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2012.4.1 星期日 Vol. 348

勸學(下)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是喜悅,佛法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時」是時時刻刻,「習」是做到,不是念在口上,不是記在心上,是要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請看本期專欄

  「佛說經,隨舉一法,皆賅十方」。「賅」是包含。「蓋佛法皆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故重重無盡」。何以不能不用虛空比,道理在此。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網路直播:2012年4月4~7日香港清明祭祖護世息災念佛繫念法會

  影片及mp3下載:一般品質影片BT種子網(下載170k wmv請多用此,速度快,一個編號一個種子。12-17華嚴經除外,50集打包成一個種子)江蘇電信雲南電信遼寧網通山東聯通日本(流量40m人數限制70人)德國、下載,不需帳號/密碼下載影音檔,嚴禁燒製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勸學(下)

  下面說他的成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是喜悅,佛法講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時」是時時刻刻,「習」是做到,不是念在口上,不是記在心上,是要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你就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諺語又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你一天到晚歡歡喜喜,生活快樂,叫一般人羨慕。

  你的學問、道德成就了,「實至名歸」,你的名聲自然就遠聞,於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樂,為什麼?他到你這個地方來,想得到什麼?是道是學!他不是為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而來,這種朋友志同道合。

  教學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學習有無成就,關鍵是在你對於聖學有沒有尊重的心。印光大師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你去求學修道,對於道學沒有誠敬心,縱使佛菩薩、孔夫子親自來教你,你也得不到利益。反之,老師差一點,但是你自己具足十分的誠敬心,你還是得十分利益,你肯定超過老師,這就是古人常說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學聖學賢。第一要以「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存心。世尊在大乘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上講的,宇宙、虛空、法界、剎土、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楞嚴經》講「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這些話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於是我們應當存什麼樣的心,這是修行成就的關鍵。

  大乘法以菩提心為體。《大乘起信論》講,菩提心之體,是「直心」。菩提心的作用,分兩種,一是自受用,對自己的,叫「深心」;二他受用,對別人的,叫「大悲心」。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也說三種,菩提心之體是「至誠心」,自受用是「深心」,他受用是「迴向發願心」。

  我們將《經》跟《論》合起來看,意思就格外的明顯了。《論》上講的直心,《經》上講的至誠心,菩提心是真心,真心之體是真誠、至誠,真誠到極處,這是菩提心之體,也就是自性性德之體,就是真誠。它起作用,《經》跟《論》自受用都講深心。什麼叫深心?好善好德。以《無量壽經》上的說法,什麼叫深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是深心,是自受用!所以,你自己用什麼心對待自己?第一個要清淨,決定不能夠染污,淨而不染;你要用平等心對待自己,要養自己的平等心;要養自己的正覺心,覺而不迷;平等心是正而不邪。這就是覺正淨,自性三寶,自受用。大悲心、迴向發願心,就是慈悲心。

  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誠的流露。在戒定慧三學裡面,清淨是戒學,平等是定學,正覺是慧學,這就是自性裡面的戒定慧,本來具足的。現在為什麼失掉了?是迷了自性,迷了真誠。

  修行、學佛、修道,修的是什麼?學的是什麼?就是學這個。換句話說,今天我們要的是回頭,從虛偽回歸到真誠;從貪婪回歸到清淨;從嫉妒、障礙回歸到平等;從愚痴回歸到正覺。

  大菩提心落實到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所表現的一定是看破,看破就是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看破之後你肯定放下。放下什麼?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執著,見思煩惱斷了;放下分別,塵沙煩惱斷了;放下妄想,無明煩惱也斷了,自性圓圓滿滿的顯現出來。所以,佛門裡面修學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看破、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看破幫助放下,就是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才達到究竟圓滿。

  看破、放下,從哪裡下手?從布施,布施是從事上下手。我常常勸勉同學,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放下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從哪裡放?對一切人事物,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控制的念頭,決定不能夠有佔有的念頭。

  這十六個字你果然能放得下,你的業障去了一大半。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做不到,但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肯定有把握。但是,這十六個字有一個字放不下,就會造成你往生的障礙。這一生念佛功夫用得很勤,也只能跟極樂世界結個善緣,不能往生。

  放下,要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而隨順經典的教誨。換句話說,佛菩薩教我們怎麼想,我們就怎麼想;佛菩薩教我們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說;佛菩薩教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學佛菩薩就過佛菩薩的生活,這裡頭有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自在、隨緣是我們的生活態度,決定不能有絲毫勉強。弘法教學,哪個地方有緣到哪裡去,沒有緣,我們就離開,不生煩惱,天天都在歡喜當中。挫折在所不免,釋迦牟尼佛,有三個月馬麥之報。外有六師外道,內有六群比丘,這都是示現,看看佛怎樣處理。孔夫子在陳絕糧!至聖、如來,在一生示現當中,都不能沒有挫折,我們過去、今生沒有遇到佛法之前造作的罪孽很多,怎麼能免得了果報!

