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 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
 
 

君子养心 莫善于诚 守仁义为能信

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 故君子重之 应当学

 
 
   
  本期专栏: 中国教育哲学——教之道贵以专(上)
  本期内容简介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87)
  印光大师开示:示修持方法
  伦理道德:德行天下,万世太平
  因果教育:雅善知人(裴行俭)
  心得交流:ec19298同学的学佛心得
  答疑解惑:离婚的人能往生吗?
  网路讲座:净空老和尚网路首播
  法宝流通
  信息交流
我要订阅/取消 杂志下载 学佛问题 2012.11.1 星期四 Vol. 362
 
本期内容简介
 
本期内容如下:

  化解冲突、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个目标,还是要靠办班教学。请看本期专栏

  我们要深深体会,不仅是所闻,我们所见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摆在我们眼前,人、事、物是不是无常的?请看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

最新讯息:双溪小筑三重净宗别院启建护国息灾佛七法会(有网路直播)净空法师专集网开通Facebook,发布最新讯息及讲演开示,欢迎推广,请点此进入专页。

  影片及mp3下载:一般品质影片BT种子网(下载170k wmv请多用此,速度快,一个编号一个种子。12-17华严经除外,50集打包成一个种子)江苏电信云南电信辽宁网通山东联通日本(流量40m人数限制70人)、德国下载,不需帐号/密码下载影音档,严禁烧制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载影音档,请勿用大量session下载mms,以免造成主机当机。下载请多用ftp方式。请多多配合!

  目前发现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费信箱,会被isp当作广告信挡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请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无收杂志建议使用其他Email信箱订阅,谢谢!

 
本期专栏:中国教育哲学——教之道贵以专(上)
 

  我参加联合国和平会议前后有十次,深深体会到真正要达到联合国所希求的:化解冲突、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个目标,还是要靠办班教学。在中国古籍《礼记.学记》,这一篇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哲学,里面有两句很重要的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政权、一个国家,教育最重要。如果把这个问题疏忽了,这个国家决定动乱,不会长久,这是肯定的。中国五千年来,长始久安,不是用武力镇压,也不是用会议,而是用教学。

  英国七十年代汤恩比博士讲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一定要靠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何谓孔孟学说?这就讲到儒家了。何谓儒?一个人旁边一个需,就是说人必需要的,人必需要什么?伦理、道德、因果。人有伦理、道德,就不会做坏事,做不善的事情会觉得很羞耻;懂得因果,不敢做坏事。这是中国五千年教学的精髓。人人做好人,事事是好事。

  中国历代的学者推崇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修身治学的态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一生所学、所修、所教、所传的,皆是古圣先王的遗教,自己一生没有创作、没有发明。他相信祖宗的智慧,祖宗的教诲,毫无怀疑的继承下来。  

  孔子承传的是什么?伦理道德,这是中国教学的根,也就是汤恩比所说的孔孟学说。孔孟学说,大家一听到这个名词,就会想到四书、五经、十三经,学习这些典籍培养出来的是学者、专家,儒学家、佛学家、道学家。但是中国教育的目的不在此地,而是“读书志在圣贤”,中国人培养的不是专家学者,是培养圣贤人。从这里,我才说出儒学与学儒,汉学与学习汉学。

  儒学和学儒,佛学和学佛不一样;儒学、佛学,是拿到儒佛的经典当作一种学术来研究,与自己的思想、生活、行为毫不相关,没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受。如果学而时习之,不亦烦恼乎,那怎么行?如果学了欢喜心不能现前,反而常生烦恼,这就叫儒学、道学、佛学。学习后真正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无时无刻不自在,那就是学佛、学儒。所以老祖宗的东西,五千年传下来,放眼全世界,中国人确实最懂得教育及教学的方法,也收到教学的成果。但是,非常可惜我们的这种教学丢掉一百年了。

  衡量一个国家强弱,文明程度、发达程度,是看多有钱、国家军事实力如何吗?不是的,而是看各行各业大师的水准、素养和数量。我深深感觉到,今天这个时代缺乏大师级的教授。在三、四十年代,印光大师曾经讲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时代没有大师了?因为教学的方法错了,没有培养大师的母亲,大师的妈妈(母亲)没有了,自然就没有大师了。

