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雜誌下載  文字講堂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2.2.9  星期六  VOL.86


 

 本期專欄:把握機緣,老實念佛

 

卷首語
編者的話

 

下星期就是中國的農曆過年,在此預祝 諸位同修

身體健康 心想事成 道業精進 法喜充滿

  而 淨空法師在過年前夕也對諸位同修有一番勉勵的開示,請看把握機緣,老實念佛

我們常常聽到有些人講:「這家人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大富大貴?」請看了凡四訓講記

淨空法師說:「現在的人一點根基都沒有,一接觸佛法就要學密宗的大法。這就像上學念書,幼稚園都沒有念過,就要去念博士班,怎麼會有成就?」到底密法要何時才能學呢?請看輕鬆學佛法

有同修問到:我的兒子是公司的領導,經常外出應酬,要喝酒、吃海鮮。請問我應如何為他彌補罪業?請看答疑解惑

最近「文字講堂」將新增內容:《 華嚴經》467∼470集、太上感應篇171∼254圓滿、十善業道經101∼110、學佛問答36∼40。

 

返回

 

經論輯要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了凡四訓講記(19) 淨空法師講於鳳凰衛視 講記組恭敬整理

 

三、積善之方

文字一開端,了凡先生引用《易經》的兩句話,為我們說明: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自古以來,凡是過於憨厚、積善的人家,其後代往往會發達。縱然沒有大的發達,也能夠平安過日,不至於招惹一些凶災。這兩句話可以從歷史上來作證,而在現前我們細心留意也能觀察到。反之,這個人家過去的先人以及他本身積惡,欺負別人,盡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個人家必定不能久享富貴。縱然現前他是大富大貴,也只能享一時之福,終究會衰敗。有些人看到這個現象說:「這家人無惡不作,為什麼還大富大貴?」這是他本人或家裡的前輩過去生中修的福大。但是他修福不修慧,沒有智慧,所以這一生造作惡業,造作惡業必定折福。譬如,他過去生中修的福有億萬財富,這一生雖然發財,但心術不善,處處欺壓別人,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他的福報會折損,千萬財富會變成百萬財富。可是他還有百萬財富,比起一般人還是富有得多。因果通三世!他這一生餘福享盡,罪報就會現前。有些人的果報在來生,有些人在這一生晚年就沒落、破產了。什麼原因?積惡之家的報應就是這樣。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對自己以及對家庭、對宗族,決定有大利益。

昔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而歷敘其祖宗積德之長。逆知其子孫必有興者。

「昔」,過去。「逆」,預料。過去顏氏要將他的女兒許配給叔梁紇時,就向上一代一代去敘說叔梁紇的祖宗,結果都是積德的。這是積善之家,所以預料他們家的子孫一定興旺。最後就將女兒許配給叔梁紇,以後生了孔子,所以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祖先代代都積善,所以他們家會出大聖人。

孔子稱舜之大孝。曰。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試以往事徵之。

中國人講孝道,首推大舜,這是盡孝的模範。孔子稱讚他:「宗廟饗之,子孫保之,皆至論也。」這些都是至理名言。

舜的母親死後,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繼母也生了小孩。繼母對待他非常不好,他父親受了繼母的影響,所以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個人都以惡念對待他,幾次要置他於死地。這樣惡劣的家庭環境,舜還能夠孝順。在他心目中沒有看到父母、兄弟對他不好,他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讓父母、弟弟不喜歡,所以他天天改過自新。這樣過了幾年,把全家感化了。這是大孝,真正的孝順。舜一切順從,順從裡面有高度的智慧,佛家講:「善巧方便」,他能夠避免家人對他的傷害,能夠保全他的生命,依舊以真誠心、愛心奉侍父母、兄弟。這是一般常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做到了。

「試以往事徵之。」再以過去這些積善之家,看看他後人的發達,歷史上有記載,下面舉了十個例子。

楊少師榮。建寧人。世以濟渡為生。久雨溪漲。橫流衝毀民居。溺死者順流而下。他舟皆撈取貨物。獨少師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貨物一無所取。鄉人嗤其愚。逮少師父生。家漸裕。有神人化為道者。語之曰。汝祖父有陰功。子孫當貴顯。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之白兔墳也。後生少師。弱冠登第。位至三公。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孫貴盛。至今尚多賢者。

