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訂閱/取消 雜誌下載 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2011.4.1 星期五 Vol. 324

量子力學與佛法的應用
 

本期內容簡介

本期內容如下:

  我們的心性,量同法界,法界(就是宇宙)沒有邊際,為什麼?心性沒有邊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就是我們現在的科學家、物理學家講的宏觀宇宙;其小無內就是量子力學。請看本期專欄

  一切佛法,包括大乘、小乘,各宗各派,無量法門,講到修持的總原則、總綱領就是觀照。「觀照」就是思惟。何以不說思惟?而換一個名相說「觀照」。說「思惟」,我們很容易錯會意思,落到第六識,用的就是妄心。請看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

最新訊息每週一至週四19:30~21:00網路直播 悟道法師主講《大悲心陀羅尼經》

  影片及mp3下載:一般品質影片BT種子網(下載170k wmv請多用此,速度快,一個編號一個種子。12-17華嚴經除外,50集打包成一個種子)江蘇電信1江蘇電信2江蘇電信3雲南電信4北京網通1北京網通2遼寧網通3日本(流量40m人數限制70人)德國、下載,不需帳號/密碼下載影音檔,嚴禁燒製光碟出售。若同修要下載影音檔,請勿用大量session下載mms,以免造成主機當機。下載請多用ftp方式。請多多配合!

  目前發現yahoo、pchome、themai、sohu、126、263、163、eyou、sina、21cn免費信箱,會被isp當作廣告信擋掉或移至垃圾筒,若您是上列信箱,請先查看垃圾筒是否有,若無收雜誌建議使用其他Email信箱訂閱,謝謝!


本期專欄:量子力學與佛法的應用

  《大經解》云:「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靈明洞徹,湛寂常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是事實真相,我們的心性,量同法界,法界(就是宇宙)沒有邊際,為什麼?心性沒有邊際,「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就是我們現在的科學家、物理學家講的宏觀宇宙;其小無內就是量子力學。

  現代科學,就朝著這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宏觀世界,專門研究大宇宙;一個從相反的反面微觀世界,微觀世界就是量子力學,研究物質的起源。通常我們講一個細胞,細胞再分析就變成分子,分子再分析是原子組成的。原子再分析是電子、原子核組成的,再分析到基本粒子,再分析到夸克,夸克再分析叫量子,量子也叫小光子,現在是分到這裡為止,不曉得將來能不能再分。這些分析發現了物質現象原來是這些小光子累積連續發生的一個幻相。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只有:能量、物質、資訊,這三種現象,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三千年前,佛陀在定中所發現的,比科學家厲害,科學家先從數學裡得到這個理論,然後再從儀器觀察到物質是怎麼來的?無中生有。而且它的速度太快,剎那之間就沒有了,從生起到消滅幾乎同時,速度太快了,快得我們沒法子想像。在經典上,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起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很粗,把它分析出來有多少細念?細念中有多少物質現象?有多少精神現象?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我相信有比我彈得快的,那要彈五次的話,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細念)?照彌勒菩薩的講法有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細念。也就是今天科學家所看到的物質現象的生滅,它的時間是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這樣的生滅速度怎麼能捉住?所以發現物質現象不是真的。

  物質怎麼起來的?物質是意識(念頭),念頭是精神,精神累積連續的現象變成物質。所以,宇宙之間只有:能量、物質、資訊,這三種現象存在,這三種現象正是大乘經講的阿賴耶,阿賴耶才是造物主,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它造的。阿賴耶的業相就是科學家講的能量;阿賴耶的境界相,就是科學家講的物質;阿賴耶的轉相(轉變),就是科學講的資訊。不過這個消息,世尊在經上講過,這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主分別的,這個分別的能力非常強大,對外能夠緣到虛空法界,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就是不能見性。為什麼?因為它有分別、有執著。怎樣才能見性?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見性。科學家雖然有這個能力,他還是凡夫,他不能證阿羅漢果,也不是菩薩。佛、菩薩、阿羅漢那要怎樣證得?那得放下。科學家沒放下。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果,放下分別就證菩薩,放下起心動念就是佛陀。

