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海贤老和尚说念佛、成佛是大事,
其他都是假的,所以要统统放下。

 
 
   
  本期专栏:三皈传授(三)
  本期内容简介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91)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伦理道德:人弃常则妖兴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31)
  心得交流:ef05740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7.3.15 星期三 Vol. 466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面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凡夫接触都会被外境感染。请看本期专栏

  尊者为大众请示经题,便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修行的纲领。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严正声明FacebookMP4及MP3下载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三皈传授(三)
 
 

  (二)皈依法

  1.何为皈依法

  “法”是轨则,轨道、原则的意思。“法”就是佛教我们处事待人与修行证果的原则。如果我们用“修行证果”这四个字,现代人听了也很难懂。我们换一句话来说,提升自己生活层次的原则,大家就好懂。超凡入圣,提升我们生活的层次,这就是“法”。

  “法”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也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在佛经里面讲“正知正见”,也就是“佛知佛见”,这是自性的法宝,也不是从外面来的。皈依,皈是从我们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回过头来,我们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所以“法”也是自性的知见,不是跟着别人走。佛之伟大,佛之令人敬佩,就是佛没有牵着我们鼻子走,佛完全叫我们做一个顶天立地独立的人,这是他老人家值得我们尊敬之处。

  真实智慧现前,你的思想、见解才能正确;你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你的想法、看法全是错误。怎么知道自己想错、看错了?实在讲,佛教我们的原则是“你有想就错了,你有看法就错了”。所以我们初学一定要依靠经典,经典里面所说的就是诸佛菩萨的看法、想法,这决定正确。依照经典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换言之,佛在经上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老老实学着怎么做,这就对了。

  由此可知,皈依佛这一条是总纲领,是原理原则,皈依法这一条是从日常琐碎事上教给我们如何修学,遵守佛的教诲。

  2.如何择法

  佛的经论很多,我们是不是每一部经都要学习?不需要。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佛这些经典是当年教人的。一个人有困难、有迷惑,遇到释迦牟尼佛向他请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颠倒的方法,告诉他离苦得乐的方法,以后记下来就成为一部经。可见得他就是从一次的指导就得利益,就解决问题。由此可知,一部经就够,那里要那么多!这是决定正确。现在我们没有遇到佛,佛这么多经典,我们要依靠哪一部最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困难的问题。

  佛好比是一个大夫,我们都是病人,我们遇到了这个大夫,他为我们诊断、用药,真的是药到病除,解决问题。现在大夫不在,留下一大堆的处方(经典好比处方),这处方要是用对了,我们的病就好了,如果用的不对症,麻烦就大了。佛法确实如此。

  所以经典上修行的方法若与我们的根机相应,我们这一生决定成就。如果不相应,我们吃错了药,不但这一生救不了,还带来更大的麻烦。许多学佛的同修,没学佛还满好,学佛愈学麻烦愈多,个人的麻烦来了,家庭的麻烦来了,一大堆的麻烦都来了,那是吃错了药,那个药不对症。

  因此,法门的选择在我们今天来讲是一桩大事。我们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就好像自己害了病,大夫一大堆的处方摆在这个地方,没人指导,这事情麻烦。要是碰运气,像买奖券中特奖不容易啊,没有那么幸运。这要靠真正有修有学的善知识帮助我们选择法门。可是今天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不多,我们一生未必能遇到,遇到了也未必认识。愈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愈谦虚,你问他,他会回答说:“我不会,我没有智慧、我没有能力、我没有修持”。如是假的,他就会说“我行,我有智慧,我样样都行”。

  今天我们都没有能力辨别真假,哪是真善知识?哪是假善知识?唯一可以走的路还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为我们指出的。如《大集经》上所说的,佛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佛的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两千年以后,现在是末法时期,无论照中国或外国的说法都是末法时期。佛讲“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今天修净土,老实念佛,决定成功。这是遵照佛的指示。当然这是就一般根性而论。也有修禅成就的,也有修密成就的,那是特殊的人物,不是普通人。想想我们是不是特殊根性?上上根性的人可以学禅、学密,学其他的法门。如果觉得自己的根性很普通,不是上上根人,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指示,老实念佛,没有不成就的。

