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海賢老和尚說念佛、成佛是大事,
其他都是假的,所以要統統放下。

 
 
   
  本期專欄: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上)
  本期內容簡介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45)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倫理道德:仁義忠恕是中道
  因果教育:正己化人(許衡)
  心得交流:ec13528 同學的學佛心得
  答疑解惑
  網路講座:淨空老和尚網路首播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2015.4.15 星期三 Vol. 420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現在網路上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多,可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快,很少有人有耐心來學習。請看本期專欄

  「佛雖成佛,終不自以為有少法可得」。佛成佛了,佛證得了什麼?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Facebook專頁噗浪Twitter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上)
 
 

  今天我們非常歡喜,在馬來西亞華嚴講堂聚會,講「傳統文化如何學習」。

  現在網路上傳統文化的內容很多,可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快,很少有人有耐心來學習,這種高度的生活節奏,把人心也帶向了浮躁不安。中國古人教人,一切都得慢慢來,言談舉止緩慢、穩重,不能有心浮氣躁的表現。穩重沉著的人心比較安定,定能生智慧,浮躁肯定生煩惱。古人的穩重安詳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是父母、家人以身示教的結果。他從小沒有看過浮躁的、不安靜的,到他長大,習慣成自然,他會遠離浮躁的場合。這是讀書求學、做學問的大根大本。
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都是用「戒定慧」的方法。但是佛法比儒、道講的深入、圓滿,所以,佛教在兩千年前傳入中國,傳入之後,中國人完全接受。

  「戒」是規矩,守規矩就能得「定」,定能生慧,定久了,自然開悟。中國古人教學,以開悟為主。其方法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就是不讓你分心,要先學專家,這樣容易得定。智慧開了,再廣學多聞,求博大精深。中國人做學問好比種樹,這棵大樹根本紮穩,才能枝葉繁茂,愈往後就愈廣、愈大,生生不息!

   我們依照《群書治要》而編寫成的《群書治要360》,希望大家依照這本書的理念、方法,做人、做事,其效果就是每個人迫切所需要的,身心健康、家庭美滿幸福、事業順利成功、社會安定和諧、國與國之間永遠沒有戰爭,彼此都互相尊重、敬愛,互助合作,整個地球的太平盛世就會出現。

  我寫了一篇「傳統文化如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歸納起來就四個科目,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

孝是中華文化根(孝親),敬是中華文化本(尊師)。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

  首先要恢復的是「孝道」。「孝」是中華文化的根,傳統文化講的就是「孝親尊師」。五倫中的「父子有親」,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一切的教育都是從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中國古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特別是胎教,在這方面,女子肩負的責任要比男子重的多,家裡能不能出賢人全靠母親。母親從懷孕之後就開始教小孩。小孩出生之後他就會看、會聽,會模仿學習,這時候的教育是根本的根本。小孩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是紮根教育,根紮得好,他將來就是大聖大賢。人是能教得好的,人性本善,是平等的。因此,古人說:「人人可以為堯舜」,佛法講得更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看你怎麼教。

  「孝」是會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意謂父子一體。一體是不生不滅,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上無始,下無終,無始無終,世世代代人是一體。一體,做父母的希望兒子怎樣對待我,我今天就要怎樣對待我的父親。我孝順父親是教兒子將來孝順我,完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對父母能夠親切體恤,照顧周到,他全學會了,這就是以身示教。《弟子規》不是教小朋友念、讀、做的,而是做父母的在家中的行為規范,父母做出樣子來讓嬰兒看,天天看,看熟了,看成習慣了,他將來自然就是這樣,這是《弟子規》教育真正的精神之所在。我們自己沒有做到,要求他對我們盡孝道,他怎麼肯接受?要以身示教,長大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用什麼方法來誘導?我們自己在年輕人面前表現出定力,坐在那裡讀書一小時,聞風不動,不必跟他講,就讓他看,看久了慢慢就會受感動,這就是教育。

