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  精彩導讀  雜誌下載  常見問題  繁簡轉換程式下載

2001.03.03  星期六  VOL.37


 

眾生有身,抬手舉足,無不是罪。省其心,察諸行,無可慚愧時,便是消業 的消息。

 

卷首語
編者的話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非別有止觀。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觀即慧因,慧即觀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淨業必無不成,如是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萬億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這是夢東禪師的開示,夢禪師也是淨宗的祖師,由此可知,念佛一法,即是萬法之總持,我等又豈能捨此而求彼呢?

 

返回

 

經論輯要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37)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慧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

這是意三善的不貪。「離貪求心」,貪求是根本煩惱,三毒裡最嚴重的。佛教菩薩第一是布施,布施度慳貪。布施能把煩惱的根斷掉,若這個根不斷,永遠不能入佛門,不能契入佛陀境界。慳貪的範圍很廣,除了不能貪世間法,連佛法也不能貪,佛教我們要去除貪心,不是換貪的對象。若貪圖佛法,果報是在三界內享有漏福報;「漏」就是煩惱,煩惱不斷就有漏。佛法是善法,能成就你的福德,但與功德毫不相干;捨貪瞋痴,修一切善法才是真實功德。

起心動念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重要,別人的利益都是第二、第三,這是凡夫。覺悟的人把別人的利益放在第一,決不想自己的利益,這是菩薩,這才能入得了門。貪求的範圍很廣,總而言之,起心動念為自己,就有貪求。貪求涵蓋了一切惡業,是一切惡業的根源。

佛在此地教我們,離貪求心而行布施,絲毫貪求心都沒有,念念為眾生,決定不為自己,這是諸佛菩薩。若有絲毫貪求心,學的再多也只是「世智辯聰」而已,沒有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而生,清淨心裡決定沒有貪瞋痴慢,所以斷煩惱重要。若無清淨心,就無平等心、慈悲心,也不能契入境界。換言之,念佛亦不能往生。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品》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裡沒有貪瞋痴,有絲毫貪瞋痴之念就不是菩提心,是輪迴心、凡夫心。輪迴心就造輪迴業,以輪迴心修積一切善法,只能在三界六道享福,上則為天王,下則是人間豪貴,僅此而已。即使能做到摩醯首羅天王,依舊不能超越輪迴,所以不是究竟法。而佛法之殊勝,就在於能令我們究竟圓滿解脫。佛陀只能教導我們,無法代我們修行,佛陀加被、保佑眾生就是在教學。

因此,修行還是要靠自己,修行就是改過。改過從根本上改,就是從貪求心上改。做到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無貪求,世出世間一切法你就圓滿得到。因為你的妄心盡了,真心圓滿現前,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真心所現。所以想貪,永遠貪不到,即使得到也很有限。若放下貪,一切都得到了。「捨得」,捨就得了,捨多少就得多少,不捨就一無所得。你把虛空法界統統捨掉,虛空法界就圓滿得到。何以他能成法身大士,何以能證圓滿佛果?沒有別的,捨得而已。

「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這是總說。「一切所有,悉以慧捨」,『捨』就是放下,這是真實智慧。為什麼世間人不肯放下?沒有智慧。真實智慧是從清淨心得的,智慧開了,世出世間法一切圓滿通達。《影塵回憶錄》裡,倓虛法師講到曬蠟燭法師的公案,這個法師沒有念過書,人很老實,在寺廟裡作香燈。有一次同參道友跟他開玩笑說:「香燈師,六月間大家都曬衣服,你那個蠟燭也拿去曬,不曬就發霉了。」他果真把蠟燭搬到外面去曬,一曬全融化了。做晚課時,沒有蠟燭點燈。老和尚憐憫他老實,告訴他:「你不要作香燈了,到育王寺去拜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老老實實去修苦行。」他每天拜三千拜,拜了三年開悟了,他能作詩、作偈、講經說法。