  現在我們覺悟了,這一切挫折,譬如毀謗、人家造謠生事來傷害、陷害。我們用什麼心態面對?我永遠是感恩的心。有人問我,不理他就算了,你為什麼還感謝他?要感謝,這是果報!果必有因,過去我造作不善的因,現在果報現前,這個帳就了了,一筆勾消。每個挫折,把我大幅度向上提升,我怎麼能不感恩!

  善緣順境,逆境惡緣,統統都要做到純淨純善。「成聖成賢,成己成物」,成己是自度,成物是度眾生,「總在好學」。你這一生有沒有成就,能不能成為聖人,成為賢人,能不能成為菩薩,關鍵在你好學。自行化他,離開好學統統都落空了。

  中國古人說「學所以治己」,治己就是修身,在佛法講就是自度。「教所以治人」,治人就是度他。「不學則不智」,不智就是愚痴。「不教則不仁」,就沒有慈悲。所以孔夫子跟我們講「不如學也」。一生都在求學,都在做學問,同時也教他,教學相長,所以能夠成為大聖,成為至聖。
  (恭錄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73)

4.江味農居士極讚淨土,見地精確,令人起敬。語在《講義》卷二,九十三頁第二行。

  江居士雖把一生的功力都用在《金剛經》上,然他對淨土法門深信不疑,一生的功夫是念佛求生淨土。因為淨宗法門的當機者,是上智與下愚最容易成就。江居士四十年在般若上用功夫,的確有超越一般常人的智慧。因為他有智慧,所以才看出淨宗的殊勝。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在華嚴會上,文殊菩薩選擇念佛求生淨土。要高度的智慧才會選擇此法門,是故他讚歎淨宗,我們一點都不感到奇怪。

十六、喻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下文是須菩提的答覆。

不也。世尊。

  這是兩番問答,佛問,須菩提答。須菩提兩個答覆都是「不也,世尊」。

1.「不也」,含有唯唯否否之意,不完全作否定解。

  此處意義很深,因為前面說「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世尊在此以虛空作比喻。此處說的是「十方」,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虛空就是平常講的「盡虛空遍法界」。以虛空法界作比喻,非常恰當,因為不住,心量沒有界限,沒有分別執著,福德的範圍就是虛空法界。一有分別、執著就有限,圈子就很小。是故,非用虛空比喻不可,唯有虛空法界才能相比。佛問「虛空可不可以思量,能不能想像」。「不也」,不是說「不可思量」,不是這個意思。它不是肯定的答覆詞,而是「不能這樣說法」,「不可以這樣說法」之意。不是肯定,亦沒有否定。

2.佛說經,隨舉一法,皆賅十方。蓋佛法皆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故重重無盡。

  「佛說經,隨舉一法,皆賅十方」。「賅」是包含。「蓋佛法皆從無量無邊性海中流出,故重重無盡」。何以不能不用虛空比,道理在此。盡虛空遍法界的確大,但是真性比虛空還大。《楞嚴經》上有個比喻,佛把真如本性比作虛空,把我們現前這個太虛空比作一片彩雲。雲彩大,還是虛空大?十方虛空在我們真如本性裡,就像一片雲彩在太虛空中一樣。所以,虛空也不是真的,也是緣生之法,當體皆空。禪家所謂「粉碎虛空」,口氣好大,是不是真的?真的。永嘉禪師就講過「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沒有了。由此可知,粉碎虛空是地上菩薩的境界,不是普通人的境界。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誠信願真切

  大覺世尊,善治眾生身心等病,善使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心病者何?貪瞋癡是。既有此病,則心不得其正,而逐情違理之念,熾然而起。此念既起,必欲遂己所欲,則殺盜淫之劣心,直下現諸事實矣。所謂由惑造業,由業招苦,經塵點劫,無有了期。如來愍之,隨彼眾生之病,為之下藥。為彼說言,貪瞋癡心,非汝本心。汝之本心,圓明淨妙,如淨明鏡,了無一物;有物當前,無不徹照。物來不拒,物去不留;守我天真,不隨物轉。迷心逐境,是名愚夫;背塵合覺,使入聖流。人若知此,心病便愈。心病既愈,身病無根;縱有寒熱感觸,亦無危險。心既得其正,身隨之而正。以既無貪瞋癡之情念,何由而有殺盜淫之劣行乎?人各如是,則民胞物與,一視同仁。又何有爭地爭城,互相殘殺之事乎?以故古之聰明睿智之王臣,無不崇奉而護持者,以其能致治於未亂,保邦于未危,不識不知,致太平於無形跡中也。


  倫理道德:二十一世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紀、大乘佛法的世紀

   在古時候古聖先王,碰到一個好的皇帝、好的領導人,什麼叫好?他會教,把人民都教好了,這是好的領導人。不會教的把人都教壞了,教好了這個國家長治久安,教壞了社會動亂,地球災變就多了。統治一個國家、帶領這個世界,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是教育。這些年來我們常常聽到中國人崛起,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許多人聽到這個話心裡感到慌張,中國人要是統治全世界這還得了。大家都是提起防範,其實對這句話錯會意思的人很多。我這些年有這些機會接觸國際上一些人士,包括國家領導人,我曾經提出這個話題,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是中國人說的,誰說的?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他在七十年代確實說過這個話,「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需要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所以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紀、大乘佛法的世紀。不是中國的軍事,不是中國的政治,也不是中國的工商企業,更不是中國的科學技術。是中國的文化,為什麼?中國的文化以孔孟,孔孟代表的是什麼?仁義。仁者愛人,中國傳統文化是愛的文化。義是循理,什麼叫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不違背情理法這叫義,這是孔孟學說的核心,中心。在今天這個混亂的世界,如果孔子來了,你問他老人家用什麼方法來對治?肯定他用兩個字忠恕。《論語》上說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兩個字就能把現在世界擺平。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三四集)2011/3/20 檔名:02-039-0334

