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要把每一天都看作最後的一天,
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事情比念佛重要。

 
 
   
  本期專欄:成功的秘訣(三)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66)
  印光大師開示:示念佛方法
  倫理道德:教小孩背書兩個目的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6)
  心得交流:eh15305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6.3.1 星期二 Vol. 441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請看本期專欄

  『非身,有二意』。《金剛經》上,「即非」、「是名」用得很多,它的意思一定要懂得。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Facebook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成功的秘訣(三)
 
 

【秘訣之五】──忍

  《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忍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心;沒有忍耐,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

  忍耐分為三大類。第一個就是對人為的加害,他人對自己的侮辱、陷害,要能夠忍受。菩薩六度中的第三度是「忍辱波羅蜜」原來的意思只是忍耐,沒有「辱」的意思,而是當年翻經的法師,看到中國人有一個倔強的個性。中國人「士(讀書人)可殺,不可辱」,殺頭沒有關係,我可以忍,侮辱不可以忍。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所以忍辱是專門對中國人翻的,這是就中國人倔強的個性,特別加上這一個字。

  遇到逆境惡緣、冤家對頭,看到我們不順眼,羞辱我們,羞辱我們的父母、師長,甚至於不信佛的,毀謗佛教、阿彌陀佛的,統統都要能忍。冤親債主為什麼毀謗、障礙我?是我過去生中,或者是無量劫前曾經這樣對他,他今天遇到我來報復,帳清了。決定沒有怨恨,沒有報復,如春風過耳,不放在心上。我們要感恩,我們要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為什麼?他造業,他不知道。我們把功德回向給他,希望他有一天能覺悟。

  不能忍,就是沒有看破,「身見」破不掉,煩惱就斷不了。佛告訴我們身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人家指著我罵都指著這個身,好像我的衣服掛在那,他就罵那個衣服,他罵衣服我生什麼氣?他打殺,把衣服撕碎,與我不相干,我這裡如如不動,這就真的學佛了。把衣服當做我,那就錯了。能忍,決定有好處。為什麼?能忍,心清淨,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也是最大的福報。

  第二種是自然的變化,像寒暑冷暖的變化,要能夠忍,饑餓、災害,也要能夠忍耐。第三種是修行,佛法的修學也要忍耐,在沒有得到法喜之前,就是功夫沒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這一段路是很苦的,走過去之後就很樂了,我們功夫上軌道了。有耐心,不退轉,不拐彎,一生絕不跟人、事、物對立,一切都是幫助我們成就的。

  賢公老和尚忍辱功夫了得,一生未見其發過脾氣。遭誣陷時,安忍不辯;誣陷澄清後,對造謠者毫無指責埋怨。遭到無理打罵時,默然承受,安忍不動心,誠如所言「他打了,算是給我抓癢哩;唾沫吐到臉上,當是洗臉啦。跟人不爭高論低,就沒煩惱,忍者自安啊!」是為「耐怨害忍」。一生忍苦耐勞,艱辛清修,「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補的」;日間勞動累得頭暈眼花,夜間仍整夜念佛、拜佛,是為「安受苦忍」。了知諸法如幻,信解佛性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誠如所言:「老實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是為「諦察法忍」。我們要以老和尚為榜樣,二六時中不生煩惱,沒有怨恨,只有阿彌陀佛,如理如法走在菩提道上,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秘訣之六】——老實、聽話、真幹

  《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呢?老實、聽話、真幹,具足這三個條件就行了。具足這六個字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愚癡,什麼都不知道,但是教他念這句佛號,他完全接受,一絲毫懷疑都沒有。勸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他也不問,就相信了,就真幹。二年、三年他真往生了,這種人不是上上根人誰算上上根人?

  諦閑法師的鍋漏匠徒弟給我們做了證明。諦閑法師就教他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幹,這六個字他做到了,三年,預知時至,沒生病,站著往生,還站了三天,等他的師父替他辦後事。他的成功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古往今來,有這六個字的,沒有一個不成功。
劉素雲居士的成功,也是老實、聽話、真幹。除《無量壽經》外,她不看第二本書,一天聽一片光碟,一片就是一個小時,這一片重復聽十遍,每天專心聽經十個小時;聽經之外就念佛,沒有雜念,真的萬緣放下。她生活很簡單一切隨緣,心清淨。

