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麼樣的心態學習大乘?(有影片)
看mms影片
下載影片
《實用淨土宗辭典》有這一目,「廢詮談旨」,這是佛門的術語,法相宗的話。法相宗所立的真俗四重二諦,第四重的真諦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不思議境界,不能用言語來詮敘,也就是無法用言語說明。怎麼辦?「須廢言詮」,就是離言說。大乘佛法,馬鳴菩薩教給我們,在《大乘起信論》裡頭,告訴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學習大乘,這《大乘起信論》。
他教給我們三個原則:第一個,不著言說相。你聽講經不要執著他的言語,言語,長說短說、深說淺說都沒有關係,只要他說得不錯,不要去計較言語。第二,不執著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這是為了教學方便起見假立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講真如、自性就講了幾十個名詞。一樁事情一個名詞就好了,為什麼講那麼多?這是佛說法的善巧,叫你不要執著,意思是這個。你只要是真正講這樁事情,怎麼講都可以,何必要執著?
像大乘佛法裡面講的涅槃、法性、自性、真如、實相、第一義諦,統講一樁事情;其他宗教講的上帝、真主、真神,還有梵天,印度教叫梵天,也是講這樁事情。你只要真正懂得這個意思,就不必再爭論,一定要用這個,一定用那個,那都是執著。執著要不放下,出不了六道輪迴。知道統統都是講一個,聽了都歡喜,都生真誠心,都生恭敬心,是一不是二,你分別它幹什麼?名詞術語是個工具,引導你入真實,這個要緊,千萬不要執著那個相,就壞了。好像我們走路,名字相像指路牌一樣,這條路通北京的,你走這條路就可以到達;你看到指路牌子以為這就是北京,那就錯了,它不是的。它管用,你可不能執著,執著就壞了。所以,名字相不能執著。
第三個,心緣相。心緣相,我聽了,這有什麼意思?告訴你說沒有意思。我們自己聽了起意思,是自己的意思,不是那個本來的意思。所以佛說法沒有意思,沒有意思,他的話就會變成無量義,每個人聽了每個人解釋,每個人的意思,變成無量義,無量義是你自己的妄想、自己的意思。要怎樣聽?沒有意思,那你會覺悟,你真正懂得佛的意思,佛的意思是沒意思。回歸到沒有意思就大徹大悟了,有意思悟不了,有意思全是妄想、妄念,沒有意思就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了。這個東西真妙,這是如來的真實智慧。
所以,不能用語言詮顯,一切大乘經教皆如是。須廢言詮,你看要言語,又不能執著言語,沒有言語你不能開悟,有言語你執著它不能開悟。這什麼意思?這是一種非常巧妙修行、明心見性的方法,你不會用,變成世間法,你會用,大徹大悟。言語可以引導你,不能執著,你接受它引導,你一想它什麼意思,錯了,你走歪了,不能想。
這一句佛號你別想,意思無量無邊,前面略說,歸納十二個意思,十二光。光就是一個光,裡面有十二種德,十二種德展開,無量德能。無量德能你真能得到?真能得到,你不要想它你就得到。你要想個念頭,它有什麼好處?你只得到一個,其他的沒得到。只管聽,表演你只管看,看到釋迦牟尼佛每天出去托缽,看他接觸大眾,你只看,會開悟,妙得不得了。你不會看,你起心動念,這什麼意思,那什麼意思,全是你自己意思,佛沒意思,佛要有意思就是凡夫。
佛這個表演是怎麼表演出來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念頭,佛菩薩隨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自己決定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有分別執著?這個道理要明白。我們現在學佛愈學愈迷糊,佛在那裡看到了,搖頭嘆氣,你們怎麼學的!所以印祖教給我們,那都是祕訣,真誠、誠敬,就用誠敬。我們起心動念,誠敬失掉了,一心是誠,二心就不誠。就用一個誠敬心去聽,用一個誠敬心去念,念到誠敬心真的出來,就開悟了,佛法終極的目標就達到了。所以須廢言詮。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七三集)2013/7/23 檔名:02-040-0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