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
此段是講「剛強之惡」。註解一開端給我們提出四個字-正直和惠,此四字確實是我們做人立身處世的根本。
《彙編》云:「君子正直律己,和惠待人,人自畏而愛之。」這是古聖先賢教導做人的原則,也是我們做人的本分。君子律己的標準是正直、端方、心直、行直,也就是佛法常講的如理如法,合乎理論,合乎道理,合乎法度,合乎人情,「情理法」都能做得很圓融,這是對待自己,律己。對待別人是和惠,和是和平,惠是恩惠,與人相處一定是和睦、平等,肯幫助別人,惠就是幫助別人、成就別人,這是君子的德行。儒家如是要求,佛教也如是要求。佛法講得更詳細,譬如「三福、六和、三學、六度」,俱不離「正直和惠」。
依佛法看,「和」就是六和;「惠」就是六度。和惠待人就是以六和與六度對待一切眾生。
六和的基礎是「見和同解」,若無見和同解的基礎,其餘五條就無法做到。見解、想法、看法與誰相同?與諸佛菩薩相同。諸佛菩薩對宇宙眾生的看法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皆為自己的清淨法身。若無此觀念,各持己見,見解永遠不能相同。真正覺悟的人,見才能同解。學佛的同修尤其要和惠待人,如果人都做不好,如何能成佛?
現代社會提倡「競爭」,這兩個字太可怕了。彼此互相競爭,互不相讓,社會豈能不亂?現今,「和平」變成了口號、幌子。許多人都在喊和平,但和平兩個字如何解釋,他並不知道。「和」指大家和睦相處;「平」指彼此平等相待。
和平祈禱有三層意義:一祈求人與人和睦相處。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宗教信仰,都能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平等相待。二祈求人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有動物、植物、礦物;我們要愛護它們,與它們也要平等相處。三祈求人與天地神明和睦相處,神與神之間,人與神之間,都能平等相待。各宗教都特別強調愛「神」,我們要把敬神、愛神的心態,用於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才是對眾神的恭敬。我們如果能明瞭做到,並落實在生活中,社會才有安定,世界才有和平,眾生才有幸福。這些都建立在我們自己的德行修養的基礎之上。
「逞志作威」,所謂是仗勢欺人,「勢」的範圍很廣,多半都是講自以為是,作威作福。
《彙編》云:「若動逞威稜,即有懾服,而人不懷德,何以居人上乎?」這種行為,縱然別人表面上對你好像服了,而其心不服,如何能領導別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必定非常謙虛、忍讓,以禮待人。
「辱人求勝」,指刻意侮辱別人,以抬高自己。有些人見到與自己身分、地位相當之人,或者比自己身分地位更高之人,就在大眾之中批評、侮辱對方,其目的是讓別人看到,他比對方更高明。這種作法是自欺欺人,自取其辱罷了!
這兩句話,實際就是勸我們處世待人要謙虛、恭敬。縱然有了紛爭,以理服人都唯恐引起別人的怨恨,何況理不充足,豈不就是造業!所以,以正直對自己,以和惠對別人,這種人無論在世法、在佛法,決定有成就。
「敗人苗稼」,指破壞農夫的莊稼。以此類推,凡是破壞別人的謀生工具、生活資源、物質受用等方面的行為,均屬此惡。現代都市人的職業種類很多,有從政的,有經商的,有做工的,各有其謀生的方法,若障礙他、破壞他,使他丟了飯碗,失去工作,或者使他工資待遇降低,都屬於此類過失。
「破人婚姻」,包括破壞別人家庭的和睦。諸佛菩薩促成家庭美滿,家親眷屬相親相愛,互助扶持。無論哪個宗教,對家庭都非常重視。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有的律師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專門幫助世人離婚,就是犯這種過失。他的果報將是妻離子散,造什麼樣的業因,必定遭受什麼樣的果報。
「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苟富」指稍稍富有,並不是大富。「苟富而驕」指稍稍富裕一點就驕奢了。「免」指倖免。孔子說「行己有恥」,人不能不知恥,不知恥的人,永遠不會上進。