  特别是在我们读了净宗经论以后,仔细思惟研究,确实有道理。在“法”里面,我们皈依净宗经典,也就是在无量经典里面,我们选择净宗“五经一论”这六本。这六本的分量都不多,这六本足够我们一生受用,决不可以轻视这个分量很少。实在讲这分量不少,若细讲这六本经,十年都讲不完,这是实在话。我们皈依法,“法”就选择净土五经一论,这非常踏实。

  佛教导我们也是如此,在我们没有大彻大悟之前,依靠老师,依靠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佛在哪里?在经典。《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跟我们讲的。我们依靠经典里面的教训,就是依靠佛。佛亲自来指导我们,哪里还会有错!佛教给我们要做的,认真去做;佛教给我们不可做的,决定不做,这个才是佛的好学生、好弟子。一切以此为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依据,这叫归依法。

  (三)皈依僧

  “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面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凡夫接触都会被外境感染。染上贪瞋痴慢。见到顺自己意的,就起了贪心,贪就是染污。不顺自己意,起了瞋恚心,被瞋恚染污。所以我们要知道,五欲七情统统是染污,是心地的染污。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现在我们要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己的清净心,这叫做皈依僧。

  “僧”,除了清净之外,还有“六和”的意思。皈依誓词中,“皈依僧,众中尊”,“众”用现代话来讲是指团体、社团。这世界上的社团很多,从小的地方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体。佛告诉我们,学佛人的团体在所有一切团体里最值得尊敬与赞叹,为什么?它是模范社团,可以做所有社团的榜样。它的特点就是大家都能和睦相处,是一个和合的团体。他们的想法、看法很接近,“见和同解”,我们今天讲建立共识,这非常重要。我们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团体和睦的基础。

  我们看到出家人,不要想这个出家人是高僧,那个出家人是破戒的。他是高僧也好,破戒也好,与我们没有关系,都是提醒我们自己,有没有遵守六和敬?有没有修清净心?僧代表的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见到这个相,就要想到自己心清不清净。僧是清净、和敬的意思,这叫真正归依了。

  >>续载中……

  ——恭录自上净下空老和尚历次讲演的《三皈传授》及《认识佛教》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91)
 

六一、总示名持 示能断之名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六二、示持经之法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尊者为大众请示经题,便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修行的纲领。世尊非常慈悲,有求必应,将此经题为我们宣说出来,经名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题的大意前面已经说过,此处省略,不再赘述。

  世尊用下文两句话嘱咐我们,‘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1.此是令人,顾名思义,因名会体。要知经义,皆是“应无所住”。所以急当断除我见,则烦恼障除。而业障、报障,亦随之而皆除矣。三障消除,则法、报、应,三身圆现。

  ‘此是令人,顾名思义,因名会体。要知经义,皆是“应无所住”。所以急当断除我见,则烦恼障除。而业障、报障、亦随之而皆除矣。三障消除,则法、报、应,三身圆现。’此段是解释世尊对我们的教诫,教我们由经题联想本经所说的义理,“受持读诵”,此是最低限度之功夫。

  如果不能从经题联想经中所说的义理,所开导的教训,纵然读诵,也得不到利益。假使功夫深一点的人,就“因名会体”,方是受持深者。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经文而言,大概只讲到四分之一,他就开悟,明心见性了。

  “因名会体”,惠能大师做到了。何以他能做到?三学、三慧,圆融成一体,就能入此境界。我们听经,仅仅做到“顾名思义”,远远不够,还要能想到经典里的教训,发愿依教奉行。

  本经最重要的开示,就是“应无所住”。此句在本经,可以说是彻始彻终最要紧的一句经文。我们一定要能想到《金刚般若》是六百卷《大般若》之中心。“无住”既然是金刚般若的核心,当然也是六百卷般若之中心。由此可知,“无住”二字之重要性,我们要认真去做。“无住”就是不执着,不执着法相,不执着非法相,空、有两边都不住,此即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能有一分二分不住,就能得一分二分的利益。烦恼轻,智慧长,即是真实的利益。

  何以惠能大师能明心见性?他听了之后,明白了,空有两边皆放下,很高明。真正放得下,一闻就开悟,一悟就放下。一放下,就证果,是故“急当断除我见”。我们要将“断我见”看作最重要的事,决不能稍有犹豫。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此下真功夫。

