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開示 > 節錄 > 發菩提心 重中之重(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發菩提心 重中之重(有字幕)
◎ 2014.3.30-4.1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回)02-041-0019~0021集) / 編號: 29-442 / 共 3 次講演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文件檔)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2014.3.30

第1集:【29-442-0001

發菩提心 重中之重

⑵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解】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⑶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解】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次須知三種順菩提門:

【解】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⑴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

【解】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⑵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

【解】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

⑶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

【解】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國土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⒋元曉師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心有二:⑴隨事發心,如四弘願。⑵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

【解】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菩提心有二:⑴隨事發心。「煩惱無 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 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⑵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 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即不排除之意。撥者排也,無者除也。故上句之意為: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 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 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下載

下載
 2014.3.31

第2集:【29-442-0002

發菩提心 重中之重

【解】元曉師等以發菩提心為正因,念佛為助因。我國善導、靈芝與日淨宗諸家則以持名為正行,發心為助行。兩者相 左。蓮池大師《疏鈔》中和會之曰:「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今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之宗,正是雙取兩 家,復又攝歸名號,正與蓮池大師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則為徹悟禪師之教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約之則為蕅益大師所倡之「信 願持名」。《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宗,並云:「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 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又「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 ,乃為正行。……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可見「信願持名」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師以「信願 持名」為小本之宗。大小兩本,宗旨應同。故今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師之垂教也。

⒍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解】又《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又曰:「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發此三心,亦即發菩提心也。

⒎菩提心義云:「此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下載

下載
 2014.4.1

第3集:【29-442-0003

發菩提心 重中之重

【解】又密宗最重發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又《菩提心 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 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8.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

【解】又諸經之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發心之要,不言可喻。

9.「一向專念」,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

【解】「一向專念」者,「一向」二字有數義:一朝向一方前進;二偏向一邊;三一味;四總是;五一段時 間。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一向專念」,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故行 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經中上輩、中輩及下輩往生之人,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蓋以果覺因心, 究竟方便,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