《禮記》云:「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遇到財富、功名、利祿,有得到的機會,要想一想:「我應不應該得到呢?」這就是有恥。不應得而硬要得到,甚至不擇手段去謀取、爭奪,就是無恥。
孔子又說「知恥近乎勇」,「勇」就是佛法講的勇猛精進。
我們要與諸佛如來比,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不能放下妄想、執著,就是不知恥。這樣反省,就是知恥。
了凡先生勸人發三種心:第一、恥心,就是知恥;第二、畏心,畏懼天地神明;第三、勇心,即勇猛改過。恥心是真心懺悔,勇心是真正改過。世間讀書人不能希聖希賢,學佛人不能成佛作祖,皆因缺乏這三種心。
從前人接受聖賢教育,縱然有機緣得大富大貴,也能將福報與社會大眾共享。在中國歷史上,印光大師最佩服的是范仲淹,他大富大貴,但他將自己的富貴布施給族人、鄰里鄉黨、社會大眾。因此,他的家業八百年不衰,至今興旺,就是子子孫孫都能守住祖宗的成規。
而在遇到災難時,要與社會大眾共患難,幫助苦難的眾生度過災難,絕不能只求自己倖免。我們要一切為社會安全著想,為眾生利益著想,不要為自己著想。社會上多一位這樣的人,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我們希望富有,富有才有能力布施,才有能力幫助別人。自己要節儉,能節儉一分,對社會就多幫助一分。長存此心,則功德無量。我們浪費一分,眾生的福利就減少一分。我們浪費,不知不覺就造罪業。縱然是我們應當享受的,也不應該奢侈。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的福德是圓滿的,佛陀是福、慧二足尊,他為我們示現的,仍是惜福、節儉。
古人講:「恭敬、節儉是福報的根源;驕奢、傲慢是災禍的根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的種下種種禍根。當果報現前時,還不知道凶災是從哪裡來的?於是怨天尤人,以致罪上加罪!
「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此句即「冒功」之意。好事不是自己做的,卻要冒認,把功勞據為己有。自己的過失,卻嫁禍於人。這樣做縱然一時得逞,終究無法逃過因果報應。
「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沽買虛譽」就是打知名度。
《彙編》引孟子話說:「有諸內,必形諸外。」莊子說:「名者,實之賓也。」所謂「實至名歸」,何必強求!出名是好事,但虛名是一切障礙、災難的根源。所以,古人追求德行的建立,絕不追求名聲的遠揚。經典、古籍中記載的世出世間聖賢,都是謙虛謹慎,尊敬別人,褒獎別人。如果參透其中的道理,也就學會做人了。
而名聞利養不是好事,應當遠離。世人刻意追求名聞利養,是迷惑顛倒。古今中外,世出世間聖賢從不追求名聞利養,從不追求五欲六塵享受。因此,他們的道德能成就,功德能圓滿。這個「功德」是幫助社會,幫助眾生,建功立業。他們雖有殊勝的功德,卻從不放在心上,永遠謙虛,對人、事、物永遠恭敬。
「包貯險心」指居心險惡。心善、行善,所得果報必善。心、行不善,而要想得到好的果報,無有是處!世間為什麼如此濁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災難?「一切法從心想生」,種種災難都是人們心懷不善而感召來的。
「挫人所長,護己所短。」看到別人有長處,勝過自己,想盡方法去障礙;對於自己的缺點,盡力遮掩。這都是由嫉妒而生起的大惡。這些做法可以欺騙世人,但是欺騙不了佛菩薩,欺騙不了天地神明。
眾生造作這些惡業,都是由於堅固的我執。一切都是為了「我」,執著有個我,執著這個身是我,於是我見、我愛、我痴、我慢四大煩惱常相隨。這是人們無量劫來生死輪迴的病根。若起心動念仍是自私自利,對別人的長處嫉妒障礙,對自己的缺點儘量掩蓋,如是之人,念佛不得往生。
「乘威迫脅,縱暴殺傷。」即平常所謂的「仗勢欺人」,也是人們很容易犯的。你與眾生結下深仇大恨,必然引起對方強烈的報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在有權力、地位時,要修福、積德,絕不能仗勢欺人。袁了凡先生在做寶坻知縣時,利用權勢做好事|減租。他原本發心做一萬件善事,而當這一道政令施行後,一萬件善行就圓滿了,因為受惠的人口不只一萬人,全縣農民統統受惠。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反而作威作福,欺壓百姓,造作的罪業就是地獄的果報。從了凡先生的事例中,我們應當明瞭:吉凶禍福確實在一念之間。