「少師」,是太子的老師。「建寧」,今福建建甌。「弱冠」,二十歲。

少師楊榮的先祖世世代代從事於擺渡船的行業,生活也過得非常艱苦。久雨河水漲了,淹沒了鄉村民居,也淹死了很多人,溺死者順流而下。一般人划著船都去撈取財物,不顧淹在水裡的人。唯獨楊榮的祖父、曾祖父只有救人,絲毫不取漂浮於水的財物。鄉里的人看到他們的作為,都說他們愚痴,「救人有什麼用?許許多多人家財物漂流在水上,你撈到就是你的」。他們不要財物,完全救人,這是積德。

到楊榮父親出生時,家境漸漸富裕。這個時候有一位道長(這裡記載是「神人化為道長」,我們就說「有一位道長」),告訴他的父親:「你的祖父曾經救過很多人命,有陰功,子孫一定會貴顯。」並指示他有一塊風水很好的地,可以葬在那個地方。楊榮的父親就把他的祖父葬在道人指的處所,就是現在所說的「白兔墳」。

後來生了楊榮,他二十歲就考取進士,官一直做到三公(少師屬於三公之一)。皇帝對他非常感激,也追封他的曾祖、祖父、父親為「少師」。子孫貴盛,一直到今(「今」是了凡先生在世時,即明朝),他們家還有很多賢人。這是以楊榮這一樁事情來證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鄞人楊自懲。初為縣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時縣宰嚴肅。偶撻一囚血流滿前。而怒猶未息。楊跪而寬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自懲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況怒乎。宰為之霽顏。

「鄞」,今浙江寧波。「時」,當時。「上」,指朝廷。

有一位楊自懲先生在縣衙當一個書辦(即今之書記官、文書官),心地仁厚,推己及人,守法公平,決定不受賄賂。當時這個縣官非常嚴肅,偶然之間,鞭打一個囚犯,打得遍身流血,怒還沒有消。楊自懲心生憐憫,跪在地下幫這個囚犯求情。縣官說:「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這是縣官發怒的理由。楊自懲叩首報告說:「上失其道。」就是現在朝廷本身有過失,人民對朝廷信心喪失。如果他真的是做了很多壞事,應該要判重刑,你也要憐憫他,不能生歡喜心,喜尚且不可,又怎麼能夠發怒?楊自懲這個人平素有德行、有膽識,敢說真話。縣官聽了楊自懲一番話之後,情緒穩定了,不再發怒了。

由此可知,百姓犯法,過在何處?過在沒有人教導他。誰負責教導?地方官員、縣市長這些「父母官」,人民的領導。儒家言:「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之」是人民。地方首長是人民的領導、父母、老師,你的子弟為非作歹,是你沒有把他教好。

家甚貧。饋遺一無所取。遇囚人乏糧。常多方以濟之。一日。有新囚數人待哺。家又缺米。給囚則家人無食。自顧則囚人堪憫。與其婦商之。婦曰。囚從何來。曰。自杭而來。沿路忍饑。菜色可掬。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楊自懲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常憐憫幫助苦難的人,尤其是囚犯。當然也有送禮託人情的,但他一無所取,大公無私,憑良心辦事,絕不受賄賂。有時囚犯囚糧缺乏的時候,他還想方法到一些能夠行善的人家,向他們捐助,來幫助囚犯,讓他們能夠吃飽。有一天,有新來的幾個囚犯沒得吃,正好自己家裡又缺米,若是給了囚犯,自己家人就沒飯吃;若是只顧自己,那些囚犯也很可憐。於是跟他太太商量,他太太問:「囚犯從哪裡來?」「從杭州來的,一路上忍著飢寒,面黃肌瘦。」因此,把自己家的米分一半,煮稀飯給囚犯吃。

後生二子。長曰守陳。次曰守址。為南北吏部侍郎。長孫為刑部侍郎。次孫為四川廉憲。又俱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副部長。「刑部」即今之法務部、司法部。「廉憲」在明朝稱為按察司,一般也稱為欽差大臣。

以後楊自懲生了兩個兒子,官做到南北吏部侍郎。長孫為刑部侍郎,次孫為四川廉憲,他的子孫在當時都是很有名的賢德大臣。楚亭、德政這兩個人,也是楊自懲的後代,但歷史記載不詳。他自己積善積德,兒孫貴顯,這是果報。

