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人死後最好是十二小時到十四小時不要移動,因為神識沒有離開,亡者會有瞋恨心,若亡者在家則可做到。但在現代城市,人病危時,醫院尚要搶救,死亡時,醫院依院規會隨即移動亡者。若亡者去世前有所要求,而醫院能理解和尊重,能做適當處理則好,否則應如何處理?
答:最好在病危時就趕緊回家,或者跟醫院商量,像台灣的榮民總醫院、台大醫院,還有長庚醫院,醫院裡面都有佛堂,很多醫生、護士都是佛教徒,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能夠合作。因此,在病重時就要與醫院打交道,醫院同意很好,不同意就要聽醫生的吩咐,情理法皆能互相融通,這就好辦了。醫生若放棄治療,就趕緊回家。最好不要搶救,搶救是增加病人的痛苦,一絲毫利益都得不到。所以,決定不要搶救,讓他心地清淨、平安、歡喜,讓他感覺一點痛苦都沒有才好。
問:海外華僑及熱愛中國的人說,中國大陸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發源地,但回大陸尋找時,發現古典文化沒有在大陸,而是漂流在海外。請問正法哪能總在外面漂流,如何回大陸結果?
答:你想得很好。但是我告訴你,佛法的根還是在大陸,是你到大陸旅遊沒有發現而已。因為真正修行人都住在深山裡,他不沾名聞利養,絕不貪圖供養,也不搞知名度,所以你能遇到他,那是你的緣分,遇不到是沒有緣分。大陸上確實有真正的修行人,不為世間人所知,將來緣成熟了,自然開花結果。
問:當發心行善時,結果眾生所獲的利益並非美滿,自覺在其中必定有漏,請問如何做才能無漏?
答:這種事情總在「緣」字,緣的關鍵是眾生的善根、福德。眾生有善根、有福德,菩薩、有心人來提倡善法,提倡正法,自己依教奉行給大眾做榜樣,對他一定有啟發性。如果眾生沒有善根、福德,我們做再好的榜樣,他看了也無動於衷,麻木不仁。這種狀況,古人已經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所謂是「進則利益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這是告訴我們,如果有緣,我們應當捨己為人,純粹做利益眾生的工作。如果沒有緣分,應當隱居,佛家講「住山」,就是隱居不下山,或者是閉關,完全做獨善其身的工作,把自己的德行與學問向上提升,等待機緣成熟。如果你「厚積薄發」,你積得愈厚,你發的力量就愈強。印光大師給我們做了好榜樣,他老人家七十歲之前,沒有人知道,他是獨善其身,七十歲以後被人發現,他八十歲往生,末後這十年利益眾生,所謂是兼善天下,那個力量太大太大了。雖然時間短,但因為積得深厚,所以發的力量強,影響力就大了。
鳩摩羅什大師也是如此,他到中國很長的一段時間都無法發揮,一直到姚興作皇帝,才把他請出來。他在中國弘法利生的事業只有七年,七年的影響太大了。所以,要影響面大,影響的時間長,積德、積學一定要深厚。
問:懺摩或是聽經拜佛時,就會傷心流淚,請問是否業障重?
答:這個答案在《無量壽經》裡面。佛說這是你的善根發現,不是業障重。你聽經、懺悔會傷心流淚,是你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法門,但是沒有成就,這一生又遇到,就感覺得難過。既然如是,你就要更加用功,世間不值得留戀,不要錯過機會,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萬萬不可執著實有。佛講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換言之,就是「心性幻化虛空法界」,虛空法界就是我們心性幻化的。「色身影現國土眾生」,我們的色身、國土(星球),是一切眾生影現。影現就是《金剛經》講的夢幻泡影。虛空、法界、國土、眾生都不是真實的,就像作夢一樣,夢中的境界是事有理無,所以我們可以受用,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
我們住在這個世間,把世間看作旅館,沒有一樣是自己的,我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有人說這個房子是他所有,那是假的,那是迷惑顛倒。「只有使用權,決定沒有所有權」,你把這兩句話參透了,你就得自在,常生歡喜心。佛家所謂是「理得心安」,道理清楚、明白了,心就安了。心安是什麼?再不會有妄想、分別、執著。若有妄想、分別、執著,你的心不安。心不安,身也不安,對自己的健康、壽命都有很大的傷害。理得心安最明顯的是健康長壽,所以理要明白,事相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