  我們今天就是缺這六個字,雖然有一點,模模糊糊不清楚,不像人家清楚、明朗、放光。這六個字世出世法成聖成賢、成佛成祖的秘訣。海賢老和尚出家時,師父給他剃了頭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賢公和尚能成就,完全靠他的本性,「老實、聽話、真幹」。雖不識字,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亦能明心見性。我輩淨宗後學,咸應學習賢公榜樣,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則皆能成就淨業,圓滿無上菩提。

  >>續載中……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66)
 

3.『非身』,有二意。一約證果,所證乃清淨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二約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

  『非身,有二意』。《金剛經》上,「即非」、「是名」用得很多,它的意思一定要懂得,一定要細心體會。『一約證果,所證乃清淨法身之體,非此報身之相。則「非身」指報身言』。佛法的確圓融、玲瓏剔透!不會的,句句都說錯;會的,句句都圓融,妙就妙在此。第一個意思是「證果」。證得清淨法身,此是圓滿的果位。如果從分證的果位來說,就是證得無住。不僅是大乘菩薩五十一個果位,小乘四果都不例外,證的是什麼?無住!換言之,無住功夫淺深不同,才分出菩薩五十一個階級。

  五十一個階級都是證得無住,有人證得淺,有人證得深。證得淺的,果位就低一點;證得深的,果位就高一點,如此而已。由此可知,如果我們心還有住,你證什麼果?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的修行,連初果都沒證到,原因就是心總是有住,心有牽掛,有分別、執著。雖然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為心有住。換言之,凡是念佛往生的人,他的心無住,所有一切憂慮、牽掛都放下了。他心裡除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之外,什麼都沒有,這樣的人方能往生。如果還掛念親情,掛念財產,依然是搞六道輪迴。要徹底放下,身心徹底放下之後是什麼?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在生活中,一切隨緣,順境享福,逆境也享福。
也許同修們聽了不懂,順境享福,逆境享什麼福?飯都沒有吃還享什麼?享清福,心清淨、心平等。他在順境裡、富貴裡沒有樂受。逆境、困境裡,沒有苦受,始終保持清淨心,保持平等心,方是真的享受。要懂得順逆境界是一,不是二。維摩入不二法門了,順境、逆境都享受。諸位想想他的生活,焉能不快樂,焉能不幸福?這樣的人念佛就決定得生淨土,與佛所修的「福慧雙嚴」相應。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盡虛空遍法界,接引度脫一切眾生,他是修福。雖然度脫一切眾生,他心裡不著相,無住!阿彌陀佛也是無住而生其心,都違背不了世尊這兩句話的原則。是故,證是證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怕大家聽了又覺得高深莫測,簡言之即是無住。清淨法身就是無住,就是一切都不執著,相與非相都不執著,空有兩邊不執著,就是清淨法身,而不是報身之相。是故,尊著說「即非大身」,是指報身而言。第二個意思也是從果證上講,『二曰證果,既是法身體。法身周沙界,其大無外。遍入微塵,其小無內。無形相,無數量』,此即大小不二。大小不二就包含了一多不二、性相不二、事理不二。

  『淨名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數」是數量。諸位要知道,我們的身跟佛身無二無別;眾生跟佛,生佛不二,生佛是一。此是跟你講真話,都是事實真相。說了事實真相,我們反而不懂;說假的,一聽就點頭。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我們聽了點頭;講生跟佛是一,我們就搖頭。何以是一?那是真相,是事實。不一,是因為我們有妄想,有執著,見不到事實真相。

  『意顯約體言,故說非身。則「非身」指法身言。』,此話意思雙關。佛說大身,大身裡就含有兩個意思,所以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兩個意思,大身亦是兩個意思。一是從相上說,佛現的身的確大。如果從法身相上講,法身盡虛空遍法界,當然大!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雖然現身,雖然應量,依舊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了不可得,所以無住。這就說明,十法界的相是幻象。這個幻是什麼?變化多端,剎那變化。一真法界是真相。何以說它是真?佛法裡講真妄的定義,簡單說,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幻的。《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因為它會變化。凡是不變的,就是真。

  「相」,業因果報的相續相,剎那九百生滅。一真法界裡的相續相是不變的,永遠相續。十法界裡會變。何以會變?妄想、執著。《華嚴經出現品》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六道凡夫妄想執著都有。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他們沒有執著,但是還有妄想。妄想就是無明。無明沒有斷盡。無明是妄想,所以沒有辦法證得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雖然也是相續相,但是它不變。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現前對我們來講就非常有用。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示念佛方法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不負此生矣。(三)復康寄遙書