他沒有學過,為什麼能做到?智慧開了。他是老實人,心清淨,沒有一般人的煩惱,他是無明蓋覆自己。所以,老和尚教他的方法好,一心一意去拜佛,每天拜三千拜,什麼念頭都沒有,拜佛是修定,修清淨心、真誠心,一旦開悟,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他跟惠能大師一樣,不是記問之學,不是別人教他的。因此,障礙沒有了,學習就快速。我們現在心不清淨,智慧不開,障礙重重,所以學習很困難。因此,有慧才能捨,沒有慧就不肯捨。你智慧愈大,捨得愈多,不肯捨的決定沒有智慧。

「信解堅固,具大威力。」有智慧的人對諸佛菩薩所說的,都能理解,有堅固的信心。『大威力』就是如來果地上十八不共法和四無所畏。他雖然不是佛果地上這個境界,他是菩薩,菩薩也有十八不共法和四無所畏,但沒有如來果地上那麼圓滿。就像月亮的光一樣,如來的光是滿月,菩薩的光從初二、初三到十四,但這是真實的光明,是自性般若智慧現前,是真正的大威力,可以自度度他,自己超越六道、十法界,也有能力教化一切眾生。

最重要的還是要能捨,捨十惡就得十善,十善用在菩薩道上是真菩薩,所修學的都是堅固圓滿的德行,我們要認真努力修學。

 

返回


楊枝淨水
談弘法與護法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世間人心想法非常複雜,如《十善業道經》所說的眾生形色不同,無不是從心想生。我們要仔細觀察社會大眾,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弘法利生才能契機。若不知眾生根性,不知當前所需,說法就契理不契機。古德講,契理不契機是戲論,雖然不害人,但是眾生聽了不得利益,也等於白說。契機不契理是魔說;現在的根機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魔就專講這些,大家一聽非常喜歡,這些說法誘導你墮地獄,所以是魔說。

有無成就,善導大師說得好:「總在遇緣不同。」緣最重要的是善知識,所以《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要求明師」。古人親近善知識的標準:自己沒有開悟(明心見性),決定不能離開老師。為什麼?沒有明心見性,等於走路不認識路,不知要往哪裡走。而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走在前面,我們跟著他走,不會走錯。等到自己大徹大悟之後,就可以獨立,不必跟人,你走的路決定不會錯誤。

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沒有成就,就要去闖天下,獨當一面,結果落到三途。好心弘法利生,結果被眾生度了,被世間五欲六塵度了。「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有一條就要墮地獄,五條具足則永不翻身。悟道的人,「財色名食睡」在面前,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才能度眾生。不到這個境界怎麼行?

而我們通過多年的探討、學習,真正覺悟到「死生事大」,若無此警覺,這一生學佛白學了,必定空過。所以,我們要覺悟,要救自己。印光大師把一個「死」字貼在額頭,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死了就墮地獄。」你能有這種警覺心,有這種恐怖心,你才真的會斷惡修善。沒有這種警覺心,迷惑顛倒,非常可怕!

德教的主席曾請我們吃飯,並談了許多社會上的現實問題,如何提倡中國固有文化,並挽救下一個世紀的災難。而英國湯恩比博士說得好:「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我與他們交談,我特別強調專修專弘。

道業、德行的成就,真誠、慈悲的顯示,與凡夫行不一樣。有同修告訴我,茗山老法師說:「淨空法師一生專門講經,所以才講得好。我又要作會長,又要作方丈,有許多雜事,所以不能專心。」這話的用意很深,我初學佛時,就明白這個道理。我有兩個好榜樣在前面:一是方東美先生,一生教學,不搞行政事務;另外一個是我的同學傅樂成居士,他是台灣大學博士班的教授,一生教書。曾一度作台南成功大學文學院的院長,做了一個學期就辭職了。他告訴我說:「這簡直不是人幹的事情,要應付很多人事,心都亂了。」