  所以,科學怎麼樣研究,也沒有辦法超過經典所說的,為什麼?靠這些機械、數學都還有界限。唯有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真相就現前了。

  現代科學,對於現象觀察得相當透徹,物質的存在,只是波動的現象而已。量子力學,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經上講的這些道理,也可以說科學為佛經做了個證明,使我們對於佛講的事實真相愈來愈清楚,確實證明當體皆空,了不可得。

  諸法皆是夢幻泡影,它存在的時間如露如電。如露是講它的相續現象,像早晨的露水,很短。這一點我們不能沒有警覺,細心留意我們周邊的人就能發現,我每年到外面轉一圈再回到此地,此地的老同修就有幾個走了,他那相續相就斷了,那個露水就沒有了。這是經上講的如露。看看漸漸輪到自己,怎麼能不警覺!如電,那是更深入一層的觀察,剎那生滅,這完全講的是事實真相。

  明瞭事實真相,決定不會造業,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可以現前,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也能得到這個受用。所以要曉得,事實真相是『非有非無』。這一切現象、一切諸法不能說它有,因為它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不能說它無,它剎那剎那相續相存在。人活了幾十年,這幾十年是很短暫的相續相在,所以不能說他無,但是你也不能說他有,因為這個幻相沒有自性。

  (節錄自 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經論輯要: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49)

4.發無上心者,要行菩薩行,普賢行。一切佛法,說到修持上,總不外觀照。

  此是提出行門的總綱領。禪宗如是,教下亦如是,所以「觀照」可說是大小乘十個宗派共同的修行總綱領。若不發大心,則觀照有名無實。觀照的條件是大心、大行。一定要發「無上心」,即要發度一切眾生成佛之心。就淨宗而言,則要度一切眾生同生淨土。「生淨土」就是成佛。若發此大心,你的心就是菩薩心,你的行就是菩薩行。在此特別提醒你要修普賢菩薩行,因為一般菩薩行固然是大行,較之普賢菩薩行還不夠大。也就是說,普賢菩薩行,方是究竟圓滿的大行。

  菩薩行,我們勉強還能做到;普賢行,可能一點都做不到。原因是普賢行要用清淨心、平等心。換言之,用清淨心、平等心修菩薩行,方是普賢行。普賢行門無量無邊,歸納為十個項目。第一項「禮敬諸佛」,我們就做不到。除我之外,都是「諸佛」。對所有一切眾生,都要像對佛那樣的恭敬,我們能做到嗎?這個人,看著不順眼,就無法敬他。縱然我們對每個人,即使對冤家對頭也很禮敬,也很恭敬,對蚊蟲螞蟻能禮敬嗎?蚊蟲螞蟻也是眾生,也是諸佛。蚊子來叮你一下,一巴掌打死,把佛打死了。這才知道很難做到!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不但有情眾生是諸佛,無情眾生也是諸佛。桌椅板凳,也是諸佛。我們對它們也須像對佛一樣恭敬,決定不能有差別。對桌椅板凳怎麼恭敬?擺得整齊,擦得乾淨,就是對它恭敬。不是要對桌椅板凳頂禮三拜,那就大錯特錯。有一點點不乾淨,不如法,就不恭敬。發大心,就是要我們修普賢行。

  何以古大德將《無量壽經》稱為「第一經」。仔細念一遍《無量壽經》,你才恍然大悟。因為《無量壽經》上所講的就是「普賢行」。經本一展開,第一句話就教我們「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修普賢行。換言之,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不往生則已,只要往生,即使是下下品,亦是普賢菩薩。西方極樂世界全都是普賢菩薩。依照世尊在大乘經上所講的,十信位的普賢菩薩、十住普賢菩薩、十行普賢菩薩、十迴向普賢菩薩、十地普賢菩薩、等覺普賢菩薩,都是普賢菩薩,是故極樂世界不可思議。如何證得普賢菩薩的果位,念佛求生淨土,一往生就證得了。未去之前,要認真努力去做。做到一二分也好,勉勵自己,往普賢道上走。