  從孝中表現出來的第一德就是敬。一個人的成就,需要父母跟老師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教孝勸孝是老師的本分,尊師重道是父母的責任。聖賢的學問是由孝敬而來的,沒有這個根基,佛、孔子來教你,你也聽不懂,也不能吸收。《印光大師文鈔》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就是孝,真誠就是孝心。你能得多少,實在說與老師關係不大,與你自己的孝敬關係就太大了。今天聖賢教育之難,就難在學生沒有誠敬心。古人家庭教育好,學生的誠敬心至少可以達到七、八十分,所以他的德行、學問真有成就。我們今天如果遇到有三分誠敬心的人,就要好好教他,不能捨棄他。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孝敬,沒有孝敬,教育的生機就斷掉了,文化的根就沒有了,國家民族就會滅亡。四大古文明,三個滅掉了,中國文明現在正處在生滅繼絕的邊緣,中國人若能覺醒過來,還有復興的機會。如何復興?將「孝敬」二字做到,並能落實《弟子規》,恢復中國文化就有希望。《弟子規》是倫理道德教育,《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能不承認。

  現今世界雖然動亂而複雜,但是,只要我們大力提倡倫理、道德、因果、宗教,只要把這四種教育辦好,就能安定世界,就能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每個宗教主要的經典我們也選出360來,這樣做是為廣大的宣傳!《古蘭經》上講聖戰,聖戰的意思不是真正的戰爭,而是戰勝我們的欲望。一定要徹底放下貪婪,這就是對貪婪做聖戰。戰勝貪婪、戰勝驕慢、戰勝瞋恚、戰勝愚癡,這就是聖賢人。佛教我們戰勝自己的欲望,戰勝自己的主觀觀念。首先要戰勝自己,戰勝就無我,有我就有煩惱、麻煩。

故曰: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諸佛剎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信願行,無一不是以教學為先。

  「安身立命,教學為先」,教學的力量實在太大了。安身立命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是格鬥,物就是物欲,財色名食睡,要戰勝欲望。格物而後致知,致知是什麼?智慧現前了。格物是放下,致知是看破,實際上就是大乘佛法講的止觀,格物是止,看破是觀。「創業齊家,教學為先」,沒有把家人、子弟教好,你創業有障礙,必須先把家人教好,把你的合夥人教好。如何教?要遵循六和敬。第一是「見和同解」,大家的想法、看法很接近,沒有矛盾、沒有衝突,這才能合作,家才能夠整齊。

  建立國家亦如是,「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政權,領導全國人民,什麼為先?教學。在中國歷史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無不重視教育,而且是身行言教,他們所教的自己都做到了,疏忽教育肯定會出問題。「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是教學成就的。二00六、0七、0八年,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在很短的時間內使當地的民風轉變,把湯池達到禮義之邦的邊緣。實驗讓我們得到兩個結論,一、人性本善;二、人民是很好教的,不到半年的時間,小鎮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讓我們看到轉惡為善,轉迷為悟的效果,這是教學發揮的能量,真是不可思議!

  現在世界最缺乏的就是「穩定和諧」。由於社會的動亂,讓我們明顯感受到處處都有無法想像的危機,說是意外,實際不然。如果我們對於事實真相有相當的認知,就知道社會種種變化都有必然的道理。現代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就是念頭。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念力主宰宇宙,主宰我們一生的吉凶禍福。大乘經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小,小到極處,我們自己還沒有發現;大,大到極處就是生死輪迴,生死輪迴是大事,誰做主張?念頭在做主張。十法界都有它的業因,我們怎麼想,宇宙一切法就跟著怎麼變。要想讓社會穩定和諧科學做不到,要聖賢學術才能做到。怎麼做?讀書是一個方法。

  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書讀上千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不要人教。如果讀了三千遍,經中的意思還是不懂,這是因為你讀書用的是妄心,妄心跟真實智慧不相應。如果用真心念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肯定會自見。什麼是真心?真誠、清淨、恭敬,用這三種心來念就會自見。過去,學校裡面教古典文學的教授,佛門裡一些真正有修行、有道德的講經法師,譬如諦閑老和尚、圓瑛法師都有這個經驗。講經之前都很用功的做準備,可是所預備的這些資料,上了講台,有時幾乎完全用不上,在講台上,經文的意思自然就生出來了。