要知道佛法有兩個系統,一個是一生立志當教員,就是講經、教學,除此之外,一切事不聞不問,這確實能斷煩惱、開智慧、得清淨心,這一生決定超越六道輪迴,走向成功之道。另外是護法,出家人是內護,作住持、當家、執事。內護心地要真誠、公平、清淨,全部精神管理道場,讓講經、學道的人心安理得,這是修福,也會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諺語所謂「福至心靈」,以此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決定得生。

過去韓館長做內護,她有什麼功德?我今天的成就,就是她的功德。沒有她的護持,在三十多年前的環境,那時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還俗,一是趕經懺,今天怎麼可能在此地講《華嚴經》?不可能。所以,管理道場、建立道場,所有一切都歸她護持,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她往生的時候,福報現前,她生病沒有病容,死沒有死相,往生兩個星期才入殮,面色紅潤,身上柔軟。往生前兩、三天,還兩次見到阿彌陀佛,一次見到蓮池海會。

所以,弘法與護法的功德是平等的,不僅平等,我常強調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大涅槃經》上也是如此說法。弘法容易,護法難,不是真正的菩薩不會護法,護法決定要承受許多的折磨、苦難、毀謗、侮辱,甚至於陷害。李木源居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居士被人誣告,政府調查他六次,最後證明是清白的。法官告訴李居士:「你可以反過來告他。」李居士說:「我們學佛人一切以慈悲為本,不追究。」這世間一般人做不到,所以法官非常佩服。

《六祖壇經》上,惠能大師要是沒有得到印宗法師的護持,他也無能為力。印宗法師當時是嶺南最受人尊敬仰慕的高僧大德,他遇到惠能大師,知道他在黃梅得法,就為他剃度,剃完之後再拜他為師,將自己一生的成就全部奉獻給惠能大師,這是凡人做不到的,這是諸佛如來示現。所以,惠能大師的成就,就是印宗法師的成就。在世間法裡,管仲的成就是鮑叔牙的成就,沒有鮑叔牙,管仲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平民一個,他一生的學問抱負無法施展。所以,護持人的功德超過當事人。

護持人好像辦學校,是學校的董事長、校長;當事人是教員,教員有學問、有品德、有能力,要是沒有學校來聘請,到哪裡去發揮?當年釋迦牟尼佛將護法的工作,付託給國王大臣。佛法傳到中國,中國朝野接受了佛陀教誨,由帝王大臣護法,國家來推動佛陀教育,所以佛陀教育就變成中國文化,與中國固有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們讀史書,也看到地方政府官員對出家人很尊敬,常聽法師講經說法,執弟子禮。所以,弘法與護法同等重要!

 

返回

 

蓮語珠璣
印光大師開示

 

今人體質多單弱,不得妄效古人。人每每以好名而過為苦行,則反為於道於身,皆無所益。佛法真益,要在至誠中得,非做一場面,即能了事也。

佛堂日課,切實修持,然不可一向專在事相上用功。必須心心念念對治自己習氣毛病,能如是者,方為真念佛人,否則如水泡石頭,絕無心得。

佛念眾生,比眾生念佛,當切百千萬倍。若肯依佛言教,念佛求生西方,決不至仍留娑婆。

 

返回

 

多元文化論壇
仁慈博愛落實在生活中

      

猶太教是一個古老的宗教,我們聽了他們的簡報之後,知道他們最主要的經典是《舊約》,有四千多年歷史;而天主教是《新舊約》都採納,基督教則偏重在《新約》。他們所崇奉的是一個神,其差別在基督教偏重在耶穌,天主教偏重在聖母,猶太教肯定上帝就是真理,宇宙之間的大能。這個概念很好、很正確,確實能被現代人所接受。佛弟子廣學多聞,尤其是出家肩負教化眾生的使命,對眾生的機宜不能不知,弘法利生才能真正做到契機契理。

此次我們邀請各個宗教來傳道,每次都留有錄像帶,英語的部分要做成中文字幕,我們用心學習,在不同宗教裡找到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大家所公認的真理。佛陀的本意是智慧、覺悟,他們說真理、大能,與佛講的大智大覺是同一個意義。宗教如何真正利益世人?必須將這個真理落實在生活中。