  一切佛法,包括大乘、小乘,各宗各派,無量法門,講到修持的總原則、總綱領就是觀照。「觀照」就是思惟。何以不說思惟?而換一個名相說「觀照」。說「思惟」,我們很容易錯會意思,落到第六識,用的就是妄心。觀照的意思是不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即是「思惟修」。思惟修不用第六識、第七識。不用情識的思惟修,方是觀照。

  我們睜開眼睛看外面,看得很清楚;用耳朵聽聲音,也聽得很清楚,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方是觀照。若聽聲音,一聽,這是冷氣機的聲音,落到第六意識了,變真成妄。音聲是真的,在真上起分別執著,就是虛妄的。因為真的是不變的,妄的是會變的。聽到的聲音是真的,你說它是冷氣機的聲音,別人又說是另一個聲音,各人說的都不一樣,是假的,是妄的。你看到我,是真的;你說這是淨空法師,是假的。因為我可以換個名字。弘一大師就有一百多個名字,那一個名字是他?名字是假的。若起分別執著,就是假的;不起分別執著,就是真的。真的不變,假的會變。名會變,相會變。我們要從這裡體會什麼是觀照。

  觀照就是用第一念,不用第二念。問題是照不住,第二念就變了,自自然然就起分別執著,這才知道用功的難處,太難太難了。第二念(妄念)起來,就變質了。所以諸位要知道,第一念是「佛知佛見」,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但是第二念就落到凡夫知見,落得很快。保住第一念,我們就成佛,成菩薩。分別執著斷不掉,就保不住。

  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何以讚歎淨土法門?第二念,我們換成阿彌陀佛,這太容易了。守住第一念,太難;換成阿彌陀佛,不難。淨宗法門妙就妙在此處,好就好在這裡,成就亦在這裡。我們明白道理,知道事實真相,才會把所有一切法門捨棄,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

5.或云念佛不是觀。此語不然,須知即念即觀。若妄想紛歧,散心念佛,不得受用。必須口念佛號,心想彌陀,如在目前。如此念佛,則妄想無從起,即是觀。修觀是收攝意根。淨宗心想佛,口念佛,手持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為最上乘之妙法也。

  「或云念佛不是觀」。很多人錯會意思,以為念佛不是觀照,所以排斥念佛法門,沒有把念佛看在眼裡。其實不然。根本的原因:第一、沒有真正搞清楚教理,所以才有此誤會。第二、沒有抓到修行要領,也就是功夫不得力。功夫得力的人,不會有分別執著。功夫得力,一定能破分別執著。八萬四千法門,不論那一個行門都一樣。心清淨、心平等,即是功夫得力。

  「此語不然,須知即念即觀」。我們念佛,念就是觀。淨宗稱之為念,淨念。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淨念相繼」,宗門是觀,教下也是觀,念佛法門是念,意思完全相同。「若妄想紛歧,散心念佛,不得受用」。這就不是用觀,與觀的定義違背。「觀」是保持第一念。「必須口念佛號,心想彌陀,如在目前,如此念佛,則妄想無從起,即是觀」。此就是前文說的,妄念一起,一句佛號即刻提起,妄念就沒有了。觀,或者稱「止觀」,作用就是降伏妄念。《金剛經》上講,「云何降伏其心?」要用觀降伏其心。我們念佛,妄念一起,第二個念頭轉成阿彌陀佛,妄念沒有了,方是觀。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依舊打妄想,那樣念佛不是觀,一定要辨別清楚。我們妄念習氣太重,一面念佛,一面還打妄念,所以初入門,我都教同修讀經。

  妄念起來就讀經,讀經比念佛有效。一句阿彌陀佛念滑了嘴,佛號照念,妄念照起。但是讀經就不一樣,讀經一打妄念,就念錯了,所以很容易發現妄念。專心一意讀經,讀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沒有妄念;念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沒有妄念。那一天妄念少了,再改念佛號,那時佛號就很有作用。念頭一起,一句佛號立刻就壓下去。慢慢幫助你開智慧;智慧現前,信心增長。何以有人念佛念到後來退心了,就是沒有智慧。

