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雜誌下載 常見學佛問題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澳洲淨宗學院 2003.9.20 星期六 Vol. 170

為何出家
本期內容簡介
太上感應篇 (12)
印光大師開示:末法眾生如何了生死
快樂修行人:經書處理
輕鬆學佛法:請法
法師說故事:悟正師的弟弟往生
答疑解惑:佛法的精要
淨空法師講經最新訊息
法寶流通
信息交流

本期內容簡介

  諸位同修大家好:感謝大家對「佛陀教育雜誌」的支持,雜誌從第170集之後,已改版成新的版面,此版面的標題,也恭請 尊敬的淨空老法師重新題字,希望新的設計能帶給大家閱讀上的新感受。若同修們有任何意見,煩請不吝回饋給我們,幫助我們改進,感恩∼

  以下為本期的新內容: 

  我們四眾同學只會念經,而不解經典之義,修行完全著重在形式,卻無內容,所以入不了境界。請看本期專欄

  灶神真有,決定不假。不但有灶神,每一個家庭的鬼神也很多,門有門神,每一個房間、角落也都有鬼神住。請看太上感應篇

  他在修行過程中,一天難得說兩、三句話,連家人跟他打招呼說話,他都拒絕,用心專到這種程度。請看淨空法師說故事

  近期網站新增內容:華嚴經 110~122、201~230、250~300、聯合大眾共同念佛為世界和平祈禱無量壽經 143~147、華嚴經 1051~1060、淨空法師30個早期講演


  本期專欄:為何出家

  我們四眾同學只會念經,而不解經典之義,修行完全著重在形式,卻無內容,所以入不了境界。煩惱習氣、貪瞋痴慢不比一般人差,甚至與日增長。冷靜思惟,慚愧至極,上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下對不起後代。因此,我們佛門四眾弟子沒有盡到責任,使世人對佛法、對經典產生嚴重的誤會,我們對不起釋迦牟尼佛。

  現在年輕人發心出家,其動機為何?不知道!總而言之,就是糊裡糊塗出家的,連佛法是什麼,完全無概念。然而不論是因何動機出家,重要的是出家之後要認真學習。

  我與大家稍有不同,我是明瞭後才發心出家的。為何發心出家?發覺這麼好的佛法無人學習。如同大學的課程,此課程很好卻無人修學,我才來修。如果修學的人很多,我未必會出家。在世間,不須與人競爭,能做別人不願做的事,這是好事!社會上有許多事,眾人爭著做,若我也去爭,有何意義?別人不肯做、不願意做的好事,我就做。有人爭著要做的,我雙手捧著讓給他做,甚至於背後助其一臂之力,樂見其早日成功!

  何者是世間最有福報之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清閒之人最有福。心地清淨,無憂慮,無牽掛,身心安穩,粗茶淡飯,遊山玩水,此為世間第一等有福報之人。真正懂得享福,就是世人所謂的神仙生活。其實,最有福報並不是有地位、有財富,但一般世人不以為然,這是不懂得生活的真正樂趣。

  早年,我未學佛之前,喜歡讀歷史。《二十五史》中有「隱逸傳」,初看之時,還很迷惑。歷史記載的人物都是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青史垂名,而隱逸中所記載之人稱為閒人,對國家、社會無任何貢獻,為何為其作傳?因為他有學問、有道德、有能力,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如諸葛亮,如果不是先主三顧茅廬,他還是隱士,自己種幾畝田,每天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遊山玩水,過著隱逸的生活,這是會享福。

  像這種沒有挺身而出為社會人民做事的人,為何為他作傳?

  學佛後我才明白,他是我們社會最好的典型、模範;他並不是沒有本事、能力與人爭,而是用身體力行來教化社會,不要去爭。隱士就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如果人人皆能守此原則,則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也許有人反對,這樣的社會不是永遠沒有進步了嗎?其實這個社會是以非常平穩緩和的速度在進步,世人永遠是幸福的。現在大家鼓勵競爭、鬥爭,鬥得頭破血流,得到什麼?細細想來,過隱逸的生活有其道理!