  我见我相要是断了,四相四见都断了。烦恼障除了,不但见思烦恼没有,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烦恼一定也能破几分。四十一品无明,能破一分二分,业障消了,报障自然也消了。业障是见思烦恼,报障是六道轮回的果报。报障断除了,就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不在轮回之中,已经了生死出三界了。身体虽然在,不妨碍,并非证得此境界,人立刻就要死了,而是生死没有了,六道轮回没有了。

  我们身体还在娑婆世界,是菩萨身,俗话讲摇身一变,就从凡夫变成菩萨。菩萨乘愿再来,在此世间住世长久或短暂,随意自在。想多住几年,亦不碍事;想立刻走,就走得了。住世的久暂,不为别的,久暂在缘,在众生那一边,自己对世间毫无留恋。众生有感,就多住几天;缘尽了,众生不愿意学,就到西方世界去了。此时生活空间拓开了,尽虚空遍法界是生活的空间。那一个世界缘成熟了,就现身在那个世界,正如《普门品》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不只现一个身。若有很多的世界众生机缘皆成熟,就现很多身,随心应量。如《梵网经》说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一入此境界,就能千百亿化身。凡夫无法现第二个身,因为凡夫执着这个身是我,另外一个身就不是我,是故永远死在这个身上。真可怜!

  破了四相,无我相、我见。“无我”,就能现无量无边身,道理在此。因此《金刚经》消业障特别有效,问题是要真的去做,不是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念几遍就消除了。真正消除就得大自在。

  “三障消除”,“三身”就现前,就“圆现”。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即是圆。只要四相、四见一破,这个身还在世间,就如同六祖惠能一样。能大师开悟,见性是在二十四岁,《坛经》上记载,他在黄梅得法之后,即是“三身圆现”。我们现在的身是业报身,觉悟之后,身见没有,我见、我相破了,就转业报身为圆满的三身。此身是“自受用报身”,也是“他受用报身”,对一切众生而言是“应化身”,对其本体来说就是“清净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其利益殊胜,真正不可思议。

  惠能大师之后,不是没有见性的,而是没有像惠能大师那么快速、那么殊胜,的确没有。然在其修学过程中,假以时日,每个朝代,都有几个见性的,真正是难能可贵。其中的道理就是我们常讲的“看破、放下”。金刚般若彻始彻终就是教我们看破放下。

2.必须将“不住六尘生心”,放在心中,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倘于六尘少有触着,便当机立断,坚持不懈。至诚恳切,求三宝哀怜摄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

  ‘必须将“不住六尘生心”,放在心中,时时观照起心动念。倘于六尘少有触着,便当机立断,坚持不懈。至诚恳切,求三宝哀怜摄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此段将“汝当奉持”的具体办法简单说明,即“不住六尘生心”。不住六尘,而生其心就是“应无所住”,讲得具体,就是“不住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时时观照我们起心动念有没有住在六尘境界上。事实上,我们一定会住。不住就成菩萨,成佛了。凡夫很苦恼,住而不能觉察。真正修行用功的人知道自己住,他比我们高明多了。我们先要觉悟,知道自己着相,住相了,就是开始觉悟了。

  在起心动念处,“倘于六尘少有触着”。我们不是少有触着,而是触着太多,真是无量无边,深厚的习气。因此,要知当机立断,不能等待,当下就要断除。如何断法?能当机立断就成功了。假使断不了,也不知如何当机立断,就用念佛方法。才觉心里有住,念头立即转到“阿弥陀佛”,让我们的心不要住在六尘的尘境上,将它转成佛号。这比禅宗容易得多,宗门的修行方法是要断念头。

  我们将念头转成阿弥陀佛,依然有住,住在阿弥陀佛上。这有何好处?好处很大,因为念头转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在六道,也不在娑婆世界,而在娑婆世界的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那里有个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念头一转,就从娑婆世界转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此法不仅妙且亦不难,人人都可以做到,能如此修行,此生中不断见思烦恼,不离四相,亦能出三界,永脱轮回。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正如古大德所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把破四见、破四相、断烦恼,明心见性这些事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办。见到阿弥陀佛,再办这些事就很容易。在此世界非常难办成,是故先求往生极乐世界,立刻就入金刚般若之境界。