  念那一尊佛好?阿彌陀佛。我們畫阿彌陀佛的像,塑阿彌陀佛的像都不一樣,那一個像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看那一尊佛像莊嚴,就供養那一尊佛像。我們天天拜他,天天看他,天天想他,將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就現那個像給我們看,一定不錯。不要供好多像,否則就不知道那一個像是真的。一尊,一心憶念,不要三心二意。選擇一尊佛像,一生供養他,不要再改變,這樣最好。我們的心是定的,很容易觀想,念阿彌陀佛,佛像就在面前,這樣念佛,妄念就會少。專心,一心,這樣與宗門教下修觀完全一樣,是故如是念佛就是觀。

  「修觀是收攝意根」。「意根」就是執著,就是第七識。「淨宗心想佛。口念佛,手持珠。「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實為最上乘之妙法也」,此法是大勢至菩薩傳給我們的。大勢至在一切菩薩中,他的緣分比觀世音菩薩差一等。大家對觀世音菩薩很熟悉,知名度第一,「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知道大勢至菩薩的人不多,實際上,大勢至菩薩真的是智慧第一。他的智慧在文殊、普賢之上,因為他專修念佛法門,專弘念佛法門。

  夏蓮居老居士編的《淨修捷要》,他寫的「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以前沒人說過。我看到這一句,佩服得五體投地。在盡虛空遍法界專修專弘,大勢至菩薩第一。在娑婆世界專修專弘,普賢菩薩第一。釋迦牟尼佛第一部講《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是第一位提倡淨土法門的。所以,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的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是法界初祖;中國初祖是慧遠大師。淨宗有三位初祖。

  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與禪宗的「觀照」,教下的「止觀」無二無別。不僅無二無別,而且比他們高明。他們修行要具足很多條件,如果不是那種根性,根本無法起修。淨宗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人人都能修。等覺菩薩,文殊、普賢能修,再愚鈍的眾生也能修。不但人人能修,畜生也能修。《物猶如此》,就是記載畜生念佛往生的。是故,「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最上乘的妙法,不在一般觀照之下。凡以為念佛不是觀照,均是對淨宗的理論、方法、境界未搞清楚,方有此種誤會。

  >>續載中… …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印光大師開示:論生死事大

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無不豫為之計。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倫理道德:中國教育是愛的教育

  中國立國的精神,教育的精神,就是五倫裡頭第一句話,「父子有親」,親是親愛!教育的目的,第一個目的,是這種親愛如何能夠永遠保持,不會變質。父子之愛是天性,從什麼時候看?三、四個月,嬰孩三、四個月。我是有一年到日本去開會,有十幾位同修跟著我,就日本那邊的華僑。有個年輕的媽媽推著一個兒子,推個小車,四個月。我走在路上豁然想到,我說:你們大家來看,你看這個母親對這個孩子那種愛心,你看眼光神情;然後你仔細再看看小孩,你看小孩那個眼光、動作及神情,對他母親的愛,那沒人教他的,天性!在佛法裡面講這是性德,自然的。教育就是如何能把這愛心能保持永遠,你一生不會變質,中國教育頭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是能把這個愛心來發揚光大,讓他能夠用愛父母的心,愛兄弟姊妹、愛他的家族、愛鄰里鄉黨,慢慢擴大,愛社會、愛民族、愛國家,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育是愛的教育,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在全世界大家就知道,過去曾經有四大文明古國,那三個都沒有了,都消失了,唯獨中國存在,靠什麼?就是這個教育。從小就培養大公無私,因為從前是大家庭,不能有私心,有私心,你就會家破人亡。普通一個家庭至少都有三百人左右,你起心動念是為全家著想、為全族著想,他不是想一個小家庭,不是的。所以家就像一個社會一樣,能治家就能治國,《大學》上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治國那一套本事就是在治家當中學習出來的。所以中國人最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效果、成就。這樁事情,我們在國外,英國湯恩比博士常常提到,讚歎中國人智慧,這是一個研究文化史的人,是個歷史哲學家,非常受人崇敬的。他曾經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整個世界的,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英國人講出來的,這話不是隨便說的,他真了解、真懂得。所以這是父子有親,是中國教育的源起。我們才真正了解中國教育是愛的教育。這個愛是從自性裡頭發的,不是哪個人創造,不是哪個人的理想,也不是哪個人發明,本性,《三字經》上講,「人之初,性本善」,本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四五集)2010/9/16 檔名:02-039-0145)