由此可知,積功累德,不論自己現前過什麼樣的生活,在社會上是什麼樣的地位,從事什麼樣的行業,都可以做。只要存心利益社會、利益人民,就是積功累德。做好事,不求果報,其功德更大;不求果報,必定有更殊勝的果報。積的善大,積的善多,自己本身就感受到果報。像了凡先生就是個例子,與了凡先生同時代的俞淨意先生也是個例子,晚年就享受果報,果報一直綿延到他的子孫,代代不絕。下面舉第三個例子。

 

返回

 

楊枝淨水
把握機緣,老實念佛

     

過幾天就是中國農曆年的除夕,我們有緣在此團聚,這是希有的因緣。我們能夠生在這個時代,因緣際會非常難得,古人常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句話的含義很深。我們現前遇到的是兩樁大事:一是我們不幸處在亂世,「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這是災難;另一個希有的因緣是佛法,尤其是聽聞到淨宗法門,不僅是釋迦世尊,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如來異口同音的宣告,「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在這個時代得人身、遇佛法,也遇到希有難逢的淨宗法門,通過我們這些年來的學習,我們對淨土法門深具信心,這是值得慶幸的際遇。這兩種際遇合在一起,也是希有難逢。

大災難現前的時候,我們如何自度?如何幫助別人?佛法講的大事因緣,無過於此。自度必定要求生淨土,度他要勸導眾生。佛菩薩慈悲到極處,我們能夠體會得,無不是由衷的感激。佛在經論中不但將往生成就殊勝的道理跟我們說明,而且往生的方法我們也學到了。現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我們不但取得淨土,而且可以生到淨土的高品位,這個因緣無比希有。不僅佛經如是說,祖師大德亦苦心婆心勸導我們,而在眼前我們看到許多念佛往生的事實,這是為我們做證轉。

佛法講:「三轉法輪」,世尊的開示是指示我們了生死、出三界的明路,祖師大德勸導我們,我們親眼看到念佛往生的這些人示現為我們做證明,使我們對於淨宗的修學斷疑生信,確立信念,這一生當中必定取得無比殊勝的成就。

前幾年,東北出現一樁希有的事,長春有一位比丘尼,被北朝鮮的山神請去領眾念佛。聽說北朝鮮那邊有一百多位山神在修學淨土,想請一位出家人領導,找到這位法師,但中國的護法神不讓她出境,所以她沒去。從山神口中透出來的消息,祂們說天上不安全,地上不能住,所以想來想去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好,於是乎發心念佛求生淨土。

這位法師就問這些山神:「你們作山神多久了?」

山神說:「我們已經作了三千多年」。

法師說:「三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你們那時候不學?」

山神說:「那時候我們不相信,現在才覺悟。」

這是真人真事,為我們做證明,許許多多鬼神都要求聽經、念佛、修學,如果我們不肯真幹,連鬼神都不如。所以,處在今天這個局勢,第一樁大事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人生第一樁大事,其餘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要如何念佛才真正有把握往生?《無量壽經》教我們的方法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真正覺悟,對這個世間決定沒有絲毫留戀,如果還有所留戀,你沒有覺悟。換言之,真正覺悟的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有一樁放不下就是還沒有覺悟,可能這一樁事又把你拉回來繼續輪迴。放下不是不做事,而是把家中的事做得更認真、更負責任。怎麼放下?心上放下,不是在事上放下,事不障礙。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礙在哪裡?礙在你的念頭。經上教我們「一向專念」,一切時、一切處心中只有阿彌陀佛,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娑婆世緣再不要牽掛、放在心上,這就對了。

我們的色身還在世間,還與社會大眾在一起相處,要懂得隨緣而不攀緣,普賢菩薩教我們「恆順眾生」,就是所謂的「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我們要更認真、更努力的幫助社會大眾,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假若我們一切的工作努力為自己、為家庭,這是迷。反之,我們的工作更認真努力,是為社會、為眾生、為落實佛陀的教誨,不為自己,這是行菩薩道。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凡夫念念有自己,菩薩念念沒有自己。

《金剛經》云:「離一切相」,離相就是放下。放下什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放下是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絕對不是「沒有我、沒有人、沒有眾生、沒有壽者」,這些現相還是存在,確實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佛教我們離相是離我們心中攀緣的相。四相怎麼離得開?離攀緣的相,心不要著相,事上沒有妨礙。造成障礙的是心裡的執著,與事不相干。這個道理要懂,決定不能誤會。