  我們自己也有這個經驗,備課的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又沒處請教時,怎麼辦?老師教我的方法是,把書本合起來,恭恭敬敬放在桌上對經禮拜,拜上一百拜、二三百拜,意思像泉水一樣湧出來。由此可知,其義自見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就證明古人所講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理論、方法沒有錯。我們學經教亦如是,不能同時學兩種科目,這是很大的忌諱,兩種你的心就亂了、雜了,感應沒有了。決定是一種,這一部經沒有學完畢,絕不學第二部,讓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一部經上,效果就出現了。

  穩定和諧,其基礎是佛法講的六和敬第一條「見和同解」。中國人講和平,和是果,因是平等,平等就有和諧。通過教學,把宇宙萬法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身行言教,學以致用,生活就能得到穩定和諧;用在家庭,家庭穩定和諧;用在公司行號,老闆跟員工就能平等和諧;用在社會、用在國家、用在世界,就是太平盛世,這些都要靠教學。教學能使人覺悟,而放下貪瞋癡慢。為什麼?因為懂得因果的人知道,命裡沒有的貪不到,命裡有的何必要貪?貪得的,不貪還是能得,你命裡有那麼多,終歸要得到。因此,真正瞭解事實真相的人,絕不會用非法的手段,一定會用正當手段。為什麼不做好人,為什麼不做好事?好人好事有好報。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世界太平不難實現,只要有十幾二十位好老師,利用電視台教學,教上半年,世界就太平了。我們一定要發心把《群書治要》講清楚、明白、透徹,就能夠和睦天下,就能使世界安定和諧。

  「國豐民安,教學為先」,豐是指資源豐富。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有依靠,沒有憂慮,國家富有,人民生活自然安定。這還是要靠教學。這個教學最重要的是帶頭,以身作則,底下跟進的人就會愈來愈多。

  「太平盛世,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怎麼成就的?就是集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教學的大成,形成了太平盛世。中國唐朝是個很好的例子,依照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建立太平盛世,和諧、安定、富強、長治久安的國家,在中國歷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一直影響到我們現在。

  「長治久安,教學為先」,現在這個世界,社會亂了。民主自由開放,不是不好。但是如果沒有道德的約束,麻煩就來了。道德的約束就是自愛。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必然是像孔子的五德:「溫良恭儉讓」,這叫自愛。夫子生活態度溫和。善良,對人、對事、對物沒有絲毫不善。恭敬,決定沒有傲慢。節儉,這是愛物,絕不浪費。我們常常聽到社會大眾在提倡要珍惜資源,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貪心是無限的,無止境的貪婪,享受有限的資源,有沒有想到資源用盡了怎麼辦?砍伐森林,有沒有想到造林?所以古人比我們想得周到,他們對於資源一面取一面要補充,讓資源生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是智慧。要想到後代子子孫孫,都不欠缺。

  長治久安靠社會各行各業互助合作,每個行業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與不同行業合作。因此,教學不能間斷,倫理教學間斷了,社會就會出問題。倫理是人與人的關係,這是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為什麼?人的本性本善就從這裡生出來的,知道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體,所以能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心是真正的愛心,是一切眾生自性本有的。怎麼開發出來?就是教學。因此,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人回歸本善。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教我們回歸到本來的佛位。所以佛陀的教育是圓滿智慧、是圓滿德能、圓滿相好的教育。包括了倫理、道德、因果、科學、哲學,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教育,跟世間教育不同,這種智慧教育是以清淨心為核心,是以開發自性智慧德相為目的。

  「諸佛報土,教學為先」,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為什麼那麼美好?就是教出來的,諸佛如來、菩薩、羅漢沒有一天不教學。諸佛菩薩在世間,就是為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人為什麼會感到苦?沒有把宇宙萬法搞清楚。只要對事實真相清楚明瞭、覺悟了就快樂。可見諸佛剎土,教學為先。

  極樂世界也不例外,「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 今現在說法;信願行,無一不是以教學為先。」阿彌陀佛,天天為大家講經說法。諸佛剎土治國平天下沒有別的,就是教學,就是說法。如果我們的國家領導人,能每天在衛星電視台講經說法兩個小時,日日不中斷,全世界的人都能收看到這個教學,那就把全世界的人統統教好了,地球太平盛世就出現了。