因果教育:剛愎傲慢、傷人害己(傅縡)

  傅縡。強直有才。而毐惡傲慢。為當世所疾。施文慶等譖之後主。下獄賜死。有惡蛇屈尾。來上靈床。當前受祭酹。去而復來者百餘日。(傅縡傳)

  傅縡南北朝時,陳朝靈州人,字宜事,才華出眾,年僅七歲,就能讀誦古人詩賦,多達十萬餘句。長大後,格外好學,善作文章,官至秘書監(掌圖書之官署),右衛將軍兼任中書通事舍人(掌理呈奏案章及皇帝詔書誥命)。

  傅縡所作文章,典雅秀麗,才思敏捷,下筆一揮而就,未曾打過草稿。可惜性情倔強,而且毒惡傲慢,待人接物,暴躁任性,自負才智,不肯退讓,因此在朝中得罪許多朝臣,與人結下嫌怨。為當世人所痛恨。

  後來被施文慶等人,在陳後主面前,聯名參奏,誣告他的罪狀,陳後主大怒,將他下入牢獄,命他自殺而死。

  傅縡死後,在他停屍的靈床上,出現一條屈尾毒蛇,當前受人祭奠,然後離去,忽而又來,如此來去經過一百多天,而後就不知蹤跡了。當時人都認為這條毒蛇是傅縡死後魂靈所變。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九十三)


  心得交流:eb16923同學的學佛心得

題目:心裡悶悶不樂?

  有學長提到心裡悶悶不樂,恕末學直言:這是菩提心還沒有發出來的表現。十幾年前,末學也是經常悶悶不樂,覺得誰都不理解我。我的一位表姐說我是享福享折了!

   如果您還在悶悶不樂,就想一想很多流浪的小孩子等您去救護,很多受苦受難的眾生還在血淚中盼您去拔濟……您的使命有多大啊!捨我其誰!不趕緊下功夫念佛,好早日幫助這些過去父母,能對得起誰?

  放下我自己,趕緊念佛,為時不多了啊!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當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父母是否至少能往生天道?

答:有這個可能。世間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父母雖然住在鄉下受些苦難,如果兒子做了皇帝,地方上官員對他恭不恭敬?人人都願意去照顧。如果兒子到西方世界作佛,這些龍天鬼神都另眼相看,總是對你恭敬。這生天道,是一個很正常、很符合人情的想法。《地藏經》講,婆羅門女還沒成佛,還沒往生西方,只是念佛的功夫得力,我們在經上看她是念到一心不亂,縱然不是理一心也是事一心,她的母親就生忉利天。所以我們要想超度自己家親眷屬,真用功,真修行。自己功夫不到,沒有法子,家親眷屬沾不到光。

問:累劫父母是否都能得利益?

答:能,得利益多少不一樣。這就好像一個人,有祖父母,曾祖父母,當然愈遠得的利益就愈淡一點,愈近的利益就愈大。

問:阿彌陀佛的累劫父母是否都已永脫輪迴?

答:這肯定的。所以要好好的修,修到跟阿彌陀佛一樣,累劫父母都會脫離六道。

問:請問犯太歲的人是否一定要到廟裡安太歲,或有其他方式可讓家人在這一年保平安?

答:你相不相信因果?如果相信「種善因得善果」,要不要安太歲?我覺得在形式上沒有必要。我學佛,今年五十五年,從來沒安過太歲,太歲都做了我的護法。凡是犯太歲,這一年最好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那太歲真的保佑你。安太歲,你巴結他,靠不住。他如果要保佑你,他犯法,他受了賄賂,貪官污吏。所以真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是正確的。

問:老法師強調念佛以《弟子規》為基礎才真正有把握往生,但淨土宗強調「三根普被」,不論善惡。如此說來,行者念佛求生應可如願。然往生者甚少,萬中只得一、二者何解?

答:答在問中,沒有《弟子規》的加持,所以不能往生。這個道理在哪裡?淨宗的經典,《彌陀經》、《無量壽經》大家常讀,一展開「善男子,善女人」,《弟子規》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你佛念得再好,不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理就在此地。三根普被是一點都不錯,但下下根也要是個善人。惡人懺悔,回頭向善,就是善人。不能說是惡人惡念、惡行都可以帶去。所以阿彌陀佛來接引,惡人已經改過自新,被接引的肯定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們想想,自己善不善?要不善,好好學《弟子規》,學「十善業道」,這很重要。

 

  (節錄自21-299-0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台北/香港時間10:00∼12:00、16:00∼18:00首播《淨土大經科註》,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