真理表現在外面就是仁慈博愛。佛法的中心理念,就是五句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不僅是佛法的精義,也可說是世間所有宗教的精華之所在。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佛菩薩大慈大悲,上帝、神、佛菩薩是什麼?就是當人自性本具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它的大用就是慈悲、博愛,不分國土,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仁民愛物。一般宗教只說愛人,而佛經講的範圍更廣大,《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對植物、礦物也同樣充滿了愛心與善意,何況對有情眾生?果然能對情與無情充滿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與善意,這個人在佛法就稱之為「佛陀」,稱之為「菩薩」。若還夾雜著不善、惡意,就造作惡業,變現出三途苦報。佛說的標準是十善業道,猶太教的標準是摩西十誡,其內容相同,所以十善業道是所有宗教信徒所應遵守的,離開這個基本教學,就不善了。

學佛從哪裡學?古來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從根本修。根本是念頭,念頭要善、要清淨、要平等。在大眾中,覺得自己身分特殊,地位與別人不同,這是不善。世出世間的聖哲,世間法以孔老夫子為代表,夫子一生的行誼,處世待人的態度,「自卑而尊人」,這是聖人為我們做模範。自以為比別人高一等,這是凡夫,其念頭、行為,以佛法而言,這是深重的業障習氣。做為佛的弟子,就要把佛法講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做出來給大家看,這是教化眾生。自己真正做到是自受用,做給別人看是化他。

各個宗教的信徒,也要通達、深明其經典的「義趣」;義是道理、義理,趣是方向、目標。明瞭之後,將這些大道理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中,念念為社會造福,給眾生做好樣子,遠離名聞利養,捨棄五欲六塵;一般宗教說,這個人才得救。誰救你?自己救自己。大乘佛法說,自己度自己。諸佛菩薩、一切神聖為我們做自救、自度的增上緣,我們必須要知道。

「人命無常,國土危脆」,要想長久,這是妄想,痴人說夢話!六道決定不長久,佛說真相是「剎那變化」,有智慧的人掌握現在。現在這一剎那,掌握住了就成功,忽略現在就一定墮落。佛家講「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從自性裡見到。自性是無形無相的,橫遍十方三際,這裡有真常、有真我,具足常樂我淨四種淨德。現相裡沒有,相是虛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能把這一點看清楚,相可以受用,不可分別、執著;遠離分別、執著,就見到諸法實相。見到諸法實相的人,在佛法稱為「佛陀」、「如來」。

因此,學佛要知道從哪裡學,從哪裡下手,如何才有成就。日常生活充滿真誠、清淨、平等,處事待人接物充滿大慈大悲,這個人真正離苦得樂。苦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他離開了。樂是什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真誠、清淨、平等的總體。這個理念、受用,無時無處不圓滿,得大自在,這是真的,除此之外都是虛妄的。所以,學佛就是學習圓滿周遍的愛心,佛家講的大慈大悲,顯現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皆是大圓滿,受用是大自在。學習佛法能得這個受用,所有宗教如果也如理如法修學,都能達到同樣的境界,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法門」不侷限於佛教的法門,旁通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這正是大乘所說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悟、圓修、圓證。在一切法裡,確實大乘講得透徹,我們要在這裡下功夫。

下功夫不僅是在研教,要解行相應,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解與行相輔相成,把我們提升到無上道。有解無行,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無濟於事,不能解決問題。《華嚴經疏鈔》云:「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解行要相應,這是正法,這是正教。偏在一邊,就邪了。我們要有能力辨別邪正,要清楚自己走什麼道路,這一生才不會空過。 

 

返回

 

答疑解惑                      
                      淨空法師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問:念佛二十分鐘,不打妄想,算不算功夫成片?能否往生?二十分鐘後,妄想又起了,怎麼辦?