  宗门大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就是住六尘境界,即着相。不怕念起,要觉得快、转得快,第一念是五欲六尘,第二念就转成阿弥陀佛,方是真正会用功之念佛人。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至诚恳切求三宝加持。念头转得快,就是至诚恳切;念头转慢了,就无诚意,亦无恳切。念头转得快,阿弥陀佛与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一定照顾你,能感得诸佛护念,放光加被,如此我们得的助力就大。

  佛的加持有显加、冥加。“冥加”是冥冥中加持,自己不觉得。功夫得力时,自己很明显会感觉到佛力加持。佛时时刻刻都在身边。借用一句宗教术语,“上帝与我同在”,诸佛菩萨确实与我同在。念佛功夫不得力,追究其原因,就是《金刚经》上讲的“着相”。没有真正看破放下,心还住在六尘,念阿弥陀佛不可能得力,不可能有感应。若念佛功夫不得力,仔细研读《金刚经》,希望藉着金刚般若波罗蜜,帮助我们无住,帮助我们看破放下,老实念佛,那才是念佛人学《金刚经》之目的。

3.吾人修行,必须于一切染缘,所谓六尘者,依此经能断、奉持二义,当机立断,坚持不懈,降伏习气。庶几有一心不乱之可能,而往生极乐,径登不退,不难也。

  ‘吾人修行,必须于一切染缘,所谓六尘者,依此经能断’。罗什大师译经是用意译的。本经玄奘大师亦有译本,经题是《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多》,梵文的原文上有“能断”二字。“金刚”比喻坚固、锋利,能断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坏金刚。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我们要依金刚般若智慧断一切染缘。

  ‘奉持二义,当机立断,坚持不懈,降伏习气’。经题中之“能断”,世尊嘱咐我们“汝当奉持”,要把能断、奉持二义记住,此是佛对我们的教诲。“当机立断”是信心清净,丝毫疑惑都没有。“坚持不懈”是功夫,就是净宗讲的“净念相继”,这是功夫。“降伏习气”是效果,见思烦恼的习气,虽没有灭断,然能伏住,不起作用,即是成就甚深的禅定功夫。

  ‘庶几有一心不乱之可能’。我们以此方法念佛,才有可能得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相当深的禅定;理一心不乱是明心见性,功夫更深。如果得事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有余土。得理一心不乱,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品位都非常高,所以‘而往生极乐,径登不退,不难也’。

  纵然我们无法达一心不乱,能将烦恼习气伏住,心得清净,念到功夫成片,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妄想、牵挂、忧虑都放下了。能念到如此功夫,就决定得生凡圣同居土。上乘的功夫,我们未必有把握得到,只要真的肯放下,功夫成片则人人皆可得到。世尊在本经说的事实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假使我们真的肯定,承认一切都是假的,焉有放不下的道理!只要肯放下,功夫成片不难。

  古德所谓“万修万人去”,此话一点都不假。念佛不能往生,就是放不下,还有牵肠挂肚的事不肯放下,那就没法子。带业往生,功夫成片的人见思烦恼没断,尘沙烦恼没断,无明烦恼没断,都带着往生。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没断,带业往生。念到理一心不乱,见思、尘沙都断了,无明有四十一品,才破几品,还得带几品,还是带业往生。《华严经》上,华藏世界文殊、普贤,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他们也带业。他们是等觉菩萨,带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到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所以诸位要知道,凡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位不带业的。等觉菩萨带一品生相无明,还是带业。

  过去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一定要消业才能往生,弄得念佛人人心惶惶。西方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不带业。除阿弥陀佛之外,每个人都带业,只是带得多,带得少而已。怎么可以说带业不能往生,那有这种道理。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明对治习气
 

  贪者,见境而心起爱乐之谓。欲界众生,皆由淫欲而生,淫欲由爱而生。若能将自身他身,从外至内,一一谛观;则但见垢汗涕唾,发毛爪齿,骨肉脓血,大小便利,臭同死尸,污如圊厕。谁于此物,而生贪爱?贪爱既息,则心地清净。以清净心,念佛名号;如甘受和,如白受采。以因地心,契果地觉;事半功倍,利益难思。(正)对治瞋恚等义