 
倫理道德:教小孩背書兩個目的
 

  六、七歲上學了,聰明、根利的六歲上學,一般七歲上學。老師不得了,老師要做出來給他看,不是講給他聽。老師怎麼教?老師是用身教。你看,小時候父母身教,然後接著老師身教,從七歲大概教到十二歲。這段期間他長大了,長大怎麼樣?也會胡思亂想,所以規矩很嚴,老師管教,要守規矩。教他幹什麼?教他背書。背書的用意在哪裡?不是叫他記。現在很多人不曉得,認為小孩子這種死記的教育,這有什麼意思?背書的目的不是,背書的目的是讓他沒有時間去打妄想;換句話說,用這種方法是修定,修清淨心。第二個作用,就是他把這些書都記熟了。所以,背書兩個目的,主目的是修定、修清淨心,不讓你打妄想,副目的是才叫你把經書記住。

  所以中國的小學,對小孩的教育只教他背書,句讀分明,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不講解的。講解是什麼時候?講解是大學,中國沒有中學,叫太學,古時候大概十三歲。進入這個學堂的老師,就是專門研究、討論、講解。講解的時候通常是不用書本的,古時候沒有那麼多書,讀書都是抄的本子,都得自己去抄,印刷術不發達。所以講解的時候,老師背熟了,學生也背熟了,說在第幾行、第幾頁、什麼字,大家都知道,熟到那種程度。真的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確實應該說都念足千遍,所以他記得很熟。

  古時候的書,一頁十行,每一行二十個字,無論哪個地方刻書統統都是這樣的。不管哪個地方印的書,你問第幾頁、第幾行,字都是一樣的。中國人很聰明,不管什麼地方印書,從前印書沒有版權,但是你刻版的時候一定守這個規矩,十行,一行二十個字。沒有標點符號,讀的時候要自己圈,最初是老師給你圈,用紅筆給你把句子圈出來,給你念。段落是勾一下,勾是段落,給你圈點那是句子。挺有味道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四七集)2012/7/26 檔名:02-037-0477

 
因果教育: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新譯(6)
 

清朝崑山周夢顏安士氏述/民國蓬島思尼子新譯

幽明交理

  君說:我因為前世有很好的政績,世壽剛結束,就投生於順帝永和年間,所謂張孝仲的就是我。大概還是不能忘記前世的本名吧!雖然沒有登第做官,但是承蒙上帝的旨意,讓我白天應付世間事務,晚上治理陰間。凡是人間隱密微細的事,我都能知道而記錄下來,以至於靈鬼妖邪害人之事(引申為人們一切不正當的行為),沒有不事先知道的。

【按】太倉縣有一個人曾經在陰間當差,每到三更半夜,全身就僵硬冰冷。陰府發給他一塊牌、一支杖,牌上寫著所抓之人的姓名;杖一到手,瞬間就能夠穿山入海,將所抓之人擔在杖頭,縱然多到幾十人,也像羽毛一樣輕。一到天亮,就與一般人沒有差別。他心裡非常厭惡這件差事,想盡辦法都無法擺脫。有一位僧人勸他出家,受持菩薩戒,他聽從以後,從此這種差事就免除了。

流矢集體

  帝君說:我因為累世修行善功,逐漸恢復神職。但是命債尚未償還的,還是不能夠赦免,又投生到黃河以北(經上說:前世的身骨,比須彌山(36)還高;所吃的母乳,比大海水還多)。跟隨鄧艾攻打蜀國時,我擔任行軍司馬,勸鄧艾從偏僻小路出擊,避開正面交戰之禍。等到鄧艾深入敵軍,遇到敵將諸葛瞻(37),就以封他為琅琊王勸降,但卻不被諸葛瞻接受。等到兩軍交戰時,諸葛瞻最精銳的軍隊被我所擋,亂箭都集中向我射來。諸葛瞻剛被捉住時,我想要去營救他,但我已經傷得很嚴重了,這大概就是前生邛池害人所未償完的業報吧!

