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之本願,釋尊及十方三世如來之本心(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今經正是華嚴中本。於此經末,以求生淨剎,普勸有情,同歸極樂。今所勸者,正是彌陀之本願,釋尊及十方三世如來之本心」,這個話說得好,本心、本願。佛存的什麼心?我們今天要學佛,不但要學佛,還要學阿彌陀佛。那麼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不能不知道,阿彌陀佛的本心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要有彌陀的本心本願。依照這部經的教訓,認真努力的學習,像一個阿彌陀佛的弟子,得阿彌陀佛承認才行;我們自己說彌陀弟子不行,佛不承認。
阿彌陀佛弟子是什麼樣子?前面講三福,必修的,三福是根本。後面經文他沒有節錄,還有一句重要的話,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菩薩成佛都不能離開這三條,你說這三條多重要。對淨宗是必修的,對一切宗派、一切法門都是必修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在此地就會想到,孝親尊師是多重要。不孝父母、不敬老師,我們缺了這個德,會造成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礙,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不來接引。這個重要。
極樂世界是個六和敬的世界,所以不修六和敬也會造成障礙。我們把我們的行門鎖定在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而第一條就是三福六和,是根本的根本。三學是戒定慧,一定是依戒得定,因定開慧,諸佛全走這個道路。我們不能投機取巧,戒可以不要了,定也沒有關係,老實念佛就可以了。殊不知,那個老實兩個字裡頭就具足了戒定,沒有戒定怎麼老實?老實不起來。
老實人雖然沒有學過戒律,他自然符合,你把五戒十善去跟他對一對,他統統具足。學過沒有?沒有學過。真的做到了不傷害眾生,不殺生戒持了;不佔人便宜,不偷盜戒持了;不欺騙眾生,不妄語的戒持了。條條他都對了,全對上號了。為什麼?因為五戒十善是性德,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只要一個人能安分守己,這個戒德自然流露,沒有正式去受過戒,而戒統統具足。受過戒的人未必懂得受戒的意義,也未必能做得到。
惠能大師沒受過戒、沒聽過經,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你把這些三聚淨戒跟他去對對號,準能對出來,一條戒不欠缺。你把經教細細跟他對一對,經教裡面所說的他全做到了,都落實在生活。你看他處事待人接物謙虛、老實、誠懇,這大家看出來,充滿了真實智慧,沒有絲毫虛偽。他要是不具足他怎麼能開悟?他所悟的就是他的生活,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的,那就是他悟的,佛心、佛德、佛行、佛言。他說的話你記錄下來,就是經典。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六五集)2012/10/14 檔名:02-037-0565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