 
伦理道德:人弃常则妖兴
 

  第一德是什么?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他说亲爱。《大学》里头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流出来的第一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不得了,亲是亲爱,民是一切众生。这种亲爱是真的,不是假的,是父子有亲的那个亲。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从这个亲爱里头衍生出无量无数无尽的性德,迷了就变成烦恼,觉悟了它就是性德、就是菩提。

  我们用中国人这五常来讲是最容易体会的,觉悟了的是仁义礼智信,觉悟的人决定是这种做法,不要学的,为什么?这自性本具的。仁者决定爱人,义者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是如理如法、合情合理,这是性德。迷了?迷了就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

  左丘明说了一句话,“人弃常则妖兴”。一个人,人决定遵守的是这五常,这五个字仁义礼智信,标准的人天。他要把这五样东西都丢掉了,变成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这就不是人了。他是什么?他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人弃常则妖兴,人变成妖魔鬼怪。现前变的是妖魔鬼怪,来世就是三途地狱,就到那边去了。

  于是我们懂得了,中国古人所说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那是什么?那是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的利益。我们要真干,眼前吃一点亏没有关系,纵然我们活一百年,吃一百年的亏都值得。为什么?这一百年亏吃过了,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一百年的亏算什么。如果处处要占人便宜,不愿意吃亏,来生到地狱去了,那个麻烦可大了。每一个堕地狱的人,你要问我什么原因?不肯吃亏,一句话就说破了,不肯吃亏、不肯让步。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六六集)2013/4/17 档名:02-040-0266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31)
 

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

慈祥为国救民。

【发明】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以后,国家才能安定。所以,救民就是爱国,爱国就是忠君。上一句都是在教育一般人,这一句单单是劝诫有地位的人。

⊙世间人都称呼官府为老爷,为什么呢?因为要声声提醒他是百姓的父母啊!父母就应该为子女的痛苦忧心。赋税与劳役繁重,这是百姓的痛苦;盗贼增多,这是百姓的痛苦;水旱灾害时常发生,这是百姓的痛苦;强权欺压剥削,奸官为非作歹,这是百姓的痛苦。有一种痛苦就有一种救助办法,必须竭尽自己的心力,这样才能上不辜负君亲,下不辜负百姓,中不辜负自己的所学,这就非要先使心地慈祥不可。

【下附征事】

 设法救民【皇明通纪】

  明朝宣宗年间,江南直隶巡府周文襄公,名忱,爱民如子,理财没有能够超过他的。刚刚就任时,一下车就查问民间疾苦,深为苏州、松江的赋税太重而忧虑;于是就在丰收的时候,用官钱买米储存起来,准备作为赈济之用。宣德八年冬天,他上奏“济农仓法”(1)。朝廷命令下达,他就和苏州太守况钟、松江知府赵豫、常州知府莫愚,协商大力推行;苏州购得三十万石米,连同松江、常州,分别贮藏于各县。到了第二年江南旱灾,苏州、松江的饥民总共有三百多万人,全数发放还是不够。周忱又考虑扩大准备,他查出以往应当缴送各府的秋粮,负责的官吏大多向人民超收,而不立即缴送官府,逃漏岁收已经有很多年。周忱就在水道旁设置收粮场所,选择专人总理收粮发运之事,百姓直接缴送官府,不再送入小吏手中,所花费的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

  又,三府须运粮一百万石,储存到南京仓库,以便供给北京军职人员的月俸,运送费用每石大约花费六斗米。周忱就和况钟等人商量说:“他们能在南京受俸,就不能在这里受俸吗?如果是在这里发给他们,不但不必劳动人民,而且能节省费用六十万石,用这些米来充足‘济农仓’,今后就没有缺粮之忧了!”况钟等人都称赞这个方法很好,于是奏请朝廷推行。而苏州府已经获得四十万石米,又加上平价买进所储存的,总计达六十多万石。周忱说:“不仅要济助农民,凡是运送时有欠缺或遗失的,也从这里供给支借,赔偿所需缴纳的粮食,等到秋收时再如数归还官府。如果民夫修筑堤岸、开通河道,完成后按照人数给予报酬。”朝廷都准许他的提议。

  第二年,江南又大旱,他就命令各郡大开“济农仓”来赈济灾民。从此以后,纵然农作物遭遇灾害,民众也不会受到饥饿,前后救活灾民一百多万人。明英宗正统元年,周忱另外制定南京官田的赋税标准,苏州一府就减少秋粮八十多万石,其他地方也有减少。苏州、松江在三百年来,屈指而算,造福百姓较多的,必以周忱为第一人。周忱并不自以为足,平易近人,欢喜布施,出于天性,出家僧人有所建造,必定向他募捐,他从来没有拒绝过,有时会多于募捐的数目,但是他的财富反而愈来愈多。江南地区依托他,把他看作是福星,二十多年期间,百姓生活安定,是多么地幸运啊!

