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開示 > 節錄 > 十玄門(二)(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十玄門(二)(有字幕)
2012.11.27-30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註02-040-0037~0043集) / 編號:29-330 / 共 7 集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文件檔)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2012.11.27

第1集:【29-330-0001

十玄門(二)

講義下載:四法界 大權

可見蓮池大師亦判《阿彌陀經》為圓頓之教,此則中日諸大德之所同也。所異者,或崇之為圓中之圓,或謙之為分屬於圓。此蓋機緣之異,而善巧不同耳。蓮池本懷與善導、蕅益暨日本諸大德何嘗稍異?蓋《疏鈔》之作,正當狂禪風靡之際,故不得不權宜善巧,俯就群機,而作方便之談。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所謂大權菩薩,曲被當機。應病與藥,時節因緣應爾也。」

至於蓮池大師於《疏鈔》中,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實寓深意,足證苦心。蓋事事無礙法界,唯《華嚴》一經所專有。故知大師於本經中廣作徵引,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茲步大師遺蹤,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玄義。華嚴宗立十玄門示此法界之無礙。名為玄門者,以通此則可入華嚴圓教之玄海,故曰玄門。今依《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則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為此門之玄義。今此經中,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


下載

下載
2012.11.28

第2集:【29-330-0002

十玄門(二)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夫《華嚴》教理以緣起為主。法界一切盡成一大緣起。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起一法。一時具足,圓滿顯現,故曰具足相應。《華嚴妙嚴品》曰:「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大疏》曰:「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是為此門之玄義。今此經中,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如經中《至心精進品》,法藏比丘「於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莊嚴之事,明了通達,如一佛剎,所攝佛國,超過於彼。」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表無量佛土,法藏比丘攝無量佛土為一極樂淨土,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為一大緣起而存在,具足相應之義。是為十玄之總門,實亦本經之總相,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又《泉池功德品》中「其水一一隨眾生意。」眾生所欲水之冷暖、緩急、深淺,各各不同。而此一水,能同時同處滿足一切眾生心意。水是一法,眾生之欲是多法。而此一水能同時相應於一一眾生之意,此正是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也。何況此水復能同時「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乃至)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只是一水,但能於同時同處滿一切聞者之願,各各聞其願聞之法,且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可見華嚴十玄之總門,已舉體顯示於本經矣。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大疏》云:「如徑尺之鏡,見千里之影。」蓋鏡喻狹,而千里之影喻廣也。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是為廣。一剎之相不壞,是為狹。力用無限之廣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各自在,故名廣狹自在無礙。


下載

下載
2012.11.28

第3集:【29-330-0003

十玄門(二)

本經《發大誓願品》云:「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以一剎之力用,遍徹十方,是為廣。一剎之相不壞,是為狹。力用無限之廣與一法之狹,不相妨礙,各各自在,故名廣狹自在無礙。又「欲見諸佛淨國莊嚴,悉於寶樹間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亦復如是,同明廣狹自在之玄門。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大疏》云:「若一室之千燈,光光相涉。」蓋一中有多,多中有一,是為相容。而一多之相不失,是為不同。《華嚴盧舍那佛品》云:「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一土滿十方,十方入一方,相容之義也。本相不壞,不同之義也。本經中彌陀寶香普薰願文云:「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寶香合成,其香普薰十方世界。」彼國萬物中任何一物,皆為無量寶香所成。以無量香入於一物,表一切法入於一法,表一多相容。又一物之一相,與眾香之多相共存,表兩相不同之義。又此香遍於十方,復明一法遍於多法,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上顯相容,此表相即。晉譯《華嚴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譬如水之與波,以水喻一,以波喻多。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彼此相即,而各自在,故云相即自在。又《大疏》云:「如金與金色,二不相離。」至於本經《法藏因地品》云:「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亦明一音中一切音,一身中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如水與波,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也。又經中《歌歎佛德品》云:「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多花成一花,故多即是一。一花中含多花,故一即是多也。是為本經中顯現之第四玄門。

(五)隱密顯了俱成門。《大疏》云:「若片月澄空,晦明相並。」蓋指隱處具顯,顯處具隱也。本經《禮佛現光品》云:「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又「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處,悉大開闢,皆同一色。猶如劫水彌滿世界,其中萬物,沉沒不現,滉漾浩汗,(汗者廣大無際之貌。《文選.郭璞賦》有汗汗之辭。)唯見大水。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即表一切法即於佛光之一法。則一法(佛光)顯,而一切法 (此土萬物,聖賢光明)俱隱。是為隱顯俱成第五玄門之相。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涌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


下載

下載
2012.11.29

第4集:【29-330-0004

十玄門(二)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大疏》曰:「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以上各門,咸明廣狹無礙,一多相容之義。今此第六門,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亦可含容一切諸法,一毛一塵之中,無邊剎海,一切諸法,同時涌現,如一鏡中映現萬象。《普賢行願品》云:「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正顯此義。今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於因地中,「身口常出無量妙香,猶如旃檀、優缽羅華,其香普薰無量世界……手中常出無盡之寶,莊嚴之具,一切所需最上之物,利樂有情。」又《寶蓮佛光品》曰:「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夫一光者,乃蓮光中三十六百千億分之一,是表至極微細也。而一光中含攝三十六百千億佛,表極微細中含容一切諸法也。