  因果教育:慈心愛物(江泌)

  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性行仁義。衣弊。恐蝨饑死。乃復取置衣中。數月間。終身無復蝨。食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也。為南康王子琳侍讀。及明帝害諸王。泌憂念子琳。詣誌公問禍福。誌公覆香鑪灰示之。曰。都盡無所餘。子琳被害。泌往哭。淚盡。繼之以血。親視殯葬乃去。(孝義傳)

  江泌是南北朝時南齊考城人(今河南省東仁縣)。字士清,天性至孝,世人稱呼他為江孝泌。少年時代,家境貧寒,白天替人砍劈木頭做靴底,維持家計,晚上用功苦讀,家貧沒有燈燭,只有隨著月光,手握書卷上屋頂讀書。

  江泌心性慈善,衣服破爛不能再穿,唯恐衣內蝨子餓死,於是又將蝨子取回放入所穿的衣中。數月之間,蝨子竟也不忍咬他,不知不覺全皆不見了,從此終身不再生蝨。日常食用青菜,不吃菜心,因為菜心含有生機,江泌不忍採折傷害,其慈心廣及於物類如此。

  後來江泌官至南康王子琳侍讀,掌管教授康王經書,相處情誼深厚,仁義流露。

  到了南齊明帝篡位,殺害諸王侯時,江泌憂慮顧念南康王子琳的安危,特往拜訪誌公禪師,請問禍福,誌公禪師翻覆香鑪灰燼說:「全皆滅盡無所餘。」江泌悵然而返。不久子琳果遭殺害,江泌奔往慟哭,傷痛欲絕,眼淚哭盡,繼而流血,親臨喪祭直到出殯安葬,而後離去。

  (《歷史感應統紀語譯》連載六十八)


  心得交流:eh00317同學的學佛心得

題目:我們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心

  我們的依報環境就是我們的老師,境無醜惡,緣無好壞,無論善惡都是對我們的考驗,都是對我們的警告,也都是自我感召,不要有任何怨心、怨言。如果是宿世業力感召而來的惡果,我們應當歡歡喜喜的接受,應當感恩。

   如果是當前感召的惡業,那麼我們更要警醒,還是自己心不善啊,是我們沒有真正明瞭聖賢言語,解讀錯了,應該生慚愧心,進行大懺悔,對自己的過惡要敢於承認,敢於擔當,發誓後不再造。只要心中有一絲怨恨,就是假學佛,沒有明白因果感應的真相。我們現實中的種種遭遇就是最好的證明,誰也抵賴不得。

   認真觀照自心,日日反省,日日改過。老實、聽話、真幹。願同生極樂、圓成佛道!

  (文章來源「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心得交流」)


  答疑解惑

問:我是一名在家居士,主持管理道場。道場除二十多位出家眾,還有幾十位義工與讀經班的老師和小朋友。大家都聽師父的話,認真落實《弟子規》。出家眾做了不如法的事,我批評他們,並罰他們從早到晚拜一天的佛,求懺悔。請問這樣可以嗎?

