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下面這兩句,『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會疏》曰:所證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兩句話《金剛經》裡頭有,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用這兩句話來作觀。這個觀是什麼?叫看破,看破了你就能放下。這兩句話非常重要。
我們修學無論是世法、佛法,最大的障礙就是傲慢,就是自以為是,總覺得我比別人高,別人不如我。這個觀念錯了,這個觀念障礙你,你這一生不能成就。我們要常常想到《論語》上夫子一句話,孔子舉了個例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孔子那個時代,當時過去最偉大的聖哲,在孔子心目當中最仰慕的、最尊敬的就是周公,他一生非常希望學周公,可是沒人用他。周遊列國十幾年,見了很多諸侯王,都不用他。
到六十八歲回國教學,七十三歲過世,他教學只有五年,有學生三千人,三千學生成就的,有成就的七十二個人。《論語》上的記載,夫子自己說的,他十五歲有志於學,三十而立。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學,也是三十歲開悟。世尊開悟之後,一生從事於教學事業,七十九歲過世,所以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一生教學分四個階段,就像現在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辦研究所。
最初幫助大家啟蒙紮根,講阿含十二年,好比小學。十二年之後辦中學八年,就是方等,前面通阿含,後面通大乘。八年之後講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學,是釋迦牟尼佛主要要講的,講真的。你看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礎,才講《般若經》。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般若經》上的,這個是法泛指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統是平等的,為什麼?全都是心現識變。十法界裡頭加個識變,心現識變,在實報土裡面只有心現沒有識變。所以實報土也有很多人說它,那是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修學的處所。
我們要用這兩句話做觀照的功夫,這兩句話得力了,我們的清淨心、平等心逐漸會現前。清淨平等是真心,能用清淨平等心,往生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這兩句話是事實真相,真正明白了是清淨平等,沒有絲毫傲慢,也沒有一點點的自卑。
大家平等,上面跟諸佛如來平等,下面跟無間地獄平等,跟樹木花草平等,跟蚊蟲螞蟻也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跟一切鬼神也平等,都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下面文說,「故名無上下」,因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無上下就是平等。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四三0集)2012/7/16 檔名:02-037-0430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