 (1)济农仓:明朝时在苏州、松江、常州地区,为储存赈贷谷粮所设的粮仓。

帝君示敕。

  太仓县人黄建安,名立德,看见苏州、松江百姓苦于赋税过多,天天都很忧虑。每天早晨起来拜佛时,必定会向上天磕头祷告,请求免除两郡过多的粮税,又准备呈报主事者,费尽了一切力量,人们都嘲笑他。庚寅年秋天生了病,冬天逐渐严重,到了十一月底,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喝水了。那天晚上五更时,忽然梦见被帝君传唤到大殿,告诉他:“你的命数很久以前就应当结束,因为对于减粮的事志向恳切,所以延长了你的寿命。”于是亲口传授他一种“诰敕”(2),总计传诵三遍,而后就记住了。他睁开眼睛惊奇地观看,才知道自己是在床上,而精神忽然感觉健康、旺盛,旧病突然好像消除了;于是急忙起来洗手,点灯磨墨书写。这时家人都去送建安的亡妹节母出殡,只留下一个老婆婆守门,忽然看见整月卧床的主人端坐灯前书写,非常惊讶。天亮之后,他的表弟郭雉先伙同孔尔忠来探病,看到这个情况也是大为震惊。黄就坐肩舆(3)回乡送殡,与宾客亲朋应酬,奔走街道,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饮食也忽然和原来一样。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传为美谈。当时建安已经七十七岁了,就谢绝世间事务,长斋学佛,过了几年,无病而终。

 (2)诰敕:指帝君的训诫。
 (3)肩舆:用人力抬扛的轿子。

【按】读帝君的训诫文,它的大概意思是说:“你能够立德,实在是稀有难得。在虚幻无常的晚年,发心为三百年来所积下的困顿得到复苏,立志让亿万户穷人都能安和乐利。哪里只是像蜉蝣(4)之想要摇动泰山、华山,精卫(5)之畏惧大海。虽然如此,但是就像运土堆山,已经堆了九仞高,只差一畚箕就可完成,要继续堆上去也是操之在我。天地的大道,至诚不息;圣贤的功业,有进无退。这样差不多就是勤奋勉力,不怠惰于原来的发心。”看到这里,就可以知道,黄公对于粮税超收这件事,原本就在于人为,就像是人们上山,必须各自努力。

 (4)蜉蝣:虫名。为细长纤弱的昆虫,成虫的生存期极短,有的说是朝生夕死。
 (5)精卫:《山海经》说,上古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以后,就化成一只名叫精卫的鸟,每天从西山把树枝和石块衔来,投进东海,决心把东海填平。

  >>续载中……

 
心得交流:ef05740同学的学佛心得
 

标题:末学略谈个人修学体会以求自勉

  学佛,这水很深,深不见底的,古德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净土法门虽然是圆顿二力(自力,他力)法门。但因众生习气,因缘不同,得道进步亦有所差别。末学的体会是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同修,学佛开始阶段只是培福,修的是人天福,知道种善因得善果的道理,然后修改粗重的习气,修学后个人与家庭的命运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其中这最明显者:一家庭和睦,二知足常乐。其实这个阶段讲的都是一些社会常见做人做事的道理,与孔夫子的教育相似,学习课程如《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等。

  第二阶段,有人在消除了眼前恶境后,好了伤疤忘了疼,悠悠然起来了,想到就听听课,看看书,想不到就云里雾里去了。但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坚持下来了,为什么呢?他们明白凡夫习性恶劣,所谓的冥顽不灵,境缘相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他们害怕了,不敢造作恶因,怕受恶果。他们知道唯有学佛,听佛的教导自己才不会将人生之路走错,前途才会真正光明。所以佛称觉者,自已觉悟,将来还能将此觉悟之法去教化别人。听经、念佛、书写、读诵、持咒、拜佛——凡是适合自己,佛所教导的方法都可实行,将老法师常讲的“一门深入,长期薰修”扎实做下去,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前途一片光明。