答:人在臨終念佛能有二十分鐘不打妄想,決定往生。所以,平常要能保持,保持的時間愈久愈好,總在臨終時用得上力。平常是訓練、練兵,臨終是打仗。能否成就,關鍵在臨終的剎那。因此,我們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積德,如果不修福積德,臨命終時,冤親債主來擾亂,這一生念佛往生的機會全被障礙了。這種情形我見過,過去圓山臨濟寺有個念佛會,副會長林道奇居士是福州人,非常虔誠。念佛會是每星期舉行一次,林居士當維那,念得很好,法器也敲得不錯。但他臨命終時,魔障現前,聽到佛號就討厭,貪生怕死,人錯亂了。

也有許多念佛的同修,得老人痴呆症,神志不清,這也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第一是神志清楚,這是福報。所以,我們修福,現在不要享,等臨命終時再享福,這個福就是人清楚、明白。人在臨終清楚、明白,縱然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墮三惡道。凡是到三惡道投胎,都是糊裡糊塗、神志不清去的。因此,平常積功累德、斷惡修善比什麼都重要。而功夫成片,決定是要放下萬緣,才能達到。

問:如何念佛才能得到三昧?

答:三昧高下淺深,差別很多。第一種是功夫成片,一般凡人容易得到,生凡聖同居土;第二種是事一心不亂,這是高等的念佛三昧,見思煩惱斷了,生方便有餘土;第三種是理一心不亂,這是最高的念佛三昧,一般人一生中未必能得到,這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生實報莊嚴土。

如何才能得到?大勢至菩薩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念佛根本的開示。「都攝六根」,就是收心。凡夫六根往外面六塵境上跑,眼喜歡看、耳喜歡聽,都被煩惱習氣所轉。菩薩教我們把六根收回來,眼不去看外面境界,專看阿彌陀佛;耳也不去聽外頭音聲,專聽佛號;這樣一心專注,就容易成就三昧。「淨念相繼」,不夾雜就是淨念,念佛還夾雜著疑惑、妄想,淨念就不能成就;相繼是相續不斷。而覺明妙行菩薩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三句與大勢至菩薩說的一樣,只是換一個說法。「不懷疑、不夾雜」就是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繼。菩薩教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妄想、雜念是生死根本,一定要斷除。

問:知善知惡,知是知非,如何才做到不執著?

答:知善惡是非很重要!印光大師一生教學著力就在這一門,他用《了凡四訓》教我們認識六道眾生業因果報的狀況;用《感應篇》、《安士全書》,幫助我們認識是非、辨別邪正。我們怎樣在日常生活中遠離邪惡,修學善法?能依照這三部書斷惡修善,遠邪就正,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決定得生。《十善業道經》就是教我們辨別善惡,十善的反面是十惡業,十惡業決定是罪惡,決定墮落。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認真努力去體會,好好修學,它能成就我們念佛往生的大業。

如何做到不執著?這是功夫,必須真正認知《般若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曉得一切現象是虛妄不是真實的,曉得「三心不可得」,一切執著你自然就會放下。知道執著是一場空,絕對不是說你執著就能得到,那是錯誤的想法。你不執著,諸法是空的;你執著,諸法還是空的。佛教我們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決定正確。

問:家父在氣怒之下,曾說:「我死後不要給我用佛教的儀式辦後事,我不學你們這些學佛人。」我聽了很難過,也不知家父往生後,應該怎麼處理?

答:學佛第一要孝順父母,《觀無量壽佛經》的「淨業三福」,第一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學佛學得不好,讓家人看到起反感,令父母師長厭棄,這是我們學錯了,學的不如法,一定要反省、改過才行。他往生後,你還是要依照佛法的儀式來做,這是真正孝順。

問:我們經常為臨終人助念,但有人說:「你們幫他助念,他的冤親債主將來在你臨終時要找你算帳。」所以有人就不敢助念,如何是好?

