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是心是佛,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欣求极乐;
是心作佛,一向专念,持佛名号,往生成佛。

 
 
   
  本期专栏:孝是中华文化的根 敬是中华文化的本
  本期内容简介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31)
  印光大师开示:明因果之理
  伦理道德:处事待人接物不能离开诚敬
  因果教育:考终之报(陆九渊)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4.9.15 星期一 Vol. 406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孝,全世界其他族群里头有,没有中国人这么重视。请看本期专栏

  自性清净心现前,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净空法师专集网 微信ID:amtbhz新浪微博Facebook专页Twitter专页

  影片及mp3下载:从百度网盘下载讲座影音、文字、菁华短片、卡片图文件、电子书等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孝是中华文化的根 敬是中华文化的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孝,全世界其他族群里头有,没有中国人这么重视。孝是中华文化的根。五伦之第一伦是“父子有亲”,这个亲爱,表现在父慈子孝。“孝”,这是会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合成一起,意思就是:我们的前辈、祖宗跟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代、儿孙是一体的,这是“孝”的本意。用哲学的话说,就是一体的宇宙人生观。大乘佛法讲的意思更深,不但祖先跟我们后代是一体,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所以大乘佛法的爱是没有边际、没有分别的,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悲是怜悯苦难众生,他跟我是一体。换言之,众生有苦难,没有任何的帮助他化解,帮助他恢复幸福美满,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完全相应。因此,佛教传到中国,立刻就被中国朝野欢迎、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今天问题出在哪里?不认识、不相信了,这是我们的危机,也是文化能不能承传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有这么深重的误会,让它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下一代就灭亡了。你不相信因果,完全是从唯物观念来看,可是中国传统文化跟佛法的看法不一样,佛法讲生命是永恒的,物质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灵性,不生不灭。你如果不相信,我问你,你做过梦没有?梦境是唯物还是唯心?梦境不是物质,与唯物不相干。现在人说:梦境是下意识,那下意识它不生不灭,它不是物质。所以儒释道都讲有来世,有轮回。身死掉了,那灵还在,灵到哪里去?灵到饿鬼、畜生、地狱,日子可不好过。头一个罪名就是大不孝,不相信祖宗、不尊敬祖宗,祖宗这么好的东西给了你,你不要,你把它糟蹋掉了,乃至于毁灭,这不就是阿鼻地狱罪业吗?太可怕了!

  大乘佛法的根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美德。古人说:“民之本教曰孝”。道德的根本,教学的根本,就是教孝。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道德的文化、孝文化。孝是什么?爱自己的父母亲。这不是学来的,这是天性、本性。我有一年在日本开会,有一天我们在外面散步,当中有个年轻的妈妈,推着她四个月的婴儿。我突然停下来,我说大家来看,看父子有亲。这个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动作,对父母的爱,那是真正的爱心没有丝毫夹杂。老祖宗有智慧看出来了,所以教育的理念就从这里产生的。《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这就说明一定要教。“苟不教,性乃迁”,本性本善,习性不善,如何能叫习性跟本性相应,这就是圣贤教育。所以中国圣贤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真诚的爱心。古圣先贤知道这个事情,教育第一个目标,希望把孝亲(亲爱)之德,如何能一生保持而不变。第二个目标是把孝亲,这种大爱发扬光大,能够爱兄弟姐妹,爱长辈,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伯伯,这是家族,爱你的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这是中国传统教育,这是中国文化的根。

  所以孝是中华文化的根,敬是中华文化的本,我们用植物,用树木来做比喻,这是根,这是本。敬是对长辈、对老师;对一切人要孝,对一切人要敬。孝是天之大经,地之大义,落实在孝亲、尊师,这两个是代表。佛法也不例外,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净业三福,现在人都要修福,福从哪里来的?第一福是根,人天福报。佛说了四句话,你照这个去学,你的福报就现前。第一个“孝养父母”,不孝父母肯定没福;第二个“奉事师长”,不敬老师的人没福,不敬老师愚痴没智慧;第三个“慈心不杀”,喜欢杀生、没有慈悲心的人决定没福;第四个“修十善业”,如果他的行为、思想跟十善相违背,就是十恶,这人决定没福。这四句话是世出世间福德的根,福德之本。

