引他。但是念大悲咒必須有大悲心,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聞聲救苦,聽到、看到苦難的眾生,立刻要伸出援手,盡心盡力幫助他們。若沒有大悲心,念大悲咒就不靈了。當今世界,苦難的人太多了,苦難的原因是什麼?迷惑顛倒,造作無量罪業,自己並不知道,果報現前,後悔莫及。用什麼方法來救他?佛法是無比殊勝,佛法怎麼救?先救自己,救自己就是救眾生,自己依照佛法修行,給人做最好的榜樣,別人看了之後自然受感動,自然跟你學習。所以度人先要度自己,救人先要救自己。

問:念佛、誦經時,身體常冒汗,是何緣故?這是否不恭敬?

答:恭敬不恭敬與身體冒汗沒有關係,可能是你體虛,體質有問題,找醫生檢查,身體有無問題。誦經、念佛時,身體應該是正常的,在做運動、拜佛時,身體流汗在這種情形就很多,在誦經、念佛時冒汗比較少見。

問:如發願精進念佛至預知時至,自己先行往生淨土,會否被視為不孝?

答:如果你真的精進念佛,預知時至往生,這不是不孝,而是大孝。為什麼?你父母養的兒子到極樂世界作佛了,他是佛的父親、佛的母親,他們會受到一切天人恭敬供養,那是大孝。怕是念佛不能往生,那就大不孝了。

問:弟子初學佛一年多,接觸了《六祖壇經》,才知道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無凡無聖、不生不滅。不知應從何處學起或做起?

答:答:《六祖壇經》不是我們一般人學習的。我初學佛時,在偶然的一個緣分見到丁福保居士的《六祖壇經箋註》,花了四、五天看完全經。親近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老師,他們都告訴我這本書不能看。為什麼?那是教導上上根性的,中下根性人決定做不到,讓我從教下入門。方老師介紹我讀法相唯識,這對知識分子很投緣,從此入門是好事,像爬樓梯一樣,步步高昇。但是真正講修行,基礎教育很重要。你問從哪裡做起,我老實告訴你,從《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做起。你有這個基礎後,再從《地藏經》下手,修地藏法門。修一段時期後,再修淨土就不一樣了。淨土法門,學《無量壽經》或者學《彌陀經》,《彌陀經》要學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那你學淨土就有根了,會一帆風順。

問:台灣馬英九總統參加祭孔典禮,是不是封建?

答:這個問題問得很奇怪,祭孔就是封建,那你祭祖先是不是封建?這兩年我看國內很多人都上墳,清明、冬至都上墳祭祖,這是否恢復到封建?若如是,我覺得封建還不錯,為什麼?封建是孝順父母,不封建就不孝順父母了。孔子是老師,祭孔是提倡尊師重道,過去歷代帝王提倡,民國年間還有提倡的。現代人不要父母,當然他也不要老師,這是現今社會動亂的根源。馬英九祭孔值得讚歎,為什麼?這個社會只有回到孝道、回到師道,能夠孝親尊師,社會才會安定,世界才會和平,這確實需要國家領導人來帶頭。前幾年,我跟鳳凰電視台劉董事長長樂見面,我告訴他::現在這個世界有兩種人可以拯救世界,也可以毀滅世界。第一、是國家領導人,第二、是從事電視、傳播媒體行業的人。衛星電視影響太大了,如果播一些正面的內容,就救了世界;如果播負面的,暴力色情、殺盜淫妄,你就在毀滅世界。

  什麼叫封建?什麼叫迷信?要講清楚、講明白,不能把孝順父母看作封建。封建時代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現代倫理不要了,道德不要了,真是如此。現今連小孩吃的奶粉都有毒,這是什麼?這就是沒有倫理道德。大家想這個社會好不好?若要我來選擇,我還是願意選擇封建,封建人過太平日子,人人有良心,不願做傷天害理之事。所以,我們要頭腦清醒,不可隨便批評。你批評他不對,那換言之,不孝是對的,不養父母是對的,甚至殺害父母也是對的。現今此類事已不是新聞了,兒女殺害父母,兄弟互相殘殺。我們見到很多國外的資訊,校園內學生殺老師、殺同學,太多了。這是什麼?這是現代二十一世紀的文明,這個不封建。如果說學生孝順老師、敬愛老師,這個學生是封建;兒子回家孝順父母,這個兒子封建,可否如此說法?現今的社會價值觀值得我們深思。

問:某些年輕人每天有條件看書、聽經,且口才很好,因為無法承受社會工作巨大的壓力,僅在道場做一點事,吃供養度日,這樣是否如法?是否應勸他們出來學習講經,應如何引導他?

