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開示 > 節錄 >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真認識的人真幹(有字幕)
現在選擇: 《現在播出 : 0001》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真認識的人真幹(有字幕)
◎ 2013.4.1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2012淨土大經科註02-040-0245集) / 編號: 29-357 / 共 1 次講演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文件檔)
mp3
點播
高畫質影片
點播
2013.4.1

第1集:【29-357-0001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真認識的人真幹

如《會疏》曰:「寂靜三摩地,無縛無著,故名清淨。」又「解脫」者,所住三昧,離一切繫縛而自在,名曰解脫三昧。如《會疏》曰:「止觀無礙,故名解脫。」又曰「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煩惱,能解脫生死,故須名清淨解脫三昧。」又「普等」者,普者普遍,等者平等。《悲華經》謂之遍至三昧,《芬陀利經》謂之普至三昧。《宋譯》謂之普遍三摩地。《唐譯》謂之平等三摩地門。《會疏》釋曰:「若依諸師,但是菩薩所得三昧名也。憬興云:『普者,即普遍義。等者,即齊等義。所見普廣,佛佛皆見,故所住定,名為普等。』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見諸佛世尊,故言為普。平等現見無所不見,故言為等。』若約選擇本願正意,則是念佛三昧德號也。普謂普遍,凡聖通入之義。等謂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 一切佛之義。《菩薩念佛三昧經》曰:『譬如眾生,若依須彌金色之邊,其身即與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勢力故。又如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復如是。』是普遍義也。《文殊般若經》云:『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讚阿彌陀佛偈》云:『我以一心讚一佛,願遍十方無礙人。』是平等義也。」《會疏》以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為念佛三昧。蓋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自當同具種種三昧之名也。「三昧」,即三摩地,譯為正定、正受。(詳解見第二品。)「總持」,即陀羅尼,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並能持無盡義。(詳解見第二品。)深妙之總持,故曰深總持。十方菩薩,因聞名故,得諸三昧,與深總持,安住定中, 得成正覺,故曰「至於成佛」。

辛二、(四五)定中供佛願

【經】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解】第四十五「定中供佛願」。定中供佛,不失定意,同於《德遵普賢品》中「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正是普賢大士甚深境界。《往生論註》云:「八地以上菩薩,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動本處,而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教化眾生。」望西師謂住定供佛:「約常途者,初地以上。」又曰:「初地以上,雖有此德,八地以上,是無功用。」蓋謂初地菩薩,雖初有此德,但尚不能全離功用。八地以上,才是無功用道。《會疏》謂他方新發心菩薩,因聞彌陀名號,頓登上地菩薩,得諸三昧,住定供佛。《疏》曰:「縱雖新發意菩薩,聞名字人,能得定慧相即,真俗相照,頓得上地菩薩也。」又《文殊般若經》曰:「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 功德、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云云。於三昧中,遍知諸佛世界差別相,正與住定供佛同旨。

辛三、(四六)獲陀羅尼願

【經】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

【解】右章具三願。「獲陀羅尼」以上,為第四十六「獲陀羅尼願」。「一二三忍」以上,為第四十七「聞名得忍願」。此下為第四十八「現證不退願」。第四十六願,「離生」者,離生死也。三乘行人,入於見道。因見諦理,斷見思惑,永離三界之生,是云正性離生。


下載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