  老祖宗的人生观是“凡是人,皆须爱”,一切众生我们是一家人。佛肯定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比一家人还要亲。对人要真诚的爱心,对花草树木、对山河大地、对一切万事万物都用这个爱心,永恒不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一切众生皆是我的老师。孔子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向他学习;恶人,提醒我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人人是老师,人人都要敬。普贤菩萨十愿,第一愿“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对一切众生的敬跟敬佛没有差等。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大乘佛法具体表现的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心目中人人都是我的老师,他向每个人学习,他最后成佛了。这就是所谓的取人之长,学人之长,去人之短,我在别人身上看到短处、错误的,自己反省,有则改之,所以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希望我们认真努力,把传统文化落实,把大乘佛法落实,自利利他,功德圆满。


  ——恭录自净空老和尚讲演集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131)
 

3.必须生灭心灭,自性清净心即现前。至于修行下手功夫,即是非法非非法,两边不取。

  “必须生灭心灭,自性清净心即现前”。自性清净心现前,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怎样才能见性?要把生灭心断掉。我们从很粗的地方观察,生灭心就是我们心里生灭的念头;把这个念头断掉,真如本性才能显现。念头不好断!果然生灭的念头没有了,真的断了,它又生一个东西出来;生个“没有念头”的念头,那更难断!

  世尊在楞严会上讲解六界三空。修行,有六个关口。此处讲的生灭心,就是动。第一关“动”,离掉了,静就现前。这个“静”也不行,静还要离掉。一层一层到第六个关口“灭”,也要离开,心性才大放光明。可见修行到见性这个目标,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于修行下手功夫,即是非法非非法,两边不取”。非法是空,非非法是有,空有两边都要离。世尊在本经上讲的法相,非法相,意思都相同。凡夫修行,为什么不能放下?原因是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也就是没有看破,放下当然就难了。要想真正放下,先得看破。世尊为我们讲经说法,目的是帮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明白事实真相,即看破了,放下就不难。没有看破,叫你放下,你觉得我为什么要放下;放下有什么好处,不放下有什么不好,问题一大堆。释迦牟尼佛这才详细为我们解说。


  >>续载中… …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明因果之理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想执着,离妄想执着,则生佛迥异,即修德也。修德有顺有逆。顺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极而彻证,证而了无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远,修极而永堕恶道,堕而了无所失。了此,则愚者可贤,贤者可愚,寿者可夭,夭者可寿。富贵贫贱,及与子孙之蕃衍灭绝,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则有凭据者亦可无凭据,无凭据者亦可有凭据。如山之高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凿岩设砌,则绝顶亦可直到矣。古今人,不知随心造业,随心转业之义。多少大聪明大学问人,弄得前功尽弃,尚且遗害累劫。若不修德,即亲身做到富有天下,贵为天子,与夫位极人臣,声势赫弈之宰辅地位,有不即世而身戮门灭者哉。是亲得者皆无凭也。袁了凡颇会此义,故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也,前因,俗所谓天。天定者胜人,谓前因之难转也。人定者亦可胜天,谓兢业修持,则前因不足恃。是以现因为因,而消灭前因也。若恣意妄为,则反是。了此,则欲愚者贤,庸平者超拔,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与随时善教而已。(正)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伦理道德:处事待人接物不能离开诚敬
 

  从前做老人的不一样,做老人不管有没有读过书,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读不读书不重要,懂得做人重要。从小,父母就给你做榜样、做模范,你看他是怎么处事待人接物,你天天看,自然就学会了。最根本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一个诚、一个敬,里面真诚,外面恭敬。《礼记》第一篇“曲礼”,第一句话“毋不敬”,一切恭敬。人从小学会了,这一生、这一辈子对待一切人事物都是一个诚敬,里面诚,外头敬,他学会了,这是个根本。

  现在人没有,现在人傲慢自大,对一切人丝毫谦虚都没有,自以为是。这个世界怎么可能有安定和平?这个地球怎么会没有灾难?这是今天教学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没有诚敬不能教,学生听不进去,你教是白费工夫,他不得受用。印祖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他没有诚敬,你苦口婆心去教他,他得不到利益。时间长了还嫌你啰嗦,说些无用的话,不切实际的话,他这么批评你。你教他诚敬,他反过来问你,现在社会上谁诚敬?诚敬的人吃亏,诚敬的人被人欺负。