  >>續載中……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45)
 

7.佛雖成佛,終不自以為有少法可得。無少法可得者,不自以為成佛也。故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雖成佛,終不自以為有少法可得」。佛成佛了,佛證得了什麼?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佛有沒有自己以為,我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絕對沒有這個念頭。如果佛有這個念頭,是誰證得的?我證得的,我相有了。有我相,對面的就有人相,就有眾生相,就有壽者相,四相具足,那是凡夫,不是佛。說有法可得,是我們凡夫看到的。佛心清淨,確確實實沒動一個念頭,有什麼法可得。佛從來不把這些事放在心上。雖然證得,心裡還若無其事,此乃佛是高明之處。心裡絲毫的分別、執著都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

  「無少法可得者,不自以為成佛也。故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於所得之法不執著,於所證的地位也不執著。我們說他成佛了!佛在十法界,至高無上,他沒有覺得自己至高,也沒有覺得自己無上。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剛剛得一點點,就自以為了不起,甚至「值得驕傲」。這是凡夫俗子。佛證了無上正等正覺,沒有覺得有什麼可驕傲的。所以,佛能與九法界眾生打成一片。我們學佛,要從這些地方學。

8.徹始徹終,一以貫之曰,「無住」而已矣。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

  「徹始徹終,一以貫之曰,「無住」而已矣」。在這一大段裡,我們所看到的,即是「的示無住以生信」。此話可以把整個意思都概括,就是「無住」。「無住」就是不執著。佛就是教我們不執著。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因、果是世出世間的定律,善因決定有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作佛、作菩薩之因,就是無住。能空有兩邊不住,就能成菩薩、成佛,此即從因到果。成了佛、成了菩薩之後,依然兩邊不住,果徹因源。由此可知,佛法是不二法。因果是一,不是二。因裡有果,果裡有因。「因賅果海,果徹因源」,這八個字說明因果是一法。第一大段生信,我們就報告到此。

  第二大段的科題:「推闡無住以開解」。推是推廣;闡是說明。我們把無住展開來,詳細說明,幫助大家開悟。真正相信,以此為實。以這個為實在,真正相信;信了以後要理解。由此可知,佛法裡講的信,跟其他宗教講的不一樣。一般宗教叫你決定相信神,不明白的,也不能問;神說的,是不能問的。佛法不一樣,可以打破沙鍋問到底,佛不會怪你的。一定要你把道理事實真相,都搞明白了才行。有絲毫的疑惑就變成修證上的障礙,所以解非常重要。我們要清楚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在信、解、行、證裡是那一個字?全都在解。這才知道,解的重要。信了以後,要了解、要明瞭,所以佛教的信不是迷信。佛法講「正信」。什麼是正信?你道理明白,真相明白了,可見這個信是有條件的,你講得很有道理,確實是事實真相,我方相信。

  正信還不是真信。佛講的道理,我們還沒有證得。事實真相,明瞭了,還沒有得受用。必須自己親自證得,親自得受用,那個信方是真信。可見佛法講信,是分很多層次的。前面一大科裡講的「實信」。實信的標準是要依教奉行。此段唯恐我們還不能真正發心去做,是故不厭其煩,再詳細以說明,目的是希望我們真的能相信、真的能照做。經文一開端,世尊舉小乘人,小乘四果,來作說明。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念佛,亦養氣調神之法,亦參本來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時紛亂,若至誠念佛,則一切雜念妄想,悉皆漸見消滅;消滅則心歸於一,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試念之,則覺得心中種種妄念皆現。若念之久久,自無此種妄念。其最初覺有妄念者,由於念佛之故,方顯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則不顯。譬如屋中,清淨無塵;窗孔中透進一線日光,其塵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塵,由日光顯;心中之妄,由念佛顯。若常念佛,心自清淨。孔子慕堯舜周公之道,念念不忘;故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此常時憶念,與念佛何異?佛以眾生之心口,由煩惱惑業致成染汙。以南無阿彌陀佛之洪名聖號,令其心口稱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之久久,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顯現。(正)復馮不疚書