 (36)須彌山:譯為「妙高山」。因為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故稱為妙;各山不能相比,故稱為高。高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各山之王。是宇宙中一個小世界的中心。
 (37)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字思遠。由騎都尉累官至尚書僕射、軍師將軍。

【按】《楞嚴經》說:「殺業的果報,即使經過無量劫的時間,還在互相吞食、互相殺害,就像是旋轉的車輪,互有高下。」既然如此,那麼邛池的果報還是屬於不久之前才發生的事,就說從此帳已償清、不再虧欠,恐怕還沒有了結呀!

隸掌桂籍

  帝君說:上帝因為我累世都是讀書人,用心研讀古書,就命我掌理天府桂籍(38)。凡是讀書人的鄉舉里選(39)、大比制科(40)、服色祿秩(41)、封贈(42)之奏請裁奪,乃至於二府(43)的取捨,都是歸我掌管。

 (38)桂籍:科舉考試登第人員的名冊。
 (39)鄉舉里選:讀書人的兩級考試。里是最基層的行政單位,以縣統鄉,以鄉統里。
 (40)大比制科:大比,指科舉考試。唐朝除地方貢舉外,由皇帝親自在殿廷詔試的稱制科舉,簡稱制科、制舉,以後沿用。
 (41)服色祿秩:官員的服飾、俸祿的級別。
 (42)封贈:朝廷推舉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給本人父母。父母未死的稱之為「封」,已死的稱之為「贈」。起於晉宋,至唐始備,沿用到清,越到後來,封贈範圍漸廣,職位漸高。
 (43)二府:本來是指漢代丞相和御史的官署,也代稱丞相和御史。宋朝中書省和樞密院稱為二府,把持文武大權。

【按】世間人如果聽說某人將擔任考試官,那麼喜歡找門路、託人情的人,就會想盡辦法拉攏勾結,即使在暗夜中向對方乞求哀憐,也不會有所顧慮。但是那些考試官,只能掌理一個地區的權利,並沒有把持天下的權利;只能主管一任之中,不能達到三年之後。而且主掌小試的官員,沒有參與鄉會(省城的會試)的權力;執掌科名的官員,不能擔任選拔的試務。即使官吏的進退升降都操之在我,但也有不能實現的時候。拉攏關係、向上巴結是這樣困難呀!這實在是因為有一位考試官,極為公正嚴明,不病不老,不用離職來為父母守喪,不會選擇家庭的地位,不必讓人花費錢財,不必依靠情面;從縣試一直到殿試,自典史(44)到台衡(45),一切進退升降的大權都由他主宰。而那些喜歡找門路、託人情的人,反而不屈心去結交,迎合他的喜好,這可以說是明智嗎?投其所好是什麼呢?就是要學習帝君的德行、流通帝君的寶訓而已!

 (44)典史:縣官。
 (45)台衡:宰輔大臣。

當來證果

  帝君說:我聽從佛陀的教誨,當下悟入不二法門,居於清涼寶山,仍然主掌民間疾苦。當時四川遭遇水災,人們多被沖進洪水中漂流,又苦於瘟疫、癆病、惡瘡的疾病。我就變化成鄉里中的人,做了船夫,拯救所有溺水者有幾千人之多;又變作太醫,親自為他們診治,活下來的人非常多。後來遇見釋迦牟尼佛為我授記說:「你在來世,當能作佛,名號是安樂不動地、遊戲三昧定慧王菩薩、釋迦梵證如來。」(知道帝君將來必定成佛,那麼我們將來必定也能成佛。)

【按】「鷲峰古佛」就是靈鷲山(46)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現在賢劫千佛(47)中的第四尊佛。而之所以說他是古佛,是因為他已經入了涅槃。「安樂不動」的聖號,是帝君將來成佛的名稱,還不知要經歷多少恆河沙(48)劫,供養奉事多少尊佛,而後才能證到這個果位,並不是說他現在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49),坐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了!