佛法在世間要真正能夠利益自己、利益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要懂得「隨喜功德」。隨喜就是隨緣,隨緣是遇到了,我們就要做;遇不到不要求,遇不到要自己想怎樣怎樣做,這是攀緣。遇到就做,遇不到就不做,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平等的,清淨平等就是真心,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心地清淨平等與佛心就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何相應?二六時中,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只有極樂世界,沒有其他的。

極樂世界是什麼?《無量壽經》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就是極樂世界。所以,經讀熟了,就常常可以憶念佛境界,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果我們心裡不想佛境,就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造輪迴業,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修淨業。所以,世法要隨緣,心裡要念念不忘西方淨土。

我們要問:修多久才能成功?隨每個人根性不同,而有差別。《阿彌陀經》講,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利根的人就成就了。鈍根的人,三年五載成就的不勝枚舉。由此可知,不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一心專念」,這是我們這一生求生淨土關鍵之所在,一定要明瞭,要把握住。

這個緣分不止千載一時,比千禧年一千年遇到一次還要難,彭際清居士言:「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我們居然也遇到了,這是可喜的。春節大家見面互相恭喜祝賀,我們祝賀這一樁事情。縱然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我們也不為濁惡所染,也不為惡緣所動,一切時、一切處緊緊的抓住阿彌陀佛,一部經、一句名號就夠了。如果大家嫌《無量壽經》太長,《阿彌陀經》很好,這兩種抓住一種,時時刻刻不離開,念茲在茲。

希望我們在這一年當中,每位同修都有圓滿的成就。《阿彌陀經》告訴我們,「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大家努力,今年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那就是真正的恭喜了。

 

返回

 

蓮語珠磯
印光大師開示-不可念佛求作惡事成就

 

念佛一法,隨在何事,皆可成就,但不可念佛求作惡事成就。若欲作惡事,念佛求成就,當被雷殛。

 

返回

 

輕鬆學佛法
認識密宗

 

佛法裡面的密宗,密不是神祕,不是祕密,是「深密」。佛法沒有神祕,也沒有祕密,密是深密,理太深了,事上的境界也太深了,不是初學人能夠理解的,不是初學人能夠學習的。

現在的人一點根基都沒有,一接觸佛法就要學密宗的大法。就像上學念書,幼稚園都沒有念過,就要去念博士班,怎麼會有成就?

我學佛第一位遇到的是章嘉大師,他是密宗大德,所以我對於密宗的常識知道得很多。密宗的修學是有階梯的,從哪裡學起?從持戒學起,從五戒十善學起。修到什麼時候才能接受密法?嚴格的講是八地菩薩,八地是不動地,到這個地位,他主修的課程就是密法。如果不是主修,而是學一點,要到圓教初住以上才行;換言之,「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有資格學一點點。

那密法要不要學?要學,不學不能成佛,但它是最後一個階段,它是佛法裡最高級的佛法。我們要懂得自己現在是什麼身分?幼稚園的小學生。所以,這些事情不能不懂,懂了之後,你不會毀謗,你不會感覺得很驚訝。只要以平常心看待,知道自己什麼程度、什麼身分、應該如何學習,這就對了。 

(節錄自21-112-07)

 

返回

 

快樂修行人
不綺語

 

「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所謂「笑裡藏刀」,目的是叫別人上當,用花言巧語來欺騙。綺語的範圍很廣,凡是令人邪思這一類的言語,都屬於綺語。由此可知,像現在文藝界裡面,我們常常看到電影、電視、歌舞裡面的明星,他們所表演的、所唱出來的內容是什麼?如果是挑動大眾感情的,引發大眾貪瞋痴慢的,全屬於綺語。

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這些演藝人員,他們的結果如何?他們後半輩子的結果,在佛法講花報,花報要是不好,果報就更差了。無論在中國、外國,演藝人員能夠得善終的很少,我們看到有不少橫死的、自殺的,都是紅極一時的。他為什麼遭受這個果報?綺語。他把社會大眾、人心引誘到邪知邪見,引誘到貪瞋痴慢。那個歌舞很好聽,你很喜歡觀看,你會受他影響。他的影響是正面的、是負面的,不能不知道!