 
倫理道德:仁義忠恕是中道
 

  孔孟學說是中道,孔孟學說我們簡單提出四個字,仁義忠恕,這是中道,要好好的修學,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仁,愛人,仁者愛人,真如本性的核心就是愛。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就是以這個核心為教育的宗旨、為教育的目標,這是本性,本性本善。 愛是自愛,愛人。自他本來是一體,所以自愛決定愛人,愛人才是真正的自愛,不知道愛別人的人,這個人決定不知道愛自己。所以中國「仁」這個字,在六書裡頭它是會意。你看這個字體會它的意思,它是個立人邊,這邊是二,二就是想到自己立刻就想到別人,仁民愛物。

  孔子一生,他的精神就顯這個仁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孟子特別標榜這個義,義是什麼?仁的落實。仁怎麼落實法?義是仁的落實,落實在合情、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合法就叫義。 下面兩個字存心,存心是忠,此地講的適得其中,得到中。中是什麼?心正、心善、心良,就是良心,心裡面沒有偏、沒有邪、沒有惡、沒有自私,這個心叫忠。對人,對人要恕。恕是別人有過失要原諒他,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 連《無量壽經》佛都說了,教我們行恕道,經上講得很明白,「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現在人真是,這幾句話我想釋迦牟尼佛就是對我們現代人說的,古時候人不是,古人懂得。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四二五集)2012/7/13 檔名:02-037-0425

 
因果教育:正己化人(許衡)
 

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暍甚。道有梨。眾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凡喪葬嫁娶。必徵於禮。其鄉學者寖盛。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辭。卒後。四方學士皆聚哭。有數千里來祭哭墓下者。諡文正。(許衡傳)

  許衡元朝河內(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人,字仲平,博學多通,教學有方,許多人士都來追隨他求學。自己題書齋匾額叫「魯齋」。

  早年許衡曾經跟很多人一起逃難,經過河陽地方,由於行走長遠路途,天氣又熱,喉乾口渴,同行的人發現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樹,樹上結滿很多梨子,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摘梨來解渴,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在樹下,連動也不動,大家覺得很奇怪,有人便問許衡說:「你怎麼不去摘梨來吃呢?」許衡回答說:「那梨樹不是我的,我怎麼可以隨便去摘來吃呢?」那人說:「現在時局這麼亂,大家都各自逃難,這棵梨樹,恐怕早已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呢?」許衡說;「縱然梨樹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

  平日凡遇喪葬婚嫁時,一定遵照吉凶禮節辦理,全鄉人士,都受感化,鄉里求學的風氣,逐漸盛大。鄉內的果樹每當果實成熟,掉落在地上,鄉里小孩從那邊經過也不看一眼,鄉民都這樣教導子弟,不要有貪取的心理。許衡的德行傳遍天下,元世祖聞知,要任用許衡為宰相,但是許衡不慕榮利,以病辭謝。
後來去世後,四方人士都來聚集靈前痛哭,也有遠從數千里外趕來拜祭痛哭在墓下的。皇上特賜諡號為「文正」。

  ※古人云:「義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試觀許衡,寧願忍受口渴之苦,不動一念貪取之心,以良知在我心而約身如繩,嚴持儒家之廉潔,佛家之不偷盜戒,確實清淨圓滿。其健全之人格,不但化及全鄉,且感召天下。及其去世,四方人士群聚哀慟拜祭,足徵平生德行攝化感人之深厚矣!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一六五)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學的學佛心得
 

由霧霾引發的反思

  阿彌陀佛! 最近末學所在的城市空氣很糟糕,家人嗓子都很不舒服。總是望著看不見太陽霧濛濛的天空,末學想到老法師在講經的時候說到餓鬼道的情形,就是看不到日月星三光。末學突然意識到這說的不就是我們現在所受到的果報嗎?常常看不到日月星三光。共業就是貪婪。

