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的本事(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下載影片 ![分享到Facebook Facebook](../images/fb_share.jpg)
「六神通中前五通為有漏通」,沒斷煩惱。「唯漏盡通為無漏通」,如果得到漏盡通,前面五通也都是漏盡,他不生煩惱。這說明六種神通裡頭最重要的是漏盡通,前五通不能出六道輪迴,漏盡通就超越了。漏盡通是阿羅漢證得的,菩薩十信第七信得到了,六信以前沒得到。第七信是阿羅漢,第八信是辟支佛,第九信是菩薩,第十信是佛,十法界裡頭的佛法界。所以這是唯漏盡通為無漏通。「煩惱斷盡之比丘,稱為漏盡比丘,即阿羅漢」。
「法藏菩薩」,法藏是阿彌陀佛沒有成佛時候的名號,「願彼國眾生」,這個彼國是極樂世界,他願極樂世界的眾生,「受樂無極」,受樂無盡,無極就是無盡的意思,「且於所受快樂心無染著」,無染著就是不生煩惱,「如阿羅漢」。阿羅漢就有這個本事,阿羅漢的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生煩惱,他只有樂,他沒有煩惱。為什麼?他種種一切享受,他都不放在心上。那我們要問,西方極樂世界人心裡頭想什麼?他們心裡面所想的,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沒有一樣東西放在心上。「如阿羅漢斷盡諸漏,於諸世法不執不著」,於一切世間法再不執著,換句話說,真放下了。「故云猶如漏盡比丘」,用漏盡比丘來形容他們所得之樂,「以喻受樂而無樂想」。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九集)2013/3/24 檔名:02-040-0229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