文藝在今天變成娛樂,娛樂越軌了。軌是什麼?道德。超越了道德的規範,問題就產生了,他當然要受果報。因為他造極重的不善業,他的影響面很大,影響的時間很長。

中國在古代有文藝、民謠、詩歌、戲劇,這是社會大眾的精神生活。而文藝思想的總綱領,就是根據孔老夫子《論語》裡的一句話:「思無邪」。所以,中國古老的詩詞、歌賦,戲劇裡面的元曲、昆曲,演變到明清的京戲,包括中國各個地方的戲劇,這裡面的內容是四個字-忠、孝、節、義,表演不離此原則。

在古時候,中國沒有學校,人民都能夠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從哪裡學來的?就從這些文藝表演當中學來的,知道怎樣做人處事。文藝是教學、是社會教育,教人思無邪;以佛法言,教人正知正見。所以,那些演藝人員是佛菩薩,用這個手段來教化眾生。現在演藝人員是妖魔鬼怪,不是佛菩薩,他影響的面太大、時間太久,果報就不難想到了。

(節錄自21-112-05)

 

返回

 

淨空法師說故事
役使諸天

 

唐朝時代的李通玄長者註《華嚴經合論》,在《合論》的序文裡面,我們讀到李通玄長者是李世民一家的,他是皇族,但是他沒有作官,學佛修行真有功夫。

他發心為《華嚴經》做註解,想找一個清淨的地方,他帶著這部經,在深山裡面遇到一隻老虎,要是別人看到老虎就嚇跑了,他不但沒有跑還跟老虎說:「我想找一個清淨環境來註解《華嚴經》,你要是知道有好地方,你帶我去。」老虎為他帶路,帶到一個地方確實非常幽靜,是一個山洞,那個山洞是老虎窩,一窩老虎都在那裡。李通玄看了看,點點頭,不錯!這是好地方。他感動老虎搬家了,把那個石洞讓給他,於是李長者就住在石洞裡面。到第二天,來了兩名年輕的女子來為他服務,李長者看了一看,一句話不說也沒有問她們。他這一部《華嚴經合論》寫成,花了很長的時間,這兩名女子天天來替他服務,清潔環境,準備紙張、筆墨,到晚上就走了。李長者跟這兩個女孩子沒有說過一句話,也沒有問過她:「你叫什麼名字?你住在哪裡?」等到這部《合論》寫成,他以為這兩個小女孩是附近村莊的,就到附近村莊去找她們,想要感謝她們,結果找不到!一問人,人家都不曉得。這是道德感動天人來服務、來供養。李長者一個人居住在山洞裡,什麼事情都不要操心,有這兩個義工天天來照顧,確確實實佛說的話沒有錯,「役使諸天」。

(節錄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15-13-64【戒德之人。道護為強。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返回

 

答疑解惑                      
               淨空法師2001年1月17日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問:墮胎的人知錯之後,請問應如何做才如法?

答:佛說有四種因緣才會成為一家人,這四種緣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第一種是報恩。這是過去生中於他有恩德,講的是孝子賢孫一類,稟性非常純厚,若墮胎殺了他,這個恩德就變成仇恨。仇恨很難化解,確實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接觸佛法之後,才知道這個問題嚴重,就要想辦法化解。化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照佛的教誨,認真修行,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將這個功德迴向給他就有用處。只是念迴向偈沒有多大用處,「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你拿什麼功德去莊嚴佛淨土?你一定要修積功德,將這個功德迴向才管用。

第二種是報怨。報怨是來報仇的,你把他殺掉,仇恨更深。所謂是「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要把冤解開,不能再結。

第三種是討債。我們把他殺掉,債還是欠在那裡,又加上命債,不但欠錢還欠命,這個麻煩就大了。

第四種是還債。他是來還債的,而你把他殺掉,你就欠他命債。這些事情一定要了解。

我們修積一切功德,平常做一些善事,都可以為他迴向,而且把墮胎嚴重的後果告訴別人,幫助別人千萬不要犯這個過失,這是很大的功德。勸一個人打消墮胎的念頭,就是救人一命,佛家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個功德很大。冤冤相報很麻煩,不可以做這個事情。

問:看見路上橫死的狗、貓或者是車禍喪生的人,請問應如何做?念數聲佛號或往生咒幾遍?迴向文偈應用哪種?