  從前「儒、道、佛」三教的聖賢人,都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儒家的高士,道家的道長,佛家的高僧,都是有學問、有德行、有能力,他們從另一個方向去發展,從事於社會教育。那時沒有「社會教育」這個名詞,實際上他們所作所為就是教化眾生,現在就是稱為從事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者。

  這行業無爭無求,很自在、很快樂,物質生活很簡單。衣服能穿得暖,三餐能吃得飽,有房子能遮風蔽雨,睡得很甜,這人生多快樂!這才叫真正會享受。尤其是高明的人,智慧高的人,天天在提升自己的境界,這絕非一般世人能相比的,也不是一般世人能了解的。


  經論輯要:太上感應篇(12)

  灶神真有,決定不假。不但有灶神,每一個家庭的鬼神也很多,門有門神,每一個房間、角落也都有鬼神住。所以,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人沒有看見,鬼神看得很清楚。明朝的「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是最典型,也是此事最詳細的記載。

  讀書人、修行人往往自以為很善良,別人看起來,好像也很不錯,每天都說好話、行善事。俞淨意先生早年亦復如是,他自以為行善,沒做過什麼惡,但是一生貧窮潦倒。灶神很慈悲,知道點化他,他能接受、反省,所以示現一個人身來告訴他:「你意惡太重,沽名釣譽,專務虛名。你對上天的禱告,好像很懇切,但不具誠意,處事待人接物與禱告並不相應。你所做的善事是附和別人,不會主動去做。你在私居獨處時,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自己很高,瞧不起別人)、憶往期來念(想過去,希望將來)、恩仇報復念等妄想雜念太多了,說之不盡。天地鬼神天天在鑒察,天天在看著你,你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沒有一件是真的善事,全是敷衍,做樣子給人看的。這種意惡固結在你心中,天地鬼神已經記錄在案,你逃禍且不暇,何處去求福?」俞先生這才恍然大悟,真正改往修來。他跪在灶神面前說:「你一定是神仙,你對我知道這麼清楚,求你幫助我!」他還有這一念悔改之心,請求灶神幫助。灶神教導他,從今而後,凡是貪念、淫念、妄想雜念,一概要將之收拾得乾乾淨淨。

  灶神說的這幾句話很值得我們警惕,他所犯的毛病,也正是我們現前所犯的毛病。自己犯的毛病確實不知道,總以為自己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都是對的,別人都是不對,這就是迷惑顛倒,不知道回頭,不知道覺悟。這種原因要如何消除?依舊還是要讀書,不讀聖賢書怎麼可能覺悟?迷,就像泥坑一樣愈陷愈深,不容易出來。讀聖賢書,天天親近聖賢,長久薰習,慢慢就會覺悟。所以,中國自古以來,老人教導小孩讀聖賢書、讀佛經,道理就在此地。俞淨意先生能回頭,就是過去讀古書的底子厚。今人不能回頭,就是沒有這個底子,這是我們深深覺悟到的。

  因此,人造作惡業不怕,怕的是不能回頭,怕的是不能覺悟。個人如是,家庭也如是,社會、國家、世界都是一個道理。現在劫難現前,從哪裡救起?從人心救起,從自心救起。自己的心必須要做一個大轉變,斷惡修善,破迷開悟,就得救了。

  我常勸同學們,修行第一要存好心,純善無惡,惡念、惡事、惡人都不放在心上,專看別人的善處、好處,這一生就生活在純善無惡的環境當中,心情愉樂!若專記別人的壞處,就生活在極惡劣的環境中,所以苦樂就在自己一念之間。因此,若念念念阿彌陀佛,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雖未到極樂世界去,現前就生活在極樂世界。現前我們的心情是生活在極樂世界,壽命終了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俞淨意先生在沒有遇到灶神之前,言善行善,但是意不善,所以言善、行善都變成虛偽的,唯有心善、意善,方為真善,這是善惡的根源。而灶神勉勵他,先要存好心,存純善之心,然後隨分隨力做好事,做好事也絕不求果報。為了果報而行善,意已經不善了;無條件的善才是真善,不求果報的善行,果報最殊勝。