  中国古人历来对教育女孩子是很重视。比教男孩子还重要。现代的教育形成了大师级的母亲的缺乏,缺乏大师是教育错误的结果。现在有个误会,说中国自古以来是重男轻女,轻视女性。那是错的。我们可以从“太太”这两个字看到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重男轻女,“太太”这两个字是最高荣誉。太太是什么?就是周家的三太。周朝八百年,最初这三个圣人:文王、武王、周公。这三个伟大的政治家给老百姓带来了八百年的好处,八百年的福祉。这三个人的母亲都有一个“太”字。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自己的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所以“太太”是从这儿来的。这三个人养的儿子都是圣人。所以“太太”是圣人的母亲。“太太”是要把自己的儿女培养成大圣大贤的人。现在中国改称太太为爱人,这一爱就完了,后代就不堪设想。所以古人的称呼,含意非常之深,天天喊你太太,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你,有没有把儿女教好?有没有把儿女教成圣贤?

  古时候重视教育,一般民间,圣人说得好,“教儿婴孩”,教你的子女,婴孩时候就教;“教妇初来”,你娶媳妇,她进门那一天开始教她,为什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儒家教学从胎教开始,母亲一怀孕就知道自己起心动念、言语动作都会影响胎儿,凡是有不好的影响,都要禁止,她才能做到母亲的责任,爱护子女。所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前提是要有好的教育,就是对这些女孩子们要有好的教育,当了好妈妈,才知道怎么去培养大师。

  那怎么才能教育好现在的女孩子?还是《弟子规》,把《弟子规》百分之百的落实。教育是要从自己做出来,才会影响儿女,自己没有做到,你叫他做到,他不相信,他要亲自看到。而且教育,如果小孩从三、四岁开始,已经迟了。所以文王的母亲太任,怀孕的时候她就开始胎教。你千万不要疏忽,在怀孕,以为他还没长成人形,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他有灵性,什么都知道,他已经在开始学习。最晚也要在一出生就要教。怎么教法?在他面前,言谈举止都要端正,要有规矩,孩子已经在看、在听。所以从出生到三岁,这一千天,这叫扎根教育。中国古人的谚语常讲,“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这话现在讲没人懂,三岁怎么能看到八十?三岁这一千天的根扎得好,他是圣人,是大贤。所以这个老师是父母,是家里的长辈。三岁之前他的家人、父母,能帮他扎这个根。所以教育第一任的老师是父母,最重要的是母亲,因为孩子跟父亲接触的时间还少,跟母亲几乎是不离开的。现在的母亲自己也不懂也不会教,问题就严重了。

  我们看五伦,体会最深的就是“本分”两个字,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就是夫妻两个结合成一个家庭,夫妇的工作是有差别的。家庭生活最重要,一是经济生活,一是教育,家庭没有教育就完了;家庭教育是落在太太身上,家庭经济是先生负担,一个是出外谋生,一个在家里教育儿女。你看母亲的责任多重。所以中国有个词形容夫人叫“相夫教子”。

  一个太太在家里“君、亲、师”三个字,都要承担起来。君是领导,你怎么带孩子,把他带到圣贤之道。所以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天的妈妈,一个称职都没有,这三个字一个都没做到。结果是家庭乱了,社会乱了,灾难来了。如果不恢复到这种本分上去,家庭的各个成员不各就各位的话,那很难避免灾难,孩子也不可能安身立命。

  中国古人还讲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很多人一直在批判三纲五常。实际上圣人传下来的根本的意思,纲是榜样,君是领导。要先给下面的人做一个好榜样,才能叫纲。现在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这个意思,言行举止都要给一家人做榜样。今天的人对我们的古圣先贤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误解太深了。这也难怪,中国满清亡国之后,国家一直在战乱,军阀割据、日本侵略,把中国社会整个打乱了。尤其中国那一代的知识分子都否定了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导致中国的落后,要全盘西化,学外国人。今天西方国家全乱了,现在外国人向东方来寻宝,他找中国古籍,在印度里找佛教,他来求救。我们中国人怎么办?我们现在还不觉悟,等到外国人把中国东西、印度东西真正拿出来救了他们自己了,我们再去追,再去学人家,这是很可悲的现象。

