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諸有情是指一切眾生,特別是苦難的眾生、造作惡業的眾生、迷惑顛倒的眾生,總是以一種悲憫的心態去對待他們。這是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心態,要以慈悲心、容忍心待人。
「和顏愛語」,這是表現在外面的態度,態度溫和,和顏悅色。「愛語」,不是說好聽的話,而是真正愛護他、對他有利益的言語,能幫助他破迷開悟。佛在經典裡所講的,句句都是愛語。所以,真正利益他,罵他、教訓他都是愛語;要不是真的愛他,何必去罵他、去管他?
「勸諭策進」,勸是勸勉,諭是曉諭、開導;策進是勉勵。以善巧方便勸勉大眾,幫助他求進步。
底下所舉的都是一切善法、一切幸福的真正根源。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此地所說的三寶是指「住持三寶」,與「三皈依」所講的三寶不一樣。三皈依所說的重點是「自性三寶」,「覺、正、淨」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自性三寶是「覺正淨」,佛是自性覺,法是自性正,僧是自性清淨心,都要恭敬。在日常生活中,念念要想到我是否覺悟?我是否正知正見?我的思想見解是否純正?我的心是否清淨?而住持三寶的作用,就是時時提醒自性三寶。
我們接受佛教育,以佛為師,因此我們供養佛像有兩個意思:第一、不忘本,有紀念的意思。第二、提醒自性覺。佛是什麼?覺而不迷。我今天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有沒有迷惑?佛像時時刻刻在提醒我,我要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順逆境界當中,都要保持覺而不迷,保持心地清淨,不受污染,保持純正的思想見解,這是「恭敬三寶」。
「奉事師長」就是「尊師重道」,佛法與儒家同樣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儒教育是以此發揚光大,佛陀教育也是由此發揚光大,所以孝親非常重要,從孝親才能尊師。我們真正能尊敬老師,才能得到老師的「道」。假如對老師沒有尊敬心,老師再高明也無法傳授給你。為什麼?你不相信,不願意學。你對老師尊敬,老師的話你聽得進去,你會認真依教奉行,功德利益就得到了。所以,尊師是為了重道。
「無有虛偽諂曲之心」,這不僅是對三寶、對老師,對一切大眾,我們都要用真誠之心,要培養這個習慣。
「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莊嚴就是世間人常講的「真、善、美」,但世間人講的「真、善、美」實在是有名無實,而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實在在的「真、善、美、慧」。我們遵從佛的教誨,以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大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的心行就莊嚴了。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一定要以阿彌陀佛的本願為自己的本願。
「軌範具足」,軌範是模範;具足是沒有欠缺,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可以做大眾的榜樣,不但做修行人的榜樣,也做一般社會大眾的榜樣。這一句話的意思深廣無盡。我們在社會是什麼身分、地位,從事某種行業,我們在同行裡面就要做大家的榜樣。在《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五十三位菩薩所示現的,出家身分只有五位,其他都是在家身分,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所表現的都是社會大眾的榜樣、典型。
所以,不僅是言教,連身教一舉一動都是大家的榜樣,這是菩薩大慈大悲,這才足以轉移風俗,勸化大眾。勸化不僅是用口,所作所為、起心動念都要為眾生。在家人從事的行業,也是為社會、為眾生,就是菩薩。
「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此二句是屬於境界。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如幻如化,正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當真?「三昧」是梵語,譯為「正受」,菩薩的正受就是清淨寂滅。清淨寂滅是佛與大菩薩的享受,在家菩薩也能得到。
有些同修生意做得很大,跟我說:「法師,我苦得不得了!員工不聽話,生意不好做,天天在操心。」其實有什麼好操心的?佛教導我們「觀法如化,三昧常寂」,你要是真正依教奉行,會過得非常快樂!非常自在!哪有苦?企業家也有不少學佛的,但是學得不透徹,對於佛所講的原理原則沒有覺悟,果真覺悟了,情形就不一樣了。
在中國歷史上,滿清初期之興盛,是過去所沒有的。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將近一百五十多年,在這些年裡,宮廷中皇帝帶著文武百官每天讀誦《無量壽經》,大家都聽佛的教訓,依照佛的教誨去做。如果我們知道這個殊勝的利益,公司行號的老闆和員工,在每天早晨上班時,利用十五至二十分鐘讀經,大家都聽佛的話,都是佛弟子,都遵照佛陀教訓行事,公司哪有不興旺的道理!這是「建立共識」,我們的共識都依據佛陀教育而建立。
所以,「觀法如化」是智慧,了解一切法的真相,處理事情自然非常容易,也不會產生錯誤。所有一切錯誤的措施,都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才把事情做錯了。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是表現在外面;「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這是內在的功夫、智慧。「觀法如化」是慧,「三昧常寂」是定,你真的有定有慧,表現在外面行為上,自自然然就「善護口業,不譏他過」,見到一切人的過失也不會說。
《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何以不見世間過?觀法如化!沒有過,也沒有功;沒有惡,也沒有善。心境是平等的,因為沒有分別、執著,就沒有善惡、是非、真假,當然就不會說別人過失。所以,一切善惡、是非、真假,都是世間人在虛妄分別。
「善護身業,不失律儀」,身是動作,律是戒律,儀是威儀,用現在話講就是風度,禮節自然符合規矩,不失禮,不犯過。
「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三業中最難的是意業,最容易造惡業的是口業,所以把口業擺在第一。《無量壽經》經題「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一而三,三而一,心清淨一定平等,既然清淨,一定覺。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覺,覺心一定是清淨、平等。
我們學佛只修清淨心,平等、正覺自然在其中。一切時、一切處,無論是順境、逆境,保持心地的清淨無染就對了。內不起貪瞋痴慢,外不執著善惡境界,心自然就得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是真實智慧,你處理一切事情時,決不會有錯誤,會處理的恰到其分,非常圓滿,因為一切錯誤都是從欲望、利害上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