  不求名,不求利養,全心全力捨己為人。事情不論難易、大小,要誠誠懇懇、老老實實去做,雖然自己力量做不到,但有這一念心就有感應。這一念心果然真純,你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眾生、為佛法,就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幫助,來增加你的力量,使你的願心能夠圓滿。

  俞淨意先生接受灶神的教誨,依教奉行,深深了解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所以「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生」,這是他改變命運的關鍵。動,起心動念為眾生、為佛法;靜,為自己則一念不生,老實念佛。

  因此,他活到了八十八歲,之前曾生了四個兒子,但是死了三個,小兒子從小就不見了,從他行善之後,這個兒子又找到了。這個兒子小時候到人家船上去玩,結果船開走了,以後被人賣掉,還算不錯,被一個太監買去了。這個太監也非常好,因為沒有兒子,買了幾個小孩當作自己小孩。以後俞淨意先生做了官,功名也成就了,行善積德,整個業報都轉過來了。他去拜見這個老太監,老太監叫他收養的幾個年輕人出來跟他見面。他一看到他的兒子,覺得面貌很像,但是多年沒見面,於是問他:「你是哪裡人?」這個小孩說出來後,他馬上就流眼淚。他說:「你腳底下是不是有兩個痣?」脫下來一看,果然沒錯,真的是他兒子。這個太監就把這個小孩送還給他,以後也讀書成名。之後,俞淨意先生兒孫滿堂,這是善有善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此《太上感應篇》講記取自淨空法師啟講於1999/5/11新加坡淨宗學會,「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續載中…


  印光大師開示:末法眾生如何了生死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隨眾生根性而說。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機。或契機而不能徹契至理。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無一法不從此法建立。無一人不受此法薰陶。儻如來不說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於現生了生死者。


  快樂修行人:經書處理

  現代的經書與古代不同,古代書籍都是手抄本,非常珍貴,所以經書破損了要修補,以流傳到後世。所以,我們對於線裝書應當要珍惜,一般線裝書都是木刻版本,用松煙印刷的,這種書現在已經是藝術品,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中國的紙張,一般常見的宣紙、連史紙,可以保存八百年到一千年,毛邊紙也能保存五百年。所以,一定要珍惜線裝書,不可在書本上做記號、畫圈。現在有影印機,可以將珍貴的線裝書影印後,用影印的本子來閱讀,原本要好好保存。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的「學佛問答」21-90-52,「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輕鬆學佛法:請法

  佛說法無問自說的很少,多半都是有人啟請,請法的人就是代表一類的根機。實在說,凡夫沒有智慧,不懂得請法,見到佛歡歡喜喜,但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這是常有的事情。誰來請法?都是菩薩、再來人。他們示現各種不同的身分,就在他自己的生活、工作環境中,代表他這一類、同行,來向釋迦牟尼佛請教,請佛開示,這就是經典的起源。佛說法是應機而說,辯才無礙,人家來問什麼,就跟他講解什麼,內容無量無邊,浩如煙海!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的《華嚴經》12-17-0023【辯才如海,廣大無盡。具佛功德,尊嚴可敬。知眾生根,如應化伏。】「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淨空法師說故事:悟正師的弟弟往生

  悟正師的弟弟往生,瑞相很殊勝!他的父母告訴我,他在修行過程中,一天難得說兩、三句話,連家人跟他打招呼說話,他都拒絕,用心專到這種程度。這就是他往生的祕訣,他心定了,萬緣真的放下了。《彌陀經》上講的時間,若一日、二日到若七日。有沒有七天念佛成功的?有,《淨土聖賢錄》上有記載,《往生傳》上也有記載。真正肯回頭,徹底放下,此人就能成就,所以淨宗念佛法門殊勝到極處!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的《太上感應篇》19-12-23【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答疑解惑