答:遇到這種情形時,以真誠心先為牠授三皈依,為牠祝願。若是畜生,就念「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就是畜生道)」,念三遍,然後念佛號。再簡單的開導牠:「這個世間苦,你捨了這個身體之後,趕快跟著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面迴向偈可以用:「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你有時間,就多念幾句佛號,佛號念得愈多愈好,若沒有時間就少念幾句,這是對一般畜生的處理。若是看到車禍或路上橫死的人,我們就念佛為他迴向,勸導他皈依三寶,求生淨土。

問:弟子想受菩薩戒,請問應從哪裡學起?是否每天應誦戒條來提醒自己?

答:確實是這樣的。如果想受菩薩戒,最好你每天念《十善業道經》;你能把十善業道真正做到,你就是真的菩薩,比受菩薩戒的功德殊勝太多了。我為何如此說法?因為受菩薩戒,你未必能做到,你若做不到,沒有功德,那是有名無實,不如一個老實修行十善業之人。如此菩薩都會讚歎你,天龍鬼神都會恭敬你、保護你,我們為何不老實這樣修法,何必去搞虛名?

菩薩戒的修學法,章嘉大師教導我:「做到一條,你是真正受一條,不必講形式,用不著在戒壇受儀式,那個不是真的,真的是你真做到了。」

菩薩戒本,沒有受菩薩戒的人可以看,只有出家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的戒本在家人不能看,這是佛不准許的。為何佛不許在家人看這些戒本?出家人受戒也未必能做到,破戒、犯戒的事情太多了。你不懂的時候,你尊敬出家人,有恭敬心,你是在積善修福。如果看了這些戒本,不知不覺瞧不起出家人,批評出家人,你就造業了。佛是為這個原因不准在家人看,不是有什麼神祕,佛家沒有祕密,佛是為了避免我們造罪業,道理在此。但是菩薩戒就不一樣,菩薩戒完全是利益眾生的,我們可以看、可以學,學一條就等於受一條,學兩條就等於受兩條。我們從自己能做到的先學,這是真正在受了。

章嘉大師言:「佛家重實質不重形式」,這是我早年聽他說的。而新加坡納丹總統也如此說,我聽他講這個話非常驚訝,這是內行人才講得出來的。諸佛菩薩、天龍鬼神都重實質不重形式,今天我們人間恰恰相反,重形式不重實質,所以佛教就衰在此。我們沒有老老實實認真去做,這是錯誤的。

又問:「受菩薩戒後又犯戒,請問是否會罪上加罪?」

答:沒錯,受戒後犯戒是兩重罪。沒有受戒,你做惡事是一重罪;受戒之後,又加上破戒的罪,這是兩重罪。要懺悔,而懺悔的方法,《了凡四訓》講得很詳細,依照它的方法懺悔就好。懺悔一定要從內心裡面去懺,最重要的是「後不再造」,這稱作「真懺悔」。懺悔了以後又犯,這個不可以,這個罪就更重了;明知故犯,過失就重了。

問:弟子若發現出家眾的習氣孤僻,請問是否可以提醒?若不提醒他,請問是否犯菩薩戒?若弟子不能忍耐,請問迴避相處是否為上策?

答:出家人與在家人也都是同參道友,若你們交情深厚,你有義務幫助他改過,幫助他回頭。

但我們勸導別人一定要觀機,觀察他能不能接受,以及在什麼時節因緣和場所來勸導最為恰當。我們勸導的時候,最好沒有第三者在旁。為什麼?如果有第三者在旁,你說他的過失,他會難為情,他不但不感激,反而結冤仇,這就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善巧方便。在過去,糾正我們錯誤過失的是自己的父母及老師,他們有義務責任,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要懂得規勸的道理。

若不提醒他,這是犯菩薩戒。但是你要先了解他、認識他。如果你知道提醒他,他不能接受,而且會結冤仇,這種狀況下可以不提醒,這樣就沒有過失;提醒他,他能接受,他能回頭,我們不提醒他,我們就有過失。

若他不能接受規勸,我們迴避,這個作法可以。

問:近期印的《無量壽經》有幾個錯字,請問是否能改正?

