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29-441-0001】
垢除明現 離妄即真
5.大聖垂慈,特留此經。
⑴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說。
【解】經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說。
⑵今於末世,濁惡彌深,眾根愈劣,垢重障深,惡浪滔天,毒焰遍地,世尊垂慈,仍特留此經以作慈航。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佛恩深重,粉身難報。
【解】此正顯本經興起之勝緣,持名法門之妙用,既如營養豐富之美食,可增健者之體力,復如殊效神驗 之靈藥,能愈不治之沈疴。廣療眾病,普施饒益。故云:「大哉妙用,不可思議」也。至於末世,濁惡彌深,眾根愈劣,人壽十歲,垢重障深。於茲惡浪滔天,毒焰 遍地之際,世尊垂慈,仍特留此法,以作慈航,以降甘露。佛恩深重,粉身難報。
◎(二)本經體性
一、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體。實相者,真實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解】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為經正體。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
1.實相無相-離一切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解】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相而無相,名為實相。無相者,離一切虛妄之相。無相即離相。
2.實相無不相-非頑空與斷滅,「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解】又實相無不相,非頑空與斷滅。非如龜毛兔角,一切虛無。《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 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謂即相離相,離盡虛妄之相,即見實相。故云即見如來。此指法身如來也。法身如來離一切相,故云實相無相。但非無法身,故 云實相無不相。生滅之法,全屬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諸生滅法是差別相,但差別之中,有個無差別的。不生不滅,無有差別,即是平等相。故云實 相乃平等一相也。
實相義深,若明實相,即為悟大乘理。茲以喻明:譬如以金製作塔、像、瓶、碗、釧、環,各顯差別之相。倘將眾器,重入冶爐,復化為金,原 有諸相,盡皆消滅,但各器本體之金,仍舊如是。可見各器差別之相,有生有滅,皆屬虛妄,但各器本體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以上以金喻真實平 等之實相,以金器喻種種差別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釧、環等虛妄差別之相,即見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以喻離一切法虛妄之相,即見 實相。離虛妄差別之相,故云無相。於虛妄差別諸相之中,有真實平等之本體,故云無不相。當相離相,相而無相,乃顯實相。
二、實相離言說,南嶽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故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解】但實相離言說,正如南嶽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故實非任何世間譬喻所能深明。於上喻中,若誤認為實有一具體之金相可得,則仍在相中,而非無相之實相矣。故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三、圓覺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解】又《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經 中所云幻滅後之覺心,與垢盡後之明現,均指離妄所顯平等一味之實相也。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須息 見。」眾生之見,皆妄見也。真者,佛知見也。
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