答:在家出家同修在一個道場共修,最重要的是落實《弟子規》跟《十善業道》,再就是六和敬,以這個為標準。六和敬怎樣落實?落實在《弟子規》,落實在《十善業道》。

  有了過失,你是道場的主持人,這是你的職責,你可以處罰他們。你是在家居士,要處罰出家人,這樁事情大概在四十多年前,星雲法師辦了一個「東方佛學院」,請我去做教務主任,我在那邊住了十個月。星雲法師就問過我,他說:負責教學管理的都是在家居士,對出家眾可不可以管理?我當時說:在家眾他負責教職,他就可以管理;他如果不負責教職,出家人有過失他最好不要說。但是你擔任訓導工作,那你一定要管,那是你的職責。你是道場主管,雖是在家的,你這個道場裡面有出家眾,都要守規矩,都要聽從他的約束,因為那是他的職位,我們要尊重職權。如果出家人都不尊重職權,這個道場秩序就亂了,一定要守法。

  犯過拜一天佛,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或者是罰他拜三百拜就可以了。三百拜大概兩個小時就拜完了,另外的時間不如罰他讀經。譬如《弟子規》,《弟子規》不長,罰他念一百遍,這是好辦法;《十善業道經》罰他念十遍,這都是好方法。這個對他真正有利益。

問:當我目睹耳聞家禽被殺時的痛苦,心裡會產生極度的不安與焦慮。請問應如何克服?

答:先不要談克服,首先你看到這個殘酷的現象,你沒有辦法救牠,你要誦經念佛,給牠迴向,要發願把我們的願力供養牠,往後生生世世不造惡業,不要去害人。動物今天被人宰殺都有原因,絕對不是說沒有前因,你過去殺牠,今天牠殺你,冤冤相報。如果你不了解這個道理,你還有怨恨,來世你還要殺牠。但是冤冤相報是一次比一次殘酷,所以這個仇恨就愈來愈深;總要化解,化解是從覺悟。受再大的災難也不埋怨人,不怨天不尤人,這個結就了了,帳就了了。如果還有怨天尤人,來世還要重來,這個太苦、太可憐!

問:有什麼方法讓末世業障深重的眾生相信因果?

答:這要多看因果報應的報導,很多報導都是真實的,絕對不是假的。我在美國那邊請一些同學,搜集西方關於因果輪迴的報導。中國現在喪失了民族自信心,不相信自己,相信外國人;外國人說好,我們就說好,外國人說不好,我們也不敢相信是好的,這是可憐!我們老祖宗留下來這麼好的東西,自己現在完全否定了,不相信,不承認,必須要有外國人學中國的東西,我們才知老祖宗的東西有價值,可以學習。所以這是我們這麼多年來,在國外認真努力把中國東西介紹給外國人,外國人接受了,中國人才相信。一定外銷回流才相信,否則的話不相信,真是無可奈何,這就是業障很重。

  (節錄自21-295-01學佛答問)


  淨空老和尚網路直播台

◎淨空老和尚最近講演資訊:香港時間8:00∼10:00、14:00∼16:00,直播《淨土大經解演義》,詳細內容請參考網路直播台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DV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台灣地區同修索取法寶,請至「華藏淨宗學會弘化網-法寶結緣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amtbhk1@budaedu.org.hk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大方廣網站」。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amtb@amtb.tw

說明: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分類問答」中,或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amtb@amtb.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老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老法師有時間時,開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緣起:我們常常收到各地網路同修來信,皆言及雖有心學佛,卻不知從何學起,應如何聽經學習。又 淨空老和尚的講演有大小性相,各個宗派的經論典籍,法海深廣,初學者不知修學之次第,何者為先,何者為後,以故學而不得其宗旨,始勤終惰,退悔初心,實為可惜!今佛陀教育網路學院之成立,正是針對上述緣由,將現有網路的文字(教材)與影音(講演畫面)合為一體,如同「網路電視台」,為世界各地真正有志於學佛者,提供一個方便快捷,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修學環境。網路學院一切課程之排列,皆是以 淨空老和尚為澳洲淨宗學院所訂之課程,從初級到高級,從本科到專科的修學次第,也是為實現澳洲淨宗學院將來能真正達到遠距教學的前哨站。今日社會是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要善用高科技宣揚妙法,闡釋正教,令佛法傳遞無遠弗屆,才將進一步利益更多學人,將般若文海遍及環宇,使一切有緣眾生得佛正法薰習之機會。若有心想修學的同修,可至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參觀訪問。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amtb@amtb.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網路講記組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
e-mail: amtb@amtb.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