答:發現經本有錯字,應當註明是哪一部經,在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寫信到流通處,再印時我們就會將之改正,這是無量功德。我們不但自己這樣作法,而且也要勸導別的同修,若發現經本有錯字,一定要寫信到流通處去更正。

問:請問講經說法應注意哪些事情?

答:現在是民主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的社會,於是邪知邪見充滿了社會各個階層,造成社會的動亂不安,實在講這是無可奈何!這種情形跟古時候的社會不同,古時候的人沒有言論自由、沒有出版自由,不能隨便亂說話,不能隨便亂出書,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法律,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講經說法。

古時候,即使是國家法律沒有約束,自己也沒有這個膽子,為什麼?怕說錯。禪宗的公案,「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所以,說錯一句話,這個因果麻煩了。怎樣的人才能出來講經說法?必定要有師承的人。他是真正受過教育,而且得到老師的肯定,老師說:「你可以出去弘法利生」,這才行,等於是畢業了,就是「出師」,你可以離開老師了。而不是閉門造車,自己沒有老師,看看書、聽聽錄音帶,就可以在外面講經說法。

實在講,若是從錄音帶、錄像帶規規矩矩的學,可以學得出來。學講經,自古以來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完全轉述老師的話,不加絲毫自己的意思,這是「師承」。如果講別人的,加了很多自己的意思,這是決定不許可的。要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加自己的意思?到自己真的開悟了。開悟的標準是「明心見性」,自己沒有明心見性,要完全依照老師的講法,不可以加自己的意見。

現在人不老實,縱然跟一個老師學,自己上台講經,可能一半是老師的,一半是自己的;甚至於老師的只佔百分之十,自己的佔百分之九十,這種態度就是古人講的「背師叛道」。

你說錯了,你要背因果責任;我們轉述老師的,說錯了,是老師的錯,不是我的錯。所以,初學不能不守規矩。如果他說的這些東西,講完一遍就算了,影響面不大,他造的罪業輕,因為受害的人不多。現在用錄像帶、錄音帶,傳播的面廣,說錯了,不但現在人受害,流傳到後世,也害將來的人。五百世野狐身,受害的人不多,現在我們每說一句話,都錄音、錄像,這太可怕了!所以,決定不能說錯一句話,只要有流通,都要負因果責任。

問:我家供奉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兩尊聖像,請問這兩尊聖像的位置如何擺放?

答:我相信你一定見過寺院、道場供奉的西方三聖像,你就用這種方法供就可以了。阿彌陀佛像一定供在當中,觀世音菩薩像供在阿彌陀佛左手邊,如果沒有大勢至菩薩,右邊空著沒有關係。一定是阿彌陀佛在當中,不可以兩邊平擺。

問:我的兒子是公司的領導,經常外出應酬,要喝酒、吃海鮮。請問我應如何為他彌補罪業?

答:如果真的懂得佛法,應酬中也可以度化眾生。你可以學六祖惠能大師吃肉邊菜,應酬當中總免不了酒,我們酒對開水,有顏色的酒就對茶,把酒沖淡。這個應酬好,做出樣子給大家看。別人若問,你就趁這個機會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特別為他說明肉食帶的病菌非常多,而不要講造業受報,這現在人聽不進去。現在人最重視的是自己生命,我們從健康方面跟他說:「素食能健康長壽!世間一般人都怕老、怕病、怕死,素食不容易衰老,不容易生病,我們為什麼不選擇素食?」

我們吃素的人要做好樣子,如果吃得面黃肌瘦,一臉的病容,人家會說:「你不吃肉,所以搞成這個樣子!」那就被人批評。所以,我們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一定要好,自己形象就是接引眾生最好的工具,我們讓人生歡喜心,讓人羨慕。我也吃了五十年的素食,健康長壽,這足以證明素食好。

中國古人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特別是現代的社會,飲食都有嚴重的污染,都帶著一些奇奇怪怪的病菌。所以,飲食不能不注意,愈是簡單愈好,愈是普通愈好,不要去選擇價錢高的。商人為圖利在上面做手腳,普通很便宜的蔬菜就不會。這是健康之道,可以利用機會勸化眾生。

問:不吃長素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按照六齋日或是十齋日吃素,吃素那一天很認真,過了這一天就大吃大喝;另外一種人,為了減少家人的麻煩,基本上素食,偶爾隨緣或者與親戚朋友去吃一點葷。請問哪一種如法?