  第三阶段,学佛如造船。随着修学的进步,你的船亦随之增大。《无量寿经》中说,七宝池中莲花开敷会越来越大。这时有条件的可根据自己实际能力,适当帮助别人,佛称作为度化众生。从改粗陋习性开始,境缘好了之后,信心增长,对佛法能利己利人从怀疑到信任。

  管窥之见,还望老师、同学指正。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请问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是以化身说的吗?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所有佛经,有没有可能最初整理的弟子,或译经师,或历代祖师加入个人的思想?

答: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不是化身,是应身,应身就是也是有父母,也是有投胎,这叫应身。化身没有父母,变现的,他事情办完就没有了,你再也找不到,这叫化身。化身是时间短,大概都是对一、二个人,不是对很多人;对很多人要用应身,跟我们的身一样这才行,不能有两样。

  佛说法的时候并没有记录,所有一切经典都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结集的。但是结集经典的这些弟子,以及在中国翻经的这些法师,都是证果的人,不是普通人。我们初学佛也有这种疑问,李老师告诉我翻经,翻译的人“三藏法师”至少都是三果以上。在《华严经》上讲,三果以上是十信菩萨,大概是第五信到第六信,最低都是这样程度;还有高的,高的有初住菩萨,到十信、初住菩萨,这是译经的。结集经的时候,里头很多佛菩萨再来的,那不是普通人。所以对于经藏不能怀疑,怀疑你什么都得不到;真正的原理、原则,你真诚到极处,碰到就会开悟。

  中国六祖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六祖不认识字,他也没有念过经,你要说这个经里头有问题,他不知道。可是别人把经念一念,他就都懂,他给你再讲一遍,你就开悟了,大彻大悟。这什么道理?我们对经典看不懂,看不出意思,要怪自己,自己业障太重,烦恼太重;如果你真的把烦恼断掉了,这个经一看意思就出来了。

  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说的,他一生所讲的,没有说一句经,谁要说他讲经那是谤佛。这句话就是当头棒喝,你怎么能怀疑他?你怎么能批评?他没有说过,他要说了,你可以批评;没说,四十九年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你就无法批评他了。你为什么不懂?因为你有听,所以你就不懂。要怎样就懂?无听而听,听而无听你就懂了,妙就妙在这里,这才是事实真相。确实是有真理存在,我们是被迷惑了。佛菩萨的教诲没有别的,启发我们的自性,帮助我们觉悟,只要我们放下迷惑颠倒,放下贪瞋痴慢,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没有一样不懂意思。《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整个宇宙的说明书,真正《华严经》不在经本上,真正的《华严经》是整个的宇宙,整个的人生,所以你才晓得佛法无量无边,无有止境。

问:请问没开悟的人如何能坚定相信有六道轮回、因果轮回?

答:这佛说的,你没有开悟能相信是你有善根,你会真信不疑;另外,没有开悟的人,他听到这个事情他求证;或者是他真的见到了,真的遇到了。我初学佛的时候有个老先生,大我三十九岁,祖父辈的,非常慈悲。我二十六岁,他那个时候将近七十岁。他告诉我他学佛的因缘,抗战期间他住在重庆,那个时候他是西康税务局的局长。有天晚上跟朋友们打麻将,打到很晚。那个时候官虽然做大了也没有车,要走路回去!

  他回去的时候夜深了,路也很远,大概总要走半个多小时。他说在路上看到一个女人,在他前面不远。 他说走了很久,忽然想起来这么深的夜,怎么会有一个女人单身走出来?这么一想就寒毛直竖。仔细去看,只有上身没有下身,这么吓得是从此以后他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他说从此之后他相信佛,入了佛门。因缘果报真的就在眼前,细心观察统统能够看得到,看到了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所以要相信轮回,要相信因果。

  (节录自21-343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CN镜像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amtbhk1@budaedu.org.hk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amtb@amtb.tw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相关资讯。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amtb@amtb.tw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