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永明延壽大師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法師說:『現在一萬個念佛修行人,只有兩、三個才能往生,連下品下生都沒有分。』請問主要的原因為何?
答:淨宗法門在大乘佛法裡面稱為『易行道』。易行的意思,就是指淨宗法門與其他大乘法門相比,淨宗比較容易成就,但也決不是我們想像當中那麼容易,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佛法界原本是一真,一真為何會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三途?佛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由於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出來的境界,這是十法界、六道三途的由來。由此可知,佛教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如果這種煩惱習氣不斷,就決定不能超越三界六道。所以,無論哪一個法門,淨宗也不例外,一定要斷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六道三界就超越了。『塵沙煩惱』就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十法界就超越了,你就證得一真法界。最後,你能把無明煩惱破盡,就證得圓滿的佛果。這是無論哪個宗派、哪個法門都沒有例外的,這個事情難!
淨宗法門說是易行道,就是說它不必斷煩惱,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也能夠脫離六道輪迴,所以這是易行道。但是必須要明瞭,往生淨土雖然不要斷煩惱,可是一定要伏煩惱,煩惱伏不住還是去不成。從前的人有能力伏煩惱,所以是萬修萬人去;現代人疏忽了,不懂得伏煩惱,以為念佛就能往生,這是錯誤。
伏煩惱比斷煩惱容易,只要煩惱不起現行,就是伏煩惱,譬如我沒有斷貪嗔癡、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但是我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有功夫、有力量,能讓我的煩惱不起作用。念頭才起,『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念頭打掉,這叫用功夫。不管是貪念、嗔念、愚癡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把它打掉了,這樣的功夫才能得力。念到心清淨,清淨心現前就是功夫成片。我在順境、善緣不起貪念,逆境、惡緣不起嗔恚,永遠保持平等心、清淨心,這才能往生。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發願求生淨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沒有教方法之前,就先教她修三福,『三福』是根,這一點不能疏忽。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是具備這個條件,念佛肯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再具備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就肯定生方便有餘土;再具備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就肯定生實報莊嚴土。佛說得這麼清楚,決定不能疏忽。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什麼?修純善的心。《十善業道經》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三福是善法;『思惟善法』,想善法;『觀察善法』,行善法。又教給我們要『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所以,我常勸同修,惡人、惡事絕不放在心上,如果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不善,心不善,往生就成障礙。《彌陀經》講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佛號念得再多都不能往生,所以我們必須具足善人的條件。
佛經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要能夠符合這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心裡面沒有一絲毫的不善,就決定往生。所以,我們把世間不善放在心上,這是絕大的錯誤。別人不善與我不相干,我不必把它放在心裡、放在口上,放在心上是我們的心不善,放在口上是造口業。由此可知,李炳南老居士所謂『一萬個人當中只有兩、三個人往生』,那兩、三個人是善人,心純善、口善、行善,他的條件具足,這樣才能往生。
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絕對不要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裡,就破壞了自己的善心;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口裡到處說,就破壞了自己的善行,這很可惜!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兩句話了不起!常常見世間過,往生就成了問題。幾時我不見世間過,世間人沒有過,過失只有我自己一人,往生才有把握。
問:做生意時想要說實話,但家人都反對,起煩惱,因為家人只圖自家發財。請問這種情況下,我該如何處理?
答:《了凡四訓》講的,就全部為你解答了。我二十六歲學佛,第一部讀的書就是《了凡四訓》,我的基礎就是奠定在《了凡四訓》的教誨上。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講經,在『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印光法師『弘化社』出版的書籍,我看到印光老法師一生對於《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以及《安士全書》都極力提倡。我看書本的版權頁,略略的統計,這三本書在當時大概印了三百萬冊,這個數量非常驚人。印光大師是淨宗一代祖師,為什麼不大量提倡淨宗典籍,而提倡這三本書?我終於明白了,他老人家大慈大悲為救度苦難眾生,因為這三本書好懂,只要在這三本書奠定基礎,又能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了凡四訓》為我們說明因果的道理,你真正參透了,才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規規矩矩做生意,賺的錢是命裡有的,而你用不正常的手段去騙人,賺的錢還是這麼多,你又何苦去騙人?如果我用欺騙的手段賺來的,比我用規規矩矩賺來的要多,你可以用欺騙手段,佛菩薩也會贊成。但任何的手段都不行,你就是偷人、搶人,你搶到的還是你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的,偷也偷不到,搶也搶不到,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你把《了凡四訓》參透了,你就曉得應該怎樣做生意,你會做得一家都歡喜,你天天在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的果報無比殊勝。世間人想發財,不懂得發財的理論與方法,造作許多惡業,結果把命中本有的錢財和福報都折損了。你命裡該有一百萬的錢財,因為你用心不善,結果這一生只能發五十萬,打對折了。如果造更大的惡,可能折扣更大,你說冤枉不冤枉!希望你全家都念《了凡四訓》,看《了凡四訓》的光碟片,天天看就會明白。人不能有貪嗔癡,貪心將來作餓鬼,嗔恚將來墮地獄,太可怕了!我在這一生寧願苦一點,也不搞貪嗔癡,我不希望將來墮三惡道,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
問:經云:『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是我們日常工作繁忙,沒有念佛名號的時間和條件。有人說:『一心一意工作,別打妄想,這也等於念佛一樣。之後再把一天所做的成績回向極樂世界,這就等於念佛求往生了。』請問這樣做我們的心真能清淨嗎?
答:我想這不用我開示,你自己很清楚。你一心一意做工作,不打妄想,你說也等於念佛,假如你開個海鮮餐館,天天殺生,很認真、很用心的在殺,這個功德能回嚮往生嗎?『一心一意做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是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這是福報,還可以說得過去。『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佛經講的功德不是講這個,是講純善的心行,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得定、開智慧,這是功德。我們沒有透徹明白佛所講的道理,這是愚癡。我們不能夠依教奉行,這是缺德不是修德,這種淺顯的道理一定要懂。
你是修行人,在工作的時候就要一心工作,你的工作才能做好,工作放下之後就一心念佛,佛也念好了。念佛的時候想到工作,工作的時候想到念佛,工作沒做好,佛也沒念好。一心不能二用,心一定要專一,這個道理要懂。我們做一天的成績,成績有善惡,自己一定要清楚,只要我們的心真能清淨,那就行了。而什麼是清淨心,你一定要搞清楚,不能含糊,不能誤解。
問:學佛人壽終之後,請問皈依證與戒牒該如何處理?
答:處理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自己保存,留做紀念。先人的紀念很有意義,讓後代的子孫看到,『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祖宗都是學佛皈依三寶』,這是給後世子孫種善根。第二種方式,皈依證與戒牒可以隨同屍體火化。但是保留做紀念好,將老人的照片鑲在相框懸掛著,皈依證、戒牒可以放在相框的後面,不容易失掉,永遠做個紀念,非常有意義。
問:新道場建立後,要做灑淨佛事,請問是照傳統儀規做,還是稱六字洪名?
答:用一般灑淨的儀規就可以,灑淨之後再念佛回向,這就更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