  他认为什么是对的?认为斗争是对的,自私自利是对的,损人利己是对的。这些概念从小就教,从幼稚园就教,教竞争,你要赢人,不能输给别人。从小孩就要拼命去争,争一辈子,最后到阿鼻地狱去了。这是斗争最后的结果,最后的果报是阿鼻地狱。忍让吃亏,中国古人常说,吃亏是福,处处忍让,不与人争,他最后的归宿是天堂,不一样。古人讲的“吃亏是福”,这个话讲得非常正确,吃亏的人到天堂,不肯吃亏的人到地狱。不肯吃亏的人,现前所得到的小福报、小甜头,享受的时间很短。吃亏的人现在很苦,受苦的时间不长,将来到天堂享福的时间长。这都是事实,但是现在人不相信,说这是迷信、这是封建时代骗人的东西。

  所以圣贤的教学,佛菩萨的教学,这个现实的难关不容易冲破。所以真正有志好学之士,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耐心,别人不肯做,我们自己做,我们要坚持。无论在怎样困难险阻的环境当中坚定不变,我咬紧牙根,还是做下去。这个世界什么时候才会有安定和平?我们预估大概三代、四代以后。我们这一代怎么辛苦经营,不会看到的,能够留几个种子就不错了。现在虽然说有灾难,灾难没有现前,科学技术里面,媒体的传播这是非常好的工具,我们尽量去用它。一旦灾难来了,这些东西全没有了。往后依靠的是要依靠书本,这些科学的东西全没有了。所以书本还是必要的,现在多印一些书本是好事情,因为将来唯一依靠还是书本。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三七集)2011/8/13 档名:02-039-0537

 
因果教育:考终之报(陆九渊)
 

  陆九渊。知荆门军。严保伍之法。盗贼屏。每旱。祷即雨。逾年政行令修。民俗为变。一日谓僚属。某将告终。会祷雪。明日雪。乃沐浴更衣。端坐。后二日卒。尝曰。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渊传。并纪事本末)

  陆九渊宋朝金溪(今江西省临川县东)人,字子静,为南宋大儒。干道年间进士,曾任国子正教,后来奉诏主管台州崇道观,于是还乡居住在贵溪的象山,自号象山翁,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宋光宗即位时,九渊任荆门军知官,严格实行保伍之法,境内盗贼因而远避而去。每当久不下雨,九渊便设坛亲自祷告祈雨,随即下雨。以德教化百姓,经过一年,政绩便相当可观,民心向善,风俗因而改善,德望更加显著。

  九渊常与当时名儒朱熹,在鹅湖聚会,互相谈论所学,彼此宗旨见解,各不相同,朱熹注重道问学,九渊注重尊重德性。又常为明辨无极而太极,与朱熹书信往来,辩论不止,所以宋朝理学,有朱陆两家不同学派。九渊常在鹅湖讲学,曾对学徒演讲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详加析释,发挥义理,畅达透彻,听众甚至感动得泪下,朱熹也佩服,叹为名论,足以医治当时学士,长久隐藏在内心的病根。曾经告诉学者说:“求学如果真正体悟‘道’,那么六经都是我的注解了。”

  晚年,有一天,对同僚属官说:“我将要和各位告别了。”当时正在为地方祷告求雪,第二天果然下雪。于是九渊沐浴更衣,衣冠整齐,俨然端坐,经过两天,安详去逝。

  ※学儒最终目的,最高境界,是形而上的“道”。综观象山,以德化民,政绩卓著,祈雨得雨,祷雪下雪,讲学感动学徒泪下,乃至“六经皆成注脚﹂临终自知时至,安详善终。可想其心,若非与道相应,何克如此?可知象山一生事迹,为学儒真正深入有得者的表征。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连载一五一)

 
心得交流:ec13528同学的学佛心得
 

女子无才便是德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并不是要女子不读书,不学习圣贤文化。相反,古人很重视女人的教育,印祖也在文钞中说,天下太平女人操之一大半。如果女子不读书,不念圣贤文化,如何来操持家庭相夫教子。

  这才明白,古人是告诫女子,不要以才华为德,女子的德行落在心性如水,性如棉,处处把自己放在低处。不要用自己的才华、能力去压人,这便是古人说的克夫,克子!相反的,应当用女子的德行,才能去拖住一家人的短处,包容一家人的缺点,给以足够宽松的环境,让丈夫和孩子的长处,优点发挥出来,这样家庭才能兴旺,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家庭里面得到益处!