問:請問佛法的精要是什麼?修行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我學佛五十年,歸納佛法的精華就是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真心本性;「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我們的行為。純善的行為,純淨的真心,就是佛法的精要;換言之,就是「純淨純善」四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純淨,這是講「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純善,這是講「行」。純淨的心,純善的行為,不夾雜毫分不淨不善,你就圓滿成佛了。所以,學佛學什麼?就學這個,在日常生活當中學,在工作當中學,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學,沒有一絲毫虛偽,沒有一絲毫污染,沒有放不下的,這就對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不離此原則,我們掌握這個原則,就知道如何修行了。

  對於初學,最重要的是什麼?「三皈、五戒、十善」。真正想在這一生成就,想脫離六道輪迴,想證得一真法界,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講的「淨業三福」,要從此地下手。「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一條做不到,念佛不能往生;這一條做到了,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凡聖同居土。提高一層,想要往生方便有餘土,你要修第一條,再加上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不犯威儀」的意義,就是一定要保持佛教最好的形象;換言之,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行為,都要給世間人做最好的榜樣。譬如,我們聽經時,精神不能振作,低著頭打瞌睡,這是不好的榜樣,這都在威儀裡面,所以一切都要守規矩。為什麼要這樣做?做給別人看的,對自己不重要,這是佛教的形象。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講「形像鮮明」,也就是做社會大眾的模範,不好的樣子不可以做。學佛人跟大家接觸,不可以愁眉苦臉,不然人家一看你這個樣子,會覺得佛還能學嗎?人家跟你一接觸就生歡喜心、生恭敬心,這是好樣子。所以,經典中每一句都含無量義。你能做到這一條,才能生方便有餘土。

  更高一層是往生實報莊嚴土,這就還要加上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是淨宗法門講的深信因果;「勸」是教別人,自行化他。如此念佛才能生實報莊嚴土。這是修行最重要的。

  學佛從哪裡學起?「淨業三福」。而三皈、五戒、十善,也一定要做。十善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要從念頭上做起。傷害眾生的念頭不能有,有此念頭就是你還有殺心,你雖沒有殺的行為,但殺的心沒有斷。想佔別人便宜,就是偷盜的心,你的盜心沒有斷。男女之間交往的時候,你還會起心動念,你淫欲的念頭沒有斷,你的念頭不清淨,這麻煩大了。

  口業是最容易造的,「妄語」是欺騙人,「兩舌」是撥弄是非,「惡口」包括戲論、開玩笑,這不單佛法禁止,世間的孔孟教學也禁止。為什麼?開玩笑,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往往得罪人,與人結下冤仇,將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所以言語不能不謹慎!與一切眾生接觸,你有能力觀機,看對方的根機,用什麼方法教導他,用什麼言語教導他,你就有智慧,不會生煩惱。

  「三皈、五戒、十善」,包括了整個佛法大小乘經論,所以一個法門通了,所有一切法門都通了。學習一定要專精,「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才能成就。學習決定不能學多、不能學雜,一多、一雜,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你所學的是豐富的佛學知識,而佛法修學是要得定開慧,你得不到定。得定之後開慧,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單單得定不能開慧,也出不了六道輪迴,如果從定當中開慧,就能超越六道了。所以,得定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定是開智慧必要的手段,所以要修定慧。

  「三皈、五戒、十善」都是幫助我們修定慧。十善業道教導我們「放下」,連惡的念頭都要放下,何況是惡的行為?所以,修行要從何處修起?從三皈、五戒、十善下手。如果想在這一生當中超越六道輪迴,念佛往生淨土,就一定要修「淨業三福」,不從淨業三福下手,淨土不能成就。

問:請問阿羅漢與菩薩的慈悲平等心有何分別?

