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了法性證得大圓滿(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覺了法性」,覺是覺悟,了是明瞭,法性是一切法的體性。一切法究竟是什麼?「《淨影疏》曰:佛眼能見真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名了法性。憬興云:能與佛一切種智相應,覺了中道第一義,故云覺了法性。又云:亦見佛性,故云覺法性。」覺了法性是智慧開了,中國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個見就是覺了,見性成佛。雖然成佛,他無明習氣沒斷,所以他還要在實報土裡頭,這就是大經上所謂四十一位居報土,他們居住在實報莊嚴土。在那裡幹什麼?在那個地方斷習氣。習氣沒有法子斷的,沒方法,只有讓時間長了,自自然然沒有了,這前面跟諸位詳細說過。要多少時間?要三大阿僧祇劫,無始無明的習氣就完全斷乾淨了。完全斷乾淨,他就是妙覺果位,不是等覺,妙覺。妙覺不住在實報土,他住什麼地方?他住常寂光。
常寂光裡頭只有一個人,妙覺,統統都是妙覺。實報土裡面有四十一個人,這四十一個每一個都代表無量無邊。四十一個就是:十住(十個)、十行、十迴向、十地,這總共四十個,等覺一個,這四十一個。常寂光只有一個,妙覺,證得妙覺果位就住常寂光。常寂光裡頭有多少佛?無量無邊無數無盡。說實在話,佛比眾生多!這就說明什麼?大宇宙裡頭,用我們凡夫的心態來說,境界上來講,覺悟的人多,迷惑的人少。迷惑是十法界的眾生,覺悟是常寂光跟實報土的菩薩,他們是覺,覺了法性。
《淨影疏》裡說得很好,「佛眼能見真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常寂光裡面是空性,什麼也沒有。如來藏裡面有空、有不空,空是實性,不空呢?不空是實性所現的現象,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能生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真實如來藏中不空實性,從這裡來的。如果你在現在一切幻相當中,六根、六識、六塵,如果說《楞嚴經》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這是世尊在楞嚴會上,把所有一切萬事萬物歸納為二十五大類。這二十五大類都有相,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如來藏中不空實性裡頭變現出來的。
實性裡頭確實什麼都沒有,但是它能夠現相。這個事實真相,佛也說不出來,所以佛只說這樁事情「唯證方知」,你證得,你就知道了;你沒有證得,跟你講你也不會懂。能不能講得出來?講不出來。為什麼講不出來?沒有起心動念,怎麼講得出來?我們要講得出來,肯定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起來了。這是什麼回事情?這是六道凡夫幹的事情。十法界也幹,比我們迷得輕,我們迷得重。六道裡頭愈往下去迷得愈重,只是迷悟不同而已,現象有差別。
憬興師曰:「能與佛一切種智相應」,如來所證得的一切種智,與這個相應,那是佛的境界。「覺了中道第一義」,這就是前面我們讀過的,照真達俗,這叫中道。我們一般講學裡介紹,講一切萬法「體相」,體是理體,相是現象,「理事、因果」,我們用六個字,把宇宙萬相歸納為六個字,演說的時候比較方便。這六個字合起來叫中道,你全都明瞭、全都通達,這叫覺了中道第一義。這是覺了法性的意思。「又云:亦見佛性,故云覺法性」。佛性就是覺性,佛這個意思是覺的意思,覺性是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在阿賴耶四分裡面叫證自證分,證自證分是佛性、是覺性。你怎麼知道有自證分?自證分是體,就是自性。你怎麼知道自性?你怎麼知道有個佛性?這是自性本具般若回光返照,照見了,像一盞燈一樣,燈照外面境界,也照自己,光明遍照。
「故知佛眼,能覺了法性,即《文句》所謂之本勝」,我們在前面讀過的,「非餘眼所能及也」,只有佛眼本來殊勝。這個殊勝說明它不是修的,像前面四種,肉眼、天眼、法眼、慧眼,有報得的,有修得的。佛眼是報得的,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只是我們把它迷了,現在不起作用。餘眼就是前面講的四種,都不能跟佛眼相比。「是顯佛眼之徹」,圓滿的徹見。「至於具足者,顯佛眼之圓」,圓是什麼意思?後頭這句說得好,「具足一切眼之用也」。肉眼的作用,天眼的作用,法眼的作用,慧眼的作用,佛眼統統具足,這到明心見性才真正證得大圓滿。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六五集)2011/6/23 檔名:02-039-0465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