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具足,無法不照(有影片)
請點下面的選項觀看影片
看mms影片
看youtube
下載影片
「佛眼。如來之眼,名為佛眼,即照了諸法實相之眼。具足者,憬興曰:一切種智為體,無法不照,故云具足」。佛眼具足,圓滿了。慧眼已經不錯了,提升就是佛眼。慧眼是法身菩薩,那佛眼是誰?《華嚴經》上講的妙覺如來。等覺菩薩再提升就是妙覺,妙覺上面沒有了。究竟圓滿,稱為具足,佛眼具足,具足是大圓滿,沒有絲毫的欠缺,這個如來是妙覺如來,稱為佛眼,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通達。大家一定要清楚、要明瞭,佛眼也是自己本來具有的,為什麼?你本來是佛。你現在為什麼成不了佛?是因為你不敢承認。為什麼不敢承認?你有疑惑,貪瞋痴慢疑。為什麼有疑?你迷得太久,你迷失自性的時間太長,在輪迴裡頭,無量劫以來你染著不善的習氣,這些習氣對你來說跟你太熟悉,反而對自性生疏了。講到自性不懂,懂了也不相信。這是你回頭唯一的一個障礙,最大的障礙。如果你真能相信,真能回頭,凡夫成佛一念之間。
六十年前章嘉大師告訴我,大乘佛法知難行易,一點不錯。你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太難太難,你要想成佛很容易,放下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表演的,十九歲放棄王位,放棄宮廷富貴的生活,離家去學道去了,去求學去了。這個示現是為我們在表演放下煩惱障。十二年的學習,當時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他都去學過,真的是廣學多聞。那是什麼?那是無始劫以來求知欲望的習氣。到三十歲這一年,他學了十二年,大概也再沒地方去學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這放下什麼?放下所知障。如果這個東西不放下,障礙你開悟,障礙你見性,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你看他給我們表演的,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你不肯放下你就被障,你怎麼開悟?你怎麼得定?
世尊這一表演,我們要會看,看出門道出來,原來大徹大悟是這麼一回事情,放下原來就是。我們不會看,世尊這個表演不是白表演了嗎?得會看!聽經是要會聽,關鍵在一個會字。所以釋迦牟尼佛的示現完全是一個知識分子,這個世間知識分子是佔大多數,他表演一個知識分子,廣學多聞,用這種姿態出現在世間。在中國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為我們所示現的不是知識分子,是一般生活非常清苦的勞工分子。他是樵夫,靠勞力生活,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每天到山上砍柴,挑到城裡面來賣。這個行業現在沒有了,現在每一家燒飯用電、用瓦斯,不用柴火了。可是給諸位說,七十年前中國大陸一般城市都燒柴火,城市裡面沒有電、沒有瓦斯,而且沒有自來水,所以有賣柴的、有賣水的,這個都是苦力。挑水,河裡面的水,那個時候的河水很清,河水可以喝。我們小時候,小溪裡面的、河流的,甚至於稻田裡面的水,都可以捧起來喝,沒有聽到有什麼傳染病,沒有,這抗戰時期。
昨天余老師到這裡來,你看我給他談起,我們小學同學,回到七十年前,想想那個時代,有賣柴的、有賣水的,我們談起來他懂,別人沒有見到過,別人不懂。惠能大師示現這個身分,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一時頓捨,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起放下,這一放下就成佛了。成佛什麼樣子?頭一個,你能夠看得出來的,智慧現前了,自性裡面本有的智慧德相統統現前。德相不容易看出來,智慧很容易看出來,為什麼?他什麼都懂了。沒有念過的經書你念給他聽,他能講給你聽,無論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懂了。這說明什麼一樁事情?行易知難。可是如果你要不是徹底知道的話,你怎麼肯放下?放下智慧就開了,智慧開了你才真肯放下。
我們從惠能大師那裡看到,好像看破放下他是一次完成的,剎那之間。他做得那麼徹底,做得那麼圓滿。這告訴我們凡夫成佛不難,難在你自己不肯放下,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憬興法師說,佛眼是一切種智為體。一切種智是什麼?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大乘教裡面講佛智有三種,第一個叫一切智,第二個叫道種智,第三個叫一切種智。聲聞、緣覺證得的是一切智,菩薩證得的是道種智,佛所證得的叫一切種智。一切智知法總相,一切法的總相是什麼?萬法皆空,了不可得,這是法的總相。所以他能放得下,他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六道就沒有了。阿羅漢證得一切智,但是你要問他,這一切現象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阿羅漢不知道,菩薩知道。這種智慧叫道種智,道是道理,一切法從哪來的,什麼個道理,種是種種,種種法源起的道理,為什麼會有。所以一切智是知本體,知體,道種智是知道現象,現象跟作用,知道這些,一切種智就是一切智跟道種智完全了解,通達明瞭,如來所得的。佛眼是以一切種智為體,所以一切法的體(理體)、現象、作用,他沒有一樣不知道,所以無法不照,故云具足,佛眼具足。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六四集)2011/6/23 檔名:02-039-0464
>>>回前面總目錄 / YouTube影片主頁 / 土豆網影片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