答:你幫他助念,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作佛去了,將來你臨終的時候,佛一定來幫助你,不用操這個心。大慈菩薩說,幫助兩個人往生,就比你自己精進;幫助十幾個人往生,你的福報就無量無邊;能夠幫助幾百個人往生,你是真正的菩薩。助念是幫助人往生成佛,這是世間第一等功德,再也沒有比這個功德殊勝的。一切要依佛法,佛教我們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理智不依感情用事)。所以,那些人的話沒有證據,隨口造謠,不能取信於人。

問:佛前點酥油燈,酥油也是母牛奶乳血汗。古代沒有電,情有可原,現在電力發達,用電、用蠟燭、植物油都行,要不要再用酥油燈?

答:你的意見不錯,我們這邊佛前也點著一盞油燈,這不是酥油,是植物油。佛前面供燈是表法的,燈象徵著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取這個意思;我們看到這個燈,就要想到我們要像燈一樣肯犧牲自己,幫助別人。佛用這個方法來教導我們,讓我們念念不忘捨己為人。所以,用燈、用蠟燭最容易表法,用電燈就不太容易覺察到。

問:弟子學有時日,但念佛沒有到功夫成片,請慈悲開示。

答:這個事情不能著急,也不能疏忽,只要老實念下去就好。真正做到老實,實在不是容易事情。古人常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容易做到老實。「上智」是智慧高,一切通達明瞭,所以能夠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心無雜念、妄想,這種人有成就。第二種是「下愚」,雖然他不明理,但教他念佛,他就一句佛號念到底,沒有雜念、沒有懷疑,這種人也容易成就。最麻煩的就是當中的,妄想雜念很多,經聽得不少,半信半疑:佛念了幾年,怎麼還沒有消息?我念的到底有沒有效?所以凡是提出問題的,都是不老實,老實人不會有問題。可是有問題一定要問,「疑」為菩薩第一障礙,障礙了信心,所以必須斷疑生信,才能回過頭來老實念佛。

問:我以前曾經做買賣,賣的東西價錢很高,我以同樣的高價叫人買去供師父。還有一次賣洗桌洗地的藥水,水泡得多,藥水少,有人買去佛堂用。請問這樣是否犯偷僧物?

答:這用不著我答覆,你自己已經答覆了。為佛弟子,佛教我們第一重要的修學原則就是「真誠」,決定不能欺謊一切眾生,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

 

返回

 
弘法行程

淨空法師最新弘法消息

 

淨空法師3月2日去澳洲弘法,3月13日回新。

欲知 淨空法師2001年香港弘法行程,請至弘法行程

 

返回

 

法寶流通
最新消息

 

在大陸現有淨空法師講經VCD流通:

「了凡四訓」(電影版)、「佛法教學目的是讓人成聖成賢」、「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住真實慧」、「佛學答問」、「妙音居士往生見聞記」、「佛陀教育修學簡介」、「人生最大的一件事」,並有念佛機。

欲索取之同修請直接與馬居士聯絡,E-mail: mahaishe@pub.jieyang.net.cn

聯絡地址:廣東省普寧市流沙鎮白沙隴路46/11號 馬海生收  郵編:515300

聯絡電話:(0663) 224-7472;手提電話:013502663552

傳真號碼:(0663)225-6214 

現有淨空法師講經有聲版CD片(電腦專用片),太上感應篇2片(1∼254集),華嚴經五(161∼200集),華嚴經六(201∼240集),地藏經含玄義2片(1∼89集),及其他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索取: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一號二樓 Tel:(02)2754-7178;Fax:(02)2754-7262。

 

返回

 

信息交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您有過心靈的感觸嗎?歡迎在「學佛心得」欄目內踴躍投稿。來稿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feeling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news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 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question

*所有稿件,編者有權潤飾修改。

 

返回

 

聲明啟示

淨空法師所有一切著述,暨四眾同修整理文物書刊,公開授權大眾翻印流通,但不得擅自加註版權所有,任意增減內容,非法牟利,侵害公眾權益及原著本意。


若您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指導,mailto:amtb@amtb.org.tw?subject=adv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