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報恩講堂> 無量壽經 > 指歸 >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現在選擇: 《請先點播集數》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1996.4 啟講於 美國聖荷西 / 編號:02-031 / 共 77 集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下載BT種子 (影音、文字、教材、或從FTP)
 

  古大德常說,《無量壽經》是十方諸佛共讚,千經萬論指歸。這次一些同修來找我,希望將《無量壽經》再講一遍。我想這部經過去曾經講過九遍,這一次這邊的同修們又非常熱心,將錄音帶寫成了講記,我從頭到尾細細看過一遍,這就等於第十遍,這部經就等於講了十遍。我自己年歲也大了,過去黃念祖老居士曾經勸過很多次,告訴我,講經夠了,不必再講了,希望我多用一點時間,寫書重要,培養學生重要。我說我知道這兩樁事情,但是世法、佛法都講因緣,沒有這個機緣,我們想做也有許多的障礙,很難做得圓滿。這一、兩年看起來緣分逐漸成熟了,這個事情我們應當要放手去做,特別是幫助初學講經的同修們,無論是出家、在家。

  黃老居士寫的《無量壽經》註解,的確費了不少的精神,也費了不少的時間,這部書總算是完成了。註解裡面所引用的經論、祖師大德的語錄很多,如果參考他的註解,他所引用的這些經論原文,我們也應當略略的明瞭它的精義,這樣對我們學習、弘揚才能有幫助。所以這次,我們也想了、考慮了很久,就選擇這種方式,題目訂的「大乘無量壽經指歸」,指歸的意思就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內容是從一切經裡面節錄下來的,所節錄的這些句子都是讚歎淨土、讚歎《無量壽經》,講解就與過去弘一法師編的《晚晴集》的方式完全相同。節錄的順序,完全依照黃老居士的註解,所以裡面的段落統統都保存著,就是便利於以後學講經做為一個參考資料來用。

(節錄自02-31-01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1996/4)

 

 
   

  
會自動播放首集,也可自由選擇底下的集數收看、收聽或下載。若播放不順,請手動選擇主機,下拉可以看到主機選項,英文字代表地區縮寫;選好主機,再點選下方表格的集數的小圖,即會播放在上方視頻區。點文字檔編號會詢問doc或pdf兩種格式,請依需求按「確定」後下載,閱讀pdf可能需要安裝adobe reader軟體。無法閱讀請看此

宣講
日期
講演文字
mp3
點播
1996.4

第1集:【02-031-0001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清代彭紹升曰。】
【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
【日本釋道隱曰。】【如來興世之正說,奇特最勝之妙典,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融之金言,十方稱讚之誠言,時機純熟之真教也。】
【梅光羲居士云。】
【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
【眾生本具之化儀。】
【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
【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
【彌陀要解曰。】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觀經云,是心是佛,又云,是心作佛。】
【彭紹升曰,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


下載
1996.4

第2集:【02-031-0002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法華經云,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
【華嚴性起品云,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所以者何,非少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百千阿僧祇因緣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者何,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諦語。】


下載
1996.4

第3集:【02-031-0003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彌陀疏鈔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諦信,何須遍歷三乘,久經多劫,不越一念,頓證菩提,豈非大事。】
【蕅益大師云,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日道隱於無量壽經甄解中曰。】
【五濁之世,造惡之時,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
【特此一門。】
【至圓極頓。】
【而且由其簡易直捷。】
【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
【一代所說歸此經。】
【如眾水歸於大海。】
【由此言之,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
【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
【亦唯為此法之由序。】


下載
1996.4

第4集:【02-031-0004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普賢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文殊偈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唐海東元曉師云。】
【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
【楞嚴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十往生經云。】
【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淨修捷要云。】
【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
【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彌陀要解云。】
【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


下載
1996.4

第5集:【02-031-0005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善導大師四帖疏曰,今此觀門等,指方而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能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罪濁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似無術通人,居空安立舍也。】
【日黑谷大經釋云。】
【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
【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
【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
【古德云,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
【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南獄懷讓云,說似一物即不中,又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圓覺經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又云,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下載
1996.4

第6集:【02-031-0006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要解云,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
【離一切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
【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
【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離故無相。】
【即故無不相。】
【不得已強名實相。】
【六祖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下載
1996.4

第7集:【02-031-0007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世親菩薩往生論云,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明蘧庵大師曰,瓊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
【幽溪大師圓中鈔曰。】
【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
【此正無相不相。】
【相而無相之正體。】
【彌陀要解云。】
【實相無二,亦無不二。】
【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
【作自作他。】
【乃至能說所說。】
【能度所度。】
【能信所信。】
【能願所願。】
【能持所持。】
【能生所生。】
【能讚所讚。】
【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
【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識所歸趣之處。】
【嘉祥疏云。】
【此經宗致凡有二例。】
【一彌陀修因,感淨土果。】
【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
【元曉師宗要云。】
【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
【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
【善導師云,念佛三昧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


下載
1996.4

第8集:【02-031-0008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念佛為宗,往生為體,一經所尊專在念佛,故以念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
【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
【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致。】
【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宗。】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曰。】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
【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安樂集曰。】
【依天親淨土論云。】
【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
【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
【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
【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
【三者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
【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順菩提門者。】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
【何等為三。】
【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
【二者安清淨心。】
【為拔一切眾生苦故。】
【三者樂清淨心。】
【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
【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
【菩提是畢竟常樂處。】
【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
【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
【要依大義門。】
【大義門者,謂彼安樂國土是也。】
【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下載
1996.4

第9集:【02-031-0009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
【宗要云,發菩提心有二,一隨事發心。】
【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除菩提心,無能當此。】
【順理發心。】
【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
【依此信解,發廣大心。】
【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
【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
【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
【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如是發心,功德無邊。】
【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下載
1996.4

第10集:【02-031-0010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觀經曰,若有眾生願生彼國,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下載

分頁顯示: 第 1 頁 / 總 8 頁