☉帝君的地位還在玉帝之下,若從玉帝的地位來看菩薩果位,還是非常遙遠,何況是帝君與佛的差距呢?如果說他現在已經證得佛果,就是想要尊重帝君卻剛好冤枉了帝君。

 (46)靈鷲山: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地。
 (47)賢劫千佛:第一、拘留孫佛;第二、拘那含牟尼佛;第三、迦葉佛;第四、釋迦牟尼佛;第五、彌勒佛……
 (48)恆河沙:恆河是印度的大河,兩岸多細沙。佛經常以恆河的細沙,比喻最多的數目。
 (49)佛的莊嚴相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續載中……

 
心得交流:eh15305同學的學佛心得
 

標題:關於發願

  學佛要發願是學佛的大前提,是無可非議的,發「菩提心」的大願是講學佛最終目標是要成佛,也是每位學佛弟子的初發心。佛弟子將以此願心作為鞭策自己的修學指南,此願屬於自我鞭策,自我精進,只要心誠真願是能達到。「四弘大願」雖屬於菩提願心之範疇,此願心量特別宏廣,且要具備現成的實力、慧力、功德力才可以做到。如「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願,如果自己都沒得度,那麼用什麼來度眾生呢?正如一個不會游泳又如何親自去救溺水的人呢?因此末學認為此願只能存心,只有等到自己修學的功夫有成就了才能實現。

  發「菩提心」是鞭策自己,發「四弘四願」卻難做到,那麼何願能得以實現呢?那就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為何呢?原來「往生願」是阿彌陀佛為眾生立的願,「十念必生」!佛在《阿彌陀佛經》裡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勸眾生「發願生彼國土」。顯然眾生只要能誠心依佛所說發願求生,乘佛願力加持接引,那麼此願必能實現。一旦往生生極樂淨土,獲得「阿鞞跋致」就能堅固「三不退轉」了。例如聲聞初果得不退轉後,能自在的往返人天七次之中決不會退轉,而我們當下還在逆水行舟之中,稍不精進就退轉,當下自己都難把握,怎有能力去度眾生呢。因此,要學佛菩薩普度眾生,起碼就要先證得「不退轉」的功夫。

  如果說學佛發願真能實現的話,那就是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憑藉阿彌陀佛願力能成就外,其它一切願是難以、甚至是不能實現的,原因就是自己還沒有大善根以及得力的功夫度他人。我們只有胸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心,發願求生極樂淨土,接受阿彌陀佛的加持證得「不退轉」的功夫之後,才有真能力度他人,如是的話那倒駕娑婆度有情就不是空話。因此,末學認為學佛的首願就是發願求生極樂世界,這個「願」才是最切實的。阿彌陀佛!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北京弟子願以租用的商住兩用辦公室,有一百五十八平方米,做為大家學佛聽經道場,請問應如何做?

答:這個做法要問北京市的宗教局,北京市的佛協,要得到他們的批文,這才是如法,佛弟子做事情一定要遵守法律。印光大師教導我們,共修不要超過二十個人,規模很小,不複雜,志同道合確實會真有成就,人多就雜亂,聽經或者是用光碟。聽經最重要的,初學聽一家之言,不能聽多,聽多就聽亂掉了,佛法是修清淨心。

問:家人長期賭博、借高利貸,強迫弟子還債,弟子明知這是因果,但在念頭、境界上轉不過來,非常痛苦。請問如何用平常心接受因果,解決心中的無奈和焦慮?

答:那你要是知道因果就沒事了,你就盡心盡力替他還就好了,還完了,他就不找你;沒有還完,總是要還。債真的是要還,你要還不完,來生還要來,來生還的時候還要加利息,比這一生還要還得多,這是不能不知道。另外一種快速的還法,可以拿錢去做功德,算他做的,替他做,這也是還債的方法,功德全歸他。

問:打坐時隨著念佛機心裡念佛,請問這樣念佛是否沒有恭敬心?

答:問題就在你是不是有恭敬心?你要有恭敬心這樣念也行,沒有恭敬心怎麼念都不行。

問:女兒已懷孕,家人主張買活魚進補,如果家人買已剖開的魚,我念佛、念往生咒迴向給牠,然後再煮。這樣可以嗎?不知還有其他更好的彌補方法?

答:如果人家已經殺的,你買,可以。你念佛、念往生咒迴向給牠,我相信牠也會感激你。因為這個魚別人買去了,不會給牠念往生咒、不會給牠念佛。這個方法就可以。當然最好是自己能夠真正相信,意念可以轉變成自己的能量。你們看「山西小院」就知道,能夠不吃眾生肉,在蔬菜裡面也能產生很好的養分,所謂是境隨心轉,那就是講的信心。我們現在《華嚴經》,這段時期全講信心,信心的力量不可思議,要有肯定的信心,不受世俗的干擾。強烈的清淨心是最好的養分,清淨、平等、慈悲,這是無限的能量,與自性完全相應。

  (節錄自21-338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