答:兩種都好。養生之道,飲食固然是很重要,可是比飲食更重要的是清淨心。佛經講:「心淨則佛土淨。」心清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境界就清淨,這才是第一個因素。

飲食也要選擇清淨,是非常好的助緣。人能夠持六齋、十齋都好,偶爾隨緣跟親戚朋友聚會,隨緣裡面要觀機,最好在隨緣裡面都能夠勸化大眾,你就功德無量。

問:有些佛友將佛像供在櫃子裡面,平時關上門,請問是否如法?

答:可以這樣作法,完全看你自己家裡的環境。如果你家裡面房間多,應當用一間房間來做佛堂,這是最理想的。假如家裡房間不多,通常我們的佛像供在客廳,甚至於還供在房間裡面。供在房間裡面,用這個方法最好,用一個櫃子就像佛龕一樣,不拜佛的時候門關起來,做早晚課、拜佛的時候門打開,這個很如法。

問:中國有一句古話形容,父母在世時,子女很享福,所以說是父母運。我們學佛者只盼望老法師健康長壽,讓我們享一點淨空法師福。

答:福報是自己修的,自己修自己享才是真實的。享別人的福,都無法保持長久,享自己的福才能保持長久。

問:有人說,要用往生被蓋亡者遺體,但有人卻說,此被有經咒不能蓋在亡者身上,因為亡者身體不淨。請問到底能不能用?

答:佛家不叫「往生被」,稱作「陀羅尼被」。「陀羅尼」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咒」。這個被子上面有很多咒語,一般亡者入大殮時,陀羅尼被是蓋在最上面,這多半是密宗的,顯教裡面沒有,但是現在不學密的人,也有不少人都用陀羅尼被。密宗有這個儀規,按照儀規做是如法的,在顯教也可以這麼做。

曾有不少同修問我:「是不是蓋陀羅尼被就能往生?」如果蓋陀羅尼被就能往生,釋迦牟尼佛何必費這麼多精神講經說法?讓大家多做一些陀羅尼被就行了,每一個人蓋一下,不統統都往生了?這在理上講不通。往生一定是「心淨則佛土淨」,這個被子一蓋,心就清淨了嗎?佛要我們開智慧,佛教我們不要迷信,我們總得想想,於情、於理、於法到底相應不相應,這個事情自然就能解決了。

問:我雖知緣生緣滅大概的道理,但要和父母親生死分離的時候,請問如何控制自己不傷心?

答:這個問題,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講得很透徹。我們跟父母恩情特別厚,學佛之後,才明瞭超越輪迴的道理,明瞭往生淨土真正得永生的道理。所以,你應當用佛法勸導父母,讓父母依照佛法修學,我們將來同生極樂國。父母先去,我們後去,同到一個目的地,這是好事情,你的心情自然就開展了。而且還可以跟父母約好,將來自己往生的時候,父母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你。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同參道友先走的,也都會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這不是妄想,確實是可能的。所以,不要傷心,你傷心,過世的父母也會傷心。他一定會希望你用功,希望你在道業上成就,將來得生淨土。

 

返回

 

淨空法師講經訊息
最新消息

 

淨空法師於2月2日於新加坡淨宗學會攝影棚繼續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詳細請見 http://www.amtb.org.tw/audio/audio.htm,《華嚴經》有網上直播,歡迎收看,共沾法益。重播新網址http://www.amtb-dba.org/Audio/index-Hv.html

 

返回

 

法寶流通
最新消息

 

現有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索取: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一號二樓 Tel:(02)2754-7178;Fax:(02)2754-7262 e-mail: amtb.amtb@msa.hinet.net,或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兒童讀經教材」,請向湖北武漢大學 余一彥教授聯絡。地址:湖北武漢大學6-307信箱 電話:(027)8765-2614或8786-7749。其他國家地區,請與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返回

 

信息交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您有過心靈的感觸嗎?歡迎在「學佛心得」欄目內踴躍投稿。來稿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feeling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question

說明:淨空老法師為了完成「五年弘法計劃」,對外所有的講經及活動一律停止,因此也暫停回覆所有學佛問題。其實,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但編者為了方便廣大同修,若同修們於生活修學上有任何問題,仍歡迎寫信給我們,彼此互相討論,交換心得。但因人力不足,所以無法及時回覆,敬請見諒!阿彌陀佛!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示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註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ad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