  現在我們能給孩子買到我們小時候想都想不到精美的書籍,精緻漂亮的玩具,裁剪得體,面料漂亮的衣服,佈置可愛又溫馨的房間,可是我們卻給不了孩子一個健康的自然環境,清新通透的空氣。這不是很諷刺嗎?現在大家都在抱怨政府,卻沒有認真的反省,這是我們的共業,是我們的貪心造成的。不是哪一個人,哪個政府就可以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的。想想我們有沒有墮過胎;有沒有吃過多的肉;有沒有每頓飯因為貪心點得太多,做得太多吃不完就倒掉;有沒有一衣櫃的衣服卻放在那裡穿都穿不完,看到出新款我們還想買;有沒有看到別人開車了自己也想買,已經有車了看到朋友開比自己更好的車又想換更好的車……有這樣的心念,我們就在污染我們的內心,進而污染社會環境,污染了我們的空氣。讓整個國家的上空都瀰漫一種濃濃的漳氣,北風吹不開,下雨淋不開。

  這不正是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沒有人能避免得了人類共同造作的惡業嗎?沒有一個人能倖免,因為沒有一個人能不呼吸。可是讓不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很難,他們會舉出一大堆的科學論斷和數據來反駁這樣荒唐的說法。所以我們做為佛弟子,應當先做出表率,盡可能的去過簡單樸素的生活,做一個知足常樂的人。當久而久之我們活得那麼健康自在快樂,被周圍不學佛的人羨慕的時候,也許他們會回頭反省,過去自己想錯了。我們不僅救了自己,救了他人,也救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學佛前,家裡面供養黃仙、狐仙等等;學佛後,將這些仙家與佛像供在一起。妹妹在念佛的時候,常常感到頭腦發沈,甚至有附體的現象。現在把這些仙家請到另一個屋子裡供奉,聽說這些仙家要找妹妹頂香,請問我們應該怎麼辦?

答:在中國供養狐仙的人很多,香港也有。學佛之後,最好是請他們跟我們一起學佛,一起聽經、念佛,將來往生淨土,圓成佛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鬼道都有修行成仙的,他們大都有五通的能力,天耳、天眼、他心、神足、宿命,甚至還有變化的。然而,成就再高也沒有辦法超越六道。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這些畜生既然有修行,都有靈性,既有靈性,我們勸導他提升,他一定歡喜。以前家裡面供養他,現在供佛,如果另外有房間,請在一個房間,行;如果供在佛旁,請他做護法神,也行;請他做護法神,跟我們一起修行,一般講都能接受。這些附體應該不會害人,有時他還傳遞一些訊息,如理如法的,可以相信。裡面夾雜著名聞利養,夾雜著與佛法相違背的,我們不能相信。所以孔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佛交代我們要「禮敬諸佛」,這些眾生都有佛性,所以我們應當要禮敬。

問:應如何為家裡的仙家受三皈五戒,請他們做家中的護法?

答:佛在經上教導我們,給他念「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旁生就是畜生,就是受三皈之後,不再墮三惡道。也可以勸他聽經、念佛,現在鬼神聽經的已經很普遍,他們也很認真。有時候我們開電視放講經的光碟,用念佛機不斷地播放佛號,他們都得受用。恭恭敬敬的請他們在家裡一起修行,做家裡面的護法。

問:離婚果報在地獄,請問出自於哪一部經?

答:我們現在把佛經裡面,講到地獄的部份會集起來印成一本。我把這本書訂名為《諸經佛說地獄集要》,諸位可以參考,比道教裡面講得還要詳細、講得還要豐富。我們應當要多看、多了解,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才會有警惕。

  離婚果報到底在哪裡?也不一定,要看離婚的動機、離婚的方式以及對於家庭的影響。如果有小孩,就看對小孩的影響、對社會的影響,從這些方面去觀察。因為社會的安定,它的根在家庭,家庭的根在夫婦。「家庭」就是整個社會裡面一個細胞,跟我們身體的細胞一樣。細胞要是健全,身體才會健康;細胞不健全,這個身體就會崩潰。家庭要不健康,離婚率太多,社會會崩潰,那你就想想你所背的因果多重?如果說離婚的時候,你沒有兒女,對家庭沒有大的妨礙,這個過失就很少。有兒女是最麻煩的,單親的小孩,長大的時候心理都不健全,你要不要負責任?那就看他犯罪犯的是什麼罪,嚴不嚴重,這就是結罪不一樣。嚴重的,確實是在地獄。

  (節錄自21-319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相關資訊。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