  中国传统的教学,我们至少可以推到伏羲。教什么?就是五伦。中国人讲道,什么是道?大自然的规律就是道,它是天然的,不是哪个人控制的、创造发明的。落实在人事上,夫妇是道、父子是道、君臣(领导与被领导)是道、兄弟是道、朋友是道。五伦讲人与人的关系。五伦当中首先要讲父子有亲,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儿女对于父母的爱,这是天性。

  这种爱的天性就是教育的原点,中国教育的起源从这开启。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把这种出于天性的亲爱永恒的保持而不变质,这是中国过去五千年教育第一个目标,一生不改变,父慈子孝,这是中国教育的根。你要说中国教育是什么教育?亲爱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第二个目标,把这个父子亲爱发扬光大推广,爱家庭、爱家族、爱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弟子规》讲“凡是人,皆须爱”。中国在这个世界上五千年的长治久安,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族群,能够和睦相处靠什么?就是这种亲爱的教育。

  爱,移在君臣(领导与被领导人)就是义;放在夫妇这就是有别。夫妇组织一个家庭,家庭里两桩大事:一是家庭经济,由先生负责,谋生养家;第二桩比第一桩更重要,那就是无后为大。这个后不是说你有儿孙,儿孙是贤人、圣人,这叫有后。他能继承家庭的道统、事业,家道不衰,这叫有后,这是妇女的责任。因此,女权过去在中国是至高无上,肩负着教养圣人、贤人的使命,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你说这个责任多大、使命多大!这是中国完全遵守着伦理道德的教育,因果在其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报。人要是真正通达业因果报的道理,不敢作恶事,会安分守己。所以伦理、道德、因果是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必需。人如果舍弃了伦常道德,跟禽兽没有两样。

  (整理自净空老法师讲演集)

 
经论辑要: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87)
 

5.吾人终日所闻,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然此实非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乃无常、苦、空、无我声,当体即空。则空有不着,乃是般若波罗蜜多声。

  “吾人终日所闻,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住在都市,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境界,从未中断过。‘然此实非车声、人声,种种喧扰声’。我们听到的是车声、人声,很多种“噪音”。修行人要把观念转过来,他们听的与我们听的不一样。我们听的是许多噪音,他们把念头转过来,听到的是说法的音声。“法音宣流”,迥然不同,“乃无常、苦、空、无我声”。此种情形似乎有点像佛经上讲极乐世界的状况,看自己能不能转过来,仔细观察音声。所以“观”字用得好。“观”是不用心意识,而用清净心。以真实智慧去观察,确实是无常。在这个境界里展现无常、苦、空、无我。

  我们要深深体会,不仅是所闻,我们所见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摆在我们眼前,人、事、物是不是无常的?若你能看出无常,就进步很多。过去迷在其中,现在能看出无常,就高明很多。不少人生活很辛苦,我们见到苦空。世间有不少大富长者,他的生活怎么样?仔细观察他苦不苦?他的苦处比贫穷人还多。不要以为他吃得很好,穿得很好,住大房子,出门有名牌轿车。那一点点享受,要付出多少代价。他比一般人更苦。一般人出门自由自在,有钱人出门要请许多保镖,那有我们自在,这才知道世间人没有一个不苦。

  再往深处看,看到究竟处,一场空!不是到死了什么都没有才一场空,而是当下皆空。即是‘当体即空’。这些事实从早到晚,一年到头从未离开,从未中断过,就在眼前,我们就是看不出来,这是迷惑,是颠倒。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迷惑。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才没有妄想,才没有执着,才能真正彻底放下,放得干干净净,显示出的生活真正得大自在。大自在就是真实的幸福美满。我们要学就学这些,如何能使我们现前的生活过得与佛菩萨一样,学佛才是真得受用。

