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四千法門歸結到最後理入跟行入(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據《金剛三昧經》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種:一理入。二行入。」道,無上菩提。契入無上菩提門道很多,大乘經裡面講八萬四千法門,叫門道。門是門徑,道是道路,很多。但是把它分類,八萬四千法門歸結到最後不外乎兩種,一種從理入,一種從行入。理入跟行入,《三藏法數》有解釋。
第一個是「理入:謂眾生深信本有真性」,學佛的人一定要去承認這個,我有真性,你也有真性,真性是理體,一切法都是從真性流出來的。佛有真性,真性是應,大乘經教裡所說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真性、就是理。這個道理很深!學大乘的人首先得承認。
就同中國古時候教學教童蒙,啟蒙,啟蒙六、七歲上學,念什麼?念《三字經》。《三字經》上第一句話是理入,「人之初,性本善」,你要承認自己本性本善。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一句話重要,你對這個不相信,你學佛成不了佛,為什麼?你不相信你自己是佛。中國傳統的學術,你自己不相信本性本善,你成不了聖人。所以一定要肯定,這是聖人、是佛菩薩說的,一點都不錯。
本有真性,跟一切眾生,「不一不異」。雖然跟一切眾生好像是不一,但是又不異。不一是不一樣,不異是沒有兩樣。「不有不無」,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不有是空,不無是有,為什麼?體是空的,它會現相,那現相就不無。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相,相有,理空,性空,體空。
「無己無他」,己是自己,這就是《金剛經》上的無四相,無人相,無我相、無人相,無己是無我相,無他是無人相,後面還有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眾生包括空間,壽者說的是時間,全都是假的。「凡聖不二」,確實是一不是二,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凡是迷了自性變現的,聖是覺悟自性變現的。覺悟圓滿,現的是佛,大聖;不圓滿,是菩薩;現的少分,阿羅漢;完全迷了,那是六道凡夫。所以,凡聖不二。雖然我們是凡夫,我現在在迷,我慢慢覺,到覺圓滿了,就成佛了!
「寂靜無為」,無論是性、無論是相,「無有分別」。佛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的麻煩都出在執著、分別、妄想,總不出這三大類,這三大類放下了,你就成就了。「因此深信,能入於理」,叫理入。理明白了,放下了,就入了。所以在大乘教裡頭,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時間?從理上來講,一念。一念覺,凡夫就成佛了;一念迷,那你就是凡夫。
除了迷悟之外,凡聖是一不是二。因為這個道理,所以惠能能夠在五祖言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可以說他對於經教毫無基礎,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沒有聽過講經說法,也沒有去念佛參禪,統統都沒有,在道場裡他只是一個苦工,現在講義工而已。他的入是從理入的,神秀大師的入是從行入的。
理入快,但是不是一般人都能入的,上上根人。什麼叫上上根人?就是妄念少的人。妄念少的人,根性就很厲害,沒什麼妄念,我們中國一般叫老實人。他為什麼老實?他沒有什麼花俏,老老實實,沒有什麼妄念,也就是他很少分別、很少執著、沒有妄想。這種人有能力從理入,但是這種人不多。
第二種從行入,行就是「依理起修之行,謂行此行時」,就是修行人,「心不傾倚」,這一句話意思是心要端正,不偏不邪,這個很重要。沒有偏愛、沒有私心,端正,今天科學家也說,避免災難要端正心念。「無念無求」,無念,沒有妄念;無求,在這個世間一無所求。中國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富貴到極處,他還有求,不算高;無求無念高,無求無念是放下。「安住不動」,這是定。
下面是比喻,「猶如大地」,八萬四千法門他選擇一門安住不動,選定之後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個道理方法,古人講得多,世出世間聖賢都常說,可是怎麼樣?沒人去做。果然相信,認真去做,十年就成就了。佛說的這些經典,是說給一切大眾聽的,不是說給一個人聽的。
各人根性不相同,你只要在這一切經教裡選擇一門,為什麼?一門就是一切門,一切門就是一門,一多不二,這《華嚴經》上說的。所以一門通了,門門都通了,問題就是你一門通不通。通到哪裡算通?通到自性就通了。任何一門都通自性,只要你安住不動。今天想學這個,明天想學那個,你一生不會有成就。你就守定一門,守定一門就得定,定生智慧。雖生智慧還在定中,讓那個智慧到飽和,突然開悟了。開悟是什麼現象?開悟是一切法全通了,這就見性,你真正見到了本性本善。
惠能大師見到了,他說出來,五祖給他做證明。自性清淨不染,從來沒有染污過;不生不滅;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一切都是無量,你自性裡頭沒有一樣缺少的。你看看整個宇宙,這個宇宙是自性變現出來,如果有缺少,那它就沒有,它一樣都不缺少,這本自具足。本無動搖,它是靜的,它不是動的。
阿賴耶變化的是動的,自性變的是不動的,不動裡面就沒有生滅。所以阿賴耶有生滅,阿賴耶有變化,自性沒有。後面一句,能生萬法,它起作用,起作用是能生萬法、能現整個宇宙,這真正是造物主。一般宗教都立一個造物主,真神,佛法裡頭沒有,佛法裡面講的是一切法是自性變的。這是說出理入跟行入。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九0集)2012/6/21 檔名:02-037-0390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