答:不如法。佛門常說,各人因果,各人承當。講經不是容易事,應當勸他持戒念佛。現代佛教也是衰到了極處,什麼原因?學佛的人把戒律丟掉了,沒有戒就沒有佛,沒有禮就沒有儒。禮與戒在中國三千年當中,產生了巨大的效果,規範人的心行,為社會帶來長治久安。我接觸過許多外國的學者專家,有些研究中國歷史的,對中國人非常敬佩,中國過去每個朝代政權鞏固之後,不出五年,頒布禮樂,社會就上軌道,可以帶給社會大概是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的安定。外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用何法能讓這麼大的族群,這麼大的版圖,產生這樣好的效果?此即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國君民即是鞏固政權。外國人最佩服中國的大一統,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一直到現在,中國沒有分裂過,還是統一的。這是英國湯恩比博士最佩服的,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羅馬曾經統一歐洲一千年,但滅亡後,歐洲再沒能統一。

  湯恩比曾說,要想世界真正恢復安定和平,全世界要統一,大家就不會打仗了,變成一國了,現在每個國家就似每個地區,好似省州一樣的性質。他還講,誰有資格統一全世界?中國人有,中國人有二千年統一的智慧、統一的經驗、統一的效果。這話是外國人說的。中國人用什麼來統一?用文化、教學、倫理、道德、因果。因果不迷信,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只要細心觀察,因緣果報就在眼前。這是事實,這不是迷信。你天天做好事,你心安理得,身心愉快;天天想壞主意,你身心不安,神不守舍,這就是因果。

  講經說法要有基礎,先修德行。往昔孔夫子教人,德行排在第一,第二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學。德行放在第一。

問:對於不能承受壓力、心理脆弱的青年人應如何教育,使他們不至於在這末法亂世當中沉淪太深?

答:這是大問題,現代這種青少年人數很多,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能否教得好?我們在湯池辦的文化中心就是做實驗,這個實驗做成功了,而且收到很好的效果。要記住老祖宗的方法用了五千年,他有五千年的效果,有五千年的經驗,不能疏忽。若把老祖宗的東西推翻,你能否有一套新的東西來代替,比老祖宗做得更好?若找不到,依舊用老祖宗的方法,還是管用。很多人問我,我說我沒有智慧,想不出方法,只有循規蹈矩,遵守老祖宗的教誨,依教奉行。孔子的學生、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都是這種態度。孔子自己說,他一生所學的、所修的、所教的、所傳的,都是古聖先賢的,他一生「述而不作」,沒有創造,沒有發明。述是繼承古人的東西,敘說古人遺留下來的。「信而好古」,他對古聖先賢的教誨,有信心,很喜歡。

  我們學了大乘佛法之後,對這個道理就更清楚了,為什麼?《華嚴經》是圓滿的一乘法,是圓的,你不能在上面加一點,加一點它就凸出來;也不能少一點,少一點它凹下去了。圓是達到究竟圓滿。圓是什麼?圓是本性。佛說每個人的自性有圓滿的智慧、有圓滿的德能、有圓滿的才藝、有圓滿的相好,樣樣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因為我們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所以我們圓滿的性德不能現前。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智慧德能就現前,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所以聽了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話,我們就有很深的體會,他講的話一點都不錯。真正讓自己性德流露,這才是最好的。

問:許多居士不敢在家做三時繫念,怕家中不安,請老法師開示。

答:怕家中不安,家中不做就可以了。在家中常念佛、讀經,不一定要做三時繫念。等你修行有相當功底時,你再發慈悲心度幽冥界的眾生,你就可以這麼做。現在功夫不深,先度自己,可以不做繫念佛事。

問:有位七十八歲的老人,跟著實際禪寺的百七三時繫念法會光盤,在家做三時繫念,卻感覺愈做愈累,請問這是屬於業力或是體質問題?

答:要問他是怎麼做的,假如他是如理如法,應該有很好的感應,不應該愈做愈累,應會愈做愈歡喜。也許他做的時間還不長,冤親債主很多,加給他的壓力。如果他以真誠心,能夠克服這個難關,這種感覺就會化解了。

問:請問做三時繫念時可不可以喝水?

答:最好不要喝水,不要吃東西。一時結束後,休息時可以。如果連著做,那就不可以,一定要佛事做圓滿,圓滿最後送神。

  (節錄自學佛答問 21-491-01)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11月21日起,香港時間下午4:00~6:00,重播《大方廣佛華嚴經》。 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鍾茂森博士最近講演資訊:11月24日起,香港時間上午10:00~12:00,重播鍾茂森博士《文昌帝君陰騭文》研習報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  amtbhk1@budaedu.org.hk

◎各地欲索取淨空法師電腦專用講經CD片(rm、mp3),請寫e-mail至:  sutra_china@mail.hongkong.com;詳細目錄及索取需知請至:  http://members.tripod.com/lotus118/newpage5.htmhttp://www.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中華少兒讀經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年度問答」「分類問答」中,並加以分類整理,或者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淨空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現已全面改為簡體版。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