  “则空有不着,乃是般若波罗蜜声”。“声”是指究竟圆满智慧之声。般若波罗蜜究竟圆满的智慧,从此处显现。眼见色,在色相里显现;鼻嗅香,在香味里显现。显示出的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金刚般若波罗密就在见色闻声之中。

  >>续载中……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师开示:示修持方法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人前尚不敢为非,况于佛天森严处,敢存邪鄙之念,与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若不守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实则即是贱视亲之遗体,其不孝也大矣。故曾子临终,方说放心无虑之话云: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未到此时,尚存战兢。曾子且然,况吾辈凡庸乎。

 
伦理道德:德行天下,万世太平
 

  教学里头最重要的德行,中国老祖宗知道,你看孔子教学头一个德行,第二个言语,言语要会说话,不会说话的人容易造口业。口业很麻烦,古人说得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意思就说,说话不小心惹祸,跟人结怨,所谓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就麻烦了,他听,解错了,解释错误,结下冤仇。佛菩萨、圣贤人教导我们,人在世间不能不谦虚,不能不忍让,这是性德。而谦虚、忍让保全你的德行,也展示了你的智慧;没有智慧做不到,没有德行的人做不到。对于没有德行的人更要谦虚、更要礼让,为什么?没有谦虚的人很容易结怨,不能跟人结冤仇,要格外的谦虚礼敬。所谓是宁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小人记恨,他将来要报复你。君子有德行,你得罪他,没有关系,他不记仇,他不会责怪你。这都是古圣先贤千年万世经验的话,不是随便说的,累积的经验教训我们不能不学。

  中国在古代,上古时代周朝以前人民纯朴,真正想的是伦理、道德,他都想的这些,所以这个世界安定。周朝八百年,商朝将近六百年,夏商周之前,那个社会多么美好,为什么?人心好,没有欲望。往后这世世代代欲望起来了,距离道德就愈来愈远,到今天连礼都没有了,道德仁义礼全崩溃了。古人所说的,如果这五样东西都没有了,这世界就乱了,说得一点没错。我们要把世界再恢复到正常,从哪里做起?从礼做起。

  国家社会提倡礼义,每个人都懂礼,每个人都行义,社会就慢慢趋向安定。所以我们取了儒家四个字,这是在外国,汤恩比说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需要孔孟学说。孔孟学说是什么?我们提出四个字,愈简单愈好,“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们就取这四个字“仁义忠恕”,能把这四个字做到,社会就安定;社会安定,地球上灾变就大幅度的减轻。大乘佛法“真诚、慈悲”。所以汤恩比说的没错,确实能够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再恢复到安定和平不是做不到,能做得到。只要把所有的教育都不违背这八个字,儒家的“仁义、忠恕”,佛法的“真诚、慈悲”这八个字。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四八集)2011/6/11 檔名:02-039-0448

 
因果教育:雅善知人(裴行俭)
 

  裴行俭。善知人。李敬玄。盛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才。引示行俭。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勃等浮躁炫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默。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既而勃堕水。炯终盈川令。照邻恶疾赴水死。宾王反诛。(裴行俭传并通鉴)

  裴行俭唐朝闻喜人(今山西省)字守约,年少时,擅长书法,尤以草隶闻称当世,及至长大,练习战阵,通达兵法,高宗显庆年间为长安令,麟德年间,升任安西大都护,讨平吐番有功,任命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突厥反乱,行俭授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兵平定,受封为闻喜县公,死后受赠幽州都督,赐谥号“献”。

  裴行俭通晓阴阳历术,每次出战,常能预知胜负,又精于人伦之德,且深具擅长知人的眼力。当时华阴人王勃、杨炯、范阳人卢照邻,义乌人骆宾王,四人都以文艺著名,传扬海内,尤得李敬玄特别器重赞赏,曾引荐四人与行俭相见。事后行俭私下告知李敬玄说:“一个读书人,前程能否远大,当先重视器量与才识,其次才论及文学艺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三人,虽有才华,但是性情浮躁,举止欠庄重,而且炫耀显露才能于外,到底器量不足,怎得安享禄位呢?只恐这三人不能得到善终,惟有杨炯较为浑厚沉静,可得安享县令长的官位,应当不会有意外祸患哩。”敬玄心中不肯相信。