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穀。勞擾眾生。
係指不愛惜物力,浪費資源。雖然只說了四句,我們必須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穀。」「剪裁」指做衣服,「烹宰」指飲食,從穿衣吃飯,學習節儉。一般人認為這些是小事,微不足道,然而這是最容易犯的過失。佛教導我們「食存五觀」,每天吃飯用齋時要觀想:一絲一縷、一茶一飯,得來不易,我們應當惜福、感恩。
印光大師一生教人「惜福」,李炳南老居士也是修福惜福的好榜樣。李老師是山東人,三十多歲開始學佛,喜好麵食,生菜下麵,一餐飯只花十分鐘就夠了。而且日中一食,鍋碗合一,吃煮都極為簡單,節省時間。
所以,愛惜物力要從日常生活中惜福入手。吃飯時,吃得乾乾淨淨,一粒都不剩,絕不糟蹋糧食。自己有飯吃,還要想到別人,天下有許多人吃不飽。穿衣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就可以了。衣服破了,可以縫補,只要能遮體、保暖就好了。世間還有很多人衣不蔽體,不能保暖。念念想著一切眾生,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常存此心就是善心。
節儉是美德,也是性德。現在雖然科技發達,生產力提高了,使用機器大量製作,人們不需要像古人那樣操勞。可是我們要常常想到,我們得來的容易,是仰賴過去生修了一點福報,今生斷惡修善也感得一點福報。再想想,世上有多少人缺乏日常用品,生活在困境中。人生在世,能吃得飽,穿得暖,有一間小房子可以休息,遮避風雨,足矣!如果自己有多餘的福報,要布施給眾生,要懂得惜福、培福。
現代社會上,人們的浪費非常嚴重。而一旦福報享盡,災禍就現前了。發達國家鼓勵人們消費,是為圖利資本家。如果人人都像佛陀、孔子,個個生活節儉,老闆怎麼能賺到錢呢?
釋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國王大臣是他的護法,他和他的學生提出什麼樣的物質需求,都不難得到。但他為何要過三衣一?,日中一食的清苦生活?無非是為了苦難眾生,以身示教,為大眾做榜樣,將自己多餘的布施給需要的眾生。他是否真能幫得到?能。純善之心,純善之行,確實能感動龍天善神護持、幫忙。
許多人對「富貴」二字,只是狹義的理解。說到佛法的「富貴」,大家都很難認同。三衣一?,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托?乞食,怎麼能稱為「富貴」?「富」指物質生活不缺乏,一天吃一餐就夠了,不缺乏就是富足;「富」就是知足。「貴」指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佛菩薩不依仗地位、權勢,而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不但當時的社會大眾尊敬,千年萬世後,只要提到釋迦牟尼佛,人人都尊敬。這是真正的富貴,帝王將相之所不及。我們要仔細參究,要把競爭的念頭消除。物質享受的欲望,不但要降低,最好是沒有。
「非禮烹宰」。在古代,殺生都為祭祀。獻祭之後,供品撤下,人們才享用。在我童年時,一般農戶一個月只有兩次吃肉,初一和十五祭神、祭祖先時,買一點肉,量也很少。小孩都希望過年,因為過年時,每天都有一點肉吃,而前後不過十幾天而已,不像現代人每餐都有肉食。儒家雖然不禁肉食,但也不鼓勵天天殺生。
為什麼世間有殘酷的戰爭?殺業的報應。佛說,若要世上無刀兵,除非眾生不食肉。刀兵劫是怨恨累積而成的,怨恨從何而來?從吃眾生肉而來。牠不是甘心情願給你吃的,弱肉強食,弱者心裡的怨恨,永遠不能消除。一切眾生在六道流轉,於是就產生報應,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再也不敢吃眾生肉。希望我們認真努力修學,把功德迴向給過去被殺害的眾生,化解與一切眾生的冤仇,這是懺悔,也是贖罪。
>>>續載中…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