答:阿羅漢與菩薩的慈悲平等心,有程度上的不同。我們從《金剛經》上可以得到證據,須陀洹已經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須陀洹他證得了,他絕不以為我自己證得須陀洹果,如果自己以為證得須陀洹果,他著相了,他沒有證得。須陀洹不著相,但是須陀洹的不著相與阿那含、阿羅漢的不著相有程度淺深不同,所以阿羅漢比不上菩薩。但是菩薩也有等級,我們講大乘圓教,阿羅漢斷證的功夫跟七信位的菩薩平等;換言之,他的清淨心、平等心比不上八信菩薩,所以有程度上之不同。《華嚴經》講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菩薩有這四十一個階級,他們統統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只是程度上有淺深不同,是從這個地方分的。

  (節錄自淨空法師講的「學佛問答」21-90-90(2001/8/22澳洲淨宗學院),「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淨空法師講經訊息

淨空法師目前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繼續宣講《華嚴經》,有網上現場直播


  法寶流通

◎淨空法師講演音帶、VCD及書籍,皆免費結緣,請就近向各地淨宗學會索取。

◎大陸同修若欲索取 淨空法師講演帶及法寶,請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聯絡:  amtbhk1@budaedu.org.hk

◎各地欲索取淨空法師電腦專用講經CD片(rm、mp3),請寫e-mail至:  sutra_china@mail.hongkong.com;詳細目錄及索取需知請至:  http://members.tripod.com/lotus118/newpage5.htmhttp://www.budaedu.org.hk/

◎大陸同修欲索取「兒童讀經教材」,請向湖北武漢大學 余一彥教授聯絡。地址:湖北武漢大學6-307信箱,電話:(027)8765-2614或8786-7749。其他國家地區,請與各地淨宗學會聯絡。

◎若欲了解相關兒童讀經訊息,可至「中華少兒讀經網站」,此為簡體版。

◎德育故事及太上感應篇之動畫片,請至「妙音動畫」。


  信息交流

◎誠邀全世界各淨宗學會,提供貴會的佛事活動消息,利用敝刊為世界佛教徒提供學佛信息。請寄amtb@amtb.org.tw

◎有任何修學上的問題,來信請寄question@amtb.org.tw

說明:淨空法師為了完成「五年弘法計畫」,因此暫停回覆所有學佛問題。其實,所有問題的產生都源於聽經聞法不夠透徹,時間不夠長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聽經、讀經,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答案自在其中。「淨空法師專集網站」也陸續將淨空法師所回覆過的問題,刊在「年度問答」「分類問答」中,並加以分類整理,或者至網站的「全文檢索」去搜尋。所以,同修們有學佛上的問題時,請先參考此分類中的問題,或許您的問題已經有其他同修問過了,希望您從問答的分類中,能找到解決的方法。若無法找尋到解答,請再將問題傳到question@amtb.org.tw,我們會彙整同修們的來信,並敬呈 淨空法師。但回覆時間不定,需待淨空法師有時間時,闢一個「學佛問答」時段,專為同修們解答,也會陸續刊登於「答疑解惑」一欄中。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網址為http://www.chinkung.org/,此網站主要以配合 淨空法師的和平之旅,同時接引國外眾生認識佛教。提供 淨空法師多元文化理念及國際參訪等及時相關資訊,並以和平之旅為主軸,擺脫宗教色彩。敬請諸位同修將此網址廣為流通給外國同修,讓他們更有機緣認識佛教,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專集大陸鏡像站」網址為http://www.amtb.cn/,更方便大家記憶。大陸地區同修可以就近訪問這個網站,現已全面改為簡體版。若同修於瀏覽中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告知,請至question@amtb.org.tw

最近網站的信箱常收到一些病毒的信件,因此請諸位同修發信給我們時,請發至question@amtb.org.tw,而且主旨一定要註明是question,才會被讀取,不然有可能會當成病毒給刪除。

禮請義工:若有熟悉網頁美工設計的人才,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請來信:question@amtb.org.tw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佛陀教育雜誌由華藏淨宗學會恭製
地址 :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333之1號2樓
電話 : (8862) 2754-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