  后来王勃渡海堕落水中,因受惊悸致死。卢照邻遭遇恶疾缠身,愤不欲生,自投颖水溺死,骆宾王为徐敬业府僚,后来敬业举兵讨伐武后兵败,骆宾王同遭伏诛,只有杨炯以盈川令终身。行俭所说一一应验。高宗将立武昭仪(武则天),行俭以为国家忧患,将从此开始,后来果然应验。行俭所引荐偏将,后来也都成为名将。

  行俭破都支,曾得一件玛瑙盘,广约二尺,文辨灿烂,取出给将士观赏,军吏捧盘,步上台阶,不慎跌倒打碎,吓得心胆俱裂,叩头请罪不止,行俭笑道:“你并非故意跌碎,何必如此恐慌呢?”言下毫无吝色。到了战胜回朝,所得赏赐全部分赐给军士,因此行俭病殁,军士都哀痛万分。

  (《历史感应统纪语译》连载一O七)

 
心得交流:ec19298同学的学佛心得
 

题目:不着急,不生气

  儿子还是无缘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为他爸爸依然不同意。咋一听,有点生气有点难过。回头一想:当我佛缘不成熟时,佛菩萨不也照样无法度我?那是1995年夏天,为了方便带孩子我开一个小店,有个出家人用禅杖挑着一担用布包裹的行李,身穿出家人那种短衣服,背披一张类似袈裟(好像是有写过白字的广告红布),连续在我店铺前面一天两三趟的走过来走过去,持续有十多二十天,每次我见到他都有问好的冲动,但一直没行动,直到最后一天,对我微笑了一下,他说:“你们做生意的就一年到头在做生意,而我要饭的就三百六十五天都在要饭。”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他自称要饭,可我从来没见他跟谁要过东西。学佛后跟同修提起这事,大家都说是佛菩萨来度我,只可惜我愚昧,不识真面目。从95年到09年步入佛门期间,我造的恶最多最重,堕胎的次数多到我记不清。我要是能在95年步入佛门,那就不致于造了无间地狱的罪啊!但机缘不成熟,佛菩萨也度不了。

  现在家人善缘未到,我着急有什么用呢?着急上火只会有损身体,生气就会带来灾害,我还是安安分分的修,慢慢的等待机缘成熟吧。只要肯放下,得到原来这么容易。上午先生还是反对儿子接触国学的,到了下午,他主动跟我说让儿子去参加国学馆的暑假班。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佛陀应化在人世间,早在告诉我们,越执着越得不到,放下即拥有,只是我们不信佛罢了!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问:下面是美国同学提的问题。末学这一年多来听老法师讲经非常欢喜,现在每天念佛两小时,早晚听经、拜佛一百拜。老法师讲经中说离婚的人都要下地狱,我已经离婚十几年,请问还能往生吗?

答:离婚的人也不一定完全下地狱,要看他的心行;心行都善,没有问题,心行不善,那造的业就重了。因为离婚对社会是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这个地方结罪就很可怕。所以人不能只想到个人的事情,要想到对社会,对众生的影响。一个善念就是好的影响,无量功德;一个错误、一个恶念,那是坏的影响,这个因果责任一定要自己负责。

  佛法里面,纵然造作极重的罪业都能够忏悔;有些严重的,佛也讲不通忏悔,那是在言词上特别加重语气,劝你不要犯,目的在此地。实在讲犯了还是可以忏悔,不是不通忏悔,说真的不通忏悔是讲不通的。我们一定要晓得,佛说法,有方便法、有真实说。我们看《观经》里面,阿阇世王那个罪可造得重,杀父亲,害母亲,跟提婆达多两个合作害释迦牟尼佛,破和合僧,五逆十恶他都干全了。这个罪业是阿鼻地狱,我们常讲永不翻身,造这么重的罪业。可是《大藏经》里面有《阿阇世王经》,那就是阿阇世王一生的事迹。看了之后,阿阇世王到临命终时真心忏悔认错,念佛往生。在我们一般想大概总是下下品往生,这是佛经一般祖师给我们解释的,下三品都是造作罪孽的人往生的。阿阇世王造这么重的罪,他念佛往生,出乎我们意料之外,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他是上品中生。