  反观自己,不像个女子,性格刚强任性;处处争强好胜;见人不如自己意的时候,总认为自己的是对,非要把对方扭过来,扭成自己的想法;总认为自己很有才,看了很多书,懂得很多,便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不懂谦虚,不懂德性如水,这便是缺德啊!内心烦恼很多,心思很粗,大大咧咧,无拘无束,一点威仪没有,不懂得自尊自重,如何被人能尊重呢? 如何能成全丈夫孩子,家庭美满兴旺呢?

  不懂得用善巧方便,用智慧去影响,潜移默化的感化家人,拖着全家人的短,若不是佛菩萨给我们指出,一辈子痛苦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如何不感恩,如何不敬佩!真心的忏悔过去的执着,执着便是轮回,轮回便是苦难。人生就是充满了苦痛,苦痛在于内心太过于的执着,执着善,执着对,变成了恶,恶心恶行恶言感得恶果!愿佛菩萨加持,放下我执,走向自在随缘看破放下,内心一片纯净纯善真诚清净的境界,此生了脱生死,终成佛果!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如对道场负责人在用人方面的举措无法理解,应如何适应?

答:没有第三者在的时候,你可以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向他请教。如果有别人在的时候,有时候他就不方便说。另外的,你要是能够忍受,你在旁边细心去观察,自己还是要做好的榜样来弥补,这样日久天长,他要明白之后他会感恩你。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教学,都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众生。

问:“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原则,应如何落实在人事管理中?

答:世间过,不是指你真的不见过,而是要学佛菩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我看、我听了,我很明白,但我绝对不放在心上,也绝对不放在口上。这叫不见世间过。

  最重要的是救自己,就是要学着自度,自度而后自然就能度人。度人不是度一切人,佛度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看到你,被你感动的,那个人就是有缘人。你真正身体力行,然后你的言语,大家才相信;你自己做不到,你会说,没有人相信。

问:弟子日日听您讲经,但面对道场复杂的境界,总是烦恼习气做主。弟子深感惭愧。这样修行能往生吗?

答:每个往生的人,绝对不是这一生才学佛,过去生中都曾经多生多世,接触过净土,都念阿弥陀佛,但是都没有能往生。那么你就警觉到,我这一生要不能去,那又要延迟到来生后世。这一生怎么能往生?这一生能忍就能往生,不能忍辱就不能往生。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知道这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你生烦恼的时候,念这一句经文,“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情绪就可以恢复稳定。

  我们在此地要做个如法修行的人,去感动道场的人?那就是什么样的亏我们都要吃,什么样的便宜我们都要让,辛苦的事情我们多做一点。我们真正做好了,一尘不染,久而久之自然就能感化别人。如果这个道场真的有两、三个如法修行的人,大家都会感动。道场一定要天天听经,天天学习。听经听懂了,一定要做到,这才是真修。

  我们现在特别提倡《弟子规》。《弟子规》就是儒的根,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所以我们的学习还是要按部就班,从世间法提升到佛法,世间法就是《弟子规》;《弟子规》真正落实,《十善业道》就不难,《太上感应篇》可以用来做功过格。天天反省,天天改过。

  今天难得我们能遇到净土法门,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等到这个世界上众生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再来,这就对了。所以现在千万不要跟人家呕气,人家打我、骂我,笑笑就好了。给他道个歉,给他鞠个躬,给他问个讯,绝对没有怨恨心,谢谢他,消我业障。真的,我不生气,业障就消了;我一生气,麻烦就大了,不但业障没消,业障又增长了。

  (节录自21-316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大陸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关儿童读经讯息,可至“大方广网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应篇之动画片,请至“妙音动画”。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学上的问题,来信请寄amtb@amtb.tw

说明: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听经闻法不够透彻,时间不够长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经、读经,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也陆续将净空法师所回覆过的问题刊在“分类问答”中,或至网站的全文检索去搜寻。所以,同修们有学佛上的问题时,请先参考此分类中的问题,或许您的问题已经有其他同修问过了,希望您从问答的分类中,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若无法找寻到解答,请再将问题传到amtb@amtb.tw,我们会汇整同修们的来信,并敬呈 净空老法师。但回覆时间不定,需待老法师有时间时,开辟一个“学佛问答”时段,专为同修们解答,也会陆续刊登于“答疑解惑”一栏中。阿弥陀佛!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为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及时相关资讯,并以和平之旅为主轴,摆脱宗教色彩。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amtb@amtb.tw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