(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


下載

下載
2012.11.29

第5集:【29-330-0005

十玄門(二)

(七)因陀羅網法界門。以上微細相容門,明一重之相入相即,而未明重重無盡相入相即之義。故假因陀羅網為喻,以明此義。因陀羅網者,帝釋天宮所懸之珠網。網有千珠,互相映照。一一珠中各現一切珠影,此是第一重之各各影現。而一珠中所現之一切珠影,復現於其餘九百九十九珠之中,是第二重之影現。如是千珠重重映現,無有窮盡,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重重無盡。《大疏》云:「若兩鏡互照,傳耀相寫。」在本經中《寶蓮佛光品》云:「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上第六門中已明「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是微細相容門,彼乃一重之相即相入。更徵其前後之經文,則可廣顯重重無盡之相即相入之妙義。一阿彌陀佛國中,有無數寶蓮華。一一華中放無數光,一一光中有無數佛。一一佛放光說法,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如是則極樂國中,有無數蓮,蓮放光,光現佛,佛現國土,土中又有無數蓮,蓮復放光現佛。每一蓮華喻一帝珠,如是蓮華周遍佛國。可見本經正顯《華嚴》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玄門。

(八)托事顯法生解門。由上之重重無盡,故塵塵法法皆是事事無礙法界。故可任就一塵一事,顯此法界全體。如《大疏》云:「立像豎臂,觸目皆道。」經中《菩提道場品》曰:「又其道場,有菩提樹。……復由見彼樹故,獲三種忍:一音響忍。二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佛告阿難:如是佛剎,華果樹木,與諸眾生而作佛事。」一見彼樹,可證無生,是正為「托事顯法生解」之玄旨。華果樹木,皆作佛事,亦復如是。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此門表延促無礙。以上八門橫示圓融之相,此是豎示。十世者,過現未三世,每世又各有過現未三世,於是成為九世。九世互入,為一總世。總世與前九相合,而為十世。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是曰隔法異成。(別異之法俱時成就,謂之異成。)晉譯《華嚴初發心功德品》曰:「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無量劫。」又《普賢行願品》曰:「盡一切劫為一念」,「我於一念見三世」。皆顯延促同時、三際一如之義。故《大疏》曰:「若一夕之夢,翱翔百年。」本經之中,亦多顯此。如《大教緣起品》云:「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德遵普賢品》云:「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又《歌歎佛德品》云:「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淨剎。」同顯此第九玄門。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法法交徹;故隨舉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緣起。亦即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即餘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圓滿具德。


下載

下載
2012.11.30

第6集:【29-330-0006

十玄門(二)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法法交徹;故隨舉一法,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緣起。亦即舉一法為主,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而赴於此一法。更以他法為主,即餘法成伴而盡集之。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是名圓滿具德。《大疏》云:「如北辰所居,眾星拱之。」今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十念必生願」為大願之本。專重持名念佛,名具萬德,此一句佛號圓滿具足一切法之功德。舉體是華嚴玄門圓明具德之義。經中《三輩往生品》云:「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此明淨心念佛一聲之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又大願中有聞名得福願。十方眾生以聞名故,「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又有聞名得忍願,他方菩薩以聞名故,應時可獲一二三忍,證不退轉。可證彌陀名號,妙德難思。如東密《阿字觀》云:「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阿字主也,一切陀羅尼與一切諸佛皆伴也。一字之中,主伴功德無量無邊,是即圓明具德之玄意。

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波揚無量微妙音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又「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又《寶香普薰願》曰:「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


下載

下載
2012.11.30

第7集:【29-330-0007

十玄門(二)

又彼國土,色聲香味觸,一一圓明具德。故見光、見樹、聞聲、嗅香,莫不增益善根。「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波揚無量微妙音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又「若有眾生,睹菩提樹,聞聲、嗅香、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皆得六根清徹,無諸惱患,住不退轉,至成佛道。」又《寶香普薰願》曰:「其香普薰十方世界,眾生聞者,皆修佛行。」可見一塵一毛,莫不圓明具德也。

《華嚴玄談》謂諸法何故事事無礙?從唯心所現故。諸法之本原,非有別種,唯自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故必有可和融之理。《華嚴金獅子章》云:「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唯心善成門,即主伴圓明具德門。

七、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極樂,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

【解】本經《積功累德品》謂法藏比丘「住真實慧, 勇猛精進, 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故知極樂依正清淨莊嚴,皆真實慧之所流現。如《往生論》所謂,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知妙土莊嚴即是清淨法身,無二無別。經中《壽樂無極品》云:「一旦開達明徹,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參迴,轉變最勝。鬱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經云一旦開明,其所開明者,當人之自心也。七寶與萬物,佛之國土也。由自一心,而現妙土,由心迴轉,以成世界,是故事事無礙,圓明具德。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