  真的,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因此,我们决定不能够轻慢、瞧不起那些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在临命终时一忏悔,比我们的品位还高,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面时多不好意思。所以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真正回头,回头是岸,承认自己的过失,忏悔实在讲就是后不再造。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果诚心诚意、如理如法地求,还是没有感应。这是自己业障障碍住了。这个时候就要修忏悔,把业障忏除,障碍就没有了,所求的愿才能现前。大师教我,忏悔不在形式而是在实质。真正内心发愿后不再造,这叫真忏悔。佛面前忏悔之后以后还干,这个不行。像前面讲的,喜欢发脾气,喜欢骂人,忏悔了,明天还是照样发作,照样骂人。这个没用处,这就是业障太重。

  真正警觉到,念头才起就觉悟,决定不能这样做法。所以归结到最后,还是认知的问题。诸佛菩萨看到作恶的众生,为什么不责备他、不骂他?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你现在不过就是迷惑了而已。《华严经》上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蚊虫、蚂蚁都是佛,饿鬼、地狱也是佛。真正明了这些事实真相,恭敬心就生起来了,对于一切恶道众生、造恶业的众生还是恭敬,跟恭敬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你看普贤菩萨十愿,“礼敬诸佛”,那个诸佛是讲三世,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轻慢众生,瞧不起众生,就是轻慢未来佛。他将来会成佛的,用轻慢心对他,就不能成就!

  如果你要是真学会了,对蚊虫、蚂蚁称“蚂蚁菩萨、蚊虫菩萨”。它来叮我们,我们可以跟它商量,我愿意供养你。要求它们叮了之后,不痛不痒。你看杨老师跟蚊虫就处得很好,杨老师说我愿意供养你,但是不能在脸上,脸上我出去好难看。所以蚊虫从来不叮她脸上,脸上、手上不会叮,手臂上可以,腿上可以。可以供养,但是都不会痛、不会痒,有佛性!

  有一次在澳洲的洗手间,洗手间里满地都是蚂蚁,要使用一定会踩死它。我只好跟它商量,“蚂蚁菩萨,这里我要使用,你们从哪里来还从哪里去”。那房子是新盖的,不知道从哪里来那么多。“你从哪里来还从哪里回去,房子外面是你们活动空间”,半个小时之后,一只蚂蚁都找不到。要是讨厌它、伤害它,是愈害愈多,原因是它会来报复的。好好的跟它商量。所有动物都是未来佛,都有灵性,都要尊重,不可以轻慢,要用我们对诸佛菩萨那种恭敬心对它,它能感受到。

  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他也是看到一堆蚂蚁在供桌上,在供佛的供桌上,大概供的水果有香气,蚂蚁来了。他也是如法祷告,结果蚂蚁确实是离开了,还有几只没有走,在那里爬来爬去,他就讨厌,“这几只为什么不走?”他晚上做了个梦,就梦到那个蚂蚁,它说它们是巡逻的,它有任务的,它们是护法,是巡逻的,很妙!

  所以懂人情,通!千万不要小看小动物。对一切人,如果我们都是以像对父母、对兄弟姐妹那样的爱护、恭敬,哪有处不好的?那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如果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你是过地狱生活,你没有快乐,你只有忧虑,没有快乐;你能过佛菩萨的生活,那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第一个就是要恭敬,所以礼敬摆在第一。“称赞如来”,你看就不一样了,“礼敬诸佛”是平等,决定没有分别,但是称赞就有分别。他为什么不讲称赞诸佛,要称赞如来?如来是性德,换句话说,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相应就赞叹,与性德不相应,不赞叹。十善与性德相应,要赞叹,十恶可不能赞叹,十恶跟性德完全相违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性德,天性。

  最近好像外国人做了个实验,实验出来说“人之初,性本善”,他怎么实验?一、二个月的婴儿,想爬还爬得不俐落,故意在他面前把很轻的小东西碰倒。然后你仔细去观察他,他会把它扶起来,他知道你不小心碰倒了,他会把那东西尽量推,推靠近你。他说那么小,又没有人教他,他就懂得,他说这是什么?这是本性,人性本善。但是畜生就不行,畜生里面只有猩猩,但是猩猩没有人那么样的伶俐,猩猩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只有小孩,一、二个月的小孩,他是主动的,他不是被动的,并没有要求他,他也并不想回报。像猩猩做这个事情,它有目的,它想回报;婴儿没有这个意思,他会帮助你扶起来,慢慢把东西推到你面前。他做了很多次的实验,证明小孩生下来的时候很善良,懂得合作,懂得帮助别人。教育没有别的,教育就是如何让这种天性、这种美德能够永远保持,不会变质。所以小孩慢慢长大,他就变质,他受外面环境的影响,被染污了。尤其现在的社会非常可怕。

  (节录自21-304-0001学佛答问)

 
净空老和尚网路直播台
 

◎净空老和尚最近讲演资讯,详细内容请参考网路直播台大陸站)。

 
法宝流通
 

◎净空法师讲演音带、DVD及书籍,皆免费结缘,请就近向各地净宗学会索取。
◎台湾地区同修索取法宝,请至“华藏净宗学会弘化网-法宝结缘
◎大陆同修若欲索取 净空法师讲演带及法宝,请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联络: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关儿童读经讯息,可至“大方广网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应篇之动画片,请至“妙音动画”。

 
信息交流
 

◎诚邀全世界各净宗学会提供贵会的佛事活动消息,利用敝刊为世界佛教徒提供学佛信息。请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学上的问题,来信请寄amtb@amtb.tw

说明:所有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听经闻法不够透彻,时间不够长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经、读经,所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净空法师专集网站”也陆续将净空法师所回覆过的问题刊在“分类问答”中,或至网站的全文检索去搜寻。所以,同修们有学佛上的问题时,请先参考此分类中的问题,或许您的问题已经有其他同修问过了,希望您从问答的分类中,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若无法找寻到解答,请再将问题传到amtb@amtb.tw,我们会汇整同修们的来信,并敬呈 净空老法师。但回覆时间不定,需待老法师有时间时,开辟一个“学佛问答”时段,专为同修们解答,也会陆续刊登于“答疑解惑”一栏中。阿弥陀佛!

◎佛陀教育网路学院成立缘起:我们常常收到各地网路同修来信,皆言及虽有心学佛,却不知从何学起,应如何听经学习。又 净空老和尚的讲演有大小性相,各个宗派的经论典籍,法海深广,初学者不知修学之次第,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以故学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终惰,退悔初心,实为可惜!今佛陀教育网路学院之成立,正是针对上述缘由,将现有网路的文字(教材)与影音(讲演画面)合为一体,如同“网路电视台”,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于学佛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路修学环境。网路学院一切课程之排列,皆是以 净空老和尚为澳洲净宗学院所订之课程,从初级到高级,从本科到专科的修学次第,也是为实现澳洲净宗学院将来能真正达到远距教学的前哨站。今日社会是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扬妙法,阐释正教,令佛法传递无远弗届,才将进一步利益更多学人,将般若文海遍及环宇,使一切有缘众生得佛正法薰习之机会。若有心想修学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参观访问。

◎净空法师英文网站网址为http://www.chinkung.org/,此网站主要以配合 净空法师的和平之旅,同时接引国外众生认识佛教。提供 净空法师多元文化理念及国际参访等及时相关资讯,并以和平之旅为主轴,摆脱宗教色彩。敬请诸位同修将此网址广为流通给外国同修,让他们更有机缘认识佛教,功德无量!

◎净空法师专集大陆镜像站网址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记忆。大陆地区同修可以就近访问这个网站。若同修于浏览中有发现任何问题,欢迎来信告知,请至amtb@amtb.tw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佛陀教育杂志由华藏净宗学会网路讲记组恭制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333之1号2楼
电话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